收藏 分销(赏)

住宅小区工程测量施工方案.pdf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4522885 上传时间:2024-09-26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685.26KB 下载积分:8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住宅小区工程测量施工方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住宅小区工程测量施工方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区 A 区工程测量施工方案 第 1 页 共 14 页 小区 A 区工程测量施工方案 目 录 1 编制依据-2 2 工程概况-2 3 施工准备-2 4 测量工作基本要求-3 5 工程定位-3 6 轴线控制-4 7 高程控制-7 8 建筑物的沉降、基坑变形观测-11 9 工程重点部位的测量控制方法-12 10 质量保证措施-13 11 施测安全及仪器管理-14 小区 A 区工程测量施工方案 第 2 页 共 14 页 1 编制依据 1.1由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设计的小区一期 A 区住宅楼施工图纸。1.2施工总部署和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3规划院提供的测量成果报告书。1.4土建工程施工涉及的有效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规程: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 工程概况 小区 A 区工程总建筑面积 100166.35m2。地上部分主要是住宅;地下部分由车库、人防、架空层等组成。从 6#11#;25#、26#共计 8 栋,其中 6#为 9 层,建筑高度 27m;7#、9#、11#为 18 层,建筑高度 54m;8#为 11 层,建筑高度 33m;10#为 12 层,建筑高度 36m;25#、26#为 24 层,建筑高度 74.4m。本工程0.000相对于绝对标高 39.600,室内外高差 0.6m。地基处理采用 PHC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基础施工先将地下部分进行开挖,挖至-6.8m预留 0.55m 原土时进行桩基施工。3 施工准备:3.1 人员组织:测量责任师(1 名)负责现场具体测量操作的工作质量,工作进度,技术方案的实施;测量放线员(3 名)负责具体现场操作。3.2 设备配置 仪器名称 数量 用 途 进场时间 全站仪 1 坐标及距离测量 土方开挖开始 经纬仪 1 轴线投测 土方开挖开始 垂准仪 1 轴线控制点向上传递 基础低板施工完成 S3 水准仪 1 高程测量与传递 土方开挖开始 对讲机 3 通讯联络 土方开挖开始 50m 钢尺 2 距离测量及高程传递 土方开挖开始 注:进场前对本工程使用的所有测量仪器进行检定、校核,必须由国家授权的计小区 A 区工程测量施工方案 第 3 页 共 14 页 量单位进行检定,合格后并出具合格检定证书方可使用。3.3了解设计意图,审核施工图纸,并对图纸中轴线、标高、轴线尺寸等数据进行计算、检查。3.3校核定位依据(红线桩、建筑物角点桩及水准点)。4 对测量放线的基本要求:4.1由于本工程建筑层数较多、高度较高,结构竖向偏差直接影响工程受力情况,故工程轴线控制测量精度要求较高,针对本工程的结构特点应该采用基础外控、主体内控的测量方法。4.2进场后需对各基准点进行复测,将复测结果以书面形式上报给监理签字后方可使用。4.3根据复测合格的基准点,一次性建立平面控制网;并对控制网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申请主管部门验线。做好测量记录,应做到数据原始、完整。4.4按照规范对测量精度的要求,把误差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之内,为工程施工提供可靠依据。4.5布网原则:“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5 工程定位 5.1工程定位:根据测绘中心提供的4个坐标控制点和一个高程控制点对本工程进行工程定位,控制点1坐标:X=3924338.477 Y=463009.925;点2坐标:X=3924240.961 Y=462991.983;点3坐标:X=3924199.753 Y=463131.283;点4坐标 X=3924314.122 Y=463197.879。标高控制点坐标为X=3924589.034 Y=463044.335 高程为:39.280m 6 轴线控制 6.1 0.000m 以下轴线控制 本工程地下室轴线至西向东为 127 轴线,全长 212.4m;从南向北为 1/A0S 轴线,全长 133.75m。轴线控制是根据测绘中心提供的三个坐标控制点,利小区 A 区工程测量施工方案 第 4 页 共 14 页 用全站仪进行投测定位。根据施工流程、工序分阶段地对工程进行轴线控制投测,基槽开挖时要根据放坡比例,定出上坡角线、下坡角线,并随时监控。当基础垫层浇筑完后,再将各主要轴线、边界线、墙宽线和柱位线位置测设出来,并以墨线的形式在垫层面上弹出各轴线、轴线结构外皮线以及结构外皮的 0.5m 控制线,作为基础结构模板的支设依据,并弹出钢筋绑扎的分档标志线,以保证钢筋摆放的准确性,钢筋绑扎检验完毕后,再将控制线投测到钢筋上,并作好标记,作为对模板支设的复检及插筋的依据。施测中必须严格保证精度,严防出现错误。6.2 0.000m 以上轴线控制 6.2.1、当本工程施工到0.000m 以后,随着结构层的升高,将首层轴线逐层向上投测用以作为各层放线和结构竖向控制的依据。根据平面尺寸、形状、结构的设计和施工顺序布设内控点,以满足本工程分区、分段施工。6.2.2、内控点的埋设方法,采用(150mm150mm10mm)钢板通过锚脚与首层板筋焊牢,高度与首层结构平或高出 5mm 即可。另外施工上升到各层楼面,每层在对应控制点竖向位置预留(150mm150mm)方孔洞,以便竖向投测,注:洞口处用砂浆做成 20mm 的防水斜坡,完成后进行保护。详见内控点埋设保护示意图。小区 A 区工程测量施工方案 第 5 页 共 14 页 预埋铁件控制点编号标识牌激光铅垂仪0.000 层内控点埋设及保护示意图 6.2.3、内控网点测设:首层点位设计,埋设工作完成后,进行内控点位测设,以外控轴线控制网点,用高精度全站仪,采用极坐标法或直角坐标法,长边控制短边,精确测设内控点位,然后将仪器安置在内控点位上,进行角度和距离的闭合,测角中误差及边长距离相对中误差符合规范要求后,出测量成果交监理检测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内控网点的标识可用钢针刻画十字线。6.2.4、控制网轴线的精度等级及测量方法依据工程测量规程执行,要求控制网的技术指标必须符合下表的规定:等级 适应范围 测角中误差()边长相对中误差 一 级 高层建筑+9 1/24000 6.2.5、内控点的竖向投测,仪器采用高精度激光垂准仪 DZJ3-L1,采用天顶法进行竖向投测。在首层内控点上架设仪器,调整仪器对中,置平后启动电源,使激光垂准仪发射出可见的红色光束,投射到放线层预留孔接收靶上,用对讲机配合指挥,查看红色光点离靶的最小点,通知上方,准备投测。详见投测示意图。小区 A 区工程测量施工方案 第 6 页 共 14 页 4层楼板3层楼板2层楼板激光接收靶预留孔洞(150)激光激光铅垂仪激光铅垂仪天顶法投点示意图投点作业步骤示意图00000000180180180180()()()()27090(1)仪器水平度盘指向 0,在激光接受靶上定出第一点。(图 a)由于仪器本身存在误差,投测所发射的激光束可能不垂直,须将仪器水平旋转一周。(2)仪器平转 180,在激光接受靶上定出第二点。(图 b)小区 A 区工程测量施工方案 第 7 页 共 14 页(3)仪器平转 90与 270位置,在激光接受靶上定出第三点、第四点。(图 c、d)(4)检查投点位置正否,取第四点的中心点作为最后点位。(5)点投好后,通知上方,保护标志。注:所有内控点的投测均采用以上方法。6.6.6、本工程控制网的测角中误差不超过12,边长相对中误差不得大于 1/15000。为满足控制网的精度要求本工程采用莱卡 TS06 中文版智能型电子全站仪,精度2,(2mm+2PPm)测程 3600m。该仪器的计算机安装有 MS-DOS操作系统,根据该显示屏上的图标菜单,只需简单的操作即可完成测量数据采集和放样工作,莱卡 TS06 带有双轴补偿器,可进行高精度测量,不论水平角或竖直角观测,仪器竖轴在视线方向和水平轴方向的倾斜影响均可得到补偿改正,莱卡 TS06 全站仪功能齐全满足了施工测量的精度要求。7 高程控制 7.1 0.000m 以下标高控制 7.1.1 根据测绘院提供的水准点使用水准仪进行闭合线路的观测,将高程引测至施工现场,并根据闭合允许误差 2L mm(L 为水准路线总长千米)进行平差调整,布设三个水准点作为该工程的高程控制及沉降观测的依据。7.1 2、基础部分高程控制可根据现场已布设的水准点利用水准仪进行分阶段的引测控制,根据施工流程如土方开挖可在各基础四周等部位,以水平壁桩或方桩的形式测设标高作为各结构部位垫层混凝土施工的高程控制依据。为保证高程控制测量的要求,可采用挑挂钢尺的方法(详见右图)进行,将高程传递到基槽边坡墙壁处,并把该标高转测到基槽四周,用油漆注明三角标记。高程引测示意图 cBd标尺钢尺b标尺Aa水准仪小区 A 区工程测量施工方案 第 8 页 共 14 页 7.2 0.000m 以上标高控制 7.21 高程控制网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由测绘院设置的水准点引测现场围墙上标记注明+0.500m 标高,现场水准点布置数量为三个,以便于相互校核和满足分段施工的需要,布设位置详见下图。72.2、现场水准点精度及测量方法,根据工程测量规程高程控制网拟采用四等水准测量方法测定。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的规定:等 级 每公里高差中的数中误差(mm)仪 器 型 号 水 准 标 尺 观 测 次 数 往返校差、附合或环闭合差(mm)偶然中误差(mm)全中误差(mm)与已知点联测 环线或附合 平地 山地 三等 3 6 AL222 双面 往返 往返 12L 4n 四等 5 10 AL222 双面 往返 往返 20L 6n 注:L 为附和路线或闭合环线长度(以 km 计);n 为测站点数 72.3、结构施工中的楼层标高控制:对场内设的水准点在施工过程中每隔一个月需联测一次,以作相互核检,对检测后的数据仔细计算,以保证水准点使用的准确性。结构楼层标高控制及测设方法。在首层平面易于向上传递标高的位置布设基本传递高程点,用 AL222 水准仪往返现场水准点布置示意 现状围墙场内自然地面围墙上标高标志+0.5m北小区 A 区工程测量施工方案 第 9 页 共 14 页 测,以便检验和纠正。当施工层墙柱钢筋绑扎完及墙柱拆模后,在墙柱上测设相对该层 1.000m 标高弹好墨线,并用红色油漆在墙柱角处标记“”三角,并注明建筑标高,间距分布均匀满足结构施工的需要,误差控制在2mm 以内。7.2.4、高程传递 选择高程竖向传递的位置,应满足上下贯通、竖直量尺的条件,主要结构、外墙、边柱等处。用水准仪根据首层+0.500m 或 1.000m 标高线,用钢尺沿竖直方向:向上量至施工层,并划出整数水平线,各层的高程线均应由起始高程线向上直接量取,当楼高大于 1 整尺段的高度时,须量测第二起始点,作为继续向上传递的依据,向各施工层传递上去的高程点,均不少于 2 处,取其校差的平均值作为该层抄平的基准(校差2mm),向上传递的高程点,所用钢尺应经过核定,尺身铅直,拉力标准,并应进行尺长、温度改正。72.5 允许误差 高程竖向传递的允许误差 项 目 允许误差 每 层 3 总高 H30m 5 30mH60m 10 60mH90m 15 90mH 20 90mH 20 73 各分项工程高程控制:73.1 钢筋工程:利用往返观测将标高基点引测至柱竖向钢筋上,此项工作的精度不得低于水准网的精度要求,此工作经复测无误后,交给工长作为整个施工层标高控制的依据。工长在进一步引测过程中,层间偏差值不得超过3mm 的要求。现场标高点用红或蓝胶带纸进行标识,应注意胶带纸上下边的统一。在绑扎门窗洞口过梁时,可用 5m 钢卷尺将标高再向上传递,拉尺过程中应保持立筋垂直,以免造成立筋垂直偏差过大,而导致出现过梁钢筋偏低的质量问题。工长在过程控制中,应注意检查以下部位标高情况:梁接头钢筋的顶标高,看钢筋是否有保护层,锚入本楼层的墙筋顶标高,电梯井下口上部筋顶标高等。小区 A 区工程测量施工方案 第 10 页 共 14 页 73.2 模板工程:板底模支设高度是依据测设于脚手架立杆的标高点,所以测设脚手架立杆的标高点是模板工程标高控制的着重点。测设时可选择位于满堂脚手架的角点、中间点底部稳定可靠、垂直的立杆,将标高测设其上,扶尺人员注意标高的上方是否有扣件、横杆阻碍标高点向上的传递。然后用红或蓝胶带纸做统一的标识。测设完毕后可沿立杆向上传递,定出水平杆的标高点,利用细线将各标高点连线,检查合格后(连线应重合,偏差值小于 3mm),可将此细线作为其他脚手架搭设的依据。待部分板模铺设完成后,可将水准仪架设其上,检查模板面标高、平整度以及相邻两块模板的高低差。若发现问题,现场改正,直至符合下表的要求。现浇结构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值表 底模上表面标高 相邻两板表面高差 表面平面度(2m)5mm 2mm 5mm 工长在过程控制中,应注意检查以下部位标高情况:吊模侧模底标高,外墙模板标高是否低于混凝土顶面标高,跨度不小于 4m。梁、板跨中标高是否按要求起拱,电梯井底模,焊接预埋件标高高差等。733 混凝土工程:工作重点:控制板、混凝土顶面标高。待板底模铺设完成后,即可将水准仪架设其上,将距混凝土面 500mm 的控制标高测设在剪力墙竖筋及暗柱立筋上,测设标高的数量应保证每面墙上有一标高点。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随时将各标高点拉线,检查找平,此外工作面上也架设一台激光扫平仪随时动态地进行监控,发现问题,及时改正,将混凝土顶面标高偏差值控制在10mm 以内。74.4 室内工程:室内地坪面积较大,施测时可将建筑 500mm 标高沿内墙每 35m 测设一点以及柱侧面上,后弹墨线红油漆标识,室内地面在 1.5m1.5m 方格网上做灰饼。浇筑地面时也可架设一台激光扫平仪随时动态地进行监控,发现问题,及时改正,小区 A 区工程测量施工方案 第 11 页 共 14 页 将混凝土顶面标高偏差值控制在10mm 以内。8 建筑物的沉降、基坑变形观测:我项目进行的沉降观测只适用于本工程施工阶段的施工、结构安全参考,正式沉降观测应由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的测绘单位测量,观测点的布置,在结构施工前必须有方案,结构施工中我单位可配合埋设观测点。8.1、准备工作:本工程使用的测量工具和仪器采用 AL222 型水准仪及配套使用的水准尺。8.2、水准点的设置:沉降观测依据稳定良好的水准点进行,水准点考虑永久使用,对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时以不转点为宜,为相互检查校对,专用水准点埋设数量三个。测绘部门提供的高程点 BM1 点相对位置较不稳定易受扰动,因此水准点应引测到西侧不宜受扰动的绿化带。高程点绝对高程为:BM1=40.10m。水准点的间距应小于 1km,距离建筑物应大于 25m,距离回填土边线应不小于 15m。8.3、将水准点组成闭合水准路线或进行往返测量,其闭合差不得超过 4n(n为测段的测站数)。8.4、建筑沉降观测点布设位置,依据设计规定施工单位根据设计进行埋设.8.5、结构施工期间每增加一层观测一次,在施工期间如中途停工时间较长,应在停工时或复工前进行沉降观测。8.6、当结构发生大量沉降,不均匀沉降或出现严重裂缝时,应立即向工程技术负责人汇报,并应立即进行钢筋或一次连续值班观测。8.7、沉降观测终止时间要以沉降观测量大小及沉降速度来确定并以月沉降量不超过 2mm 时,可以认为沉降基本稳定。8.8、基坑变形观测 本工程地下结构为 1 层,基槽开挖深度约 7.2m,在施工过程中需对临街道路以及基坑护坡进行变形观测,随时掌握其变形位移情况,确保道路、基槽安全。根据现场情况,在东、南、西、北侧边坡各设4 个观测点。小区 A 区工程测量施工方案 第 12 页 共 14 页 观测仪器:莱卡 TS06 中文版智能型全站仪。观测时间:基槽二步土开挖前,即进行初步数据的观测,然后每隔 10 天进行一次观测,观测数据与首次数据进行比较,统计变形量并及时上报,当变形量存在增大趋势时,则进行周期加密观测(最短周期为 2 天)观测方法:临街道路变形观测采用极坐标法(基准点距建筑物 40m 外);边坡变形采用直线法。8.9、沉降、变形观测注意事项 为保证观测成果的正确性,如实反映出建筑物观测情况,确保工程施工、使用安全应做到四固定:(1)固定人员观测和整理成果(2)固定使用水准仪及水准塔尺(3)使用固定的水准点(4)观测路线固定(5)固定的外界条件。8.10 沉降观测点成果整理 8.10.1 沉降观测资料及时整理,妥善保存作为该工程技术档案资料的一部分。8.10.2 整理沉降观测成果,计算观测的沉降量,前后次观测同点高差和累计沉降量,并绘制出沉降观测日期沉降量将整个工程建筑物沉降观测资料提供给有关部门存档。9 工程重点部位的测量控制方法 9.1 建筑物大角铅直度的控制 首层墙体施工完成后,分别在距大角两侧 30cm 处外墙上,各弹出一条竖直线,并涂上两个红色三角标记,作为上层墙支模板的控制线。上层墙体支模板时,以此 30cm 线校准模板边缘位置,以保证墙角与下一层墙角在同一铅直线上。以小区 A 区工程测量施工方案 第 13 页 共 14 页 此层层传递,从而保证建筑物大角的垂直度。9.2 墙、柱施工精度测量控制方法 为了保证剪力墙、隔墙和柱子的位置正确以及后续装饰施工的及时插入,放线时首先根据轴线放测出墙、柱位置,弹出墙柱边线,然后放测出墙柱 30cm 的控制线,并和轴线一样标记红三角,每个房间内每条轴线红三角的个数不少于两个。在该层墙、柱施工完后要及时将控制线投测到墙、柱面上,以便用于检查钢筋和墙体偏差情况,以及满足装饰施工测量的需要。9.3 门、窗洞口测量控制方法 结构施工中,每层墙体完成后,用经纬仪投测出洞口的竖向中心线及洞口两边线横向控制线用钢尺传递,并弹在墙体上。室内门窗洞口的竖直控制线由轴线关系弹出,门窗洞口水平控制根据标高控制线由钢尺传递弹出。以此检查门、窗洞口的施工精度。9.4 电梯井施工测量控制方法 在结构施工中,在电梯井底以控制轴线为准弹测出井筒 300cm 控制线和电梯井中心线,并用红三角标识。在后续的施工中,每层都要根据控制轴线放出电梯井中心线,并投测到侧面上用红三角标识。10 质量保证措施 10.1 测量作业的各项技术按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进行。10.2 测量人员全部取证上岗。10.3 进场的测量仪器设备,必须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标识保存完好。10.4 施工图、测量桩点,必须经过计算实测校核合格才能作为测量依据。10.5 所有测量作业完后,测量作业人员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上质量总监和责任工程师核验,最后向监理报验。10.6 自检时,对作业成果进行全数检查。10.7 核验时,要重点检查轴线问距、纵横轴线交角以及工程重点部位,保证几何关系正确。10.8 滞后施工单位的测量成果应与超前施工单位的测量成果进行联测,并小区 A 区工程测量施工方案 第 14 页 共 14 页 对联测结果进行记录。10.9 加强现场内的测量桩点的保护,所有桩点均明确标识,防止用错和破坏。11 施测安全及仪器管理 11.1 施测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11.2 在基坑边投放基础轴线时,确保架设的经纬仪稳定性。11.3 二层楼面架设激光经纬仪时,要有人监视不得有东西从轴线洞中掉落打坏仪器。11.4 操作人员不得从轴线洞口上仰视,以免掉物伤人。11.5 轴线投测完毕,须将洞上防护盖板复位。11.6 操作仪器时,同一垂直面上其他工作要注意尽量避开。11.7 施测人员在施测中应坚守岗位,雨天或强烈阳光下应打伞。仪器架设好,须有专人看护,不得只顾弹线或其他事情,忘记仪器不管。11.8 施测过程中,要注意旁边的模板或钢管堆,以免仪器碰撞或倾倒 11.9 所用线坠不能置于不稳定处,以防受碰被晃掉落伤人。11.10 仪器使用完毕后需立即入箱上锁,由专人负责保管,存放在通风干燥的室内。11.11 测量人员持证上岗,严格遵守仪器测量操作规程作业。11.12 使用钢尺测距须使尺带平坦,不能扭转折压,测量后应即卷起。11.13 钢尺使用后表面有污垢及时擦净,长期贮存时尺带涂防锈漆。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施工方案/组织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