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3初三化学《图表、数据分析与处理》复习专题.doc

上传人:二*** 文档编号:4522884 上传时间:2024-09-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8.50KB 下载积分:5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初三化学《图表、数据分析与处理》复习专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本文档共5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图表、数据分析与处理》专题复习 类型1:从图像信息中得出正确结论 例1、向甲物质中逐滴加入相应的乙溶液至过量,反应过程中生成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乙溶液的质量关系,能用下图所示曲线表示的是( ) 甲 乙 A 铜锌合金 稀盐酸 B 盐酸和稀硫酸 氯化钡溶液 C 碳酸氢钠溶液 稀硫酸 D 氯化铁和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例2、已知溶液的导电性与单位体积内离子的数目、离子所带电荷多少有关,单位体积内离子数目越多,导电性越强;离子所带电荷越多,导电性越强(如两个氯离子和一个硫酸根离子导电性相当)。现向含有Ca(OH)2和NaOH的混合液中通入CO2气体,下列测得溶液导电性(用“电流强度I”表示)变化与通入CO2气体体积(V)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 A . B . C. D. 类型2:从图像给出的信息中提取有用的部分,并加以分析计算 例3、右图是石墨晶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每一层由无数个正六边形构成,则平均每个正六边形所占有的碳原子数为( ) A、6个 B、4个 C、3个 D、2个 类型3:图像与实验的结合 例4、可以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在实验室制取氧气。下列是反应生成氧气和氯化钾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坐标图,其中合理的是( ) A. B . C. D. 例5、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所对应叙述关系的是( ) A、图甲表示一定量的木炭还原氧化铜,剩余固体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B、图乙表示t℃时,向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溶质质量分数与加入量的关系 C、图丙表示一定量的稀硫酸与锌粒反应,溶液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D、图丁表示向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沉淀质量与加入量的关系 类型4:从表格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 例6、下表中列出了一定压强和温度下每立方厘米活性炭所能吸附的常见气体的体积,分析表中数据与气体的组成、性质的关系,你认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气体性质 H2 CO2 O2 N2 Cl2 气体的沸点/℃ -252 -78 -183 -196 -34 被吸附体积/mL 4.5 97 35 11 494 A、气体分子所含原子个数越多,易被吸附 B、沸点越高的气体,越易被吸附 C、气体是化合物时,易被吸附 D、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越易被吸附 类型5:根据计算作出图像 例7、将KCl和Ca(OH)2混合物1.86g全部溶于一定量水中形成稀溶液,再缓缓通入足量的CO2气体。当生成沉淀的质量刚好最大时,消耗CO2为0.44g。 (1)原混合物中Ca(OH)2的质量为 g。 (2)写出溶液中生成沉淀的质量m(g)与通入CO2的质量M(g)之间的函数表达式: ① ; ② 。 (3)在图示坐标系上,画出生成沉淀的质量m(g)与通入CO2的质量M(g)的关系曲线。 类型6:对数据作出最佳的处理 例8、草木灰是农村常用的一种肥料(其有效成分是K2CO3)。某兴趣小组为了测定草木灰中K2CO3的含量,取现有的草木灰7.5g,逐滴加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消耗稀盐酸45g,过渡除去杂质,得到溶液45.5g(已知K2CO3的化学性质与Na2CO3的化学性质相似。假设草木灰中除K2CO3外,其他物质均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 试计算:(1)该草木灰中K2CO3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课后练习 1.下列所示的图像能反映相对应实验的是( ) A、向pH=12的Ca(OH)2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B、向碳酸钙固体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C、在40℃,将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水分至有白色晶体析出 D、将足量的金属镁片和锌片分别与等质量的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混合 2.下列曲线错误的是( ) A. B. C. D. A.向一定量烧碱溶液中加稀盐酸 B. 向一定量的水中加浓硫酸 C. 向稀硝酸中加入水 D.对密闭容器中的铁粉和空气加热 3.在一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8 2 40 5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4 8 2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B、Y、Q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11:9 C、参加反应的X、Z的质量比为1:4 D、反应后X的质量为0 4.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6.40 3.20 4.00 0.50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56 7.20 0.50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a和b是反应物,d可能是催化剂 B、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4.64g C、c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和a、b两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相同 D、若物质a与物质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则反应中a与b的化学计量数(系数)之比为2:1 5.用下图装置测定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其方法是分别测定通氢气前后玻璃管(包括氧化铜)的质量差和U形管(包括碱石灰)的质量差,计算得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大于1:8。下列对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的分析中合理的是( ) A、I、II装置之间缺少干燥装置 B、III装置干燥剂量不足,水没有被完全吸收 C、CuO没有全部被还原 D、II装置中玻璃管内有水冷凝 6.合成氨工业生产中所用的-Fe催化剂扩要成分是FeO、Fe2O3。 (1)当催化剂中FeO与Fe2O3的质量之比为9:20时,其催化活性最高,此时铁的氧化物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为多少?(用小数表示,结果保留2位小数) (2)以Fe2O3为原料制备上述催化剂,可向其中加入适量炭,发生如下反应: 为制得这种活性最高的催化剂,应向480gFe2O3粉末中加入炭多少克? 7.现有一种铜和氧化亚铁的混合物样品。为测定该样品中氧化亚铁的含量,某学生取20.0g此样品置于烧杯中,分四次加入密度为1.22g/cm3的硫酸并作了相关记录,有关数据记录如下表: 加硫酸的序号 加硫酸的体积/mL 剩余固体的质量/g 1 20.0 16.0 2 20.0 12.0 3 20.0 8.0 4 20.0 8.0 试计算: (1)10.0g此样品中铜的质量。 (2)样品中氧化亚铁的质量分数。 (3)所用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8.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一个有趣的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NaOH,变质程度怎么样? [设计方案]先称取21.2g的NaOH样品(杂质为Na2CO3),配成溶液,然后向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直至过量,根据生成CO2,质量计算出Na2CO3的质量,从而进一步确定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 [进行实验]实验测得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产生CO2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 [数据处理]写出以下计算过程:(1)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为多少?(2)该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反思与交流]①从图中0~A点说明:在NaOH与Na2C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强酸,首先反应的物质是 ;②根据反应方程式分析,NaOH部分变质或全部变质,与没有变质的NaOH相比,中和反应时消耗强酸的是 。 9.如下图所示,X为氧化亚铁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取两份等质量的X样品进行下列实验: 已知所得固体D的质量为16g,溶液E中含有盐酸和一种盐,气体F的质量为0.5g。试计算: (1)取用的每份X中氧化亚铁与氧化铜的质量比。 (2)取用的每份X中铁与氧的原子个数比。 10.食盐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一同学用某种粗盐进行提纯实验,步骤如图所示 。 (1)步骤①和②的操作名称是 。 (2)步骤④加热蒸发时要用到玻璃棒不断搅拌,这是为了防止 。 (3)猜想和验证: 猜想 验证方法 实验现象 结论 猜想I:固体A中含CaCO3 取少量固体A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并用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于试管口 猜想I成立 猜想II:固体A中含BaCO3 取少量固体A于试管中,先滴入 ,再滴入Na2SO4溶液 有气泡放出,无白色沉淀 猜想III:最后制得的NaCl晶体中还含有Na2SO4 取少量NaCl晶体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再 猜想III成立 (4)某省生产的某种钙盐的配料表如下:氯化钠、食品碳酸钙、碘酸钾。为了测定此盐中的钙元素含量,取10g这种盐溶于水,加入足量盐酸,生成0.132g二氧化碳。请计算此加钙食盐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11.向100g质量分数分别为3.65%盐酸和12%Mg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质量分数为3.42%的Ba(OH)2溶液至过量。(为便于计算设溶液的密度为1g/cm3) (1)请将产生不同沉淀阶段的沉淀的化学式与加入Ba(OH)2溶液体积(V)间的关系填入下表: Ba(OH)2溶液体积(V)/mL 沉淀的化学式 (2)请在下面坐标系中完成沉淀的质量和Ba(OH)2溶液体积(V)间的关系曲线。 12.某化工厂生产的纯碱产品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工厂的化验员对每批产品进行检测,标出各种成分后才能投放市场。该厂化验员取样品44g于烧杯中加水将其溶解,然后分几次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盐酸,并不断搅拌,称量,将得到的有关数据记录如下(注:加盐酸时首先发生的反应是:Na2CO3+HCl===NaHCO3+NaCl,然后是NaHCO3+HCl===NaCl+CO2↑+H2O): 加入稀盐酸质量/g 0 73 74 146 147 烧杯中溶液质量/g 200 273 273.76 328.4 329.4 请你根据题给信息和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 g稀盐酸开始产生二氧化碳,最多产生二氧化碳 g。 (2)在右图中标出产生二氧化碳质量随滴加盐酸质量的变化曲线。(要在图上注明二氧化碳、盐酸的相关质量) (3)计算44g样品中各成分的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