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质量事故调查处理办法
j/YHW8。06—2004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质量事故调查处理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公司生产或服务过程中出现的质量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2 引用文件
l j/YH P8.05-2004《纠正/预防措施程序》
3 职责
3。1 总经理负责主持重大质量事故的分析会。
3。2 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建立故障报告、分析和纠正措施系统并主持重大质量问题的分析会。
3。3 质量部负责故障报告、分析和纠正措施系统的管理,负责组织质量事故的分析和处理。并主持召开中等质量问题、一般质量问题的分析会.
3.4 各有关单位参与质量事故的分析和处置。
4 流程图
质量事故调查处理的要求,见程序流程图(附录A).
5 要求
5.1 质量事故(问题)的等级按以下原则划分
5。1。1 一般质量问题
a) 由于过程产品的报废、返修、返工或让步接收,造成一次性直接经济损失价值在1500~5000元之内者;
b)经成批让步接收(大件100件、小件1000件)后,而未采取纠正措施又重复出现者.
5.1。2 中等质量问题
a)由于过程产品报废、返修、返工,以及因质量问题造成一次性直接经济损失价值在5001~10000元之内者;
b)在生产过程中,因主观原因(含工作质量)造成的成批不合格品,虽经发现,而未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使其继续扩大者;
C)因产品质量问题引起顾客抱怨/投诉。
5.1.3 重大质量问题
a)生产过程或已出厂的产品中,由于产品成批报废、返修、降级(价)和更换部件等,所造成一次性直接经济损失在10001元~5万元以内者;
b)因质量事故造成停产,影响公司当月任务完成者;
c)因产品质量问题,被上级机关通报批评者;
d)因产品质量问题有可能造成人身伤亡事故,顾客反映强烈,严重影响公司信誉者.
e)因违反工艺规程和试验规范,以次充好,以劣充优,给顾客造成较大损失和社会影响者。
5。1。4 重大质量事故
a)因产品质量问题被省级以上报刊、电台公开曝光批评,情况属实者;
b)因产品质量问题造成产品成批报废、返修和退货,一次性经济损失在5万元以上者;
c)国家监督机构或行业抽查中产品质量判为不合格者;
d)因产品质量问题已造成机损人伤事故,顾客反映强烈,被上级机关责令停产整顿者。
5。2 故障报告、分析和纠正措施系统由管理者代表以及质量部、技术中心、特装公司及其他相关部门组成。
5.3 质量事故(问题)的报告
5.3.1 质量事故(问题)发生后,发生部门应立即组织人员到现场落实情况,了解质量事故(问题)的性质,并在一个工作日之内填写《质量事故报告单》报质量部。
5.3.2 质量部在接到报告后应对所报告的质量事故(问题)进行等级划分.对重大质量事故以及重大质量问题,应在二小时内向公司总经理、管理者代表报告,对中等质量问题应在四小时内向管理者代表报告.
5.4 质量事故(问题)的原因调查、分析
5。4.1 对一般质量问题及其以上的质量事故(问题),由质量部组织故障报告、分析和纠正措施系统的相关人员组成联合调查组,开展质量事故(问题)的原因调查并分析。
5。4。2 调查组对每个质量事故(问题)的调查应做出书面调查报告,详细描述调查过程,调查内容等,并做出最终调查结论,调查报告经参与调查人员签字后交质量部。
5.5 质量事故(问题)的处理
5.5.1 在对质量事故(问题)做出调查报告后,应按本办法第3条职责中规定的级别召开质量分析会,质量分析会的会务准备由质量部负责.
5.5。2 质量分析会应对调查报告的结论进行确认,并进一步分析原因,明确责任,同时提出纠正措施以及对责任部门的处理意见。
5.5。3 质量分析会提出的纠正措施由责任部门及相关部门按Q/YHP8.03-2004《纠正/预防措施程序》组织落实。对责任部门的处理由质量部负责落实。
5。5.4 武器装备产品有关故障分析以及所采取的纠正措施,质量部应及时向顾客代表通报.
5。5.5 质量部应对纠正措施的执行和效果进行跟踪检查.
6 记录
l 《质量事故报告单》
l 质量事故(问题)调查报告
l 质量分析会记录
以上记录由质量部保存三年。
编制
审 核
批 准
序号
更改通知号
更改标识
更改处数
更 改 人
更改日期
附录A
质量事故调查、处理流程图
责任(发生)单位
质量事故初步分析
填报质量事故单
责任(发生)单位
质量部
确定等级
质量部
相关部门
调查组调查原因
最高管理者
管理者代表
质量部
按事故等级召开
质量分析会
质量部
对责任部门的处理
执行纠正措施并实施
责任单位
质量部
跟 踪 验 证
质量部
资料归档
附录B
质 量 事 故 报 告 单 分类:W
填报单位: 编号:
产品代号
(名称)
零部件代号
(名称)
工序号
事故发现单位
发现时间
发生单位
质量事故(问题)陈述:
判定事故等级
报废或返工、返修工时
影响生产进度天数
预计损失金额
主管单位
审查意见
签章:
审
批
签章:
填报单位主管: 填表: 填报日期:
17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