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高一语文文言文学问点总结共享 文言文可以考查学问点比较的多,在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词是经常考的,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一语文文言文学问点,期望能关怀到大家! 高一语文文言文学问点1 文言实词 兴文言翻译xng起;兴起。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就文言翻译ji接近;靠近;趋向。劝学:“木受绳则直,金砺则利。” 望文言翻译wng远望;远看。劝学:“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长文言翻译chng长,与“短”相对。劝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文言虚词 而连词 1.表修饰关系。劝学:“吾尝终日思矣。” 2.表示递进关系。劝学:“君子博学日
2、参省乎己。” 3.表假设关系。劝学:“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焉 (1)兼词,相当于“于是”、“于之”。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 于 (1)介介绍比较的对象,可译为“比”。劝学:“冰,水为之,而寒水。” 也助语气助词,用于句中 1.表陈述或解释。劝学:“君子生非异,善假于物。” 乎介相当于“于” 1.连词,表递进。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己。” 之 (1)助定语后置的标志。劝学:“蚓无爪牙利。” 通假字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輮”通“煣”或“揉”,用火烘木使弯曲) 生非异(生,通“性”,资质、天赋)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更,再。暴,同“曝”,晒干。) 则知
3、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才智) 古今异义 1.博学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学问、学识的渊博。 2.参古义:检验。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加入。 3.假古义:凭借,借助。例:假舆马者。 今义:与“真”相对。 4.金古义:金属制的刀剑。例:金就砺则利。 今义:金子,黄金。 5.爪牙古义:爪子和牙齿。例:蚓无爪牙之利。 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 6.认真古义:由于认真。例如:认真一也。 今义: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 7.绳古义:墨线。例:木受绳则直 今义:绳子,绳索。 8.跪古义:腿脚。例:蟹六跪而二螯 今义:跪下 9.疾古义:疾劲,强,大,
4、这里指声音宏大。例:声非加疾也 今义:疾病 10.致古义:到达(而致千里) 今义:赠送,赐予 11.寄予古义:这里指藏身(非蛇鳝之穴无可寄予者) 今义:大致指心灵、精神的某种依靠 词类活用 名词做状语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作状,每天) 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作状,向上、向下) 名词作动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水) 动词的使动用法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 形容词作名词 1.其曲中规(曲:形作名,曲度,弧度) 2.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高:形作名,高处) 3.积善成德(善:形作名,善行) 形容词用作动词 故木受绳则直(直:变直,
5、形容词用作动词) 形容词作使动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 数词作形容词 认真一也(一:数词用作形容词,专一) 动词作名词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流:流水) 一词多义 1.于: (1)寒于水(比) (2)善假于物也(介词,不译。引进作用) (3)取之于蓝(从) 2.而: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递进关系,并且) (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并列关系,而且) (3)终日而思矣(表修饰) (4)而见者远(表转折) (5)锲而舍之(表假设或承接) (6)积善成德,而神明得意(表承接) (7)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连词,表转折关系,却) (8)锲而不舍(表假设,假如) (
6、9)蟹六跪而二螯(连词,表并列) 3.者: (1)假舟楫者(代词,指的人) (2)不复挺者(的缘由) 4.焉: (1)风雨兴焉(兼词,“于之”,意为在这里) (2)圣心备焉(语气词) 5.利: (1)金就砺则利(形容词作动词,变锋利) (2)非利足也(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 6.之 (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音节助词)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代词代青) 7.假 (1)善假于物也(借助) (2)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假装) (3)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借) 8.疾 (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强) (2)君有疾在腠理(疾病) 9.绝 (1)突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口技)停止 (2)自
7、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与世隔绝 (3)以为妙绝(口技)极了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横渡 (5)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屈原列传)断绝关系 10.强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强壮 (2)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有余 (3)乃自强步,日三四里(触龙说赵太后)牵强 特殊句式与固定格式 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推断句,“者,也”表推断,可译为“的缘由”) 2.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予者,认真躁也。(推断句,“者,也”表推断) 3.善假于物也(状语后置)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 5.取之于蓝而
8、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状语后置介词结构“于水”,表示比较) 6.輮以为轮【省略句:輮(之)以(之)为轮】 7.輮使之然也【省略句:輮(之)使之然也】 8.无以至千里(固定句式,“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方法”) 9.金石可镂(被动句) 高一语文文言文学问点2 (1)名词用作动词 晋军函陵(驻军) 赵王之子孙侯者(封侯) 质于齐(做人质)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吃) 树之以桑(种植)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穿) 然而不王者(称王) 填然鼓之(击鼓,敲起鼓)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游泳) 东面而视(面对) 履而制六合(登上)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称帝,称王)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以瓮作;以绳系) 序
9、八州而朝同列(支配次序) 籍吏民(登记) 范增数目项王(以目示意) 道芷阳间行(取道) 刑人如恐不胜(惩处) (2)名词用作状语 夜缒而出(在晚上,当晚) 朝济而夕设版焉(在早上;在晚上) 必庙礼之(在庙堂上)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当面) 日食饮得无衰乎(每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每日)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向上;向下) 秋水时至(按季节,随着时令) 顺流而东行(向东) 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像席子一样;像包裹 一样;像口袋一样) 内立法度(对内) 天下云集响应(像浮云一样;像回声一样) 赢粮而景从,(像影子一样) 吾得兄事之(用对待兄长的礼节) 常以身翼蔽沛公(像鸟儿张开翅
10、膀一样) 头发上指(向上). 道芷阳间行。(从小路) 时矫首而遐观(时时,时常) 高一语文文言文学问点3 原文: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知,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
11、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游览,抱明月而长终。知不行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全
12、部,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翻译: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荡着船儿,在赤壁下游玩。清风缓缓吹来,水面波浪不兴。举起酒杯,劝客人同饮,朗颂月出诗,吟唱“窈窕”一章。一会儿,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白?的雾气掩盖江面,水光一片,与天相连。任凭水船儿自由漂流,浮动在那茫茫无边的江面上。江在旷远啊,船儿象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将停留到什么地方;飘飘然,又象脱离尘世,无牵无挂,变成飞升仙果的神仙。
13、这时候,喝着酒儿,心里格外欢快,便敲着船舷唱起歌来。唱道:“桂木做的棹啊兰木做的桨,拍击着澄明的水波啊,在月光浮动的江面逆流而上。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瞻望心中的美人啊,在天际遥远的地方。”客人中有会吹洞箫的,随着歌声吹箫伴奏,箫声哽咽,象含怨,象怀恋,象抽泣,象低诉。吹完后,余音悠长,象瘦长的丝缕延绵不断。这声音,能使深渊里潜藏的蛟龙起舞,使孤独小船上的寡妇悲泣。 我有些哀痛,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问那客人说:“为什么奏出这样悲凉的声音呢?”客人回答说:“月光光明星星稀有,一只只乌鸦向南飞翔,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句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这儿山水环绕,草木茂密青翠,不就是曹操被周瑜战胜的地方
14、吗? 当他占取荆州,攻下江陵,顺江东下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挡天空,临江饮酒,横握着长矛吟诗,本是一时的豪杰,如今在哪里呢?何况我和你在江中的小洲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伴侣;驾着一只小船,举杯相互劝酒;寄予蜉蝣一般短暂生命在天地之间,渺小得象大海里的一粒小米。哀叹我们生命的短促,艳羡长江的无穷无尽。愿与神仙相伴而游览,同明月一道永世长存。知道这种愿望是不能突然实现的,只好把这种无可奈何的心情寄予于曲调之中,在悲凉的秋风中吹奏出来。” 我对客人说:“你也知道那水和月的道理吗?水象这样不断流去,但它事实上不曾流去;月亮时圆缺,但它最终没有消损和增长。原来,要是从那转变的方面去看它
15、,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连一刺眼的时间都不曾保持过原状;镇静不那不变的方面去看它,那么事物和我们本身都没有穷尽,我们又艳羡什么呢? 再说那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假如不是我应有的东西,虽说是一丝一毫也不拿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与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它,听到的便是声音,眼睛看它,看到的便是颜色,得到它没有人禁止,享用它没有竭尽,这是大自然的无穷宝藏,是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 客人兴奋地笑了,洗净酒杯重新斟酒。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盘子杂乱一片。大家相互枕着靠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光。 高一语文文言文学问点4 通假字 长乐王回深父。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古今异义词 1
16、.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义:格外之一。今义:数词。 2.世之奇伟、瑰怪、特殊之观。 古义:不平常。今义:用作表程度的副词,格外,很。 3.此所以学者不行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泛指求学的人,指读书人。今义:特指有特地学问的人。 4.此所以学者不行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是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相当于“的缘由”。 今义:常用来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5.于是余又叹焉。 古义:“于”,介词,对;“是”,代词,这件事。为单音词连用。 今义:合用为一个连词。 6.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古义:四周;今义:左和右两方面、支配、表示概数等 7.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古义:到达,到达,
17、动词;今义:表示另提一事或到达某种程度 高一语文文言文学问点5 虚词归纳 之 纵一苇之所如(助词,取独)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倚歌而和之(代词,代“歌”) 哀吾生之须臾(助词,取独)苟非吾之全部(助词,取独) 于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词,在)月出于东山之上(介词,从)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介词,被)托遗响于悲风(介词,给) 其 而不知其所止(代词,它,指“一苇”)其声呜呜然(代词,那) 何为其然也(代词,指箫声)方其破荆州(代词,他,指曹孟德) 而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连词,表转折)侣鱼虾而友糜鹿(连词,表并列) 耳得之而为声(连词,表顺承
18、)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连词,表修饰) 特殊句式 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句) 游于赤壁之下(状语后置) 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 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介词宾语前置) 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介词宾语前置) 寄(如)蜉蝣于天地,渺(如)沧海之一粟。(谓语省略,省略句) 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推断句) 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 固一世之雄也“也”为标志的推断句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非”为标志的推断句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非”标志的推断句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于”表被动的被动句 (其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省略句 (其声)舞幽壑之潜蛟省略句 词类活用(词性转换) 歌窈窕之章(名词用作动词,歌咏) 击空明兮溯流光(形容词用作名词,月光下的清波) 下江陵(名词用作动词,攻下)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方位名词作状语,向西,向东) 舞幽壑之潜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舞动) 侣鱼虾而友麋鹿(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伴侣,以为伴侣)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名词作状语,向南) 渺沧海一粟(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渺) 顺流而东也(名词用作动词,译作状语加动词,向东进军) 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名词作动词,打鱼砍柴) 高一语文文言文学问点总结共享 第 12 页 共 1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