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项目
监理计划
**********************监理
年月
目 录
第一章 监理内容 4
1.1 质量控制 4
1.2 进度控制 7
1.3 投资控制 10
1.4 协议管理 11
1.5 信息管理 12
1.6 组织协调 14
1.7 风险管理 15
1.8 项目文档管理 15
第二章 监理工作方法 17
2.1 应用软件质量控制关键任务 17
2.2 应用软件控制步骤 17
2.3 应用系统用户需求 20
2.4 应用系统设计 21
2.5 对软件开发工具、技术和软件开发环境 21
2.6 对系统代码实现 22
2.7 审查、会签用户需求变更、设计变更和工程变更 22
2.8 软件开发技术监督 22
2.9 软件组装测试和确定测试 23
2.10 对软件安装和维护 23
5.1.11 应用软件控制关键监理方法 23
第三章 监理机构及人员配置 25
3.1 本项目标监理组织体系结构 25
3.2 项目监理机构人力资源配置计划 26
附录一:工程监理资料文档格式 27
附录二:承建单位提供资料文档格式 68
第一章 监理内容
1.1 质量控制
1、依据相关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协议和设计单位制订技术规范书,审查、监督、控制各子项目标质量;
2、采取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纠正监理单位式,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项目协议、设计方案、监理计划、监理实施细则等文件控制软件工程质量;
(1)事前:
事前质量控制内容以下:
1)监理机构应了解采购人业务需求,并将其作为监理工作依据之一;
2)监理机构宜参与招标书编制;
3)监理机构应对招标书下列内容提出监理意见:
l 技术和质量要求;
l 工程所包含关键产品和服务要求;
l 投标单位资格要求;
l 验收方法、接收准则;
l 时间进度要求;
4)监理机构可参与招标答疑工作,帮助采购人对工程所包含功效、技术指标向投标单位解释,并保留会议纪要(参见表B.6)和相关文件;
5)监理机构宜对评标评定标准提出监理意见;
6)监理机构可帮助评标,对投标书和招标书符合性及投标书合理性提出监 理意见。
(2)事中:
事中质量控制内容以下:
1)监理机构应提议采购人和承建单位充足考虑目标系统和现有系统兼容性和互操作性;
2)承建单位提交工程设计方案报审表(参见表A.1)后,监理机构应审核以下内容:
l 和项目需求符合性;
l 工程关键技术实现方法、步骤及技术保障方法合理性;
l 工程实施质量确保方法可行性。
3)责令承建单位整改。监理机构应审核内容以下:
l 实施方案和法律、法规和标准符合性;
l 实施方案合理性和可行性;
l 实施方案和协议、设计方案和实施计划符合性;
l 工程实施组织机构;
4)监理机构应组织对承建单位提供产品及服务进行验收,对验收结果做验收统计,并经三方签认;对不符合协议或相关标准要求产品及服务应拒绝签认。没有被签认产品及服务不得在工程实施中应用。产品及服务验收应包含以下内容:
l 产品及服务应和承建协议要求和产品文档说明一致;
l 产品及服务有效性和真实性;
l 必需时,监理机构可依据承建协议、技术标准或事先约定方法检测产品及服务质量,对于数量较大同类型产品及服务,监理机构可采取抽样方法;
l 必需时,监理机构应要求承建单位提交第三方测试机构出具测试汇报,并核验产品认证证书、检测汇报真实性、有效性;第三方测试机构应经采购人和监理机构同意;
5)监理机构应按计划检验承建单位工程实施情况、人员和实施方案一致性;
6)监理机构应实施已确定阶段性质量监督、控制方法及方法,并做监理日志(参见表B.7);出现工程质量问题时,经确定后监理机构签发监理通知单(参见表B.8),报采购人、承建单位,责令承建单位整改;
7)监理机构应立即处理承建单位提交工程中关键步骤实施申请(参见表A.7),审核其合理性后签认,报采购人同意;
8)必需时,监理机构应检验承建单位关键工程步骤衔接工作,做监理日志(参见表B.7)。未经监理工程师检验认可,承建单位不能进行和之相关下一步骤实施;
9)监理机构应立即处理工程变更申请,审核变更合理性(具体按6.3.4.b处理),确保工程总体质量不受影响;
10)有分包单位时,监理机构应组织审核分包单位工程实施资格(参见表A.2),严禁不含有工程实施资格分包单位参与工程施工;
11)监理机构可参考以下程序处理工程中出现质量事故:
l 监理机构应要求承建单位在事故发生后立即采取方法,尽可能控制其影响范围,并立即签发停工令(参见表B.2),报采购人;
l 监理机构应在接到事故申报后立即组织相关人员检验事故情况、分析原因,和采购人、承建单位共同确定初步处理意见;
l 监理机构应监督承建单位采取方法,查清事故原因,审核承建单位提出事故处理方案及预防方法,提出监理意见,提交采购人签认;
l 监理机构应审查承建单位报送事故汇报及复工申请(参见表A.4),条件含有时,经总监理工程师签发复工令(参见表B.3);
12)监理机构若发觉工程实施过程存在重大质量隐患,应立即向承建单位签发停工令,并报采购人,监督承建单位进行整改。整改完成后,立即处理承建单位复工申请(参见表A.4)。
(3)事后:
事后质量控制内容以下:
1)监理机构应立即处理承建单位提交初验申请(参见表A.6),审核初验必备条件。监理机构签认后,报采购人签认。含有初验条件时,监理机构在初验报审表中(参见表A.6)给予签认,并报采购人签认;不然,监理机构应签发监理通知单(参见表B.8),责令承建单位整改;
2)监理机构应帮助采购人审核承建单位提交验收计划及其方案,明确验收目标、各方责任、验收内容、验收标准、验收方法和验收结果等内容,审核后签署监理审核意见。验收计划及其方案无问题时,监理机构应在初验报审表中(参见表A.6)给予签认;不然,监理机构应签发监理通知单(参见表B.8),责令承建单位整改;
3)监理机构应帮助采购人对初验中发觉质量问题进行评定,依据质量问题性质和影响范围,确定整改要求和整改后验收方法,以监理通知单形式通知承建单位。必需时,应组织重新验收;
4)监理机构应敦促承建单位依据整改要求提出整改方案,并监督整改过程;
5)监理机构和采购人和承建单位一起对初验结果进行确定,共同签署初验合格汇报;
6)监理机构应有计划地监督系统试运行,督促承建单位处理试运行中出现质量问题;
7)监理机构帮助采购人组织工程终验。监理机构应立即处理承建单位提交终验申请,终验报审表(参见表A.6)由监理机构签认后报采购人签认。含有终验条件时,监理机构在终验报审表中给予签认,并报采购人签认;不然,监理机构应签发监理通知单(参见表B.8),责令承建单位整改;
8)对于工程中关键性技术指标,监理机构应要求承建单位出具第三方测试机构测试汇报。第三方测试机构应经采购人和监理机构同意;
9)监理机构应督促承建单位完成项目实施方案中确定培训,并对培训效果做出评定。
3、组织软件工程质量、系统集成质量事故原因调查、问题分析、问题评定、事故处理;
4、参与软件开发模型、开发环境选择工作,监控软件开发过程质量;
5、监督需求管理、配置管理实施和控制情况,督促软件开发单位整改存在问题;
6、参与软件开发和集成工作测试、集成、完工验收和交接;
7、跟踪各子项目在质保期内运行情况,督促软件开发方做好售后服务。
1.2 进度控制
1、审查各子项目软件开发和集成进度计划,并监督计划实施;
2、采取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纠正监理单位式,采取优异项目管理工具,如:WBS,甘特图等,确定项目软件开发和集成工作次序,控制项目软件开发和集成进度;
(1)事前:
事前进度控制内容以下:
1)监理机构宜参与采购人招标前准备工作,帮助采购人编制本工程工作计划。工作计划应包含以下内容:
l 工程建设内容;
l 组织管理;
l 工程建设准备工作;
l 总包、分包方法;
l 工程建设阶段划分及验收;
l 质量管理计划;
2)监理机构应分析工程内容及过程,应对工程进度提出监理意见;
3)监理机构可对招标书中工程进度安排及工程进度控制方法提出监理意见;
4)监理机构应对本阶段工作进度提出监理意见;
5)监理机构应要求对工程协议中包含产品和服务提供时间做出说明,并对采购人安排提出监理意见。
(2)事中:
事中进度控制内容以下:
1)承建单位提交设计阶段进度计划报审表(参见表A.1)后,监理机构应依据承建协议对设计阶段进度计划进行审核,审核后签署监理审核意见。设计阶段进度计划无问题时,监理机构应在进度计划报审表中(参见表A.1)签认;不然,监理机构应签发监理通知单(参见表B.8),责令承建单位整改;
2)承建单位提交工程进度计划报审表(参见表A.1)后,监理机构应审核工程进度计划可行性、合理性和各阶段工作结果判定依据及其可操作性,审核后签署监理审核意见。工程进度方案无问题时,监理机构应在进度计划报审表中(参见表A.1)签认;不然,监理机构应签发监理通知单(参见表B.8),责令承建单位整改;
3)监理机构应依据承建单位工程进度计划,确定阶段性进度监督、控制方法及方法,作为监理细则内容
4)监理机构应审核承建单位工程实施计划合理性,审核后签署监理审核意见。实施计划无问题时,监理机构应在实施计划报审表中(参见表A.1)签认;不然,监理机构应签发监理通知单(参见表B.8),责令承建单位整改;
5)承建单位提交开工申请后,监理机构应审核开工申请(参见表A.3),检验工程准备情况。工程实施条件含有时,总监理工程师应签发开工令(参见表B.1),并报采购人签认,通知承建单位开始工程实施;
6)承建单位提交阶段性进度计划报审表(参见表A.1)后,监理机构审核阶段性进度计划合理性,审核后签署监理审核意见。阶段性进度计划无问题时,监理机构应在阶段性进度计划报审表中(参见表A.1)签认;不然,监理机构应签发监理通知单(参见表B.8);
7)监理机构应定时检验、统计工程实际进度情况,确保实际进度和计划相一致;
8)监理机构应立即处理工程延期申请(参见表C.2),宜按下述程序处理工程延期:
l 监理机构应依据工程情况确定其合理性,并和采购人、承建单位协商确定后,由总监理工程师对工程延期申请给予签认;
l 工程延期影响工程总体进度计划时,监理机构应要求承建单位修改工程总体进度计划,经三方签认后,做工程备忘录(参见表B.5);
9)监理机构应组织审查进度纠偏方法合理性、可行性,签发监理通知单(参见表B.8),报采购人,并要求承建单位按计划进行修改
(3)事后:
事后进度控制内容以下:
1)监理机构应对验收阶段进度安排提出监理意见;
2)监理机构应审核承建单位初验、终验和工程整改计划可行性,以监理通知单(参见表B.8)形式通知采购人和承建单位;
3)监理机构应要求采购人、承建单位以初验合格汇报作为开启试运行依据,以终验汇报作为工程验收结束依据。
3、发觉工程未能按计划进行时,要求项目承包商调整或修改计划,采取必需方法加紧开发进度,以使实际项目进度符合协议要求;
4、当软件开发进度可能造成协议工期严重延误时,监理有责任作具体汇报分析原因和提出对策,供采购人采取方法或做出决定。
1.3 投资控制
1、动态管理、跟踪项目费用,进行费用控制和分析;
2、审查项目进度款申报;
3、严格控制和审查软件需求变更,核实成本和改变量,报采购人审批;
4、审核软件开发和集成承包方工程量清单和工程完工结算。
(1)事前:
事前投资控制内容以下:
1)监理机构应帮助采购人对工程目标、范围和功效进行界定,并确定工程预算;
2)监理机构应帮助采购人依据工程预算,在招标书中对工程目标、范围、内容和产品及服务技术要求做出明确说明。
(2)事中:
事中投资控制内容以下:
1)监理机构应依据招投标文件、承建协议,审核工程计划、设计方案中所说明工程目标、范围、内容、产品和服务,对可能投资改变,向采购人提出监理意见;
2)监理机构应控制设计变更,变更应由三方达成共识,并做工程备忘录(参见表B.5)。
3)总监理工程师应依据承建协议及其补充协议,审核承建单位提交工程阶段性汇报和付款申请(参见表A.5),总监理工程师签发工程款支付意见(参见表B.4),报采购人签认;
4)监理机构应从目标系统质量、进度和投资等方面审查工程变更,因为变更引发投资改变应根据协议相关条款实施。在协议中没有要求,应在变更实施前和采购人、承建单位协商确定变更造成投资改变,并作工程备忘录(参见表B.5);
5)监理机构应立即处理索赔申请(参见表C.1),宜按下列程序处理:
l 申请方应在协议要求期限内向监理机构提交索赔申请;
l 总监理工程师指定监理工程师搜集和索赔相关资料;
l 总监理工程师进行索赔审查,和承建单位和采购人协商索赔费用;
l 总监理工程师应在承建协议要求期限内签发索赔通知,或在承建协议要求期限内发出要求申请方提交具体资料监理通知(参见附录表B.8);
l 当申请方索赔要求和工程延期要求相关联时,总监理工程师应综合考虑工程延期和费用索赔关系,做出费用索赔和工程延期提议。
(3)事后:
事后投资控制内容以下:
1)总监理工程师审核承建单位提交阶段性付款申请(参见表A.5),依据承建协议要求付款条件,签发工程款支付意见(参见表B.4);
2)监理机构应帮助采购人进行工程决算。
1.4 协议管理
1、帮助采购人和子项目软件开发方签署协议;
2、监督检验软件开发方推行协议;
3、帮助采购人处理各子项目实施每个过程出现违约、索赔、延期、分包、纠纷调解及仲裁等问题。
(1)事前:
事前协议管理内容以下:
1)监理机构应参与承建协议签署过程,在承建协议中应明确要求承建单位接收监理机构监理;
2)监理机构应提议采购人在承建协议中明确要求工程所包含功效、技术要求、测试标准、验收要求和质量责任;
3)监理机构应提议采购人在承建协议中明确工程阶段划分及其质量和进度要求,并依此作为工程阶段性付款依据。
(2)事中:
事中协议管理内容以下:
1)监理机构应立即处理采购人或承建单位协议变更申请,帮助保持协议、协议及其附件内容时效性、一致性;
2)监理机构应立即对协议变更结果做工程备忘录(参见表B.5)。
3)监理机构应监督协议实施情况,定时向采购人、承建单位提交监理汇报;
4)监理机构宜按以下程序处理工程变更:
l 采购人或承建单位提出工程变更(参见表C.3),应编制变更文件,提交总监理工程师,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审核,并由三方在工程变更单上(参见表C.3)给予签认;
l 监理机构应了解工程变更实际情况,搜集相关资料或信息;
l 监理机构应依据实际情况,参考变更文件及其它相关资料,根据承建协议相关条款,对工程变更范围、内容、实施难度和变更投资和工期做出评定,签发监理通知单(参见附录表B.8),并报采购人、承建单位;
l 监理机构应对工程变更过程及结果做工程备忘录(参见表B.5)。监理机构应要求承建单位在变更文件签署前,不得实施工程变更;
l 监理机构应依据工程变更文件监督承建单位实施;
5)监理机构应立即协调协议纠纷,公正地调查分析,提出监理意见。
(3)事后:
事后协议管理内容以下:
1)监理机构应立即向采购人、承建单位通报承建协议、协议及相关变更所要求工程内容实施情况,提出监理意见;
2)监理机构宜帮助采购人和承建单位签署其它补充协议。
1.5 信息管理
1、立即向采购人提交反应各子项目标动态信息和监理工作情况项目文档;
2、建立全方面、正确反应各自项目标软件开发各阶段情况图表、文档,搜集、管理项目各类文档和资料;
3、督促、检验软件开发方立即完成各阶段设计文档、代码、会议纪要、变更单、问题跟踪单等资料整理和归档工作;
4、审查软件开发方设计文档、变更单、问题跟踪单,审查软件开发和集成承包方和采购人之间业务联络单、备忘录、电子邮件、传真、电话统计等,并加具意见;
5、采取图表、统计技术或其它优异管理方法,定时公布项目质量、进度、成本数据,就项目中存在或出现问题向采购人、软件开发方、设计单位提出独立、公正、公平意见提议或处理方案;
6、当软件工程质量或工期出现问题或严重偏离计划时,应立即向采购人汇报,并提出对策提议,同时督促开发方立即采取方法。
(1)事前:
事前信息管理内容以下:
1)监理机构应和采购人及相关单位建立信息沟通机制,保持各方对工程目标、范围和业务需求等了解一致性;
2)监理机构应向采购人提供和工程建设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等信息;
3)监理机构应妥善管理工程招标阶段所产生和监理相关文档资料,包含需求说明、招投标文件和监理文档等;
4)监理机构应向采购人和承建单位明确应提交文档要求。
(2)事中:
事中信息管理内容以下:
1)监理机构应和采购人、承建单位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并要求各方在项目工作中落实实施;
2)监理机构应对设计阶段三方共同参与过程和活动做工程备忘录(参见表B.5),并由三方签认;
3)监理机构应要求采购人和承建单位妥善保管相关文档资料;
4)监理机构应妥善保管工程设计阶段文档,如工程计划、设计方案及监理文档,并监督检验工程文档时效性和可用性;
5)监理机构应对工程中各方提出保密要求信息实施保密,尊重各方知识产权。
6)监理机构应妥善管理工程实施阶段所产生开工令、停工令、监理通知、监理汇报、监理日志和工程备忘录等资料;
7)监理机构应对工程实施阶段三方共同参与过程和活动做工程备忘录(参见表B.5),并由三方确定;
8)监理机构应监督采购人、承建单位根据既定要求编制和管理工程文档,如实施计划、实施方案、产品及服务验收汇报、索赔申请和变更申请等。
(3)事后:
事后信息管理内容以下:
1)监理机构应管理工程验收阶段文档,如初验报审、初验汇报、终验报审和终验汇报等相关文档;
2)监理机构应敦促采购人、承建单位根据事先约定,编制、签署和妥善保留验收阶段工程文档;
3)监理机构应敦促采购人、承建单位立即整理工程文档;
4)监理机构应整理和工程相关全部监理文档,并提交采购人。
1.6 组织协调
1、帮助采购人再划分或澄清软件开发和集成承包方和项目标其它子项目承包方工作范围和职责。
2、监督项目各方推行职责,协调各方工作关系;
3、建立通畅沟通平台和沟通渠道,采取有效方法使项目信息在相关各方之间保持顺畅流通,主动协调项目各方之间关系,推进项目实施过程中问题处理。
(1)事前:
事前协调内容以下:
1)监理机构应和采购人确定相互间工作协调机制;
2)监理机构应对工程招标阶段协调结果做工程备忘录(参见表B.5);
3)工程协议签署后,采购人和承建单位相关工程协调工作应经过监理机构进行。
(2)事中:
事中协调内容以下:
1)监理机构应和采购人、承建单位确定工程设计阶段协调形式和方法,如监理例会和专题会议等,并在项目过程中实施;
2)监理机构应协调采购人调动合适资源,配合承建单位完成工程设计前期调查和分析工作;
3)监理机构应对设计阶段出现变更提出监理意见,协调采购人、承建单位达成一致;
4)监理机构应对设计阶段协调结果做工程备忘录(参见表B.5)。
5)监理机构应和采购人、承建单位共同建立实施阶段协调机制,如监理例会、专题会议等;
6)监理工程师应依据需要立即组织专题会议,处理工程实施过程中多种专题问题,并做会议纪要(参见表B.6),提交采购人和承建单位;
7)监理机构应协调采购人和承建单位对工程变更范围和内容等方面,达成一致意见;
8)监理机构应协调采购人和承建单位对索赔意见达成一致;
9)监理机构协调采购人配合承建单位工程实施
(3)事后:
事后协调内容以下:
1)监理机构应协调采购人和承建单位在验收计划、验收目标、验收范围、验收内容、验收方法和验收标准等方面达成一致,填报工程备忘录(参见表B.5),并经三方签认;
2)监理机构应协调采购人配合验收阶段工作;
3)监理机构应立即对验收阶段协调结果填报工程备忘录(参见表B.5),并经三方签认;
4)监理机构应帮助采购人和承建单位完成工程移交工作。
1.7 风险管理
1、督促软件开发方建立完善信息风险管理制度;
2、组织信息风险调查和处理;
3、建立软件开发和集成监理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目标和管理步骤;
4、利用ISO17799标准,提升项目整体信息风险水平。
1.8 项目文档管理
1、督促检验软件开发和集成承包方立即完成各阶段设计文档、程序代码、测试统计、变更统计、问题跟踪处理统计等文件归档工作,按归档要求进行分类整理归档,按时完成完工资料(包含监理工作方面归档资料)验收。确保软件工程中各类文件传送规范化、制度化,监理类文书资料管理科学化、规范化。
2、监理单位文档管理人员,负责搜集、管理监理工作各类文书资料,对监理工作文档、收发文签收登记等进行管理。
第二章 监理工作方法
2.1 应用软件质量控制关键任务
规范用户需求(同时兼顾业务步骤优化分析并构建一套科学合理业务模型);协调和处理用户和开发商之间争议;提升计划和管理质量;选择含有发展前景、符合国际中国技术规范技术架构、开发工具、系统软件、系统指标体系代码和接口定义等。
2.2 应用软件控制步骤
***************************系统升级项目软件开发生命周期能够分为以下多个阶段:
Ø 需求调研和分析阶段
Ø 系统分析和设计阶段
Ø 代码实现阶段
Ø 模块测试
Ø 系统集成和测试阶段
Ø 试运行阶段(培训)
Ø 验收和交付阶段
Ø 维护阶段。
下图描述了软件开发生命周期过程中各个阶段监理控制步骤,图中左侧为每个阶段输入输出,中间是处理过程,右侧是监理关键点。
协议书、投标书
任命项目经理
项目质量计划
输入:
1. 协议书、投标书
2. 国家相关政策法规
3. 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规范
输出:
1. 项目开发计划
2.成立项目组
输入:
1.协议书、投标书
2.用户需求
3.项目开发计划
输出:
1.软件需求说明书
需求分析
质量控制点:
质量控制文件:
1.软件需求说明书
2.项目开发计划
质量要求:
1. 需求书是否覆盖用户需求
2. 需求书明确性、完整性、一致性、可测试性和可跟踪性
3. 开发计划合理性和可行性
4.文件是否符合GB/T 12504~12505-90及GB9385-88要求
概要设计
输入:
1.软件需求说明书
2.项目开发计划
输出:
1.概要设计说明书
质量控制点:
质量控制文件:
1.概要设计说明书
质量要求:
1. 概要设计是否和软件需求说明书要求一致
2. 概要设计说明书是否正确、完整、一致
3. 确定系统模块划分
4. 接口定义是否明确
5. 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1
具体设计
输入:
1.软件需求说明书
2.概要设计说明书
输出:
1.具体设计说明书
2.测试计划
3.数据库设计说明书
输入:
1.软件需求说明书
2.具体设计说明书
3.数据库设计说明书
输出:
1.源程序
2.测试统计
编程实现
质量控制点:质量控制文件:1.具体设计说明书2.测试计划
质量要求:
1. 具体设计说明书是否和概要设计说明书要求一致
2. 模块内逻辑结构是否正确,模块之间接口是否清楚
3. 数据库设计说明书是否完全,是否正确反应具体设计要求
4. 测试是否全方面
5. 文件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测试
输入:
1.软件需求说明书
2.测试计划
输出:
1. 测试分析汇报
2. 测试统计
3. 操作手册
4. 安装维护手册
2
1
试运行
输入:
1. 操作手册
2. 安装维护手册
3. 源程序
输出
1. 用户培训
2. 系统安装
3. 试运行
4. 用户使用汇报
输入:
1. 全部文档
2. 已安装软件产品
输出:
1. 项目总结汇报
2. 归档
运行和维护
项目总结
质量控制点:
质量控制文件:
成套文件
质量要求:
1. 开发软件系统是否达成软件需求说明书所要求各项要求
2. 用户手册内容是否完整正确
3. 文档是否齐套并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2
2.3 应用系统用户需求
1、监理工程师参与软件开发用户需求调研工作,对关键、关键软件用户需求进行全过程跟踪。
2、项目承建单位应向监理方提交符合GB9385-88《计算机软件需求说明编制指南》要求用户需求说明书,监理工程师将对其内容进行审核确定。
3、用户需求说明书是软件开发基础,严格控制偏离用户需求说明书差错,包含项目承建单位和用户方偏离差错。
4、要求项目双方在充足讨论交流基础上,在经审查并共同认可《用户需求说明书》上签字,以作为下一个阶段软件设计开发用户需求基线。假如在开发过程中,用户需求发生改变,则根据项目变更步骤处理。
2.4 应用系统设计
1、项目承建单位应在经用户审核、签字认可后需求说明书基础上编制系统设计文档,要求设计文档条理清楚,风格一致。
2、项目承建单位应向监理方提交软件工程设计书,监理工程师将依据承建协议及相关标准、规范进行审批。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应严格根据软件工程步骤进行开发。
3、概要设计文档必需含有清楚“总体设计,接口设计,运行设计,数据结构设计,系统容错设计”等内容,含有国家标准GB8567-88《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地基础内容。
4、具体设计文档必需含有清楚“模块组织结构,模块具体设计说明”等内容,其中模块设计要包含“模块描述,功效描述,性能描述,输入输出结果,关键功效算法,步骤设计,模块内外和人机接口,模块局部数据机构,模块注释,数据库设计”,含有GB8567-88《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基础内容。
5、要求项目承建单位慎重选择软件开发工具和开发平台,分析可能存在潜在问题,并提出处理方案。
2.5 对软件开发工具、技术和软件开发环境
1、为确保软件开发质量,全部软件开发工具和运行环境全部应采取正版软件。
2、全部承载项目承建单位所提交软件源代码、可实施代码等工具全部应该含有完善防病毒方法,要符合《中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3、对关键软件产品、开发工具、测试工具等质量和合格证进行复核,必需时应做测试。
4、督促项目承建单位软件开发人员立即、立即处理软件开发中关键技术。
5、项目承建单位应购置最新版本软件产品和开发工具,并立即进行版本升级。
2.6 对系统代码实现
1、审核项目承建单位提供代码约定、源代码管理方法、开发方法、依据规范和标准,要求项目承建单位严格根据软件工程方法和步骤进行软件开发。
2、检验项目承建单位软件人员所作相关模块开发自检结果。
3、检验或抽查模块开发程序源代码。
4、立即审核、会签用户需求变更。
5、立即处理开发过程中出现软件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
6、立即向建设方汇报软件开发质量状态、质量趋势及质量成本。
2.7 审查、会签用户需求变更、设计变更和工程变更
1、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应尽可能降低出现用户修改需求,尤其是出现重大修改情况,监理方将审查每一项用户需求变更、设计变更或工程变更必需性、合理性和紧急性,必需时向建设方提出书面汇报。
2、实际上,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极难避免用户修改需求,一旦发生用户修改需求情况,监理方首先要协调好各方面关系,使之配合默契,项目承建单位应尽可能满足用户要求。
3、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全部用户需求变更、设计变更和工程变更全部应由用户(建设方)向监理方以书面形式提出,经总监理工程师会签后交给项目承建单位方实施,同时总监理方将就变更所产生费用和建设方、项目承建单位双方协商。
2.8 软件开发技术监督
1、检验软件开发过程步骤是否符合软件工程要求,文档是否规范、齐全。
2、检验软件开发中关键技术准备是否落实,关键技术实现是否有效,必需时提出改善提议。
3、对存在不合理技术原因,提出整改要求。
2.9 软件组装测试和确定测试
1、要求项目承建单位提交测试方案(计划),经建设方和监理方审核经过后才开始测试。
2、监理工程师将对项目承建单位软件测试人员和资源配置进行审查,要求软件测试人员和软件开发人员分开,假如开发人员参与测试,不能测试自己开发模块。
3、要求项目承建单位对软件进行单元测试、综合测试、系统测试及技术方面测试工作(如:回归测试、操作测试、性能测试、负载测试、超载测试、非法操作测试、界面测试、用户文档测试、验收测试等),并认真仔细地填写测试汇报,尽可能在早期发觉软件缺点和错误,立即补救。
4、监理工程师将对测试汇报内容进行检验,并抽查部分测试结果,直至全部合格。
2.10 对软件安装和维护
1、审核项目承建单位提交软件安装计划、时间安排表。
2、审查项目承建单位制订软件安全方案和防病毒方法。
3、帮助做好项目承建单位和建设方之间文档和软件(源代码和可实施程序)移交工作。
4、要求项目承建单位认真修改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发觉任何问题 。
5.1.11 应用软件控制关键监理方法
1、在开发应用软件系统之前,项目承建单位应向监理方提交软件开发人员名单、专业、职称、职务、工作简历、所负担任务内容等,和软件开发小组组员组织结构表和软件开发计划进度表(见附录--软件开发质量控制表格)。监理工程师要进行人员资格审查,对于显著不适合或不合格软件开发人员,有权要求项目承建单位调换。同时,监理工程师对软件开发计划进度表进行审查确定,对计划中显著不适合(或无法完成)计划进行调整。
2、项目承建单位应分阶段向监理方提交软件开发需求分析、概要设计、具体设计、编码约定、测试方案、维护手册、用户培训计划、项目进度报表(见附录--软件开发质量控制表格)、阶段评审结果。前一阶段开发工作经监理工程师审核认可后,才能开展下一阶段开发工作。
3、项目承建单位应建立软件开发质量确保体系,制订质量确保计划,建立软件”文档化”管理体系和内部评审制度。每一次评审工作全部应填写评审总结汇报(PSR)、评审问题统计(RPL)、评审组员签字表(RMT)和软件问题汇报单(SPR)四张表格(见附录--软件开发质量控制表格),软件问题处理后,开发商将填写软件修改汇报单(SCR)(见附录--软件开发质量控制表格),监理工程师将着重检验软件问题处理情况。
4、监理工程师将依据软件开发各个阶段进展情况,督促项目承建单位在软件开发上投入足够人力和物力。
5、参与用户需求调研工作,以期掌握第一手资料。第三章 监理机构及人员配置
3.1 本项目标监理组织体系结构
本监理企业承诺组建***************************系统升级项目监理机构满足以下要求:
(1) 实施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同时成立项目监理委员会,对项目重大决议 提出提议和意见。
(2) 要求以现场监理为关键方法进行。
(3) 承诺参与该项目标监理工程师必需全职。
(4) 明确专职人员和兼职人员。
总监理工程师依据本工程特点组建以下监理组织机构:
3.2 项目监理机构人力资源配置计划
项目监理机构人员配置计划表
附录一:工程监理资料文档格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