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数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模拟复习重点(2)
一、选择题
1.用12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如果拿去2个小正方体,如图,那么它的表面积和原来相比,( )。
A.小了 B.大了 C.不变 D.无法比较
2.将向下翻转,然后再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它将呈现的形状是( )。
A. B. C. D.
3.12的因数一共有( )个。
A.5 B.6 C.7 D.8
4.A、B两站是某条地铁的两个始发站。每天早晨从A站开出的首班车是5时整,发车间隔是6分钟。从B站开出的首班车是5时20分,发车间隔是8分钟。每天早晨5时( )分会第一次从A、B两站同时开出一列地铁。
A.24 B.36 C.44 D.48
5.分母是6,且比2小的最简假分数有( )个。
A.2 B.5 C.7 D.无数
6.某书店上半年销售少儿图书7200本,下半年的销量比上半年增加了。下半年销量比上半年增加了( )册。
A.1200 B.8400 C.15600 D.以上都不对
7.一个舞蹈队有45人,寒假期间有一个紧急演出,老师需要尽快通知到每一个队员。如果用打电话的方式,每分钟通知1人。最少花多少时间就能通知到每个人?( )
A.4分钟 B.5分钟 C.6分钟 D.7分钟
8.古希腊人认为:如果一个数恰好等于它的所有因数(本身除外)相加之和,那么这个数就是“完美数”。例如:6有四个因数1、2、3、6,除本身6以外,还有1、2、3三个因数,6=1+2+3,恰好是本身除外的所有因数之和,所以6就是“完美数”。下面的数中( )是“完美数”。
A.12 B.20 C.25 D.28
二、填空题
9.1.4L=( )mL
10.是(________)分数,它的分数单位是(________),它有(________)个这样的单位。它比1多(________)个这样的单位。
11.要使4□5□既是2的倍数,又是3和5的倍数,那么从左往右数第一个□里可以填的数有(______)个。
12.两个相邻的非零自然数a和b,它们的最大公因数(________),最小公倍数是(________)。
13.小朋友们参加新年展演,每行站4人则少1人,每行站5人仍少1人,每行站6人还少1人。至少有(________)位小朋友参加新年展演。
14.小明用相同的正方体木块摆出了一个模型,从三个不同的方向看这个模型,符合下图的要求。搭建这个模型最少需要(______)个正方体木块。
从右面看 从正面看 从上面看
15.如图,一个长方体纸箱,上、下两个面是正方形,把它的侧面展开,正好是一个边长12分米的正方形,这个长方体纸箱的体积是(________)立方分米,表面积是(________)平方分米。
16.有12个饰扣,其中11个一样重,另有一个质量轻一些,用天平至少称(________)次才能保证找出这个饰扣。
三、解答题
17.直接写出得数。
18.计算下面各题。(能简便的用简便方法计算)
19.解方程。
20.学校美术展览中,有40幅水彩画,50幅蜡笔画。蜡笔画的数量比水彩画多几分之几?
21.食品店运来一些面包,如果每2个装一袋,每3个装一袋,每5个装一袋,都能正好装完,这些面包可能有多少个?(面包个数在50-80之间)
22.
(1)从体育馆到少年宫一共有多少千米?
(2)小军从家经学校到体育馆要走1千米,他家到学校有多远?
23.一个花坛(如下图),高0.8米,底面是边长1.1米的正方形,四周用木条围成。
(1)这个花坛占地多少平方米?
(2)用泥土填满这个花坛的,大约需要泥土多少立方米?(木条的厚度忽略不计)
(3)做这样一个花坛,四周大约需要木条多少平方米?
24.一个长方体的玻璃缸,长8dm,宽5dm,高4dm,水深2.6dm。如果投入一块棱长为4dm的正方体铁块,缸里的水溢出多少升?
25.请按要求画图形。
(1)请画出下面图形A的对称轴。
(2)请画出图形A先向右平移6格,再向下平移2格后的图形。
(3)画一个与图形A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26.如图是由棱长的正方体搭成的,所有表面涂成了颜色。
(1)一共有多少个正方体?它的体积是多少?
(2)只有2个面涂色的正方体有多少个?
(3)只有3个面涂色的正方体有多少个?
(4)只有4个面涂色的正方体有多少个?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分析】
观察图形可知:从这个长方体的两个顶点处分别拿掉1个小正方体,数一数减少的面和增加的面,进而判断出表面积是否变化;据此解答。
【详解】
由分析可知:从这个长方体的两个顶点处分别拿掉1个小正方体,减少6个面的同时又增加6个面,表面积不变。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长方体表面积和立体图形切拼问题。
2.A
解析:A
【分析】
决定旋转后图形的位置的要素:一是旋转中心或轴,二是旋转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三是旋转角度。
【详解】
将向下翻转是,然后再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它将呈现的形状是。
故答案为:A
【点睛】
物体或图形旋转后,它们的形状、大小都不改变,只是方向发生了变化。
3.B
解析:B
【分析】
根据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进行列举即可。
【详解】
12的因数有1、2、3、4、6、12,共6个。
故答案为:B
【点睛】
解答此题应根据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进行解答,注意找因数时要成对成对的找,防止遗漏;数据较大时可以用短除法。
4.B
解析:B
【分析】
从A站开出的班车的时间分别是5时、5时6分、5时12分、5时18分、5时24分、5时30分、5时36分、5时42分、……;
从B站开出的班车的时间分别是5时20分、5时28分、5时36分、……;
找出相同的发车时间。据此解答。
【详解】
每天早晨5时36分会第一次从A、B两站同时开出一列地铁。
故选:B。
【点睛】
采用一一列举的方法比较好理解。
5.A
解析:A
【分析】
我们所寻找的分数具备这样几个条件:①分母是6;②分数值比2小;③是最简分数;④是假分数。可先例举出分母是6且分数值比2小的假分数,再从中筛选出最简分数即可。
【详解】
分母是6且分数值比2小的假分数有:、、、、、;其中、、、不是最简分数,则符合题意的有、,共计两个。
故答案为:A。
【点睛】
要仔细读题,使找到的分数同时具备题目要求的几个条件,筛选时,要做到按一定顺序,不重不漏。
6.A
解析:A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下半年销量比上半年增加了上半年销量的,直接用上半年的销量×即可。
【详解】
7200×=1200(册)
故选择:A
【点睛】
找准单位“1”,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是解题关键。
7.C
解析:C
【分析】
由题意知:第1分钟通知到1个队员,现在能通知下一个队员的人数是(人);第2分钟由老师和1个队员分别通知1个队员,现在通知的队员一共(人),即到第2分钟最多可通知到3个队员;到第3分钟最多可通知的队员有(人);到第4分钟最多可通知到的队员有(人);到第5分钟最多可通知到的队员有(人);到第6分钟最多可通知到的队员有(人),所以最少需要6分钟。
【详解】
第一分钟:老师通知1人,现在能通知的有1+1=2(人)
第二分钟:老师通知1人,1名学生通知1人。现在能通知的学生数为:1+1+1=3(人)
第三分钟:老师通知1人,3名学生通知3人。现在能通知的学生数为:1+3+3=7(人)
第四分钟:老师通知1人,7名学生通知7人。现在能通知的学生数为:1+7+7=15(人)
第五分钟:老师通知1人,15名学生通知15人。现在能通知的学生数为:1+15+15=31(人)
第六分钟:老师通知1人,31名学生通知31人。现在能通知的学生数为:1+31+31=63(人)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考查了运用优化策略解决问题。理解每分钟通知后可以进行下一个分钟通知的学生数量成倍增长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D
解析:D
【分析】
将每个选项中数的因数写出来,再将除本身之外的所有因数相加,看是否等于它本身即可。
【详解】
A.12的因数:1、2、3、4、6、12,1+2+3+4+6=16,不是“完美数”;
B.20的因数:1、2、4、5、10、20,1+2+4+5+10=22,不是“完美数”;
C.25的因数:1、5、25,1+5=6,不是“完美数”;
D.28的因数:1、2、4、7、14、28,1+2+4+7+14=28,是“完美数”;
故答案为:D。
【点睛】
读懂题意,明确“完美数”的含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
9.1400;;
【分析】
高级单位转低级单位用原数乘进率,低级单位转高级单位用原数除以进率,再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最后的结果化为最简分数。
【详解】
1.4L=1400mL
40÷100=(dm2)
250÷1000=(m3)
【点睛】
本题考查单位换算、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10.假 9 2
【分析】
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作假分数;9>7,是假分数,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分母是7,分数单位是;分数单位是分母是几,就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分母是9,有9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把1化成分母是7的分数,用9-7,差是几,就比1多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据此解答。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是假分数,它的分数单位是,它有9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它比1多2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点睛】
本题考查假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的意义,根据假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的意义,进行解答。
11.4
【分析】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说明从左往右数第二个□是0,这个数又要是3的倍数,说明各个数位上数字之和要是3的倍数,从左往右数第一个□里可以填的数字有0、3、6、9,共4个。
【详解】
根据分析可得,从左往右数第一个□里可以填的数字有0、3、6、9,共4个。
【点睛】
本题考查2、3、5的倍数特征,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2、3、5的倍数特征。
12.ab
【分析】
任何两个相邻的自然数(0除外)都是互质数,根据“当两个数是互质数时,这两个数的乘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1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据此进行解答。
【详解】
由分析可知,两个相邻的非零自然数a和b,则它们是互质数,所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ab。
【点睛】
本题考查当两个数是互质数时的最小公倍数的求法,明确它们的乘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关键。
13.59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小朋友的人数比4、5、6的最小公倍数少1,据此解答。
【详解】
4和5的最小公倍数是4×5=20,20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60。所以4、5、6的最小公倍数是60,60-1=59(位),至少有59位。
【点睛】
此题考查了最小公倍数问题,求3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先求出其中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再用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和第三个数求最小公倍数。
14.7
【分析】
根据三视图的情况,可以依次判断出该模型分为几排几层,按照前排后排,上层下层依次据此最少需要的正方体木块数,即可得解。
【详解】
据分析可得:此立体图形分为前后两排;从正面和上面综合看,此立体图形有上下两层;
前排下层有3个,上层有2个,分布在左右两侧,前排共5个;
后排下层有1个,靠在右边,后排上层有1个,也靠在右边,后排共2个;
搭建这个模型最少需要:5+2=7(个)。
【点睛】
此题考查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锻炼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15.162
【分析】
由于这个长方体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边长12分米的正方形,所以长方体的高是12分米。又因为这个长方体上下两个面是正方体,所以用12分米除以4可求出长方体的长和宽。据此,结合长方
解析:162
【分析】
由于这个长方体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边长12分米的正方形,所以长方体的高是12分米。又因为这个长方体上下两个面是正方体,所以用12分米除以4可求出长方体的长和宽。据此,结合长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公式,列式计算出这个纸箱的体积和表面积。
【详解】
长、宽:12÷4=3(分米)
体积:3×3×12=108(立方分米)
表面积:
3×3×2+3×12×4
=18+144
=162(平方分米)
【点睛】
本题考查了长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灵活运用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16.3
【分析】
第一次,把12个饰扣分成3份:4个、4个、4个,取其中的两份分别放在天平两侧,若天平平衡,较轻的次品在未取的一份中,若天平不平衡,取较轻的一份继续;
第二次,取含有次品的一份分成3份:
解析:3
【分析】
第一次,把12个饰扣分成3份:4个、4个、4个,取其中的两份分别放在天平两侧,若天平平衡,较轻的次品在未取的一份中,若天平不平衡,取较轻的一份继续;
第二次,取含有次品的一份分成3份:1个、1个、2个,将1个的分别放在天平两侧,若天平平衡,则次品在未取的一份中,若天平不平衡,则较轻的为次品;
第三次,取含有次品的两个饰扣分别放在天平两侧,较轻的为次品。
【详解】
有12个饰扣,其中11个一样重,另有一个质量轻一些,用天平至少称3次才能保证找出这个饰扣。
【点睛】
熟练掌握找次品的解答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待测物品在分组时,尽量平均分,当不能平均分时,最多和最少只能差1。
三、解答题
17.;;;;
;;;;
【详解】
略
解析:;;;;
;;;;
【详解】
略
18.;;
;5
【分析】
(1)先通分成同分母分数,再按一般的四则运算顺序计算;
(2)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可带来简便计算;
(3)先去括号,刚好=1,可带来简便计算;
(4)先交换位置,注意交换
解析:;;
;5
【分析】
(1)先通分成同分母分数,再按一般的四则运算顺序计算;
(2)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可带来简便计算;
(3)先去括号,刚好=1,可带来简便计算;
(4)先交换位置,注意交换时的符号,再运用减法性质可带来简便计算。
【详解】
=
=
=
=
=
=
=
=
=
=
=6-1
=5
19.;;;
【分析】
解方程运用等式的性质及分数加减法,据此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
;
解:
;
解:
;
解:
。
解析:;;;
【分析】
解方程运用等式的性质及分数加减法,据此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
;
解:
;
解:
;
解:
。
20.【分析】
先求出蜡笔画比水彩画多多少,再用多的数量除以水彩画的数量,即可解答。
【详解】
(50-40)÷40
=10÷40
=
答:蜡笔画的数量比水彩画多。
【点睛】
本题考查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
解析:
【分析】
先求出蜡笔画比水彩画多多少,再用多的数量除以水彩画的数量,即可解答。
【详解】
(50-40)÷40
=10÷40
=
答:蜡笔画的数量比水彩画多。
【点睛】
本题考查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的多几分之几。
21.60个
【分析】
根据题意,如果每2个装一袋,每3个装一袋,每5个装一袋,都能正好装完,就是求2、3、5的公倍数,而且50-80之间。
【详解】
2×3×5=30(个)
30×2=60(个)
答:这
解析:60个
【分析】
根据题意,如果每2个装一袋,每3个装一袋,每5个装一袋,都能正好装完,就是求2、3、5的公倍数,而且50-80之间。
【详解】
2×3×5=30(个)
30×2=60(个)
答:这些面包可能有60个。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公倍数的求法及运用。
22.(1)千米;(2)千米
【分析】
(1)从体育馆到少年宫一共有多少千米,把两段路程加起来即可;
(2)用小军家到体育馆的路程减去体育馆到学校的路程,求出他家距学校的路程。
【详解】
(1)(千米)
解析:(1)千米;(2)千米
【分析】
(1)从体育馆到少年宫一共有多少千米,把两段路程加起来即可;
(2)用小军家到体育馆的路程减去体育馆到学校的路程,求出他家距学校的路程。
【详解】
(1)(千米)
答:从体育馆到少年宫一共有千米。
(2)(千米)
答:他家到学校有千米。
【点睛】
本题考查分数加减法,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3.(1)1.21平方米;
(2)0.726立方米;
(3)3.52平方米
【分析】
(1)这个花坛占地面积就是求底面正方形的面积;
(2)用泥土填满这个花坛的,就是求这个长方体的体积的;
(3)四周大
解析:(1)1.21平方米;
(2)0.726立方米;
(3)3.52平方米
【分析】
(1)这个花坛占地面积就是求底面正方形的面积;
(2)用泥土填满这个花坛的,就是求这个长方体的体积的;
(3)四周大约需要木条的面积,就是求这个长方体的四个侧面的面积。
【详解】
(1)1.1×1.1=1.21(平方米)
答:这个花坛占地1.21平方米。
(2)1.1×1.1×0.8×
=0.968×0.75
=0.726(立方米)
答:大约需要泥土0.726立方米。
(3)1.1×0.8×4=3.52(平方米)
答:四周大约需要木条3.52平方米。
【点睛】
解答有关长方体计算的实际问题,一定要搞清所求的是什么,再进一步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解答问题。
24.8升
【分析】
先计算出正方体铁块的体积,再计算出铁块投放前玻璃缸内没水部分的体积。溢出的部分,恰好是铁块比原来没水部分体积多出的部分,所以利用减法求出溢出的水的体积即可。
【详解】
4×4×4-8
解析:8升
【分析】
先计算出正方体铁块的体积,再计算出铁块投放前玻璃缸内没水部分的体积。溢出的部分,恰好是铁块比原来没水部分体积多出的部分,所以利用减法求出溢出的水的体积即可。
【详解】
4×4×4-8×5×(4-2.6)
=64-40×1.4
=64-56
=8(立方分米)
=8(升)
答:缸里的水溢出8升。
【点睛】
本题考查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长方体的体积等于长乘宽乘高,正方体的体积等于棱长乘棱长乘棱长。
25.见详解
【分析】
(1)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如果一个平面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2)根据平移的特征,把图形A
解析:见详解
【分析】
(1)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如果一个平面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2)根据平移的特征,把图形A的各顶点分别向右平移6格,依次连结即可得到向右平移5格后的图形;用同样的方法即可把平移后的图形再向下平移2格后的图形;
(3)图形A的面积是由三角形面积加正方形面积的和,根据图形A的面积确定所画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即可画图。
【详解】
(1)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画图如下:
(2)把这个平行四边形先向右移动6格再向下移动2格(图中红色部分)画出移动后的图形位置;
(3)图形A的面积:
4×2÷2+2×2
=4+4
=8(平方厘米)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8平方厘米,可确定底为4厘米,高为2厘米(答案不唯一)。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平移、轴对称,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及确定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的条数及位置、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等是解题关键。
26.(1)10个;;
(2)1个;
(3)3个;
(4)4个
【分析】
(1)观察组合体可知:上层有3个正方体,底层看得见的有4个正方体,还有3个被压在了下面;一共有3+4+3=10(个)正方体;因为每
解析:(1)10个;;
(2)1个;
(3)3个;
(4)4个
【分析】
(1)观察组合体可知:上层有3个正方体,底层看得见的有4个正方体,还有3个被压在了下面;一共有3+4+3=10(个)正方体;因为每个正方体的体积是2×2×2=8(cm3),所以这个组合体的体积是8×10=80(cm3);
(2)位于底层最后一排,靠最左边的一个正方体,前面、右面、上面都有正方体相接触,再排除与地面接触的一个面,就只有2个面涂色了,只有2个面涂色的正方体有1个;
(3)底层最前排最右边的一个正方体、底层第二排最右边的一个正方体、顶层最后一排最左边的一个正方体是只有3个面涂色的正方体,只有3个;
(4)正方体有6个面,要看4个面涂色的正方体,就要看哪个正方体有2个面被压住或者与其他面接触,这样的正方体有4个。分别位于①底层最前排最左边一个;②底层最后一排最右边的一个;③顶层第一排的一个;④顶层第二排最右边的一个正方体。
【详解】
结合组合体的小正方体具体排列方式,以及我们的观察可知:
(1)3+4+3=10(个)
2×2×2×10
=8×10
=80(cm3)
答:一共有10个正方体,体积是80cm3。
(2)只有2个面涂色的正方体有1个。
(3)只有3个面涂色的正方体有3个。
(4)只有4个面涂色的正方体有4个。
【点睛】
在数正方体个数的时候,不要忽略了底层被压住的几个;可以用学具照样子摆一个组合体,这样方便我们观察,通过准确的观察,能够发现符合要求的正方体各有几个。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