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路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概述02020年5月29日文档仅供参考目 录第一章 编制说明及工程概况第一节 工程简介第二节 编制说明第三节 编制依据第四节 编制内容第五节 工期要求第六节 质量标准第二章 施工组织机构第一节 施工组织总体部署一、施工总体目标二、施工指导思想三、现场组织机构四、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第二节 施工准备一、人员准备二、施工环境准备三、技术准备四、劳动力组织准备五、施工现场准备六、现场材料、设备的管理第三章 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第一节 施工准备第二节 道路工程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一、破碎旧水泥路面二、软土地基处理三、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四、沥青砼路面五、人行道面砖铺设六、路缘石、路平石
2、安装第三节 涵洞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一、盖板涵施工 二、圆管涵施工第四节 排水管道工程施工与技术措施一、施工工艺流程二、沟槽土方开挖三、雨污水管安装四、检查井施工五、沟槽回填第五节 交安工程施工与技术措施一、标志标线施工二、交通标志工程施工第六节 桥梁工程施工与技术措施第四章 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第一节 工程质量保证体系一、质量要求二、质量保证体系第二节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程序一、施工计划质量控制程序二、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程序三、施工竣工质量控制程序第三节 质量保障措施第四节 材料质量保证第五章 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第一节 安全生产工作目标第二节 安全管理体系第三节 安全管理措施一、安全教育二、施工安
3、全技术交底三、安全检查四、班组安全活动五、特殊工种持证上岗六、安全防火措施七、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八、安全防护用品的设置措施九、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管理办法第六章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文明施工措施第一节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第二节 环境保护的主要技术措施第三节 文明施工措施第七章 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第一节 工期控制目标第二节 施工总进度计划第三节 工期保证体系框图第四节 工程工期保证措施一、保证工期的组织措施二、保证工期的技术措施第八章 资源配备计划第一节 人力资源的投入及劳动力配备一、劳动力配备二、人力资源的投入第二节 机械设备投入计划第三节 材料供应计划第四节 资金计划安排第九章 施工设备第十章 试验、
4、检测仪器设备第十一章 减少噪音、降低环境污染的措施第一节 防止大气污染第二节 防止水体污染第三节 防止噪音污染第十二章 冬雨季施工技术措施第一节 雨季施工措施第二节 冬期施工措施第十三章 地下管线及地上地下设施的保护加固措施第十四章 民工工资支付保证措施第十五章 施工平面布置附图表:附表一 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附表二 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附表三 劳动力计划表附表四 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附表五 施工总平面图附表六 临时用地表第一章 编制说明及工程概况第一节 工程简介1.1.1概述威双路路面改造第三期工程(铁马桥至复立场段)位于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境内,全县地势自西
5、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高、东南低。低山、丘陵约各半。西北属低山区,山岭连绵,沟壑纵横。一般海拔500-800米,新场镇境内大堡山最高,海拔902米。东南部是浑圆状浅丘,冲沟曲折,流向多变。一般海拔300-400米,最低处在向义镇东南威远河口,海拔277.6米。山区主要为黄土,丘陵区多紫色土,大部微酸性。东南浅丘区,系粮经作物主产区。本项目在建设前期,路面结构(6米行车道)为22cm水泥混凝土面层、20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两侧路肩各0.250. 5米采用浆砌片石硬路肩。由于路面设计方案对未来交通量估计不足,加之项目在运营过程中,由于大量货车的严重超载超限行驶导致路面早期破坏,同时因路基沉陷、滑坡等
6、病害,导致路面破损逐年加剧,虽多次投入巨额维修费对道路进行维修,但效果甚微。当前,该段路面已经全面崩溃,超过半数地段原砼路面板已沦为泥结碎石路面,坑凼密布,尚存砼面板的地段也几乎完全断板、破碎,该段路面的现状,已经严重影响行车安全,过往车辆及沿线群众怨声载道,要求进行改造的呼声越来越高。为避免路面破损进一步扩大,提高道路的服务功能,对其进行路面大修处治也是迫在眉睫。此次路面改造维持原有公路等级,旨在改进行车条件、提高通行能力、保证行车安全。1.1.2本工程采用的技术规范本工程施工我公司将贯彻现行建筑施工规范要求,达到国家现行有关工程施工验收规范和标准的要求合格。第二节 编制说明1.1.1 本施
7、工组织设计严格按照工程设计图纸及相关文件对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进行编制。在人员、机械、材料调配、质量要求、进度安排等方面统一部署。1.1.2 根据本工程设计特点、功能要求,本着”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质量意识和对业主高度负责的原则,以业主的要求为准绳,对工程质量终身负责,以”科学、经济、优质、高效”为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指导思想。1.1.3 公司上下对本工程非常重视,在承接到施工任务后,立即召集参加过类似工程施工、有丰富管理及施工经验的人员,在仔细研究图纸,明确工程特点、充分了解施工环境、准确把握业主要求的前提下,成立编制专题小组,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力求本方案切合工程实际,思路先进,可操作性强
8、。第三节 编制依据1、威双路路面改造第三期工程(铁马桥至复立场段)、施工图设计、工程量清单等:2、现场实际踏勘所了解的情况。3、有关国家现行工程的施工规范,施工工艺及操作规程和质量验收评定标准。4、本企业管理水平,机械设备能力,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第四节 编制内容工程量清单及施工图范围。 第五节 工期要求计划工期:540日历天。第六节 质量标准质量标准:符合(JTG F80/1- )合格标准。第二章 施工组织机构第一节 施工组织总体部署一、施工总体目标工期目标:540日历天。质量目标:符合(JTG F80/1- )合格标准。安全目标:杜绝死亡及重伤事故,轻伤率2,无重大机械设备事故;无火灾事故;
9、无重大违法案件,安全生产达到国家标准。文明施工目标:文明施工,让建设方满意,争创 ”标准化文明工地”。协调目标:做好内外关系协调,结合工程情况充分发挥项目优势,主动争取各方的支持与配合。内业管理目标:技术管理明确,技术管理微机化,确保内业资料完备、及时、美观、先进。服务目标:信守合同及服务承诺,密切配合业主做好工程实施,认真协调与各方关系,接受甲方、业主及监理单位的控制与监督,严格遵守工程保修和售后服务承诺。二、施工指导思想本工程按项目法组织施工,按网络计划进行动态管理,按ISO9001: 质量体系标准严格施工过程的控制,确保安全有序,优质高效完成施工任务。三、现场组织机构1、组建项目经理部保
10、证按投标书中人员组建现场施工项目部,实行项目负责人负责制式的管理形式。以项目班子为核心,配备先进的施工机具设备,以先进的技术、科学合理地组织管理施工。2、组织机构设置原则任务、目标原则:以事业为中心,因事设机构、设职务、配人员,做到人与事的高度配合。分工协作原则责、权、利一致的原则:把责任大小同经济利益挂钩,做到以责任为中心,以责定权,以责定利。类型适应原则:根据该工程具体特点设置相应的项目管理组织机构。3、项目施工组织管理机构项目技术负责人财 务 部物资设备部质 检 部工程技术部材料 员质量员计量员试验检测人员施工员项目经理各施工班组安全文明部安全工程师、安全员财务负责人测量员机械 员综合办
11、公室后勤人员威双路路面改造第三期工程项目组织机构四、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1)、施工计划管理制度施工计划管理是施工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一切其它管理工作都要围绕计划管理来开展计划管理包括编制计划、实施计划、检查和调整计划等环节。由于道路工程施工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大,其它客观情况的变化也难于准确预测,这就要求施工计划必须经过充分调查研究后制定,使之符合新的客观情况,保证计划的实现。2)、工程技术管理制度施工技术管理是对施工技术进行一系列组织、指挥、调节和控制等活动的总称。其主要内容包括:施工工艺管理,工程质量管理,施工技术措施计划,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安全生产技术措施,技术文件管理等。建立并严格执行各
12、种技术管理程度。a)、技术责任制根据我单位的组织机构情况,制订分级技术责任制。上级技术负责人应履行向下级技术负责人进行技术交底和技术指导的职责,监督下级按施工图纸、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处理下级请示的技术问题等责任。下级技术负责人应该接受上级技术负责人的技术指导和监督。执行自己所在技术岗位上的任务。各级技术负责人应负的责任、应根据组织机构和施工任务情况,明确规定在技术责任制中。b)、技术交底制度工程开工前,为了使参与施工的人员及工人了解所承担的工程任务的技术特点、施工方法、施工程序、质量标准、安全标准、安全措施等,必须实施技术交底制度,认真做好交底工作。c)、工程成本管理制度工程成本是由
13、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各个部门所有人员的工作质量决定的。因此成本是反映企业工作质量综合性指标,是衡量企业管理水平的尺度和制定计划的依据。d)、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施工安全、劳动保护对公路工程的质量、成本和工期有着重要意义,也是企业管理的一项基本原则。其基本任务是:正确贯彻执行”安全是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和”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安全施工责任制,加强安全检查,开展安全教育,在保证安全施工的条件下,创优质工程。第二节 施工准备施工准备工作对于工程能否顺利开工以及整个施工是否能按计划连续地、有条不紊地进行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公司将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积极主动地创造开工条件,以确保施工总进度计划的实
14、现。一、人员准备此工程将作为我公司的一个重点工程进行施工,我司将派选一批素质高、业务能力强、责任心强的人员进驻本工程。1.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主的施工管理系统和以技术负责人为主的技术管理系统,形成完整的项目施工组织管理机构。2. 选择一批技术素质高、有丰富的施工经验的作业队伍进场。二、施工环境准备1. 积极主动地与当地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办理各种登记手续,创造良好的施工外部环境。2. 经过业主与各有关部门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三、技术准备1.熟悉及会审图纸: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图纸和地质资料,配备必要的标准图集和规范、规程,组织有关人员熟悉图纸,提出问题,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图纸会审,并做好会审记录。2
15、.原始资料调查分析:经过对本地区的气象、现场周围情况、建材市场供应状况等项调查,为总平面布置和施工组织设计提供依据。3.编制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根据施工图纸,计算工程量,列出各施工阶段主要工种、劳动力、主要材料的需用量及主要施工机械台班需用量表,为编制工程进度计划提供依据,再根据劳动定额编制施工预算,进行两算对比。4.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在本施工组织设计的指导下,按设计要求,根据工程特点,结合现场环境及本单位情况,进一步细化编制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采用行之有效的施工方法,科学、合理地编制施工阶段的施工组织设计,做到质量优、工期短、无重大事故。5. 开工之前,以书面形式按技术负责工长班长的程
16、序进行图纸交底、计划交底和施工组织设计、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技术交底,实行层层交底,并将书面交底存档。6.执行入场三级安全教育,在开工之前,按程序对各工种人员进行书面的安全技术交底,并由项目经理与每个工人签定安全施工责任状。7.了解本工程的坐标体系及高程体系,根据本工程要求的测量技术等级及工期和质量要求,合理确定测量方法,组织基准复核8.资料准备:遵照公司及质监站的有关规定,开工前准备好各种样表,施工中随时整理装订成册。四、劳动力组织准备1.根据工程规模,结构特点和复杂程度,遵循合理分工与密切协作的原则,组织高效率的施工组织班子。2.做好职工入场教育工作,按照开工日期和劳动力需要量计划,分
17、别组织工人分批进场,安排好职工生活,并进行安全、防火、文明施工和遵纪守法教育,使职工严格遵守上级颁发的各项规章制度。3.对特殊工种进行上岗前的培训,无上岗证者严禁进入现场施工。4.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分阶段提出材料、机具需用计划,安排好进场时间。5.选择合格供应商,组织好货源,把好材料关。五、施工现场准备1.根据施工平面布置图做好临时设施的搭设工作和水准点、座标点的移交工作。2.现场设好各种消防设施、”五牌一图”、宣传牌、警告牌、安全通道。3.实地踏勘现场,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根据给定永久性坐标和高程按照平面图要求,沿线建立现场坐标控制网及高程控制网,设置现场永久性控制测量标桩。达到既避开现场施工
18、破坏标桩的情况,又有随时控制路线位置的目的。4.根据施工平面布置图修建便道,铺设水电管线。六、现场材料、设备的管理(1) 施工材料的管理a. 首先做好库房规划。按不同设备、材料类别对库房的要求,修理库房或露天堆场。在库房内,按各分项工程、工区、位号及设备、材料特点,分别依次整齐排放;b. 入库设备、材料应由库房管理人员挂牌标识,按规定格式建立库房设备、材料管理台帐;c. 设备、材料出库。到库房领取设备、材料时必须执有”设备出库单”。设备出库单必须经材料管理组签发。库房管理人员在核对”设备出库单”确认无误之后方能发放。设备、材料发放时,按照设备说明书和装箱清单进行开箱点交,在数量、品种及外观无误
19、的情况下,双方在”设备出库单”上签字;d. 每次设备、材料出库完毕,库房管理人员应及随即进行出库登记。(2) 施工机具管理在项目施工中,对施工机具进行管理、维护和保养,保持机具完好,以满足项目施工的需要。施工机具管理主要包括公司现场使用机具(如大件设备卸运、散装材料搬运等所需机具)的管理和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施工机具管理。材料管理组负责现场所使用机具的管理,公司设备物资部协助解决有关施工机具的问题。材料管理组负责现场施工机具日常管理,对机具实行统一编号,建立机具台账。公司物资设备部根据施工机具进出场计划,组织机具进出场。公司生产经营部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和主要施工技术方案及其工作内容,审核项目编制的施
20、工机具动员计划和施工机具进出场计划。公司物资设备部协助公司解决有关施工机具问题。(3)施工机具使用的有关要求a. 对施工机具使用要贯彻”管用结合,人机固定”的原则,实行”三定”(定人、定机、定岗位)责任;b. 施工机具在使用时由机械操作人员或使用班组填写运转记录,机具管理人员负责监督和检查;c. 主要施工机具按规定实行操作证制度,操作人员经培训技术考试取得操作证后,才能持证上岗;d. 制定主要机械设备操作规程,装订成册,并由机械管理人员负责管理;e. 机具的维护、保养由各工段负责;f. 经常对施工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以防止机械事故的发生。第三章 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第一
21、节 施工准备(a)研究和审查图纸检查图纸和资料是否齐全,核对平面尺寸和标高,图纸相互间有无错误和矛盾;掌握设计内容及各项技术要求,了解工程规模、特点、工程量和质量要求,熟悉土层地质、水文勘察;会审图纸,搞清建设场地范围与周围地下设施管线的关系,图纸相互间有无错误和冲突;研究好开挖或回填程序,明确各专业工序间的配合关系及施工工期要求;向参加施工的人员层层进行技术交底。(b)查勘施工现场摸清工程场地情况,收集施工需要的各项资料,包括施工场地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河流、气象、运输道路、植被、邻近建筑物、地下基础、管线、电缆坑基、地面上施工范围内的障碍物和规程物状况,供水、供电、通讯情况,防洪排水系统
22、等等,以便为施工规划和准备提供可靠的资料和数据。(c)编制施工方案研究制定现场场地整平、土方开挖施工方案;绘制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和土方开挖图,确定开挖路线、顺序、范围、底板标高、边坡坡度、排水沟水平位置,以及挖去的土方堆放地点;提出需用施工机具、劳力、推广新技术计划;深开挖还应提出支护、边坡保护和降水方案。(d)平整施工场地按设计或施工要求、范围和标高平整场地,将土方弃到规定弃土区;对有利用价值的表土进行剥离和保存处理;凡在施工区域内,影响工程质量的软弱土层、淤泥、腐殖土、大卵石、孤石、垃圾、树根、草皮以及不宜作填土料的稻田湿土、冻土等应分别情况采取全部挖除或设排水沟疏干、抛填块石、砂砾等方法进
23、行妥善。(e)清除现场障碍物,如建筑垃圾、树木、沟渠、基础等进行拆除或进行搬迁、改建、改线;对附近原有建筑物、电杆、塔架保存树木等采取有效的防护加固措施,可利用的建筑物应充分利用。(f)作好排水设施在施工区域内设置临时性或永久性排水沟,将地面水排走或排到低洼处,再设水泵排走;或疏通原有排水泄洪系统;排水沟纵向坡度一般不小于2%,使场地不积水。(g)设置测量控制网根据规定的国家永久性控制坐标和水准点,按施工总平面要求,引测到现场。在工程施工区域设置测量控制网,包括控制基线、轴线和水平基准点;做好轴线控制的测量和校核。控制网要避开建筑物、构筑物、土方机械操作及运输线路,并有保护标志。(h)修建临时
24、设施及道路根据土方和基础工程规模、工期长短力量安排等修建简易的临时性生产和生活设施(如加工车间、现场办公、设备及仓储、供电、供水、卫生、生活、工具库、材料库、机具库、修理棚等),同时敷设现场供水、供电,并进行试水、试电、试气。修筑施工场地内机械运行的道路,主要临时运输道路宜结合永久性道路的布置修筑。道路的坡度、转变半径应符合安全要求,两侧作排水沟。(i)准备机具、物资及人员作好设备调配,对进场挖土、运输车辆及各种辅助设备进行维修检查,试运转,并运至使用地点就位;准备好施工用料及工程用料,按施工平面图要求堆放。组织并配备土方工程施工所需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组织安排好作业班次;制定
25、较完善的技术岗位责任制和技术、质量、安全、管理网络,建立技术责任制和质量保证体系;对拟采用的土方工程新机具、新工艺、新技术,组织力量进行研制和试验。第二节 道路工程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本次改造设计的原则:维持现有道路平纵面线形指标不做调整,局部裁弯取直,恢复路线中线,横断面整体提升标高(现有桥面标高及场镇标高不变)。重点在于路面改造和整治,并完善涵洞、路基边沟排水、交通安全设施等设施。一、破碎旧水泥路面综合造价、施工工艺、工期及保通等因素,本次路面破碎采用多碎头破碎方案,即采用该技术对旧路面进行破碎,破碎后的混凝土块尺寸必须满足规范要求(小于400mm见方),用重型压路机多次碾压,碾压经检测合格
26、后作为新建路面的底基层。然后在其上面加铺基层和面层。在破碎施工之前,结合设计图纸及业主提供的有关隐蔽构造物(如暗涵、地下管线)资料,对沿线隐蔽构造物情况进行调查,并做出标志,以确保这些构造物不会因施工造成损坏。一般,埋深在1m以上的构造物(或管线)不会因路面碎石化受到破坏,这种路段能够正常破碎;埋深在0.51m的构造物(或管线)可能因路面碎石化受到一定的影响,施工时进行轻度打裂;埋深不足0.5m的构造物(或管线)以及桥梁等,应禁止破碎,避让范围构造物端线外侧3m以内的所有区域。对于不同埋深的构造物、地下管线等,应采用不同颜色的油漆进行标注,用以区别破碎,保证安全。旧水泥混凝土板和水泥稳定碎石基
27、层破碎并挖出,集中运输到场地进一步破碎成碎石,破碎后的碎石首先用于本次路面改建工程的级配碎石调平层,剩余部分经检测掺配满足要求后统一用于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二、 软土地基处理 1、临时排水 施工前进行临时排水工作,排水采用排水沟引流的方法,将路基上多余的水排向路基施工范围外,尽量疏干水位,利于以后清淤和修筑纵向施工便道。 2、测量放样 测量组用全站仪根据设计横断面图纸恢复路中、边线和破脚线,并按横断面图纸测量原地面标高,用全站仪、水准仪确定换填的区域、深度,洒好灰线,避免超挖或欠挖。处理宽度按设计图纸要求。3、清挖根据触探试验和清挖平面范围,利用挖掘机挖配合自卸汽车运输的方法清除软土,清挖必须
28、干净彻底,不留死角。挖掘机一次装车不到的地方采用2台挖掘机转运装车。挖除全部淤泥和软土后用自卸车运至指定弃土场堆放,以防止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清挖时及时进行触探试验复验,保证清挖一次到位,清挖后,坑底如有渗水,在坑四周开挖排水沟和积水井,再用水泵抽干积水。清淤完成后测量底面高程,报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及签认后进行下一道工序。4、回填对于软土清除后不受水浸泡填方路基的地段,清挖后回填碎石土(轧碎利用原路面混凝土);如果对于基底受水浸泡的填方路基地段,回填具有透水性和水稳性良好的片石。回填时用汽车运料卸至固定位置或者直接运至基底分开堆放,采用推土机推平。回填时按路面平行线分层控制填料标高,分层摊铺,
29、分层碾压。碎石土分层松铺厚度不大于30cm,片石回填分层摊铺厚度不大于50cm。每层填料铺设的宽度,每侧至少超过路堤的设计宽度50cm以上。5、碾压填料采用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压实时应先两侧后中间,压实路线应纵向相互平行,重复碾压。第一遍静压,然后先慢后快,由弱振到强振,行驶速度宜先慢后快,最快行驶速度控制在4km/h。横向接头压轮重叠0.40.5m,做到压实均匀,没有漏压、死角。压实标准以石料间密实状态为判定标准,按振动压路机碾压56遍进行初步控制,之后再碾压至标准压实度。填筑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抽检,合格签证后再填筑上一层。每填筑一层都进行测量定线,绝不准盲目施工。三、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
30、工方案 1、施工工艺流程(1)准备垫层:垫层表面应平整、坚实,没有松散材料及杂物,下承层的高程、宽度、横坡度、平整度和压实度应符合规范规定。对于垫层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补充碾压、挖除换填、重新整形压实等措施,直至符合要求。水泥稳定层施工前,应对下承层进行彻底清扫,清除各类杂物及散落材料,用土培好路肩,摊铺时,要保证下承层表面湿润。(2)施工放样:在下承层上恢复中线,直线段每1520m设置一桩,曲线每510m设一桩,并在两侧路肩边缘外设置标示桩。进行水平测量,在两侧和中线位置标示桩上用明显的标记标出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的设计高程。在指示桩上标明两侧边缘的设计高及松铺厚度,并挂线控制
31、。(3)混合料拌制和运输: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采用中心站集中拌和混合料,场地须硬化。基层采用摊铺机摊铺。在正式拌和之前,必须先调试所用的厂拌设备,使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和含水量(应根据施工气温调整最佳含水量)都达到规定的要求,并保证拌和的均匀性,原集料的颗粒组成发生变化时,应及时调试材料的配合比。拌制好的混合料应及时用大吨位自卸汽车运送到铺筑现场,车辆装载应均匀,从已完成的铺筑层上经过时应缓慢均匀,以减少车辙及不均匀碾压。如施工气温高、运距远,混合料在运输中应加覆盖,以防止水分蒸发损失过多。应保证集料的最大粒径和级配符合要求,水泥与集料按照试验路段确定的配合比准确配料,拌和时间要充分,确保混合料搅拌
32、均匀。在雨季施工时应采取覆盖措施保护集料免遭淋雨。在拌和时应根据集料和混合料的含水量大小,及时调整用水量,使混合料的含水量较试验路段确定的最佳含水量提高约1.02.0%。(4)摊铺和整形:摊铺采用稳定土摊铺机摊铺施工,按试验路段确定的松铺厚度均匀地摊铺在要求的宽度上。两侧均设基准线、控制高程。摊铺前应对下承层洒水,使其表面湿润,摊铺时混合料的含水量宜高于最佳含水量0.5%-1.0%,以补偿摊铺及碾压过程中的水分损失。在摊铺机后面应设专人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对粗集料窝应铲除,并用新拌混合料填补、整平及整形。基层、底基层分一层摊铺施工,下层经过整形和压实,在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可继续摊铺上层,
33、上层宜采用轻型压路机碾压以免扰动下层,两层应连续施工,以保证层间结合形成整体强度,在铺筑基层前应在下层顶面先撒薄层水泥或水泥净浆,以提高整体性。摊铺机行进速度要均匀,中途不得变速(不论何时),其速度要和拌和楼的能力相适应,最大限度地保持均速前进、摊铺不停顿、间断。(5)碾压:整形后,当混合料的含水量为最佳含水量时,立即用18T以上压路机在结构层全宽内进行碾压6-8遍,每层压实厚度最大不超过20cm,最小不少于10cm。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控制在1.51.7km/h,以后控制在1.82.2km/h。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混合料从开始拌和到压实成型的延迟时间不
34、应超过2h,按试验路段确定的延迟时间严格控制施工。碾压过程中,混合料表面应保持潮湿,如表面水份蒸发过快应及时补洒少量的水。压实成型后底基层、基层表面应平整、无轮迹或隆起,断面尺寸、高程、横坡度、压实度、平整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摊铺和碾压现场设专人检验,修补缺陷要有测量员盯在现场,不断检测摊铺和碾压后的标高(左、中、右)及时纠正施工中的偏差。挖除大料窝点及含水量超限点,并换填合格材料。用拌和好的水泥石屑对表面偏粗的部位进行精心找补。对由于摊铺机停顿和碾压推移产生的拥包、拥坎,用铁夯人工夯除。用三米直尺逐段丈量平整度,发现异常马上处理。快速检则压实度,压实不足尽快补压。压实度控制时一定要留有余地,
35、尽量多压12遍,自检时压实度按提高一个百分点掌握。(6)试验检测:水泥稳定砂砾石和碎石应在施工现场每天进行一次或每 m3取样一次,检查混合料的级配;并按照现行试验规程检测混合料的含水量、水泥剂量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在已完成的铺筑层上按现行规范进行压实度试验, 每一作业段或不大于 m2随机取样6次以上;并按规范进行平整度、高程、厚度、宽度、横坡度等检测,应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试验检测结果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各项指标的检验应在24小时内完成,首先表面应均匀无松散等现象(最好跟踪检验)。各项质量指标应满足标准要求,它不但影响对该层的质量评定,同时也会对沥青表面层的质量和经济效益产生较大的影响。弯沉
36、值、压实度、强度不合格的应返工处理,平整度指标必须在做封层之前,会同驻地监理逐段进行检测。(7)接头处理:为了方便施工,路面铺筑采取”半幅通车、半幅施工”的方法进行铺筑,因此,在路面铺筑的各层将产生纵向施工缝。根据现行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接头一律为垂直衔接,或用方木进行端头处理,或碾压后挂线直接挖除至标准断面,保证接缝平整、顺直、碾压紧密,用三米直尺进行检验,以确认接头处理是否到位。(8)纵向施工缝处理:在底基层、基层摊铺前,准确放出中线位置和高程,用与路面底基层等厚的方木沿中线敷设,并用16钢筋制成的道钉固定方木外侧,道钉头低于方木5cm。必要时再在方木外侧铺50cm宽砂砾与基层顶齐平,保护
37、方木不被移动。摊铺机沿中心方木摊铺一侧的路面基层并压实,另一侧通车。当一侧基层铺筑完成,养生达到设计强度后,在基层上进行1cm厚的沥青封层。另一侧底基层铺筑前清除砂砾,拆除纵向方木,清扫干净路基及已铺基层接缝处的松动部分,并在拉缝处凿毛已铺基层表面,洒水泥浆,然后铺筑另一侧基层。新铺一侧底基层、基层已与铺一侧基层的纵缝进行垂直接缝,并加强碾压使之进成整体。(9)横向接缝处理:摊铺机摊铺混合料时,每天的工作缝做成横向接缝。(10)养生及交通管制:养生是水泥稳定碎石非常重要的一道工序,它直接影响结构层的成型强度和表观质量,设专人和专门设备进行养生。底基层铺筑完成经压实度检测合格后,应立即开始养生,
38、始终保持表面潮湿,并采用复合养生薄膜覆盖,养生一般为7天,不得用湿性土覆盖。养生期间,底基层、基层上应控制车辆通行。施工车辆如需经过应经监理工程师批准,车辆应在底基层、基层全宽上均匀行驶,车速应限制在30km/h以下,不准急刹车,不得污染底表面。养生结束后,基层碾压成型后表面稍变干燥,应立即并尽快施工水泥砼面层。四、沥青砼路面(一)施工工艺流程准备下承层施工放样清扫下承层洒粘层沥青拌制混合料运输混合料铺筑混合料初压复压终压交通管制检测技术指标开放交通。(二)施工方案沥青混凝土采用成品摊铺,不设现场拌和场(站)。大吨位自卸车运输、沥青混合料摊铺机摊铺、钢轮压路机与轮胎压路机进行碾压的施工方案。(
39、三)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1、确定配合比: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严格按照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的步骤和要求进行,最后确定出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作为混合料的生产控制和质量检验的标准。2、沥青路面试验路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试验段铺筑应分试拌及试铺两个阶段,符合以下要求:、应经过试拌确定拌和机上料速度、拌和数量与时间、拌和温度等工艺参数,并进行生产配合比设计;、应经过试铺确定透层沥青喷洒工艺、摊铺机操作工艺、压实工艺、验证生产配合比。3、沥青路面正式施工(1)准备下承层:沥青砼路面施工前,对下承层进行各种技术指标实地检测,若有不合格处,须进行处理,合格后方可进行沥青混凝土
40、路面的铺筑。(2)清扫下承层:采用空压机辅以人工将路面清扫干净。(3)喷洒粘层沥青。(4)为保证路面高程和路面铺筑厚度及平整度,沥青路面下面层和构造物上沥青面层摊铺时采用基准钢丝绳进行找平,上面层采用浮动基准梁自动找平装置进行自动找平。(5)沥青混合料拌制沥青加热达到规定温度后,抗剥落剂先掺入热沥青中(配有自动控制掺配搅拌剥落剂设备),然后再喷入矿料中。拌合机正式拌制混合料前应先试拌,并取样检测相关指标,合格后方可正式拌制混合料。控制室严格按配合比配料,不合格的混合料必须废弃。如果原材料发生变化并经检测沥青混合料不符合质量要求时,重新进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沥青混合料正式拌和前需检查沥青加
41、热温度和矿料温度,沥青混合料矿料加热温度160-180(改性沥青180-200),沥青加热温度150-160(改性沥青170-180),混合料出厂温度:150-160(改性沥青175-185)。混合料应拌和均匀,无花白、无结块和严重离析现象,拌和时间控制在每盘料55-65s。沥青混合料宜随拌随用,且不得发生结合料老化、滴漏、混合料降温过多、粗细集料颗粒离析以及其它影响产品质量的情况,如有发现,应予废弃并找出原因,采取纠正措施。混合料要逐车用地磅称重,并检测出厂温度,签发三联运料单。当气温低于10时,不得进行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6)沥青混合料运输采用数字显示插入式热电耦温度计检测沥青混合料的出
42、厂温度和运到现场温度。插入深度要大于150mm。在运料卡车侧面中部设专用检测孔,孔口距车箱底面约300mm。拌和机向运料车放料时,汽车应前后移动,分几堆装料,以减少粗集料的分离现象。运料车用完整无损的双层蓬布夹棉被方式覆盖车箱,以便保温防雨或避免污染环境。每次使用前后清扫干净,在车厢板上涂一薄层防止沥青粘结的隔离剂或防粘剂,但不得有余液积聚在车厢底部。沥青混合料运输车的运量应较拌和能力和摊铺速度有所富余,摊铺机前方应有五辆运料车等候卸料。运料车应有良好的篷布覆盖设施,卸料过程中继续履盖直到卸料结束取走篷布,以资保温或避免污染环境。连续摊铺过程中,运料车在摊铺机前1030cm处停住,不得撞击摊铺
43、机。卸料过程中运料车应挂空档,靠摊铺机推动前进。已经离析或结成团块或在运料车辆卸料时滞留于车上的混合料,以及低于规定铺筑温度或被雨水淋湿的混合料都应废弃。运至铺筑现场的混合料,应在当天或当班完成压实。(7)沥青混合料摊铺a在经监理人验收合格的基层上,方可铺筑沥青混合料。摊铺必须均匀、缓慢、连续不断地进行,是提高路面平整度最主要措施。摊铺机的摊铺速度应根据拌和机的产量、施工机械配套情况及摊铺厚度、摊铺宽度,按24m/min予以调整选择,做到缓慢、均匀、不间断地摊铺。严禁任意以快速摊铺几分钟,然后再停下来等下一车料。用餐应分批轮换交替进行,切忌停铺用餐。争取做到每天收工停机一次。并在摊铺面层时必须
44、采取措施防止层面之间被污染。b在机械摊铺的混合料未压实前,施工人员不得进入踩踏。一般不用人工不断地整修,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如局部离析,需在现场主管人员指导下,允许用人工找补或更换混合料,缺陷较严重时应予铲除,并调整摊铺机或改进摊铺工艺。c下面层摊铺厚度采用钢丝引导的高程控制方式,上面层摊铺厚度采用走雪橇方式控制高程。钢丝为扭绕式,直径不小于6mm,钢丝拉力大于800N,每5米设一钢丝支架。采用两台摊铺机实施摊铺施工,靠内侧摊铺机在前,左侧架设钢丝,摊铺机上安装横坡仪控制摊铺层横坡;后面摊铺机右侧架设钢丝,左侧在摊铺好的层面上走”雪撬”。两台摊铺机摊铺层的纵向接缝,采用斜接缝,避免出现缝痕。采用
45、两台或两台以上摊铺机组成梯队联合摊铺,两台摊铺机前后的距离,一般为1020m。前后两台摊铺机轨道重叠3060mm。d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温度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e施工时摊铺机调整到最佳工作状态,调好螺旋布料器两端的自动料位器,并使料门开度、链板送料器的速度和螺旋布料器的转速相匹配。螺旋布料器内混合料表面以略高于螺旋布料器2/3为度,使熨平板的挡板前混合料的高度在全宽范围内保持一致,避免摊铺层出现离析现象。f注意摊铺机接料斗的操作程序,以减少粗细料的离析,并避免运料车卸料时撞击摊铺机。g摊铺机熨平板必须拼接紧密,不许存有缝隙,防止卡入粒料将铺面拉出条痕。摊铺时应调整好摊铺机熨平板的激振强度,使各块
46、熨平板激振力相一致。以避免激振强度强弱不均使铺层粗、细料在表面和铺层下部分布不均,摊铺的初压实度85。h对于铺面上所出现洞眼,在碾压前用人工及时填入适量热沥青混合料,以达到平整。i沥青混合料摊铺过程中随时检查其宽度、厚度、平整度、路拱及温度,对不合格之处应及时进行调整。j对外形不规则、路面厚度不同、空间受到限制以及人工构造物接头等摊铺机无法工作的地方,经监理人批准能够采用人工铺筑混合料。(8)碾压沥青混合料按初压、复压、终压三阶段进行碾压;在初压和复压过程中,采用同类压路机并列成梯队压实,不宜采用首尾相接的纵列方式。采用振动压路机压实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时,压路机轮迹重叠宽度不应超过20cm,当采用静载压路机,压路机轮迹应重叠1/3-1/2的碾压宽度。振动压路机碾压应采用高频、低幅操作,终压时不得开振。初压紧跟摊铺机进行辗压,为提高改性沥青砼面层压实度,采用钢轮静碾压一次,再采用钢轮振压一次。碾压时从外侧向中心,速度控制在2.5kmh,初压检查平整度和标高,必要时进行局部修整。复压紧接初压后进行,复压采用轮胎压路机静压46遍,至稳定无明显轮迹,速度3.0km/h,复压要求达到规定压实度,并无显著轮迹。终压采用双钢轮压路机光面静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