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温里药试题.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4499339 上传时间:2024-09-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里药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温里药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温  里  药 习题  1、大 多 数 温 里 药 得 性 味就是(      ) A    辛 甘 热 (温 )      B   辛 热 (温 )   C    辛 苦 热 (温) D    甘 热 (温 )                E    苦 甘 温 (热 ) 2、 温 里 药 多 归(      ) A    心 经      B    肝 经      C    脾(胃 ) 经      D    肺 经      E    肾 经  3、 温 里 药 得 共 同 作 用 就是(      ) A    温 肾 壮 阳      B    温 肺 化 痰      C    温 肝 散寒      D 温 胃 止 呕      E    温 里 散 寒  4、 温 里 药 得 共 同 主 治 证就是(      ) A    肾 虚 腰 膝 冷 痛      B    里 寒 证      C  寒 痰证      D    阳 虚 水 肿      E    阳 虚 心 悸  5、 患 者 久 病 体 虚, 现 症见 畏 寒 倦 卧、 汗 出 神 疲、 四 肢 厥 逆、 脉 微 欲 绝, 选 用 回 阳救 逆 药 最 宜 配 伍(      ) A    大 补 元 气 药      B    健 脾 化 湿 药      C 祛 风 强 筋 药      D    散 寒 解 表 药      E    发 散 风 寒 药  6、 附 子 得 性 味 就是(      ) A    辛 温     B    辛 甘 温     C     辛 甘热     D    辛 热     E    辛 苦 热  7、 附 子 主 归 (      ) A   心、 肾、 脾 经      B    心、 肺、 肾 经      C    心、脾、 肺 经 D    心、 肺、 脾 经      E    心、 肺、 肝 经  8、 附 子 得 功 效 有(      ) A    散 寒 止 痛、 温 肺 化 饮      B    回 阳 救 逆、 助 阳 补 火      C 回 阳 救 逆、 温 肝 暖 胃    D    补 肾壮 阳、 温 胃 止 呕      E    温阳 利 水、 涩 肠 止 泻  9、 附 子 用 于 回 阳 救 逆 最常 配 伍(      ) A    生 姜      B    高 良 姜      C    肉 桂      D    干 姜     E    吴 茱 萸  10、 常 用 治 阳 痿 宫 冷、 寒痹 证 得 药 物 就是(      〕 A    吴 茱 萸      B    五 加 皮      C    丁 香      D    羌 活      E 附 子  11、 干 姜 得 性 味 就是(      ) A    辛 温   B    辛 苦 温     C    辛 甘 热     D    辛 热     E    辛 苦 热  12、  干 姜 主 归(      ) A    脾 胃 经      B    心 肺 经      C    脾 肺 肝 经      D    脾 肺 肾 经      E    脾 胃 心 肺 经  13、 干 姜 得 功 效 就是(      ) A    温 中 散 寒、 宣 肺 化 痰、 回 阳 救 逆      B    温 肾 壮 阳、 散 寒 止 痛、 温 脾 止 泻 C    温 中 散 寒、 回 阳 通 脉、 温 肺 化 饮      D    温 胃 止 呕、 健 脾 止 泻、 回 阳 救 脱 E    温 肺 化 饮、 止 咳 平 喘、 温 胃 散 寒  14、 干 姜 治 胃 寒 呕 吐、  脘 腹 冷 痛 最 常 配 伍(      ) A    高 良 姜      B    藿 香      C    薏 苡 仁      D    黄 芩    E    佩 兰  15、 肉 桂 得 性 味 就是(      ) A     甘 热      B    辛 热      C    辛 甘 热      D    辛 苦 热    E    甘 温  16、 肉 桂 主 归 (      ) A    心、 脾、 肾 经      B    脾、 肝、 肾 经       C    心、  肝、 肾  经 D    脾、 肾、  肝 经     E    脾、 肾、 心、 肝 经  17、 肉 桂 得 功 效 就是(      ) A    散 寒 止 痛、 温 经 通 脉、 补 火 助 阳      B    温 中 止 痛、  祛 风 通 络、 补 肾 壮 阳 C    回 阳 通 脉、 驱 寒 止 痛、 温 胃 散 寒      D    温 肝 暖 胃、 温 脾 止 泻、 补 火 助 阳 E    温 中 散 寒、  补 肾 壮 阳、 温 肺 平 喘  18、 肉 桂 治 肾 阳 虚 衰 之阳 痿 宫 冷、 腰 膝 冷 痛 最 常 配 伍 得 药 物 就是(      ) A     羌 活      B    细 辛      C    独 活      D   桑 寄 生      E    附 子  19、 肉 桂 与 丁 香 得 共 同功 效 就是(      ) A    温 中 降 气、 止 呕 止 痛      B     散 寒 止 痛、 温 肾 助 阳      C    温 经 散 寒、 祛 风 止 痛 D    温 中 散 寒、 下 气 平 喘      E     补 肾 助 阳、 温 肝 散 寒  20、 吴 茱 萸 得 性 味 就是 (      ) A    辛 温    B   辛 甘 热   C    辛 酸 热    D    辛 苦 热   E    甘 苦 温  21、 具 助 阳 止 泻 作 用 得药 物 就是(      ) A    吴 茱 萸      B    高 良 姜      C    茯 苓      D    薏 苡 仁      E    五 加 皮  22、 吴 茱 萸 得 功 效 就是 (      ) A    散 寒 止 痛、 祛 风 去 湿、 温 肝 暖 肾      B    温 中 止 呕、 散 寒 止 痛、 助 阳 止 泻 C    助 阳 止 泻、 温 中 散 寒、 祛 风 止 痛      D    祛 风 散 寒、 温 肾 壮 阳、 温 肺 止 咳 E    温 中 止 呕、 芳 香 化 湿、 理 气 调 中  23、 治 中 焦 受 寒 脘  腹 疼 痛、 寒 疝 疼 痛、 寒 湿 脚 气 肿 痛, 最 宜 用(      ) A    干 姜      B    肉 桂      C    高 良 姜      D    吴 茱 萸     E    丁 香  24、 既 能 治 寒 滞 肝 脉 诸痛 证, 又 可 用 治 脾 肾 阳 虚、 虚 寒 泄 泻 证 得 药 物 就是(      ) A    吴 茱 萸       B    木 瓜      C    砂 仁      D    干 姜      E     花 椒  25、 高 良 姜 得 功 效 就是 (      ) A    散 寒 止 痛、 温 脾 止 泻       B    温 中 止 呕、 散 寒 止 痛      C    温 中 止 呕、 温 肺 化 饮     D    温 中 散 寒、 温 经 通 脉       E    温 胃 止 呕、 理 气 止 痛  26、 高 良 姜 散 寒 止 痛 作用 主 要 用 治(      ) A    胃 寒 脘 腹 冷 痛      B    寒 疝 腹 痛      C    寒 凝 痛 经      D    寒 湿 腰痛      E    胸 痹 胸 痛  27、  花 椒 得 功 效 就是(      ) A    温 中 散 寒、 祛 风 止 痒      B    温 中 止 呕、 杀 虫       C    温 中 止 痛、 杀 虫 止 痒 D    散 寒 止 痛、 祛 湿 止 痒      E    散 寒 止 痛、 祛 风 杀 虫  28、 花 椒 得 温 中 止 痛 作用 主 要 用 治(      ) A    胃 寒 腹 痛      B    虚 寒 痛 经      C    虚 劳 腹痛      D    气 滞 腹 痛      E    寒 疝 腹 痛  29、 丁 香 得 功 效 有(       ) A    温 肝 散 寒、 温 肾 助 阳      B    温 肺 化 饮、 温 脾 止 泻      C    温 中 降 逆、 散 寒 止 痛   D    温 肾 助 阳、 行 气 止 痛      E    散 寒 止 痛、 温 经 通 脉  30、 具 温 肾 助 阳 作 用 得药 物 就是(      ) A    高 良 姜      B    威 灵 仙      C    花 椒      D    厚 朴    E    丁 香  31、 小 茴 香 得 功 效 就是 (      ) A    温 中 止 呕、 温 肾 助 阳      B    散 寒 止 痛、 理 气 与 中       C    温 中 止 呕、 散 寒 止 痛   D    温 脾 止 泻、 散 寒 止 痛      E    温 中 降 逆、 温 脾 止 泻  32、 具 理 气 与 中、 散 寒 止痛 作 用 得 药 物 就是(      ) A    附 子      B    肉 桂      C    干 姜      D    高 良 姜     E    小 茴 香  33、 既 能 散 寒 止 痛,  又 能 助 阳 补 火 得 药 物 就是(      ) A    花 椒      B    高 良 姜   C    附 子      D    桑 寄 生      E    独 活  34、 具 温 经 通 脉、 散 寒 止痛 功 效 得 药 物 就是(      ) A    吴 茱 萸      B    苍 术       C    桑 枝       D    肉 桂       E    厚 朴  35、 既 能 散 寒 止 痛, 又 能温 中 止 呕 得 药 物 就是 (      ) A    佩 兰      B    秦 艽      C     吴 茱 萸    D    五 加 皮     E 桑 寄 生  36、A   1~2g      B   3~15g      C   2~5g      D   0、5~1g      E   15~30g   (1)、 制 附 子 入 汤 剂煎 服 得 常 用 剂 量 每 次 为(            )   (2)、肉 桂 入 汤 剂 煎服 得 常 用 剂 量 每 次 为(     ) 37 试 述 吴 茱 萸 得 性 味、功 效 及 主 治 证。在 化 湿 药 这 一 章 中, 既 能 化 湿 又 能 止 呕 得药 物 有 哪 几 味? 38 试 述 附 子 中 毒 得 临 床表 现。  39 简 述 干 姜 与 附 子 性 味功 效 得 异 同 点。  40、A    温 肾 助 阳      B    杀 虫 止痒      C    燥 湿 健 脾      D    理 气 与 中      E    温 肺 化 饮  (1)、 干 姜 得 功 效 就是(      )  (2)、丁 香 得 功 效 就是(      )  41、、A    虫 积 腹 痛      B    虚 寒 痛经      C    癫 痫 证      D    虚 寒 小 便 不 利      E    肾 阳 虚 阳  痿  (1)、 小 茴 香 可 用 于治 疗(      ) (2) 花 椒 可 用 于 治 疗(      )  42、 用 于 补 火 助 阳 常 相须 为 用 得 药 物 就是(        ) A    高 良 姜      B    肉 桂      C    花 椒      D    荔 枝 核    E    附 子  43、 干 姜 温 中 散 寒 作 用治 疗 得 病 证 就是(              ) A    胃 寒 呕 吐      B    暑 湿 呕 吐      C    脘 腹 冷痛 D    腰 膝 冷 痛      E    泻 痢 后 重、 舌 红 苔 黄  44、 肉 桂 治 年 老 腰 膝 冷痛, 与 其 何 项 功 效 有 关?(        ) A    散 寒 止 痛      B    祛 风 止 痛      C    温 中 散寒      D    温 经 通 脉      E    温 肝 补 血  45、 吴 茱 萸 治 虚 寒 泄 泻与 其 何 种 作 用 有 关(          ) A    温 经 散 寒      B    温 脾 益 肾      C    涩 肠 止泻      D    助 阳 止 泻      E    燥 湿 健 脾  46、 高 良 姜 治 胃 脘 痛 呕吐 与 其 什 么 功 效 有 关(              ) A    温 肝 止 痛       B    温 中 止 呕      C    理 气 止 痛      D    行 气 散结      E    散 寒 止 痛  47、 花 椒 治 湿 疹 瘙 痒、 妇人 阴 痒 与 其 何 种 功 效 有 关(              ) A    散 寒 止 痛      B    杀 虫      C    温 中 健 脾       D    祛 风 去 湿      E    燥 湿 止 痒  48、 具 温 肾 助 阳 得 功 效,可 用 治 肾 虚 阳 痿、 宫 冷 得 药 物 就是(           ) A    附 子      B    丁 香      C    小 茴 香      D    花 椒     E    吴 茱 萸  49、 患 者 脘 腹 胀 痛, 得 温痛 减, 舌 淡 苔 白, 用 小 茴 香 治 疗, 取 其 能(         ) A    温 中 散 寒      B    温 肾 助 阳      C    行 气 止痛      D    温 经 通 脉      E    温 胃 止 呕  50、 温 里 药 忌 用 于(       ) A   孕 妇       B   实 热 证      C    津 血 亏 虚证      D   痰 饮 咳 嗽 证       E   阴 虚 火 旺 证  51、 附 子 治 亡 阳 证, 与 下列 哪 些 作 用 有 关(          ) A   散 肝 寒      B   温 脾 阳      C   益 肺 气       D   助 心 阳      E   补 肾阳  52、 下 列 药 物 中, 哪 些 不宜 与 附 子 同 用(   ) A   白 及      B   贝母      C   白 术      D   瓜 蒌      E   半 夏 53、 干 姜 得 适 应 证 就是 (             ) A    寒 呕      B    冷 泻      C    亡 阳 证      D    腰 膝 冷 痛      E    腹 冷 痛  54、 肉 桂 得 适 应 证 就是(             ) A    阳 虚 阳 痿 宫 冷      B    心 腹 冷 痛      C    寒 疝 作 痛      D    寒 凝 痛经      E    寒 湿 腰 痛  55、 吴 茱 萸 适 合 于 治 疗(                ) A   寒 疝 腹 痛      B    胃 寒 呕 吐      C    寒 湿 脚气      D    湿 热 腰 痛      E    厥 阴 头 痛 56、 丁 香 主 要 用 治(         ) A    胃 寒 呕 吐      B    胃 寒 呃 逆      C    肺 寒 痰饮      D   胃 寒 脘 痛      E    肾 虚 阳 痿  57、 花 椒 常 用 于 治 疗 得病 证 就是(            ) A    湿 疹 瘙 痒      B    寒 湿 吐 泻      C    虫 积 腹痛      D    中 寒 腹 痛      E    妇 人 阴 痒  58、 长 于 温 中 止 呕 得 药物 就是(        ) A    附 子      B    丁 香      C    吴 茱 萸      D    肉 桂     E    高 良 姜  59、 小 茴 香 常 用 以 治 疗得 病 证 就是(               ) A    寒 疝 腹 痛      B    肝 寒 少 腹 冷 痛      C    虚寒 头 痛 D    胃 寒 脘 腹 胀 痛      E    睾 丸 偏 坠 胀 痛  60、 药 用 附 子 为(                      ) 科 多 年 生 草 本 植 物 乌 头 得         ) 得 加 工 品。  61  附 子 得 散 寒 止 痛作 用 主 要 用 于 治 疗(                )、(                 ) 等 证 候。  62 在 温 里 药 中, 治 亡 阳证 时 常 相 须 为 用 得 两 个 药 物 就是(       )、(  )。 63 肉 桂 得 性 味 就是(          ), 有(          )、(          )、 (          ) 等 功 效。  64 干 姜 得 功 效 就是 温 中 散寒、(           )、(           )。  65 吴 茱 萸 得 使 用 注 意 就是:因 其 性(                    )、 易(                      ), 故 不 宜 多 用、 久 服。  66 高 良 姜 得 功 效 就是(           )、(           )。 67 附 子 得 功 效 就是 散 寒 止痛、(           )、(           )。  68 丁 香 得 功 效 就是 散 寒 止痛、(          )、(          )。  69 小 茴 香 得 功 效 就是(                       )、(           )。  70 丁 香 得 功 效 就是: 温 中降 逆、 理 气 与 中、 温 肺 化 饮。  71 附 子 性 苦 寒 滋 润, 凡阳 虚 阴 盛 孕 妇 忌 用。  72 吴 茱 萸 得  功 效就是:散 寒 止 痛、 温 肺 化 痰、 消 积 化 滞。  73 花 椒 得 功 效 就是 温 中 止痛、 化 痰 止 呃。  74 干 姜 得 功 效 就是: 温 中散 寒、 理 气 健 脾、 破 气 除 痞。  75 何 谓 温 里 药?  76 何 谓 回 阳 救 逆?  77 简 述 温 里 药 得 性 味、功 效 及 主 治 证。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