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课时双测过关八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

上传人:二*** 文档编号:4495627 上传时间:2024-09-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课时双测过关八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时双测过关(八)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A级学业水平达标练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魏晋至隋唐时期,修造了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和甘肃敦煌莫高窟等石窟。这反映出()A儒学正统地位削弱B道教文化的广泛传播C佛教影响范围扩大 D北方经济影响力上升解析:选C材料石窟属于佛教建筑,反映出佛教影响范围扩大,故选C项;其他三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2东晋、南朝时期我国造纸原料除原有的麻、褚皮外,还利用桑皮、藤皮造纸;王羲之曾一次把会稽郡库存纸九万张送与高官;统治者下令政府机关“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这表明该时期我国()A造纸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B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C纸基本取代传统书写材

2、料D私营手工业的长足发展解析:选C东汉蔡侯纸使造纸术出现突破性进展,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了该时期纸在社会的推广,且魏晋时期经济作物种植范围相对较小,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民间和官方推动了纸的使用和推广,纸基本取代传统书写材料,故C项正确;材料未提及私营手工业的发展状况,故D项错误。3据爱日斋丛抄载:“大概唐末渐有印书,特未能盛行,遂以为始于蜀也。当五季乱离之际,经籍方有托而流布于四方,天之不绝斯文,信矣!”这说明()A唐代雕版印刷术已得到普遍使用B活字印刷的书籍逐渐得到了推广C学术文化的传播仅依靠手抄书籍D雕版印刷术的进步促进文化发展解析:选D据材料“大概唐末渐有印书,特未能盛行”,无法说明唐代

3、雕版印刷术已得到“普遍使用”,故A项错误;活字印刷始于宋代,故B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学术文化的传播仅依靠手抄书籍,故C项错误;据材料“大概唐末渐有印书经籍方有托而流布于四方,天之不绝斯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的雕版印刷术促进了“经籍流布”,即文化的发展传播,故D项正确。4“在中国古代社会集权专制的氛围中,他狂放不受拘束的纯真个性风采,无疑有着巨大的魅力。当然,他诗歌豪放飘逸的风格、变幻莫测的想象、清水芙蓉的美,对后世的诗人也有很大的吸引力。”“他”是()A屈原 B李白C杜甫 D柳永解析:选B“他诗歌豪放飘逸的风格、变幻莫测的想象”可以判断是唐朝大诗人李白,故B项正确。5韩愈谈到人生“喜怒

4、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时,提到一些文人往往通过一种书体挥洒性情,某书法大家作品被其誉为“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堪称一代法书。韩愈所赞誉的书体是()A小篆 B楷体C行书 D草书解析:选D小篆所有笔画以圆为主,圆起圆收,方中寓圆,圆中有方,使转圆活,富有奇趣;楷体自行方正,规矩严整;行书兼有楷书和草书的长处,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A、B、C三项均与材料“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不符,排除;“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这是草书的特点,故D项正确。6吴道子是唐代著名画家,其名作送子天王图取自佛教故事,描绘的是释迦牟尼降生后,其父净饭王和摩耶夫人抱着他去向诸神礼拜的故事。下列相

5、关解读最准确的是()A唐代佛教十分兴盛 B唐代市民文化繁荣C唐代中外文化交融加强 D唐代国家统一社会安定解析:选C材料绘画虽然属于佛教题材,但不能代表唐代社会佛教传播程度,故A项错误;唐代市民文化繁荣带来通俗文学的发展,但材料绘画属于佛教题材,与市民需求无关,故B项错误;佛教题材在中国绘画中出现,反映出唐代中外文化交融加强,佛教传入中国,故C项正确;材料绘画属于佛教题材,不能反映社会政治状况,故D项错误。7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体现出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A高度繁荣,共享太平 B世界领先,求同存异C对外开放,双向交流 D源远流长,泽被东西解析:选C唐朝对外交往活跃,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都是唐朝对

6、外交往中的代表,体现出唐朝的对外开放,双向交流,故选C项。8“有容乃大”是唐朝超越前期的特有文化气派。以下能体现唐朝“有容乃大”的是()玄奘到天竺学习佛学吐蕃与唐朝“和同为一家”日本多次派出使者来唐朝学习马可波罗来中国经商A BC D解析:选A马可波罗来中国经商是在元朝,无法反映唐朝的“有容乃大”。二、非选择题(共14分)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僧一行,唐代僧人,也是杰出的天文学家。他同梁令瓒和工匠们,创造了一架黄道游仪,发现了恒星位置移动的现象。一行还设计了一种叫作复矩图的仪器,并组织大规模的测量活动,测量地点北到铁勒曰纥布(今蒙古乌兰巴托西南),南到林邑(今越南中部)等十三处,这是

7、人类第一次对地球子午线的科学测量。开元九年(721年),据李淳风的麟德历几次预报日食不准,玄宗命一行主持修编新历。后来一行修订成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衍历,对后世影响很大,直到明末吸收西洋历法才有所改变。据朱绍侯等著中国古代史整理材料二唐代,中国与西域(包括今天的新疆、中亚各国、南亚各国)的文化交流很频繁。佛曲九仙道曲、卢舍那仙曲以及琵琶等乐器演奏技巧,舞蹈中的四方菩萨蛮队舞,杂技中的幻术、吞刀、吐火等,都是通过佛教徒的中介,由西域传到中国来的。摘编自谢重光论唐代佛教徒对社会的巨大贡献材料三公元816年,淮西战事刚一结束,宪宗就下诏天下,在社会上兴起了佞佛崇道的风气,佛教势力迅速膨胀。资治通鉴中记

8、载唐宪宗亲自派人迎接佛骨,历时一个多月。据统计,中唐时期,唐代的寺院多达四万余所,僧尼有二十六万五千余人,寺院大量占有土地,且享有免除徭役和租税的特权。摘编自曾绍发浅议韩愈反佛的原因(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僧一行取得巨大科学成就的原因。(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僧人成为中外文化交流重要载体的背景及影响。(6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愈排斥佛教的原因。(4分)解析:第(1)问,可以从唐朝的政治、经济、政府的政策、个人因素、对前代成果的继承批判等方面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可以从唐朝的对外政策、三教并行、文化政策、对外交通、僧人的个人因素等方面分

9、析;第二小问,可以从对佛教、对中国文化的丰富和传播、对周边国家文化的发展等方面分析。第(3)问,据材料三“据统计,中唐时期,唐代的寺院多达四万余所,僧尼有二十六万五千余人,寺院大量占有土地,且享有免除徭役和租税的特权”可以得出寺院经济的发展导致政府财政收入减少;兵源无法保证;统治者对寺院的大量投入耗费了国力,加重了人民负担;韩愈作为儒家代表排斥佛教,可以得出佛教兴起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答案:(1)原因:社会相对安定;经济繁荣;政府支持;疆域辽阔;个人努力;对前代成果的继承和批判。(2)背景:开明的对外政策;唐朝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多元包容的文化政策;丝绸之路的畅通;僧人的宗教热情。影响:促进了

10、中国佛教的发展;丰富了中国文化内容;传播了中华文化,推动了周边国家文化的发展。(3)原因:寺院经济的发展导致政府财政收入减少;兵源无法保证;统治者对寺院的大量投入耗费了国力,加重了人民负担;佛教的兴起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儒学危机)。B级选考能力提升练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732年,官修的礼仪巨著大唐开元礼颁行,舍弃了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盛行,并为皇室和国家所采用的道教和佛教礼仪。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三教合一”局面的出现B理学对朝廷影响日益深入C儒学的正统地位根深蒂固D佛、道盛行导致战乱不休解析:选C舍弃道教和佛教礼仪无法体现“三教合一”,故A项错误;理学是指宋代的儒学,与题目时

11、间不符,故B项错误;官修的礼仪巨著大唐开元礼颁行,舍弃了道教和佛教礼仪,说明了儒学正统地位根深蒂固,故C项正确;战乱不是开元年间的政治特征,故D项错误。2南朝著名画师张僧繇在安乐寺为梁武帝画龙,梁武帝发现其所画四条龙都没有眼睛,遂问其原因。张僧繇回答说:“点睛即飞去。”大家不信,张僧繇只好给其中的两条龙点上了眼睛。霎时间,电闪雷鸣,点睛之龙真的飞走了。该故事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古代绘画()A注重写意传神 B意在借物抒情C追求娱乐教化 D渴望俗世认可解析:选A材料“点睛即飞去”,表明故事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古代绘画注重写意传神,故选A项。其他三项材料无从体现,排除。3据册府元龟记载,五代后唐国子

12、监开始雕版印刷儒家经典九经五经文字九经字样论语孝经和经典释文等。这是儒家经书第一次出现刊本。由此可知雕版印刷()A将推动儒家经典通俗化B刊印儒家经书取代手抄本C最早是出现在五代时期D对唐诗宋词发展有推动性解析:选A题干中“刊本”的意思是刻印的书本,雕版印刷术有利于图书儒家经书的批量出版,故选A项;题干中“这是儒家经书第一次出现刊本”中的“第一次”说明雕版印刷术还处于起步阶段,不可能“取代”手抄本,排除B项;C、D两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4754年,唐朝扬州龙兴寺的高僧鉴真和尚到达日本首都奈良时,安宿王作为天皇的代表在罗城门外等候欢迎。日本佛教领袖道培和其他五十多名高僧也相继拜谒鉴真。不久鉴

13、真又被朝廷任命为大僧正,并决定把过去用来供奉圣武天皇的米盐永远转供鉴真和法进二人。后来新田部亲王把自己的旧王府赐给鉴真。材料表明了()A中日开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B佛教文化促使中日友好交往C佛教通过鉴真传播到日本国D仅仅日本政界认同鉴真地位解析:选B题干中提及唐朝高僧鉴真受到日本宗教界和政界的热情欢迎,并被授予官职等,可知鉴真作为佛教文化代表在日本受到重视,表明了佛教文化促使中日友好交往,故选B项;中日开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是在汉朝,排除A项;佛教应该是从朝鲜半岛百济国传入日本的,时间大约在公元552年,即南北朝时期,鉴真只是宣传佛教的重要代表而已,排除C项;题干中“日本佛教领袖道培和其他五十多名

14、高僧也相继拜谒鉴真”,说明鉴真在日本宗教界很受重视,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共14分)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卫玠从豫章至下都,人久闻其名,观者如堵墙。玠先有羸疾,体不堪劳,遂成病而死,时人谓“看杀卫玠”。摘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材料二中国文明的独特个性亦内在地体现于审美之中。周代以来,特别是先秦诸子之后,中国人就已经有了儒道互补的审美传统。魏晋时期的审美,曾试图废儒而重道,但却是颓废而变态的。然而尽管如此,魏晋审美的定势却对中国往后的艺术实践具有极大的影响。唐

15、代开国之后不久,便有一种新的审美意向在成长和发展,到开元、天宝年间,蔚为大观。一方面,南北文化交流融合,使汉魏旧学(北朝)与齐梁新声(南朝)相互取长补短,推陈出新;另一方面,中外贸易交通发达,“丝绸之路”引进来的不只是“胡商”会集,而且也带来了异国的礼俗、服装、音乐、美术以至各种宗教。摘编自中国文明史材料三下面为两幅唐代艺术品(局部图)。(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魏晋时期流行怎样的社会风气并分析这种社会风气形成的因素。(7分)(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代的审美意向有了哪些新发展并指出这些审美意向体现了唐朝怎样的社会现实。(7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

16、潘岳妙有姿容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左太冲绝丑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得出以貌取人;据材料二“魏晋时期的审美,曾试图废儒而重道,但却是颓废而变态的”,得出精神颓废,浮华虚无,缺乏道义。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联系魏晋的政局,从社会动荡、士族势力、佛道传播等角度予以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三中两幅艺术品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崇尚壮丽、健美、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健康丰满的价值取向。第二小问,首先要紧扣新发展这一核心,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以从经济、政治、文化方面来思考。答案:(1)社会风气:以貌取人;精神颓废,浮华虚无,缺乏道义。形成因素:社会动荡;世家大族掌控政权,社会阶层趋于固化;道教兴起,佛教传入使儒学面临危机。(2)新发展:崇尚壮丽、健美、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健康丰满的价值取向。社会现实:经济上国力强盛;政治上和谐统一;文化上思想多元,兼收并蓄。- 6 -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