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三)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A级学业水平考试达标练1钾的金属活动性比钠强,根本原因是()A钾的密度比钠的小B钾原子的电子层数比钠原子多一层C钾与水反应比钠与水反应剧烈D加热时,钾比钠更易气化解析:选B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从Li到Cs金属性逐渐增强。2下列四种演示金属钾与水反应的实验装置,正确的是()解析:选B钾与水反应剧烈,从安全角度来看,用B装置反应空间大且加有玻璃片,能防止液体溅出来,C空间太小可能会爆炸,D钾与水反应太剧烈,不易操作。3钠和锂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下列说法中,能较好地解释这个
2、事实的是()A都是金属元素B原子半径相差不大C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D化合价相同解析:选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该元素的化学性质。4下列关于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原子半径都逐渐增大B碱金属元素中,锂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的能力最弱;卤素中,氟原子得电子的能力最强C钾与水的反应比钠与水的反应更剧烈D溴单质与水的反应比氯单质与水的反应更剧烈解析:选D从上到下,卤素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所以溴单质与水反应不如氯单质与水反应剧烈,D错误。5锂(Li)是世界上最轻的金属,它属于碱金属的一种。下列关于碱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A和锂在同一主
3、族的都是金属元素BNa比Li多一个电子层CLi、Na、K、Rb的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DLi是碱金属原子中半径最小的原子解析:选DLi在第A族,除碱金属外,还有非金属元素H,A错误;Na和Li都只有两个电子层,B错误;Rb最外层是一个电子,而Rb最外层不是一个电子,C错误。6在盛有少量氯水的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溴化钾溶液,再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静置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A溶液呈橙色不分层B溶液分两层,上层呈橙色C溶液分两层,下层呈橙色D溶液呈紫色不分层解析:选CCl2与KBr溶液反应生成Br2,而溴易溶于有机溶剂四氯化碳中,呈橙色;同时由于四氯化碳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大,故溶液分层,下层呈橙色。7
4、关于卤素(用X表示)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卤素单质与水反应均可用X2H2O=HXOHX表示B还原性:ClBrC卤素单质的密度从F2I2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增大DF2可以从NaCl溶液中置换出Cl2解析:选CA项,F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22H2O=4HFO2;B项,因为单质的氧化性:Cl2Br2,故还原性:ClBr2I2,根据“强氧化剂制弱氧化剂”规律,Cl2能置换出NaBr中的溴、KI中的碘。Br2能置换出KI中的碘。Br2、I2单质在灼烧时挥发、升华了。注意氯气为“一定量”,可能是少量,也可能是过量。根据反应顺序知,若KI剩余,则NaBr一定存在。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Li在氧
5、气中燃烧主要生成Li2O2B砹位于第六周期A族,其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氯化氢C卤族元素单质的熔、沸点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升高D第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简单氢化物溶于水后,水溶液均呈酸性解析:选CLi在氧气中燃烧生成Li2O,A项错误;元素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氢化物越稳定,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则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所以砹化氢的稳定性小于氯化氢,B项错误;随原子序数的增大,卤族元素单质的熔、沸点逐渐升高,C项正确;第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简单氢化物溶于水后,水溶液不一定呈酸性,如氨气溶于水后溶液显碱性,D项错误。11甲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9,乙元素是元素周期表第A 族中金属性最弱的碱
6、金属元素。由此推断:(1)甲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_周期;乙元素名称为_。(2)甲的单质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解析:甲的原子序数是19,是钾元素,乙是锂元素。答案:(1)四锂(2)2K2H2O=2K2OHH212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族周期AAAAAAA1234(1)表中元素_的非金属性最强;元素_的金属性最强;元素_的单质在室温下呈液态(填写元素符号)。(2)表中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3)表中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为_(填写化学式,下同)。(4)表中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酸的分子式是_。解析:据元素周期表中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可知,F的非金属性最强,K的金属性最
7、强,单质在室温下呈液态的是Br2。元素为Na,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元素、分别为Cl、Br,其非金属性:ClBr,所以氢化物稳定性:HClHBr;F无正化合价,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酸是HClO4。答案:(1)FKBr(2)(3)HClHBr(4)HClO4B级选考等级考试增分练1某卤素单质X2与KOH溶液反应生成M、N两种盐。往M盐的浓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另一种卤素单质Y2的水溶液,又可以生成X2,且X2不能使淀粉溶液变蓝。则X2、Y2是()ACl2、I2BBr2、Cl2CCl2、F2 DCl2、Br2解析:选B由题意可知,Y2能将X2置换出来,说明Y2的氧化性比X2强,即在周期表中X在
8、Y的下面,所以X有可能是Br或I,由X2不能使淀粉溶液变蓝可知X2不是I2而是Br2。2.如图表示碱金属的某些性质与核电荷数的变化关系,则下列各性质中不符合图示关系的是()A还原性B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C熔点D原子半径解析:选C由图可知,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碱金属的性质呈增大趋势,而碱金属单质的熔、沸点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降低。3溴化碘(IBr)的化学性质类似卤素单质,它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IBrH2O=HBrHIO。下列有关IBr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IBr跟水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B在很多反应中,IBr是强氧化剂CIBr的密度介于I2和Br2的密度之间DIBr跟NaOH稀溶液反应生成NaI、N
9、aBrO和H2O解析:选D分析反应IBrH2O=HBrHIO中元素价态变化可知,该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IBr与Cl2等单质性质相似,是强氧化剂;由卤素单质的密度变化规律知IBr的密度应在I2和Br2之间;IBr与NaOH稀溶液反应应生成NaBr、NaIO和H2O。4某同学做同主族元素性质相似性、递变性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见表格,表中的“实验方案”与“实验现象”前后不一定是对应关系)。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将氯水滴加到溴化钠溶液中,振荡后加入适量CCl4溶液,振荡,静置A.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随之消失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冷水中B.分层,上层无色,下层紫红色
10、将溴水滴加到NaI溶液中,振荡后加入适量CCl4溶液,振荡,静置C.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并伴有轻微的爆炸声,很快消失将一小块金属钾放入冷水中D.分层,上层无色,下层棕红色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_。(2)实验用品:试剂:金属钠、金属钾、新制氯水、溴水、0.1 molL1NaBr溶液、0.1 molL1NaI溶液、CCl4溶液等。仪器:_、_、镊子、小刀、玻璃片等。(3)实验内容(请把表中与实验方案对应实验现象的标号和化学方程式补写完整):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DCl22NaBr=2NaClBr2A2Na2H2O=2NaOHH2(4)实验结论:_。解析:
11、本题是一个设计实验题,题目较灵活,考查基础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对实验目的的描述,要注意题中有效信息的提取,并注意语言准确性;另外,注意对实验方案的对比和加强对重点实验现象的语言描述和记忆。答案:(1)探究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2)试管 胶头滴管(3)BBr22NaI=2NaBrI2C2K2H2O=2KOHH2(4)同主族元素性质相似;自上而下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增强,得电子能力减弱5(1)若某溶液中Cl、Br、I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4,要使溶液中的Cl、Br、I的物质的量之比变为432,则通入Cl2的物质的量与原溶液中I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2)若要使溶液中只有Cl和Br,而没有I,
12、则此时Cl和Br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3)若要使溶液中只有Cl,则通入Cl2的物质的量和原溶液中Br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解析:通入Cl2时,Cl2先氧化还原性较强的I,I被氧化完后,再氧化Br。(1)设原Cl、Br、I的物质的量为2 mol、3 mol、4 mol,当变为4 mol、3 mol、2 mol时,Br没减少,I减少2 mol,消耗Cl2 1 mol,故通入的Cl2与原溶液中I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2)当I被氧化完时,消耗2 mol Cl2,生成4 mol Cl,此时Cl与Br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3,即21。(3)当Br和I被全部氧化时,3 mol Br消耗Cl2 1.5 mol、4 mol I消耗Cl2 2 mol,则通入Cl2的物质的量与原Br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53,即76。答案:(1)14(2)21(3)76-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