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素养评价九农业的区位选择含解析鲁教版必修第二册.doc

上传人:二*** 文档编号:4494266 上传时间:2024-09-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素养评价九农业的区位选择含解析鲁教版必修第二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时素养评价九 农业的区位选择(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近年来,我国许多大城市郊区出现了大规模草莓种植园地,租地种植的农户大多来自江浙。下图为大棚草莓景观图。据此完成13题。1.各地草莓种植户多来自江浙,主要是因为江浙()A.销售平台多样 B.种植技术先进C.物流网络发达 D.区域政策扶持2.白色地膜透光率较高,而草莓地垄多用黑色地膜覆盖,其优势在于()A.减少水分蒸发 B.减轻病虫危害C.增加土壤肥力 D.抑制杂草生长3.草莓种植园里,越来越多的立体大棚正逐渐取代平面大棚,主要是为了()A.充分利用光热B.节约土地资源C.增加观赏价值D.利于空气流通【解析】1选B

2、,2选D,3选B。第1题,江浙草莓种植户选择在大城市郊区种植草莓,主要是直接面向大城市销售,而江浙主要提供的是先进的种植技术。第2题,白色地膜透光率较高,而草莓地垄多用黑色地膜覆盖,其优势在于减少光照,从而抑制杂草生长。与白色地膜相比,用黑色地膜覆盖对减少水分蒸发、减轻病虫危害、增加土壤肥力作用不大。 第3题,立体大棚与平面大棚相比,同样土地面积产量增大,故主要是为了节约土地资源。读下列四幅图,完成46题。4.四幅图所表示的发展农业生产时分别改造的区位因素是()A.温度、地形、水源、土壤B.光照、土壤、地形、水源C.湿度、土壤、地形、水源D.通风、地形、水源、土壤5.图的农业生产方式所出现的地

3、区最可能是()A.北京市郊区 B.河西走廊C.三江平原 D.南疆盆地6.农业的区位选择实质就是()A.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B.对土地的合理利用C.交通运输的不断发展D.国家政策措施的影响【解析】4选A,5选A,6选B。第4题,图玻璃温室主要是对农业生产条件中的温度进行改造;从等高线数值能看出图中显示的是梯田景观,主要是在山地丘陵地带,属于对地形的改造;新疆坎儿井主要是把地表水变为地下水,以减少干旱区的水汽蒸发,属于对水源的改造;华北平原土地盐碱化严重,实施井排井灌是为了改良土壤。第5题,图为利用玻璃温室进行农业生产,这种生产方式投入较高,技术要求高,一般多出现在经济发达地区,尤其在大城市的郊区,

4、河西走廊、三江平原及南疆盆地均远离经济发达地区。第6题,农业的区位选择实质就是对农业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要做到因地制宜。下图为“我国东部某省(区)局部农业结构在不同阶段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7.该省区(最)可能是()A.辽宁 B.山东C.上海 D.广东8.下列关于图示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A.气候条件变化是导致图示变化的最主要原因B.甲、乙两城市的自然条件差别很大C.各城市地区专业化生产日趋明显D.甲、乙两城市的农业逐渐衰落【解析】7选D,8选C。第7题,看农业结构的组成:乳畜、园艺、水稻、甘蔗其中“水稻、甘蔗”喜高温多雨多布局在我国南方地区。选项中能种植甘蔗的只有广东。第8题

5、,随着高速公路的建设,甲市集中种植水稻,乙市集中种植甘蔗,丙市重点发展乳畜和园艺(靠近市场)。市场需求是导致该地农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到第三阶段呈现地区生产专门化的特点。近年来,“农产品溯源系统”悄然兴起。消费者利用该系统可以查看农产品的生长、加工、销售等过程的信息。下图为“农产品溯源系统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9.农产品溯源系统的建立体现了()A.市场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减弱 B.交通在农业生产中的主导性增强C.科技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增强 D.资金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减弱10.推广使用农产品溯源系统有利于()A.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B.降低生产成本C.减少农业生产环节 D.延长农产品的生长周期【

6、解析】9选C,10选A。第9题,农产品溯源系统主要通过信息技术将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相联系,体现了科技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增强。第10题,消费者利用农产品溯源系统可查看农产品的生长、加工、销售等过程的信息,所以农产品溯源系统不能降低生产成本、更不能延长产品的生长周期,没有减少农业生产的环节,但消费者通过查看生产信息,可监督农产品的质量,从而利于农户提高农产品的品质,进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二、非选择题(共20分)11.读亚洲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图,分析下列地区气候资源及其农业发展的条件。(20分)(1)A处_条件组合好,宜种植以_为主的高产粮食作物。(2)B处_条件好,但_资源不丰富,宜发展以_为主的旱

7、作农业。(3)C、D处充分利用具有很大优势的_资源,发展畜牧业和_农业,生产优质的畜产品和_、_等农产品。(4)E处制约农作物生长的首要自然条件是_,形成的特色农业是_。该地区的粮食作物颗粒饱满、质量较好的原因是什么?【解析】第(1)题,A处为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组合好,适宜发展喜湿热的水稻。第(2)题,B处为我国温带季风气候区,属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光热条件较好,适宜旱作农业生产。第(3)题,C、D处属内陆地区,干旱、半干旱区,多草原、荒漠,但光照条件好,适合发展畜牧业和灌溉农业。第(4)题,E处为高寒地区,热量不足,粮食种植主要在河谷中进行,同时昼夜温差大,光照强,

8、利于作物生长。答案:(1)水、热水稻(2)光照、热量水 小麦、棉花(3)草场、光照灌溉(绿洲)长绒棉、葡萄、哈密瓜(任选两种)(4)热量不足河谷农业昼夜温差大,光照强,有利于作物有机质的积累。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10分)下图为“我国某地一种典型农作物生育期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12、13题。12.该农作物最可能是()A.水稻 B.柑橘 C.小麦 D.甘蔗13.该农作物最需要灌溉的生育期是()A.播种发芽成苗期 B.越冬休眠期 C.返青拔节抽穗期 D.成熟收割期【解析】12选C,13选C。第12题,该作物秋季播种,冬季能越冬,春季返青拔节,夏初收割,与小麦的生长期吻合。第13题,小麦返青拔

9、节抽穗期,生长速度快,对水分需求量大,此时正值春季,北方地区降水较少,春旱明显,最需要灌溉。二、非选择题(共20分)14.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20分)材料一美国本土和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材料二玉米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粮食作物之一,从北纬58到南纬3540的地区,均有大量栽培。下表为美国和我国玉米带的比较表。项目美国玉米带中国玉米带纬度37N45N42N46N地形平原平原土壤有机质3%6%2%降水量(毫米)500700450650无霜期(天)160200130145玉米种植面积比重50%50%60%玉米单产7 500千克/公顷6 750千克/公顷(1)分析影响两个地区小麦种

10、植的有利自然条件。(2)由材料二表中数据看出,美国玉米带的玉米单产高于我国玉米带,试从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解析】第(1)题,要求分析两地区的有利自然条件。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美国小麦种植区位于中央大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类型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雨热同期,有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流经,灌溉水源充足;我国东北地区小麦种植区位于东北平原,同样具有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的特点,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气候也具有雨热同期的特点,有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嫩江等河流流经,灌溉水源充足。第(2)题,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美国玉米带的纬度低于我国玉米带,热量条件好,利于玉米的生长;美国玉米带,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土壤更加肥沃;美国是发达国家,农业技术水平高于我国,农作物单产高。答案: (1)地势平坦;均为黑土分布区,土壤肥沃;夏季温暖多雨;水源充足。(2)自然条件:美国玉米带纬度位置比我国玉米带稍低,热量条件优于我国玉米带;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无霜期长,降水略多。社会经济条件:农业科技水平高于我国。- 7 -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地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