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锚杆及土钉施工工艺标准.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4491332 上传时间:2024-09-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8KB 下载积分:8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锚杆及土钉施工工艺标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锚杆及土钉施工工艺标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锚杆及土钉施工工艺标准 11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锚杆及土钉墙施工工艺标准 3.2.1 总则 UCa(3p^V_   3.2.1.1 适用范围 W-<C%9O!   1.锚杆支护结构是挡土结构与外拉系统相结合的一种深基坑组合式支护结构。其挡土 =CFO]9   结构与悬臂式或内撑式支护结构相同,诸如:钻孔灌注桩、钢板桩、预制混凝土桩、地下连 @tM1e<   续墙等。适用于较密实的砂土、粉土、硬塑到坚硬的黏性土层或岩层中的大型、较深、邻近 DKPX_::   有建(构)筑物而不允许有较大变形的基坑和不允许设内支撑的基坑。存在有地下埋设物而不 %S. _3`A   允许损坏的场地不宜采用。 ,@; ",   2.土钉墙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或经人工降低地下水位后的人工填土、黏性土和弱胶结 jav7V"$   砂土的基坑支护或边坡加固。土钉墙宜用于深度不大于12m 的基坑支护或边坡加固,当土 5hr$tkk L   钉墙与有限放坡、预应力锚杆联合使用时,深度可增加;不宜用于含水丰富的粉细砂层、砂 F * =>=   砾卵石层和淤泥质土;不得用于没有自稳能力的淤泥和饱和软弱土层。 *Ew`Fm H   3.2.1.2 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 1aP3oXLL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 ); V`f p%7W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 ); bJ4})P&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 S1p 4.qJ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 )。 uZL,+Ce|   3.2.2 术语 iH<:wLY&J   1.锚杆:由锚固段、自由段、锚头组成的,一端与支护挡土结构相连,一端与土层相 Xia4 I* *   锚固的细长杆件。依靠其锚固段与土体的摩阻力,加固或锚固现场土体。一般采取先在土层  Gf_Je    中钻孔,后置入钢筋、在锚固段注浆、锚头紧固的方法制成。亦可采用置入钢管、角钢、钢 $9YAq/#Q   绞线,在锚固段注浆的方法制成。 p{ X?_F   2.锚杆支护结构:锚杆支护结构包括挡土支护结构、腰梁和锚杆三部分组成。挡土支 bWWZGl 9   护结构能够是钢板桩、排桩墙、连续墙等各种挡土结构;当挡土结构为非连续体时,在锚拉 _^w&k{T   点标高处应加腰梁,使之形成整体共同受力。 xl2;DFiYt   3.锚固体:土层锚杆的锚固段全长即为锚固体。锚固体是由水泥砂浆或水泥浆将拉杆(预 o-i9 :AHs   应力筋)与土体黏结在一起形成的,一般呈近似圆柱体状。 K93L-K^J   4.锚头:锚头是锚杆体的外露部分,由锚杆台座、承压垫板及紧固器三部分组成。 ?, B4   5.台座:一般锚杆轴线与支护挡土结构间有一定的倾角(称为锚杆倾角),以台座作为 )hG4,0hv&   调整构件,并固定拉杆位置防止滑动。锚杆经过台座与挡土结构的接触面,分布其集中力, Lmsc ~~   避免挡土结构承受过大的局部应力而损坏。 ~'1gX`o:   6.承压垫板:直接承受拉杆拉力的垫板,并将拉力传递给台座。 .>#X*u   7.紧固器:又称锚具,是将拉杆锚固在台座、垫板和挡土结构的连接件。 M h"X9-Ot   8.拉杆:拉杆是锚杆的主要部分,拉杆从锚头到锚固体的末端,其长度取决于锚固段 6}l[ %8   和自由段的总长度。拉杆能够是粗钢筋、钢丝绳或钢绞线构成。  jYUN:   9.土钉:依靠其全长与土体的摩阻力,用来加固或锚固现场土体的细长杆件。可采取 [[$dPa9   先在土层中钻孔,后置入钢筋、在全孔注浆的方法制成。亦可采用将钢管、角钢直接击入土 7+9o<j@@o   中,再注浆的方法制成。 xO[V>Ud   10.土钉支护:以土钉、被加固的土体、钢筋混凝土面层和必要的防水措施组成的支护 /|0xOiib   体系。 P{,A%t   3.2.3 基本规定 `^ZhxFX   1.锚杆及土钉墙支护工程的设计、施工与监测宜统一由支护工程的施工单位负责,以 '8Cg2v5&w   便于及时根据现场测试与监控结果进行反馈设计;当设计、施工与监测不为一个单位时,三 qv^P   者应相互配合,密切合作,确保安全施工。 h0R.c|g[   2.锚杆及土钉墙支护的设计计算按《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中有关规 a,36FF~&   定执行。施工中应特别重视地表水和地下水对支护工作的影响,应设置良好的排水系统并在  !2kM   施工前进行降低地下水位;一般情况下,应遵循分段开挖、分段支护的原则,不宜按一次挖 IL go:xQ   就再行支护的方式施工。同时,应考虑施工作业周期和降雨、振动等环境因素对开挖面土体 LC4VlfU   稳定性的影响,做到随开挖随支护,以减少边坡变形。 uwQgu!|x   3.施工中应对锚杆或土钉位置,钻孔直径、深度及角度,锚杆或土钉插入长度,注浆 7]} I   配比、压力及注浆量,喷锚墙面厚度及强度、锚杆或土钉应力等进行检查。 e^em^1H( %   4.每段支护体施工完成后,应检查坡顶及坡面位移,坡顶沉降及周围环境变化,如有 0cSm^a   异常情况应采取措施,恢复正常后方可继续施工。 _CPj] m{   3.2.4 施工准备 tA^+RO4   3.2.4.1 技术准备,锚杆与土钉支护施工前必须具备下列文件: 'z^'+}iyv   1.工程周边环境调查及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r95 ,X!   2.支护施工图纸齐全,包括支护平、剖面图及总体尺寸;挡土结构的类型、详细设计 <o9AjASv\,   图纸及设计说明,如已施工完毕应有施工的详细记录;标明锚杆、土钉位置、尺寸(直径、 bfpeK>T   孔径、长度)、倾角和间距;喷射混凝土面层厚度及钢筋网尺寸,土钉及喷射混凝土面层的 Q>\ Ho'   连接构造方法和混凝土强度等级; [0qswsV   3.排水及降水方案设计; $3B%4#s   4.施工方案或施工组织设计,规定基坑分层、分段开挖的深度及长度,边坡开挖面的 I{0cnq/   裸露时间限制等; p7 !y#   5.现场测试监控方案,以及为防止危及周围建筑物、道路、地下设施安全而采取的措 hxj\   施及应急方案;了解支护坡顶的允许最大变形量,对邻近建筑物、道路、地下设施等环境影 $W=)-X\>   响的允许程度。 y9?*H?f,   6.确定基坑开挖线、轴线定位点、水准基点、变形观测点等,并在设置后加以妥善保 %TR J   护。 x1Y/^ks@2   3.2.4.2 材料要求 Ip`1Wv_   各种材料应按计划逐步进场,钢材、水泥及化学添加剂必须有相关产品合格证,锚杆及 /s%-c!o^   土钉所用的钢材需要焊接连接时,其接头必须经过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I L7kpH+y   3.2.4.3 主要机具设备 xjF>AAM_Px   1.成孔机具设备 X^dasU{*   根据现场土质特点和环境条件选择成孔设备,如:冲击钻机、螺旋钻机、回转钻机、洛 \1&4wzT   阳铲等;在易塌孔的土体钻孔时宜采用套管成孔或挤压成孔设备。 7Y-Q, ?1   2.灌浆机具设备 a!4p$pR   灌浆机具设备有注浆泵和灰浆搅拌机等;注浆泵的规格、压力和输浆量应满足施工要求。 Y c?S<   3.混凝土喷射机具 sw}^@0ua=   混凝土喷射机具有Z-5 混凝土喷射机和空压机等;空压机应满足喷射机所需的工作风压 pg!oi?Jn   和风量要求;可选用风量9m3/min 以上、压力大于0.5MPa 的空压机。 tS\Db'C7   4.张拉设备 ~`Vo0Z*S   张拉设备用YC-60 型穿心式千斤顶,配YC-60 型油泵、油压表等,YC-60 型穿心 Vv5T(~    式千斤顶在使用前必须送当地技术监督部门或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校验标定。 6C<GYzzo   5.百分表(精度不小于0.02mm,量程小于50mm)。 b;*'j9ly   3.2.4.4 作业条件 G\5Bdo1g   1.有齐全的技术文件和完整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并已进行技术交底。 /E{tNd^S   2.进行场地平整,拆迁施工区域内的报废建(构)筑物和挖除工程部位地面以下3m 内的 v8'XchJ   障碍物,施工现场应有可使用的水源和电源。在施工区域内已设置临时设施,修建施工便道 K0o${%'@7   及排水沟,各种施工机具已运到现场,并安装维修试运转正常。 Eb6cL`#N   3.已进行施工放线,锚杆孔位置、倾角已确定;各种备料和配合比及焊接强度经试验 @].!}tz   可满足设计要求。 Uc ,..   4.当设计要求必须事先做锚杆施工工艺试验时,试验工作已完成并已证明各项技术指 B<Cg_C   标符合设计要求。 "Dq^r9   3.2.5 材料和质量要点 Hi$N"16A5z   3.2.5.1 材料的关键要求 }wBpBw2J   1.锚杆(土钉) _akjgwu   用作锚杆(土钉)的钢筋(HRB 335 级或HRB 400 级热轧螺纹钢筋)、钢管、角钢、钢 P|lDW|}D@   丝束、钢绞线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和现场复试的试验报告。 XhWo~zh"   2.钢材 cH:&S=>h   用于喷射混凝土面层内的钢筋网片及连接结构的钢材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合格 +R;LHRS%   证和现场复试的试验报告。 8cMX=P   3.水泥浆锚固体 2 w! 0$   水泥用强度等级为32.5、42.5 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并有出厂合格证;砂用粒径小于2mm QuI!`/N)z   的中细砂;水用pH 值小于4 的水;所用的化学添加剂、速凝剂必须有出厂合格证。 cH|J   3.2.5.2 技术关键要求 w~pe?j_F$   1.灌浆是土层锚杆及土钉施工中的一道关键工艺,必须认真进行,并作好记录。灌浆 :ec>[N~KG   材料宜采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其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10;当灌浆材料用水泥浆时,水灰 gVJh@]8)   比为0.4~0.5 左右,为防止泌水、干缩,可掺加0.3%的木质素黄酸钙;当灌浆材料用水泥 Ad3TD L?   砂浆时灰砂比为1:1 或1:2(重量比),水灰比为0.38~0.45,砂用中砂并过筛。如需早强, $$Ibr]$5   可掺加水泥用量3%~5%的混凝土早强剂;水泥浆液试块的抗压强度应大于25MPa,塑性 /!6 VP |   流动时间应在22s 以下,可用时间应为30~60mira 整个灌浆过程应在5min 内结束。 Yb[)ETf^   2.灌浆压力一般不得低于0.4MPa,亦不宜大于2MPa;宜采用封闭式压力灌浆和二次 Ro<5c_k   压力灌浆,可有效提高锚杆抗拔力(20%左右)。 {3K ]Q=   3.锚杆、土钉墙设计及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vXI %|.   (1)锚杆的构造要求 ~% `hh9]   1)锚杆的锚固体应设置在地层的稳定区域内,且上覆土层厚度不宜小于4.0 m; Wap\J7NY   2)锚杆的自由段长度不宜小于5m 并应超过潜在滑裂面1.5m; P9S)7&+DL   3)土层锚杆锚固段长度不宜小于4m; 5UK}AkEe&x   4)锚杆上下排垂直间距不宜小于2.0 m,水平间距不宜小于1.5m; jSdC1,wR   5)锚杆倾角宜为15°~25°,且不应大于45°; oGbh *   6)沿锚杆轴线方向每隔1.5~2.0 m 宜设置一个定位支架; [IHG9Xg   7)锚杆锚固体宜采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其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10。 *`Ge8?qC   (2)土钉墙的构造要求 'cK{FiIT   土钉墙墙面坡度不宜大于1:0.1;土钉的长度为开挖深度的0.5~1.2 倍,间距宜为1~ oJE<}~_k   2m,与水平面夹角宜为5°~20°;土钉钢筋宜采用HRB 335、HRB 400 级钢筋,钢筋直 a |]}uFr   径宜为16~32mm,钻孔直径宜为70~120mm;土钉必须和面层有效连接,应设置承压板 2J 3y 1   或加强钢筋等构造措施,承压板或加强钢筋应与土钉螺栓连接或钢筋焊接;喷射混凝土面层 U:PtRSdn!b   宜配置钢筋网,钢筋直径宜为6~10mm,间距宜为150~3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 2@N-#x '   于C20,面层厚度不宜小于80mm,钢筋网片搭接长度应大于300mm;当地下水位高于基坑 uFvR(LDb&g   底面时,应采取降水措施或截水措施,坡顶应采用砂浆或混凝土护面,其宽度应不小于 (8NE'd8   800mm,并高于地面,以防止地表水灌入基坑,坡脚应设排水沟和集水坑,坡面可根据具 ,kFp%qNj   体情况设置泄水管。 br?pfs$U   3.2.5.3 质量关键要求 DW)81*~g   1.根据设计要求、水文地质情况和施工机具条件,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选择合适 X&M04   的钻孔机具和方法,精心操作,确保顺利成孔和安装锚杆并顺利灌注。 }+)q/]%   2.在钻进过程中,应认真控制钻进参数,合理掌握钻进速度,防止埋钻、卡钻、塌孔、 %."w]fy>P   掉块、涌砂和缩颈等各种通病的出现,一旦发生孔内事故,应尽快进行处理,并配备必要的 {~'Iu8TvZ   事故处理工具。 emT/H 95|,   3.钻机拔出钻杆后要及时安置锚杆(土钉)并随即进行注浆作业。 Y44[2 :m   4.锚杆安装应按设计要求,正确组装,认真安插,确保锚杆安装质量。 ' 'p<C)Q   5.锚杆灌浆应按设计要求,严格控制水泥浆、水泥砂浆配合比,做到搅拌均匀,并使 ` "#h hKG   灌浆设备和管路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G8;91u   6.施加预应力应根据锚杆类型正确选用锚具,并正确安装台座和张拉设备,保证数据 R)=){SI:1)   准确可靠。 %@HuAcNi   3.2.5.4 职业健康安全关键要求 K[Vj+qdyl   1.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正确佩带安全帽; nJwP|P_   2.电工和机械操作工必须经过安全培训并持证上岗; {r#uD5NJ/   3.基坑四周必须设置不低于1.5m 的维护设施,沿道路侧夜间必须有红色灯光示警。 qu;$I'Ul%   3.2.5.5 环境关键要求 >Udq{<]#r   应加强混凝土喷射机械的维护保养,在作业过程中,不得出现漏风、漏气现象,最大限 5inCAPXz   度的控制粉尘污染。 #6C<P!]V   3.2.6 施工工艺        [i_evsUj?   3.2.6.1 工艺流程 lWUQkS   1.土层锚杆施工工艺流程:土方开挖→修整边壁→测量、放线→钻机就位→接钻杆→ =o'g5Be<F   校正孔位→调整角度→打开水源→钻孔(接钻杆)→钻至设计深度→冲洗→插锚杆→压力灌 4P#4R B   浆养护→裸露主筋除锈→上横梁(或预应力锚件)→焊锚具→张拉(仅限于预应力锚杆)→  } #&L   锚头(锚具)锁定。 apnpy\in   土层锚杆干作业施工程序与水作业钻进法基本相同,只是钻孔时不用水冲泥渣成孔,而 _v++NyZXx   是将土体顺钻杆排出孔外而成孔。 &}\{qFD;   2.喷射混凝土面层施工工艺流程:立面子整→绑扎钢筋网片→干配混凝土料→依次打 ? ?("0U   开电、风、水开关→进行喷射混凝土作业→混凝土面层养护。 MeAY\V%G=o   3.2.6.2 操作工艺 -z% ->OUu   1.基坑开挖 r,Msg&rT   锚杆、土钉支护应按设计规定分层、分段开挖,做到随时开挖,随时支护,随时喷混凝 5Fbb5`(   土,在完成上层作业面的锚杆预应力张拉或土钉与喷射混凝土以前,不得进行下一层土的开 _rz\[{)   挖。当基坑面积较大时,允许在距离四周边坡8~10 m 的基坑中部自由开挖,但应注意与分 '$5d6?BC`3   层作业区的开挖相协调;当用机械进行土方开挖时,严禁边壁出现超挖或造成边壁土体松动 ,uO_C( G/i   或挡土结构的破坏。为防止基坑边坡土体发生塌陷,对于易塌的土体可采用以下措施: ezri9\Ju   (1)对修整后的边壁立即喷上一层薄的砂浆或混凝土,待凝结后再进行钻孔; Pon0(:#1   (2)在作业面上先安装钢筋网片喷射混凝土面层后,再进行钻孔并设置土钉; 'z@]h m#   (3)在水平方向分小段间隔开挖; ^N`KT    (4)先将开挖的边壁作成斜坡,待钻孔并设置土钉后再清坡; /UaQ 2h\   (5)开挖时沿开挖面垂直击人钢筋和钢管或注浆加固土体。 fgHsg@33N   2.排水 1&Ma`M('   (1)锚杆、土钉支护宜在排除地下水的条件下进行施工,应采取恰当的降、排水措施 m~&>+q ^7   排除地下水(包括地表、支护内部、基坑排水),以避免土体处于饱和状态并减轻作用于面 MOHw{Vw(   层上的静水压力。 {}=5uU2Tu   (2)基坑四周支护范围内应预修整,构筑排水沟和水泥砂浆或混凝土地面,防止地表 >xH?`I7;f   水向地下渗透。靠近基坑坡顶2~4m 的地面应适当垫高,而且里高外低,便于径流远离边 t{B6W)q   坡。 i?)bF!J   (3)在支护面层背部应插入长度为400~600mm、直径不小于40mm 的水平排水管, - 8jlh   其外端伸出支护面层,间距可为1.5~2m,以便将喷射混凝土面层后的积水排出。 R/6 v#9m7   (4)为了排除积聚在基坑内的渗水和雨水,应在坑底设置排水沟和集水坑,坑内积水 Eok8+7g0&   应及时抽出。排水沟应离开边壁0.5~lm,排水沟和积水坑宜用砖砌并用砂浆抹面以防止渗 $-E<{    漏。 9yLPh/!Ob   3.钻孔与锚杆制作 AAF;M}le,   (1)钻孔时要保证位置正确(上下左右及角度),防止高低参差不齐和相互交错。 IEfm>N-]   (2)钻进时要比设计深度多钻进100~200mm,以防止孔深不够。 c3\p@}   (3)锚杆应由专人制作,接长应采用对焊或帮条焊,为使锚杆置于钻孔的中心,应在 4dh> B>Q   锚杆上每隔1500mm 设置定位器一个;钻孔完毕后应立即安插锚杆以防塌孔,为保证非锚 Af^9WJ   固段锚杆能够自由伸长,可在锚固段和非锚固段之间设置堵浆器或在非锚固段涂以润滑油 E,4*a5Fi   脂,以保证在该段自由变形;当使用钢绞线作锚杆时,使用前应检查有无油污、锈蚀、缺股 YT@H^=   断丝等情况,端部要用钢丝绑扎牢,不得参差不齐或散架。 Pfm B{   4.注浆 E/E|*6R   (1)注浆管在使用前应检查有无破裂和堵塞,接口处要牢固,防止注浆压力加大时开 J!'IkC$>   裂跑浆;注浆管应随锚杆同时插入,干成孔时在灌浆前封闭孔口,湿成孔时在灌浆过程中看 ?W&ajH_T   见孔口出浆时再封闭孔口。 I#zL-RXT   (2)注浆前要用水引路、润湿输浆管道;灌浆后要及时清洗输浆管道、灌浆设备;灌 v\XO?UEJ2   浆后自然养护不少于7d,待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时方可进行张拉工艺;在灌浆体硬化 _cbXzSYq&   之前,不能承受外力或由外力引起的锚杆移动。 WVL\|y728s   5.锚杆、土钉试验 / {Z<!7u;U   (1)锚杆试验 w1= f\   1)应在锚杆锚固段浆体强度达到15MPa 或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方可进行。 XJ3aaMh"   2)锚杆试验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l20-99) 6x8lnXtA   附录E 的规定,在试验前做试验方案,并经批准后执行。 ;S+"z;$m   (2)土钉试验 &|Vzo@D(!   1)土钉支护施工必须进行现场抗拔试验,应在专门设置的非工作土钉上进行抗拔试验 Q!W+vh   直至破坏,用来确定极限荷载,并据此估计土钉的界面极限黏结强度。 BCr*GtR)W   2)每一典型土层中至少应有3 个专门用于测试的非工作钉。测试钉的总长度、黏结长 bw[K^/   度和施工方法原则上应与工作钉一致。 $ 2k9gO   3)土钉的现场抗拔试验时,土钉、千斤顶、测力杆三者应在同一轴线上,千斤顶的反 g0RfvR   力架应置于混凝土面层或土钉上、下部,安设两道工字钢或槽钢作横梁,并与护坡墙紧贴; +RD{<~i   当张拉到设计荷载时,拧紧锁定螺母完成锚定工作;张拉时宜采用跳拉法或往复式拉法,以 @X#e   保证土钉和钢梁受力均匀;张拉力的设定应根据实际所需的有效张拉力和张拉力的可能松弛 IZ+ZIR@}ci   程度而定,一般按设计张拉力的75%~85%进行控制。 ^g n7DiIPH   4)测试钉进行抗拔试验时的注浆抗压强度不应低于6MPa。试验应采用连续分级加载, gz"I=9   首先施加少量初始荷载(不大于土钉设计荷载的20%)使加载装置保持稳定,以后的每级 C)0JcM   荷载增量不超过设计荷载的20%。每级荷载施加完毕后应立即记下位移读数并保持荷载稳 pkEqd"G   定不变,继续记录以后l min、6 min、10 min 的位移读数。若同级荷载下10 min 与1 min 的 2sXX0kq~V   位移增量小于l mm,即可施加下级荷载,否则应保持荷载不变继续测读15min、30min、60rain O8WL ulo   时的位移。此时若60 min 与6 min 的位移增量小于2mm,可进行下级加载,否则即认为达 ;/.XAxkFL   到极限荷载。根据试验得出的极限荷载必须大于设计荷载得1.25 倍,否则应反馈修改设计。 EX^j^#N   6.喷射混凝土 H-1y 2AQ   (1)在喷射混凝土前,面层内的钢筋网片牢固固定在边坡壁上并符合规定的保护层厚 xk8P4`;d$   度的要求。钢筋网片可用插入土中的钢筋固定,在混凝土喷射时应不出现移动。 7tr;adjs   (2)筋网片可用焊接或绑扎而成,网格允许偏差为10 mm;钢筋网铺设时每边的搭接 ^3  '7   长度不小于一个网格的边长或200mm,如为焊接则焊接长度不小于网筋直径的10 倍。 GT} =(sD L   (3)喷射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按设计要求经过试验确定,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宜大于 6P KH%   12mm;喷射混凝土作业,应事先对操作手进行培训,以保证喷射混凝土的水灰比和质量能 5>'1[e45   达到要求;喷射混凝土前,应对机械设备、风、水和电路进行全面检查及试运转;喷射混凝 %}asw/WiUa   土的喷射顺序应自下而上,喷头与受喷面距离宜控制在0.8~1.5m 范围内,射流方向垂直指 A!Ls<D.   向喷射面,但在钢筋部位应先喷填钢筋一方后再侧向喷填钢筋的另一方,防止钢筋背面出现 Pe_iA_   空隙;为保证喷射混凝土厚度达到规定值,可在边壁上垂直插入短的钢筋段作为标志。 RRGCO+)*   (4)为加强支护效果,在喷射混凝土时可加入3%一5%的早强剂;在喷射混凝土初凝 E%vG#   2h 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此后应连续喷水养护5-7d。 CYZx/r<   (5)喷射混凝土强度可用边长100 mm 立方试块进行测定,制作试块时应将试模底面 ^Fr82rJs   紧贴边壁,从侧向喷射混凝土,每批至少留取3 组(每组3 块)试件。 Jn_;  cN   7.施工监测 jz_\B(m9%   (1)锚杆、土钉支护的施工监测应包括下列内容:支护位移、沉降的测量;地表开裂 9oL/oL-J/   状态(位置、裂宽)的观察;附近建筑物和重要管线等设施的变形测量和裂缝观察;基坑渗、 'W/E*O6BY   漏水和基坑内外的地下水位变化。在支护施工阶段,每天监测不少于3 次;在支护施工完成 j`Xe0U<   后、变形趋于稳定的情况下每天1 次。监测过程应持续至整个基坑回填结束为止。 4A_}:nU   (2)观测点的设置:观测点的总数不宜少于3 个,间距不宜大于30m。其位置应选在 FbVdqO   变形量最大或局部条件最为不利的地段。观测仪器宜用精密水准仪和精密经纬仪。 TlD)E   (3)应特别加强雨天和雨后的监测,以及对各种可能危及支护安全的水害来源(如场 e5_:15%R\   地周围生产、生活排水,上下水管、贮水池罐、化粪池漏水、人工井点降水的排水,因开挖 !Qu)JR   后土体变形造成管道漏水等)进行仔细观察。 e 'I13)   (4)在施工开挖过程中,基坑顶部的侧向位移与当时的开挖深度之比超过3‰(砂土 |@]`" k   中)和3‰~5‰(一般黏土中)时应密切加强观察、分析原因并及时对支护采取加固措施, UC)-Fd   必要时增用其它支护方法。 yp=(wcJ   3.2.7 质量标准 8'Eu6H&$G   锚杆及土钉墙支护工程质量检验应符合表3.2.7 的规定。 9|Cu2   IG?044Y   3.2.8 成品保护        LEoL6ga   1.锚杆的非锚固段及锚头部分应及时作防腐处理。 zmH8#   2.成孔后立即及时安插锚杆,立即注浆, 防止塌孔。 O mkl|l9   3.锚杆施工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夜间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防止砂浆配合比不 x4jn45]x@   准确。 T!.6@g`x>   4.施工过程中, 应注意保护定位控制桩、水准基点桩,防止碰撞产生位移。 iV5x-G`   3.2.9 安全环保措施 [,s{/OM   1.施工人员进入现声场应戴安全帽,高空作业应挂安全带,操作人员应精神集中,遵 *Z*4L|zT   守有关安全规程。 )jbYWR *&   2.各种设备应处于完好状态,机械设备的运转部位应有安全防护装置。 rt r0 d   3.锚杆钻机应安设安全可靠的反力装置,在有地下承压水地层中钻进时,孔口应安设 +$Q33@F5l   可靠的防喷装置,以便突然发生漏水涌砂时能及时封住孔口。 WyH2` xxX   4.锚杆外端部的连接应牢靠,以防在张拉时发生脱扣现象。 2x-67_BHY=   5.第拉设备应经检验可靠,并有防范措施,防止夹具飞出伤人。 B d$i%.r   6.注浆管路应畅通,防止塞管、堵泵,造成爆管。 :d7Ju.*J   7.电气设备应可靠接地、接零,并由持证人员安全操作。电缆、电线应架空设置。 d4h1#MK   3.2.10 质量记录        4:A dn?"   1.各种原材料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 Pl4$`Qw#y   2.锚杆或土钉施工记录; AW;"` ].   3.锚杆或土钉试验记录; #w3cImgp2   4.支护结构监测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技术交底/工艺/施工标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