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南通区域图书馆自动化、 网络化建设情况调查报告FF1涂中群, 周威平1 21南通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 江苏南通 226007) 2南通大学科学技术处, ( 江苏南通 226007) E-mail:摘 要: 本文概述 年对南通区域内各类型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建设情况的调查结果。经过对典型案例、 内外环境的阐述, 分析各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方面所取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并根据以上分析做出基本结论, 指出区域图书馆网络化建设成功的关键之一在于要有一个集群的创新环境。关键词: 区域性图书馆 图书馆自动化 图书馆网络化 调查报告 集
2、群创新环境1概况 南通地处中国东海岸中部, 长江入海口北岸, 毗邻上海、 苏州等市, 下辖崇川区、 港闸区、 富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 启东、 海门、 通州, 如皋四个县级市和海安、 如东二县, 总面积8001平方公里, 人口789万。市区面积224平方公里, 人口74万, 素有江海门户之称。其间山明水秀, 景色宜人。宽阔清澈的濠河象一条缓缓飘动的玉带, 静静地环绕城市中心地区, 犹如少女脖子上的翡翠项链, 给整个城市增添了动感之美。1984 年 4 月被国务院列为中国沿海进一步对外开放城市之一。南通是中国近代工业和近代教育的发祥地之一。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清末状元、 民族实业家、 教
3、育家张謇以其独具慧眼的区域化发展理念为指导, 在这里兴实业、 办教育, 以挽救危亡的中国。从此, 南通以创办全国第一所师范学校、 第一座民间博物苑、 第一所纺织学校、 第一所刺绣学校、 第一所戏剧学校、 第一所中国人办的盲哑学校和第一所气象站等七个第一, 而在中国近代文化科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正如吴良镛先生所指出: ”张謇发展南通的思想不但基于城市观念, 而是谋求整体协调发展, 具有区域发展的思想”。”设一大藏书楼, 广集中西要籍, 以供士林浏览, 以广天下风气” , 始终是张謇的理想和期望。也是她区域整体发展思想的具体表现。从19 张謇创办南通图书馆, 此后私立南通医学专门学校建立图书室,
4、各县市图书馆、 室涌现、 流动图书点相继建立, 放眼至今这90多年的历史长河, 我们均可看到其思想传承深厚的历史沉淀: 南通早就具备了一个与其它地区大同小异的传统模式的图书馆网络。其格局为: 公共图书馆、 学校图书馆、 科研图书馆、 工会图书馆、 乡镇街道图书馆等。然而限于历史条件的限制, 其间尽管也大谈馆际互借、 区1本课题得到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编号01KJB5 9) 资助1 域合作、 资源共享, 但收效甚微。为配合”区域图书馆网络化建设”课题的研究和进展, 我们从 1月到 8月跟踪调查、 收集南通县市区各图书馆的情况, 选取的图书馆对象是: 各县市图书馆、 地方高校图书馆、 部
5、分中小学图书馆( 室) 、 市级情报研究因此及其它部分单位下属图书馆( 室) ; 调查的角度是自动化、 网络化建设情况以及对区域图书馆网络建设的认知程度; 调查采取直接调查采访为主、 电话调查为辅以及经过个间接调查和网上问卷的方式。本次调查描绘出了南通图书馆事业当前的概貌: 公共图书馆7个、 少儿图书馆1个、 乡镇图书馆59个、 大学图书馆1个、 专科院校图书馆8个、 中等专业学校图书馆6个、 市级科技情报所1个、 文化馆( 站) 305个、 档案馆14个、 另外普通中学394所, 小学1024所基本上都设有图书馆( 室) 。已形成一个多层次多类型区域化的文献资源收藏体系。大多数县以上图书馆、
6、 高校图书馆以及情报研究所等实现或基本实现了采访、 编目、 流通的办公自动化。在网络化、 数字化建设方面, 虽主要集中在少数图书馆特别是是高校图书馆, 但随着南通市公众互联网、 校校通工程以及信息咨询服务业的迅速发展, 覆盖全市各区县的高速宽带城域网已具备了将各公共图书馆连接入网的能力, 覆盖全市各大中专院校的高速教育城域网又使各校图书馆获得了千兆互联的能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至 12月31日, 全市已有所中小学校接入”校校通”网络, 覆盖范围涵盖至每一个乡镇中学和每一个定点完小。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升级,为南通市各图书馆从传统的条块布局向区域网络化发展准备好了外部条件, 并使图书馆人长久以
7、来孜孜以求的两个基本目标, 即联合采购、 联合存贮、 联合编目、 数据共享以及馆际互借、 联机检索、 网络预约、 通借通还有了得以完美实现的可能。然而, 区域图书馆网络建设需要的不但是良好的硬件环境, 也需要一个和谐的各方面相互协调的软环境。在这里我们能够看到南通各类型图书馆大致的管理体制。如图所示: 教育部( 厅) 文化部( 厅) 市级政府教 育 局文 化 局科研机构党政机关企业与团体高校中小县市其它情报所( 室) 图书馆( 图书馆( 学图图书馆图书馆图书馆书馆室室) 室) 2 从图中能够看出, 各图书馆之间至少有以下不同点: 管理机制、 发展规划、 投资预算和服务对象等, 反之, 管理机制
8、、 发展规划、 投资预算和服务对象也是制约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因素。这是我们在建设区域图书馆网络时不容回避的问题, 一种在一定区域内的众多不同规模等级图书馆( 包括公共图书馆、 学校图书馆、 科研图书馆等) 和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 组织等行为主体之间纵横交错的关系。2.典型案例 这里的典型案例主要是指南通区域内各图书馆的自动化和网络化情况。自动化主要是指从采访、 编目到借阅、 查询、 管理的自动化, 包括引进中外文数据库和馆藏特色数据库等的建设。网络化主要是指狭义的图书馆局域网建设以及编目、 借阅的自动化和网络服务交流。2.1高校图书馆。南通大学图书馆是 年 5 月由原南通医学院、 南通工学院
9、、 南通师范学院图书馆合并组建而成。是江苏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 JALIS) 成员单位。现由启秀校区图书馆、 文峰校区图书馆、 钟秀校区图书馆和新校区图书馆四部分组成, 馆舍总面积27500平方米, 阅览座位近 个, 校内读者3万余人。各校区间使用统一的集成管理系统汇文图书馆管理系统。已形成一个跨城区的高校区域图书馆网络。南通大学图书馆馆藏资源丰富, 覆盖面广, 涵盖哲学、 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 工程技术等门类, 学科体系完整、 结构合理, 适应综合性大学的办学需要。至 底图书馆拥有文献150万册, 年入藏文献10万余册, 拥有丰富的电子文献资源, 藏有各种电子出版物, 先后引进中国期刊
10、网镜像站、 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 维普资讯数据库、 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 超星数字图书馆、 万方博硕士学位论文、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 中文社科篇名数据库、 MEDLINE光盘、 BiosisPreviews、 ProQuestMedicalLibrary、 Springer-Link、 LWW 等多种国内外大型数据库。在特色数据库方面, 有四库全书原文电子版数据库、 张謇、 楚辞、 医学文献数据库和引进的医学类数据库。南通大学图书馆坚持”读者第一, 服务至上”的办馆宗旨, 开展文献流通阅览、 参考咨询、 信息检索、 科技查新、 定题服务、 读者教育、 馆际互借、 文献复制及文献传递等项服务
11、, 除为学校教学科研、 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等提供有力的文献资源保障, 同时为兄弟院校和社会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南通职业大学、 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等八所大专院校图书馆都建有较好的局域网系统, 所采用的管理系统大同小异。数据库建设方面也主要是引进数据库, 如中国科技论文数据库、 中国科技引文数据库、 学术成果数据库、 专利数据库、 中国服装文化数据库、 CALIS外文期刊目录数据库、 Science Online、 Springer Link 、 EBSCO ASP(学术资源数据库)、 BSP(综合性商业资源全文数据库)、 EBSCO数据库等。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3 南通师
12、范高等学校等还建有本馆地方史料特色收藏资源库。这些都是宝贵的能够共享的资源, 但各校重复收藏的比例明显过大, 如中国学术期刊、 万方数据等。2.2市县级公共图书馆。南通市图书馆的前身南通图书馆, 系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 教育家、 思想家张謇先生私人所办, 19 9月7日对外开放, 是中国近代建立较早的十几个公共图书馆之一。目前全馆藏书70多万册, 其中古籍16万册, 古籍善本153部。每年接待读者15万人, 流通书刊近50万册次, 是全市的知识信息情报中心。在馆藏特色方面: 张謇、 金沧江资料较为齐全。业务软件采用的是具有行业特征的ILAS系统。南通市图书馆是南通较早联入互联网的单位, 是江苏
13、文化网组织的”金图工程”成员单位。图书馆网站提供新书预告、 公众通知等, 另对外提供如行业信息专辑类的公众服务项目。数据库建设由于经费的原因尚力不从心。另外, 南通市图书馆是南通市图书馆学会所在地, 对地区内各县市图书馆尽管仅为业务上的指导关系, 交流还局限于诸如会议、 学术上的交流, 但在南通地区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如皋市图书馆, 又名范止安图书馆。采用力博图书馆管理系统, 承担主要的编目和外借管理工作。如皋市图书馆的特色资源是地方文献, 在馆际交流方面借助的是”江苏文化网”平台, 尚未有自己的网站。海安县图书馆, 使用的是ILAS管理系统, 网络建设已有初步的基础, 地方文献含量同样
14、比较高。在海安图书馆, 我们也听到了相同关键词, 那就是”江苏文化网”。但海安馆的通州、 启东、 和海门三市的经济发展较其它县市发达, 在图书馆硬件方面较其它县市图书馆有一定的优势, 大致的情况与其它图书馆类似, 自动化建设已经有相当的硬件基础。除如东县图书馆因拆迁建新馆外, 以上各馆, 均为文化部第三次全国县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的一级图书馆。但各馆在网络建设特别是网上服务等方面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 需要进一步加强, 其中特别是需要加强网络技术人才的培养和门户网站的建设。2.3中小学图书馆( 室) 中小学图书馆( 室) 的大致情况是市内学校图书馆比郊区学校图书馆先进, 重点学校要比非重点的
15、先进。如南通中学, 从 以来, 图书馆得到了长足发展, 业务工作采用汇文图书馆管理系统, 已逐步实现自动化管理, 建有图书馆专门网站, 并建有本校中高考特色数据库。经过学校图书馆管理系统, 学生从网站即能够查询、 预约图书。许多学校图书馆的数字化虽已经提上日程, 但遗憾的是大部分图书馆的管理体系还刚刚建立, 已经增加了大量图书, 但由于技术力量薄弱, 业务工作仍以手工为主。还不能很好地掌握和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 导致学校的网络图书馆尚无法正常投入使用。2.4其它图书馆( 室) 党政机关或企业图书室有鲜明的专业特色, 如党史研究办公室收藏了许多当地珍贵的党史资料, 南通的中远川崎存有不少船舶专业
16、的图书资料。但这些属于专业的图书收藏, 一般4 不对外提供服务。以上案例说明: 当前, 在南通区域各图书馆的发展建设过程中, 还是纵向连接居多, 横向联系薄弱。近几年来, 高校图书馆的网络化、 数字化工作已有了较快的发展, 而各公共图书馆以及其它图书馆则还处于注重自身的自动化、 网络化建设上, 需要加以推动。大家希望有真正意义上网络资源共建共享, 但又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如何才能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 这是我们在区域图书馆网络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3.基本结论 经过这次长时间的调查, 我们发现南通区域内图书馆在自动化、 网络化建设上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外部环境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但各图书
17、馆之间自动化与网络化建设发展却极不均衡, 主要差异在内部业务工作的自动化管理程度、 地方文献特色数据库和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程度。3.1 作为区域内文献信息资源两大重要支柱的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在自动化和网络化建设以及文献信息资源数据库的建设方面已形成明显的反差。高校图书馆应努力发挥自己的技术优势和建设经验, 大力协助区域内各公共图书馆积极推动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工; 公共图书馆则需要加强忧患意识, 注意依托高校图书馆的技术优势, 培养人才, 进一步提高自动化和网络化工作水平。3.2 图书馆已不再是提供信息的唯一机构。各种信息服务公司正在以网络为依托, 以强大的技术力量和充满活力的管
18、理机制, 不断给图书馆带来强大的冲击。图书馆要立于不败之地, 就必须充分发挥区域图书馆的地方资源整体优势, 尽快建成以高校和公共中心图书馆为节点, 各类型基层图书馆为网点的文献信息共建共享网络。最终实现实行区域内的联合采购、 联合编目、 联合存储、 馆际互借和联机检索等功能。3.3 中小学图书馆已成长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南通有普通中学394所, 在校生45.63万人; 其中国家级示范高中11所, 省重点中学17所, 市重点中学35所, , 省现代示范初中31所, 优质高中覆盖率达到85%, , 高中入学率达到80.9%。高考成绩喜人。小学1024所, 在校生54.38万人, 其中省实验小学2
19、3所。南通中小学各项主要指标均居全省第一。她们在长期教育教学中积累下来的大量经验总结和丰富的多媒体课件, 将是南通十分宝贵的地方文献资源。3.4 一个能协调、 规划、 组织、 监督和管理区域图书馆网内各成员馆的权威机构, 将有助于强力推动区域图书馆网络的建设。区域图书馆网络不但是一个区域开放而且电子化、 数字化、 网络化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空间, 也不但是各图书馆的自动化系统经过城域和广域网络进行了联合, 区域图书馆更重要的是还代表着一个地区图书馆的整体竞争力, 它以虚拟信5 息空间的形态展现于世人, 但却必须以强有力的实体形态来推动。3.5区域图书馆网络建设需要一个集群的创新环境 。这需要从两
20、方面予以加强, 一方面是自上而下的政府行为驱动。其出发点是发展区域文化经济。它经过投资等硬方式和制定政策法规等软方式为本地各图书馆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则是自下而上的区域内各图书馆创新合作机制。它经过对基础设施、 区域文化、 行为主体、 信息流的建设等的自发行为和诱导行为, 搭建资源共建共享平台, 实现对区域社会经济文化服务的新跨越。参考文献吴良镛. 张謇与南通”中国近代第一城”. 南通近代第一城研究文集, 南通市文化局编, 年.倪怡中.垂一代之典谟, 震万方之观听张謇的图书馆思想和图书馆事业.涂中群. 区域图书馆: 集群概念与创新模式构造 J.南通大学学报, ( 4) :145-
21、148Investigation report of Nantong regional libraryautomation and networks constructionTu Zhongqun1, Zhou Weiping21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enter of Nantong University, Jiangsu,PRC,2260072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fice of Nantong University,Jiangsu,PRC,226007E-mail:AbstractThis article outlines
22、 in to the Nantong region in various types library automation networksconstruction situation investigation result. Through to the typical case, inside and outsideenvironment elaboration, analyzes various libraries altogether to construct the result and theexistence question in the resources which th
23、e sharing aspect takes above, and according to analyzesdraws the basic conclusion, pointed out regional library network constructs one of successful keysto lie in must have acluster innovation environmentKeywords: Regional library, Library automation, Library network constructionsharing, Investigation report, Cluster innovation environmentResources第一作者简介: 涂中群, 男, 江苏南通人, 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 图书情报理论、 区域网络建设。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