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火灾应急预案6487952094.docx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447992 上传时间:2023-10-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火灾应急预案648795209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火灾应急预案648795209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编号: 时间:2021年x月x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页码:第10页 共10页 四川省地勘局物探队物化探院 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编制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把保障我院职工、家属生命安全作为应急救援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减少火灾事故对职工家属生命财产的威胁和危害。 2、预防为主的方针。遵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把火灾事故的预防作为我院减灾工作的中心环节和首要任务。完善工作机制,各方配合形成整体合力,提高对灾害事故发生发展全过程的综合管理和紧急处置能力。 3、分级管理的原则。责任单位和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负责,紧密配合,迅速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和善后处理工作。 二、编制依据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法律法规等规章。 三、适用范围 物化探院(各野外项目组)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具体包括: 1、火灾事故; 2、易燃易爆物品事故。 四、事故应急指挥系统 (一)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组  长:物化探院院长 副组长:各处处长 成  员:院专职安全员和各处兼职安全员 职责: 1、确定物化探院应急救援工作重大决策,部署和总结年度工作。 2、确定物化探院应急救援工作重要项目建设,并检查落实情况。 3、在发生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时,决定启动事故应急指挥机构,并实施组织指挥。 4、组织做好事故发生后的安全稳定工作和受灾人员的善后及安抚工作。 (二)应急处置管理办公室 地点设在物化探院办公室。 职责: 1、执行物化探院应急处置指挥部的决定,负责火灾、爆炸等灾害事故的综合协调及相关管理工作; 2、一旦发生事故,负责组织相关单位(人员)按照预案迅速开展抢险救援工作,将事故控制在先期应急处置状态,力争最大限度减少事故损失; 3、组织开展一般火灾事故调查处理,配合上级部门进行重大火灾事故调查; 4、承担本预案的修订和管理工作。 (三)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 指挥部设在事故现场周边便于及时掌握事故情况的适当位置,指挥长由在场的最高职务同志担任。 职责: 1、制定总体决策和战斗行动方案,及时掌握变化情况,提出相应措施,适时调整作战方案和调配灭火力量,组织协同作战,必要时请求上级支援; 2、组织火场指挥与专职消防队的通信联络,保障火场前后方的通信畅通; 3、组织专业救援人员了解火场情况,开展火情侦察,判明火场的主要方面,确定灭火决策,并根据救人和灭火需要调整或调集力量; 4、根据火场灭火和抢险救援的紧急需要,划定警戒区,组织疏散警戒区的人员、物资,实行交通管制; 5、根据紧急需要决定就近使用各种水源,切断现场区域内电力供给和可燃气体、液体输送,下令拆除或破损毗邻建筑; 6、根据紧急需要,要求供水、供电、供气、通信、医疗救护、交通运输等有关单位提供协助。 (四)指挥部下设五个小组: 1、灭火行动组 组长:项目负责人 成员:项目组成员 在灭火救援行动中做到统一指挥,准确迅速。根据火灾现场的不同情况,按照以人为本和“先控制、后消灭”的原则,正确应用各种战术,尽快扑灭火灾,减少事故损失。 灭火方法的选择: (1)断绝可燃物 附近有可燃物存在,能搬动的及时移到安全地点,不能搬动的,要采用不可燃材料隔挡;对于流淌的可燃液体可采用泥土、黄沙筑堤,阻止流向燃烧区。 (2)冷却灭火 主要是用水或喷射其他灭火剂灭火。固定场所安装有喷淋系统的要迅速打开系统,高层建筑发生火灾,首先要迅速启动消防泵,利用楼内水袋灭火,同时使用灭火器灭火;野外作业场所在消防器材不足时,应使用简易工具灭火,同时注意钾、钠、碳化钙等忌水物质切不可用水扑救。 (3)窒息灭火 利用棉被、麻袋等浸湿后覆盖在燃烧物质表面,阻断空气灭火(忌水物质须用沙、土覆盖)。 (4)抑制灭火 采用卤代烷、干粉灭火器喷射灭火剂到燃烧区,使燃烧区反应过程中的游离基消失,中止燃烧。 (5)扑打灭火 对小面积草地、灌木及其他固体可燃物燃烧,火势较小时,可用扫帚、树枝、衣物等扑打灭火。对容易漂浮的絮状粉尘等物质不能用扑打灭火方法,以防着火物质因此飞扬而扩大火情。 (6)断电灭火 对于电气线路设备发生火灾,首先要切断电源,在没有断电时,不能用水、泡沫、酸碱灭火剂灭火。 (7)防止爆炸 对受到火势威胁的贮罐、容器要加强冷却降温。防止爆炸,造成火势蔓延扩大。 2、通信联络组 组长:项目技术负责人 成员:项目组成员 负责火灾现场工作中的通信联络保障,填写《火灾扑救现场记录表》,记录总指挥员发布的各项决策、命令的内容,以及参战单位到场的力量和时间等。 3、安全保卫组 组长:项目负责人 成员:全体项目成员 负责火灾现场警戒区的划定,组织疏散警戒区内的人员、物资、限制人员和交通工具进入。 事态控制: (1)事故发生后,首先迅速扑灭火源,发生火灾部位的人员要及时扑灭初起火灾。事故单位主要负责人应立即组织现场人员,采取相应控制措施,疏散无关人员,避免事故扩大,及时向院、队应急救援指挥部和地方消防、防火部门报告。 (2)及时切断事故现场电力,限制用火、用电、在防护可靠且有专业技术人员指导的情况下,及时清理撤除燃油、乙炔、氧气等易燃易爆物品,防止引起次生灾害事故。 人员紧急疏散及撤离: (1)火灾发生后,现场指挥应立即查清空气流动方向、火势蔓延方向、热辐射区域、可能爆炸物质波及的范围以及地形地貌等对人员疏散的影响,对撤离人员进行防护指导和清点疏散人员。发生森林、草原火灾,应当逆风逃生,切不可顺风逃生,被大火包围在半山腰时,要快速向山下跑,切忌向山上疏散和撤离,也不可选择容易沉积烟尘的低洼地及坑、洞。 (2)面对浓烟和烈火,被围困人员首先要强令自己保持镇静,判断安全地点和危险地点,决定逃生的办法。尽快撤离险地,千万不要盲目乱跑,要注意朝空旷地方跑。若道路已被封阻,则应背向烟火方向离开,逃生时经过充满烟雾的路线,要防止烟雾中毒,紧急情况下,可采用毛巾、口罩蒙鼻,匍匐撤离的办法,贴近地面撤离避免烟气吸入。穿越烟火封锁区,可向头部、身上浇水或用湿毛巾、湿棉被、湿毯子等将头、身蒙好,身体尽量贴近地面行进或爬行,穿越危险区。 (3)对火势威胁的周边区域单位、人员的撤离和疏散,应迅速与当地政府或应急机构联系。 人员救护: (1)火灾现场以事故单位的应急救援队伍为主。在未进入火场前应尽可能地掌握被困人员的基本情况、人数和燃烧物、建筑结构和火场环境、人员被困位置等情况。迅速确定救人路线,救护器材及安全保护措施。对伤员应按“先复后固、先止后包、先重后轻、先救后运、急救与呼救并重、搬运与急救一致性”的方法实施现场急救。指导火灾区域内人员采取各种措施进行自身防护和互救工作,并立即与应急救援的医疗机构联系。针对不同伤情确定转移方案及伤员转移过程中的救治方案。 (2)火场救人,对呼吸心跳停止的人员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3)对中毒昏迷人员,可针刺人中、十宣、涌泉穴,待伤员自主呼吸、心跳恢复后迅速送医院抢救。 (4)合并伤口处理,有骨折者应先固定,有出血时应紧急止血,同时防止休克、感染。应给伤员口服止痛片(有颅脑损伤或重度呼吸道烧伤时禁用吗啡)或肌肉注射抗生素,或饮淡盐水等。以多喝少量为宜,如发生呕吐、腹胀等,应停止口服。 (5)火场上的人发现身上着火时要沉着冷静,首先迅速脱下烧着的衣物,无法脱下时,应就地躺下滚压灭火 (6)对仅为表皮烧伤,局部红肿、干燥、无水泡等小面积烧伤的紧急救护:立即将烧伤部位用冷水冲淋或浸泡在冷水中,以降低温度减轻疼痛与肿胀。对被污染和较脏的烧伤部位可以用肥皂水冲洗,但不可用力擦洗。眼睛被烧伤,则将面部浸入冷水中10分钟以上,并做睁眼、闭眼动作。躯干烧伤,无法用冷水浸泡时,可用湿毛巾冷敷患处,注意不要用紫药水、红药水、消炎粉等药物,可适当使用红花油、紫草油烧伤膏等。 (7)对大面积烧伤人员的紧急救护:局部冷却处理后,对创面覆盖包扎,包扎时要稍加压力,紧贴创面,不留空隙,烧伤后出现的水泡破裂,要用生理盐水(冷开水)冲洗并保护创面,包扎时范围大些,防止污染伤口,注意保持呼吸道畅通让休克人员平卧不垫枕头抬高下肢,以增加回心血量,注意保暖,同时迅速转送医院治疗。 (8)对面、颈部烧伤,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呼吸道粘膜充血水肿、出现呼吸梗阻表现,可咳出大量粉红色泡沫痰的呼吸道烧伤人员要保持呼吸道畅通,颈部可用冰袋冷敷,口内可含冰块,以收缩局部血管,减轻呼吸道梗阻,并立即送医院治疗。 4、医疗救护组 组长:项目负责人 成员:项目组成员 负责事故受伤人员的医疗救护工作。 5、善后工作组 组长:项目负责人 成员:项目组成员 负责火灾事故发生后的善后处理、安抚工作。 五、应急保障工作 (一)通信保障 1、保证应急指挥灵活、反应迅速、稳定可靠的通信系统,统一指挥火灾现场的应急处置工作。救灾现场的指挥通信以对讲机集群通信为主。确保火灾现场指挥长与抢险、救援队之间的联系。 2、保证应急处置工作所需人、财、物的及时调控,负责加强应急处置专用通信网和重要通信设施、线路和装备的协调管护,确保办公电话的畅通。同时,为方便应急处置,各分院长的手机必须随时保持开启状态。 (二)交通保障 1、应加强生产区和生活区的交通道路规划和建设,为灾害事故应急处置提供快速、通畅的道路设施。 2、确保消防通道的畅通。必须留足消防通道,需要消防车改道通行的,应事先通知消防队,以防贻误战机。 (三)医疗救护保障 1、发生灾害事故后,医疗救护组必须按照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指令,坚持“救死扶伤、以人为本”的原则,快速组织医护人员对伤员进行应急救治,尽最大可能减少伤亡。 2、根据“分级救治”原则,按照现场抢救、院前急救、专科医救的不同环节和需要实施救护,同时,要根据灾害事故的特性和需要,做好疾病控制和卫生防疫准备工作。 (四)治安保障 灾害事故发生后,治安保卫人员应根据现场需要和指挥部的命令,立即在事故现场周围设置警戒区和警戒线,维持现场秩序。及时疏散受灾人员,必要时可请求支援,保卫重点场所,目标和救灾设施(物资)安全,确保应急救援工作有序进行。 (五)善后处置 1、事故发生后,善后工作组应适时组织人员调查统计灾害事故影响范围和受灾程度,评估灾害事故所造成的损失情况,以及开展应急处置工作的综合情况,上报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2、善后工作组应根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决定,迅速采取切实可行的救济救助措施,确保受灾职工家属的基本生活保障,尽快恢复正常的社区秩序和生产秩序。 (六)队伍保障 积极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和实战演练,增强实战能力。努力提高装备水平和自我防护设施的配备,强化其现场抢险救援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七)资金保障 应急处置所需专项资金主要指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确定的工作项目,以及应急处置日常运作和重大以上灾害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资金。该资金由有关职能部门根据工作开展的实际需要上报资金需求报告,经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审核,队领导批准,财务科按规定程序实施。 六、安全防范 (一)防灾教育培训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是增强企业员工安全意识,提高自防自救能力的重要措施。开展经常性的消防法规和防火安全常识宣传。应急处置办公室要结合企业防火、防爆工作实际,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全员消防安全培训,并加强员工安全教育。 (二)防灾检查 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认真开展安全防范检查。将全面性检查与专项检查、队级检查与各处自查、日常检查与重点抽查有机结合起来。及时发现和整改隐患,堵塞漏洞,纠正违章,切实防止灾害事故发生。 七、其他事项 (一)事故发生后,以最快捷的方式,依托“119”,将发生火灾事故的情况向专职消防队报警(24小时值班),并立即向物化探院(各处处长)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报告。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 2、事故发生的单位、部位; 3、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 4、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5、事故抢救处置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需要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 6、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事故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 7、事故的报告部门、部门负责人、部门安全员和报告人。 (二)发生火灾事故,任何贻误战机的行为都可能造成更为严重或灾难性的后果。有关单位负责人在接到事故发生信息后必须在最短时间内进入各自岗位,迅速开展工作,对任何失职,渎职行为都要依法追究责任。 四川省地勘局物探队物化探院 二〇一一年三月 第 10 页 共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