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高一语文学问点总结三篇 把握学问点是考好成果的唯一途径,高一语文课本学问点有哪些是需要同学们去记忆去学习的?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一语文学问点总结,期望能关怀到大家! 高一语文学问点总结1 一、二基础学问总结沁园春?长沙 1、给加点字注音: 分泌()沁园春()百舸()坎坷()拜谒()遏制()竭力()挥斥()干坼()遒劲()酋长()谩骂()散漫()花蔓()惆怅()稠密()绸缪()寥廓()峥嵘()未雨绸缪: 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方事先做好预备 2、文学常识: 词: 又叫诗余、长短句、曲子词、乐府,是我国传统的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起源于隋唐之际,盛
2、行于宋最初的词都是协作曲调来唱歌的,后来渐渐与音乐分别,成为一种纯粹的文学样式词依据长短来分,有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词的一段叫阙,也叫片。词牌: 古人填词用的曲调的名称,与作品内容无太大关系同一词牌的词结构格式相同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都有不同的规格雨巷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寂寥()彷徨()彳于()颓圮()舷梯()娴熟()悬崖勒马()弦外之音()按捺()刚毅木讷()方凿圆枘()静谧()猕猴()所向披靡()铺张()矫揉造作()繁衍()挑衅() 2、成语悬崖勒马: 比方临到危急的边缘准时糊涂回头弦外之音: 比方言外之意
3、再别康桥青荇()长篙()蒿里行()枯槁()浮藻()缫丝()漫溯()晦朔()斑斓()阑干()波澜()笙箫()萧瑟()大堰河我的保姆 1、字音大堰河()荆棘()火钵()忸怩冰屑()凌侮()叱骂() 团箕()赐予()碾了三番() 2、字形(高一语文必修一学问点总结)大堰河/偃旗息鼓凌侮/诲人不倦叱骂/惊异红漆/膝盖豆浆/船桨辗转/碾了三番 3、词语童养媳: 旧社会中领养人家的女孩做儿媳妇,等儿子长大后结婚,叫童养 童养的儿媳妇叫童养媳瓦菲: 生长在瓦缝中的野草火钵:用来盛火取暖的瓦盆钵,陶制的器具,样子像盆而小团箕:一种用竹篾或柳条编成的圆形器具,用来盛晒粮食等典押: 典和当忸怩担忧: 形容不好意思
4、或不大方的样子咒语: 说期望人不顺当的话天伦叙乐: 指家庭骨肉团聚的欢快 4、文学常识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现代诗人把个人的悲欢融合到民族和人民的苦难与命运中,表现出对光明的猛烈憧憬与追求,富有猛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感情深挚,风格独特,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推动一代诗风的重要诗人诗集有大堰河北方归来的歌等自传性抒情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 青的成名作烛之武退秦师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又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由于左传、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通假字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同矣)行李之往来,共
5、其乏困(共通供)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一词多义辞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言辞,词句)归去来兮辞(一种文体)若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假如)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及,比得上)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好像,好像)微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没有,用来表示一种否认的假设或条件)见其发矢十中_,但微颔之(略微,略微)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浅显,微妙)动刀甚微(稍微)周室卑微,诸侯相并(衰败,衰弱)鄙越国以鄙远(边邑,以?为边邑)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浅陋)蜀之鄙有二僧(边疆)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轻视,看不起)鄙臣不敢以死为我(谦辞,谦
6、称自己)古今异义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义: 东方道路上(款待过客)的仆人今义: 请客的仆人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古义: 出访的人今义: 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等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义: 那人今义: 妻子词类活用名词做状语夜缒而出,见秦伯(在夜里)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在东面)名词做动词晋军函陵,秦军氾南(驻军)动词做名词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恩惠)形容词活用做动词邻之厚,君之薄也(加强,减弱)使动用法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使?消减)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灭亡)意动用法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以?为疆界)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以?为边界)特殊句式推断句是寡人之过也省略句(烛之武)辞曰: 臣之壮也若舍郑以(
7、之)为东道主敢以(之)烦执事倒装句以其无礼于晋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夫晋,何厌之有荆轲刺秦王【词语】荆轲拜谒督亢谬误偏袒扼腕厄运濡染怯懦伤创办目眩鲰生箕踞: 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势戮没: 杀戮和没收拊心: 搥胸,这里形容特殊痛心【成语】切齿拊心: 咬牙捶胸,形容极端痛恨的样子又作切齿腐心无可奈何: 没有方法,无法可想图穷匕现: 比方事情进展到最终,_毕露淬火猝然忤逆铁杵创发上指冠: 形容极度生气悲歌击筑: 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变徵之声: 常作悲壮之声【文学常识】战国策既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是一部历史散文集又称国策,由西汉末年刘向编订鸿门宴【词语】樊哙目眦卮酒参乘啖肉刀俎彘肩瞋目鲰生: 意思是浅陋无
8、知的小人鲰,短小、浅陋飨: 用酒食款待来宾,这里意为犒劳【成语】劳苦功高: 指勤劳辛苦,立下大功秋毫无犯: 秋毫,秋天鸟兽新长的毛;原指细小的东西都不侵害,现多形容纪律严明,丝毫不侵害群众的利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别人是刀和砧板,自己是放在砧板上被宰割的鱼和肉比方生杀之权把握在他人手里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比方外表上有一个堂皇的名目,事实上却另有所图【文学常识】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它不仅是一部相当完备的古代史书,同时又是我国古代史传文学成就的代表作品鲁迅曾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_”记念刘和珍君 一、字词: 洗
9、涤攒射尸骸杀戮辗转黯然绯红不惮: 不怕惊异: 觉得惊异踌躇: 迟疑菲薄: 这里意为微薄喋血: _满地喋,血流出的样子寥落: 稀有浸渍: 浸润,渗透桀骜: 形容性情倔强骜: 不听从惩创: 惩处,惩治 二、成语: 长歌当哭: 用写文章来代替哭泣长歌: 引吭高歌,这里指写文章当,当做殒身不恤: 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殒: 死亡恤,顾虑 三、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近现代最宏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 小说集呼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杂文集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
10、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等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一、字词: 景仰戊戌显宦叱咤风云莅校迥乎不同短小精悍步履潇洒顾盼谦逊激亢箜篌机缘布满哀从中来博闻强记酣畅屏息以待涕泗沟通 二、文学常识: 梁实秋,散文家、翻译家短新闻两篇凝重掩映瞩目婆娑噩梦颠倒嬉笑纳粹凋谢废墟窒息小狗包弟 一、字词作揖狗吠叱骂煎熬租赁篱笆揪回来二、成语绿草如茵: 茵,草垫子呕心沥血: 形容费尽心思 三、简介: 巴金,原名李尧棠,“世纪老人”,享年101岁他被公认为20世纪不多的几位文学大师之一,他的作品代表着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与人文精神的颠峰主要作品: 灭亡;“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寒夜,憩园等“_”中
11、,巴金遭到了残酷的迫害1978年起,在香港大公报连载散文随想录“一部说真话的大书”包身工 一、课内字词蠕动汗臭褴褛游说水门汀执拗叫卖籼米莴苣揩地板怜悯蹒跚瞌睡殴打谄媚懒散譬如_滋养冤魂 骷髅噩梦焦灼嚷骂娼_可怕拎着弄堂搽粉锭子怔住 二、课内成语: 1、横七竖八: 形容纵横杂乱 2、里应外合: 外面攻打,里面接应 3、毫不迟疑: 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快速 三、文学常识: 1、夏衍本名沈端先,1900年生,浙江杭州人,现代剧作家,是左翼作家联盟的发起人之一1994年被国务院授予“有杰出奉献_艺术家”荣誉称号代表作品有话剧剧本在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等 2、报告文学是实行文学手段准时地反映真人真事的
12、一种新闻文体,具有新闻性和文学性的特点飞向太空的航程 高一语文学问点总结2 常识 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他是我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是记载春秋末期大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全书共二十篇,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为语录体。论语是有关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与高校中庸孟子,合称“四书”。晚年整理“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 2.孟轲,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儒学大师,有“亚圣”之称。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共七篇,内容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教育、伦理。孟子的主要主见是仁政、民贵、君轻
13、。认为“人性本善”。孟子向以长于譬喻和雄辩著称。 3.马丁路德金,美国黑人律师,黑人民权运动领袖。他政治主见的核心是非暴力主义。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 4.曹禺,原名万家宝,剧作家,著有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等。 5.现代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依据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依据剧情繁简和结构可分为独幕剧、多幕剧。依据题材反映的时代可分为历史剧、现代剧。依据冲突冲突的性质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 6.雨果: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主要作品巴黎圣母院凄惨世界九三年。 7.辛德勒名单是依据澳大利亚小说家托马斯基尼利所著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剧本。影片真实的再现了德国
14、企业家辛德勒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疼惜1000多名犹太人免遭法西斯杀害的历史故事。 8.现代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依据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依据剧情繁简和结构可分为独幕剧、多幕剧。依据题材反映的时代可分为历史剧、现代剧。依据冲突冲突的性质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 9.唐诗在梁陈诗人对诗律争辩和创作实践基础上制造了律诗和绝句两种新诗体,从而扩大诗的表现范围。 10.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大诗人,后人称之为“诗仙”,诗歌风格“清爽飘逸”。他的诗歌到达了中国古代浪漫主义的高峰。 11.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也称杜少陵,亦称杜工部。他的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
15、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他是唐代现实主义大诗人,也被后人尊称为“诗圣”。诗歌风格:沉郁顿挫。 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2.李白和杜甫是唐代诗坛上两座并列的高峰。李白的诗飘逸豪放,语言流转自然,他的古体诗和七绝尤为后人称道,如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难将进酒越中览古,杜甫的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极其精练,尤长于古体诗和律诗,如“三吏”、“三别”,兵车行登高客至咏怀古迹旅夜书怀阁夜登岳阳楼等。 13.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提倡新乐府运动,主见“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代表作琵琶行长恨歌。行、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体
16、裁。本文选自白氏长庆集 14.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晚唐诗人,有七律圣手之称。与“杜牧”合称“小李杜”,有李义山诗集。以无题组诗最为 15.词消灭于唐、五代时期,称曲、杂曲或曲子词,到宋代扩为流行,被称为诗余,后改称词。又称长短句。宋词习惯上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婉约派代表诗人,柳永(北宋),李清照(南宋),还有秦观(北宋),豪放派代表诗人苏轼,辛弃疾。 16.柳永:字耆卿,原名三变,世称柳七,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婉约派创新者,有乐章集。 17.李清照:字易安,号易安居士,南宋女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著有漱玉词 18.李煜,史称南唐后主。是五代是最有成就的词人。后人将与其父的作品合辑为南唐二
17、主词 19.晏殊,字同叔,北宋词人。有珠玉词 20.王勃:字子安,初唐文学家。著有王子安集。他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滕王阁序是其骈文代表作。 21.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欧阳文忠公文集。提倡“文”“道”并重,反对浮靡文风。六一诗话开创“诗话”这一新的体裁,对后世诗歌理论的进展有确定影响 【文学体裁学问】 1.序:有两种,一是书序,如指南录后序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二是古代文人分别各以诗文相赠,是为赠序,如滕王阁序。 2.疏:古代大臣向皇帝分条陈述事情、发表观点的文体,相当
18、于“表”,如谏太宗十思疏。 3.碑记:刻在死者墓碑上介绍、颂扬死者的文字,相当于“墓志铭”,表达方式上叙、议、抒三位一体,而偏重谈论,如五人墓碑记 4.楚辞体:又称“骚体”,为战国屈原首创,多用“兮”字,句式可长可短,抒情自由,多用“香草美人”比方明君、贤臣。 5.赋:古代一种介于韵文(诗)与散文之间的文体,类似于后世的散文诗,如赤壁赋(宋苏轼)、阿房宫赋(唐杜牧)、秋声赋(宋欧阳修) 6.骈文,起于汉魏,成于南北朝,盛行于隋唐,以四字与六字相间定句,故又称“四六文”。 7.中国古代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这种分法始于唐代。近体诗格律严格,有绝句和律诗两种,各有五言和七言两种形式。律诗分四联:
19、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标题带有“歌、行、引、吟”等字眼的大多为古体诗,如琵琶行游子吟。 8.词,产生于隋唐,又称曲子词、诗余、长短句等,盛行于两宋,分婉约和豪放两派,婉约派代表:柳永(北宋)、李清照(南宋)等,豪放派代表:北宋苏轼、南宋辛弃疾。词按结构又可分成:小令(只有一阕,没有上下阕,58字以内),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是长调。 9.戏剧,是一种综合多种艺术的舞台艺术,按表现形式,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戏曲等;依据结构繁简可分为独幕剧、多幕剧;依据题材反映的时代可分为历史剧、现代剧;依据冲突冲突的结局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悲喜剧)。 蜀道难 古代诗,是唐代浪漫主义大诗人李白,字
20、太白,号青莲居士,后人称之为“诗仙”“谪仙”,诗风:清爽飘逸,大胆夸张,想像惊异。另有代表诗作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难将进酒等。 登高 七言律诗,是唐代现实主义大诗人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亦称杜工部,也被后人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诗风:沉郁顿挫。另有代表诗作兵车行客至咏怀古迹旅夜书怀登岳阳楼以及“三吏”和“三别”: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琵琶行 七言歌行体长篇叙事诗,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在韩柳提倡唐代古文运动的同时,他和元稹一起在诗坛提倡新乐府运动,主见“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另有代表作长恨歌。行、歌、引是
21、古体诗的标志,本文选自白氏长庆集。 锦瑟 七言律诗,是有“七律圣手”之称的晚唐诗人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与“杜牧”合称“小李杜”,著有李义山诗集。 虞美人 五代婉约词,是南唐后主李煜,与其父李璟并称“南唐二主”。 蝶恋花 北宋婉约词,是晏殊,著有珠玉词。 秋声赋 赋,是北宋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欧阳文忠公文集六一诗话。 雨霖铃 北宋婉约词,是北宋的柳永,原名三变,世称柳七、柳屯田,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著有乐章集。 声声慢 南宋婉约词,是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南宋女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著有漱玉词。 高一语文学问点总结3 古诗文阅读与鉴赏学问范围:
22、课标建议的60个背诵篇目;文学常识以中国古代作家为主及60个背诵篇目名称、作家及朝代。 默写时要留意: (1)今年高考是四选三选默,选择最有把握的几句来填写,千万不要多默。 (2)字迹确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书法。(建议拿到试卷就先填写默写内容) (3)要求“一字不差”。如默写内容印象不深,可先记得几个字默几个字,后面想起来了再默。 留意诗歌中有固定含义的意象: 离别类:双鲤、尺素(远方来信),月亮(思乡或团聚),鸿雁(游子思乡怀亲或羁旅伤感),寒蝉(悲凉),柳(喻离别留念或代家乡),芳草(离愁别恨),鹧鸪鸟(叫声似“行不得也哥哥”,指旅途艰辛或离愁别绪),南浦(送别之地),芭蕉(离
23、情别绪),燕(惜春或恋人思念或物是人非的变迁,或传书叙离情或游子漂泊),关山(思家),长亭短亭(送别),阳关曲(送别的歌声)。 情爱类:莲(音同“怜”表达爱情),红豆(男女爱情或友情),红叶(传情之物)。 人格类:菊花(清高),梅花(不怕摧残敢为人先或保持冰清玉洁),松(傲霜斗雪坚守节操), 悲情类:梧桐(象征悲凉),乌鸦(衰败荒芜),杜鹃鸟或子规(象征凄凉哀伤或思家思归),其它类:昆山玉(人才),折桂(科举及第),采薇(隐居生活),南冠(囚犯),柳营(军营)。东篱(高雅,洁身自好) 其次种类型:分析意境类(意境=意象+情感) 常式问: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气氛? 变式问:这首诗歌为我们
24、呈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 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A.意境(气氛)特点术语有: 孤寂冷清、舒适美丽、雄浑壮阔、萧瑟凄凉,舒适静谧,雄奇美丽生气勃勃,富丽堂皇,肃杀荒寒瑰丽雄壮,虚幻飘渺凄寒萧条繁华吵闹等。 B.思想感情术语: 沉迷、忧愁、惆怅、孤独、伤感、孤独、郁闷、恬淡、闲适、欢快、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第三种类型:分析主旨型(含情感及寄寓义) 诗歌就题材(内容)的不同,可分以下10类,据此可了解诗歌主旨: 咏史怀古诗:凭吊古迹古人来借古讽今;或感慨昔盛今衰,今不如昔;或渴望像古人一样建功立业。(写古迹古人,多用典故) 托物言志
25、诗:不直接表露思想情感,而是运用比方象征拟人手法把自己的抱负和人格融入一物象中。(常有松、竹、梅等意象) 边塞征战诗:或抒写报国立功壮志;或征夫思家的思念;或对开边拓土穷兵黩武的统治者的挖苦和规劝。 羁旅思乡诗:写游子漂泊的羁旅愁苦;或所见所闻所感受发的思念家乡的乡愁。(常有月、柳、雁、书信及梦境幻觉的描写 送别留念诗:或表达别时留恋;或表达别后思念;或表白抱负信念;或表达彼此勉励。 田园山水诗:借写山林田园的闲适奇特,表达对世俗与现实的不满、憧憬安静平和的归隐思想,或表达自己遗世独立,保持节操品性的情怀。 即事感怀诗:或忧国忧民;或反映离乱;或渴望建功立业;或仕途失意闺中怀人;或讴歌河山。
26、闺怨闺愁诗:或表达对戍边丈夫的思念,或写春光(青春)易逝,光阴不再的感伤,或表达对战斗的厌恶。(我们认为不会考,但是课本中有,我们还是要了解一点。) 第四种类型:表达技巧类(着眼于全篇整体或局部) 常式问:这首诗歌接受了何种写作手法? 变式问: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或: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写作手法(技巧)是一个格外宽泛的概念,大致包括4类: 第一种:描写景物的方法: 从直接与间接的角度看有:正面和侧面描写,虚写(想象联想)与实写; 运用修辞手法:比方对比夸张比拟)(高考常考)借代双关反问设问、反问、互文; 3.运用表现手法来写:衬托对比渲染烘托引用典故(高考常考)象
27、征、铺陈,白描。 4.从景物的动静角度来写:动景静景结合,或以动写静,以静写动;(高考常考) 5.从观看的层次来写:远看与近观结合,仰视平视与俯视结合;空间的上下结合,凹凸结合。 从调动感觉的角度来写:视觉(形和色),听觉(声),嗅觉(气味),味觉,触觉;或通感。 其次种:描写人物的方法 从直接与间接的角度看,方法有:正面和侧面描写,虚写(想象联想)与实写; 2.运用具体描写手段: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详情描写 运用修辞手法来写人:比方对比夸张比拟借代双关反问设问、反问、反语; 运用表现手法来写:衬托对比渲染烘托象征、铺陈,白描。 第三种:抒情方式 1、直抒胸臆:直
28、接运用抒情与谈论的表达方式来抒发情感 2、间接抒情:托物言志(寓理),借古讽今,用典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高考常考) 第四种:结构(构篇)方式 对比,前后照应,问与答,卒章显志,总分,虚实结合,(高考常考)过渡,详略,人称,设置悬念,欲扬先抑、 第五种类型:语言炼字类 常式问: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变式问: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炼实词:动词,表颜色的词,拟声词,叠词,形容词和副词等修饰语(自,孤,独,冷等)。化动为静或化静为动。炼虚词:数词,连词,副词等。炼押韵(平仄):调换词序 留意:一般而言,五言诗在第三字,七言诗在第五字炼字 特殊留意下面的另一种不
29、同题型: 常式问: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着眼于全篇语言风格) 变式问: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或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 正确解答:一般从这些词语中选择答案(语言特点类术语):含蓄、幽默、幽默、直露、平实、高雅、粗俗、自然、清爽、美丽、质朴。 第六种类型:分析诗眼类(或在全篇思想内容方面,或在全篇结构形式方面) 常式问:诗中哪一个词语(句子)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变式问:诗中的哪一个词语(句子)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诗中的哪一个词语(句子)在全诗中具有统摄(总结)作用?为什么? 文言文阅读(5题,21分)口诀:务求甚解,又不求甚解 1.表被任以官职的:征、辟、察、举、召、荐、进、称
30、、补、作、表、为、就 2.表官职转变的: (1)表任命的:授、拜、除、封; (2)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 (3)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 (4)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 (5)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蠲; (6)表恢复的:复、还 (7)表兼代的:兼(表兼任);领(兼代);权,行,假,署(代理); (8)表辞去的:辞、致政、告退、退、归故里 (9)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 (10)知(典、主)视事用事下车(伊始)掾丞洗沐乞骸骨致仕 预备学问三:其它消灭频率较高的词语 (1)人称代词:第一人称(余吾予);其次人称(尔而女汝乃若);第三人称(之其彼渠厥) (2)疑问代词:谁孰何曷胡焉安奚恶 (3)谦敬词语:请谨窃忝辱敢幸 (4)修辞词句:更衣山陵崩社稷中道崩殂 (5)兼词:诸焉盍旃叵 如何答好每一道题 3.文言实词释义题:此题往往考查多义实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偏义词及词类活用等学问点。 第 16 页 共 1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