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编号:
时间:2021年x月x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页码:第13页 共13页
胜利石油管理局
钻井工程技术公司
页码
第 1 页 共12页
版本
第一版 第○次修改
HSE管理体系运行控制文件
编制
编写人
审核人
批准人
名称
火灾、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签字
史晓丽
李振民
文件编号
KZWJ/ZJJSHSE—48—01
日期
2004.11.03
2004.11.25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预案规定了公司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应急救援方案。
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各个部门及各下属单位内所有公共设施着火及其它场所发生的火灾爆炸。
2 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注日期的引用而成为本文件的条款。下列文件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不适用于本文件。下列文件的引用条款在最新版本中做了修订时,对本文件应通过变更管理做出相应的修订。
消防法 1998年4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1998年9月1日起施行
安全生产法 2002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
公安部颁布《火灾统计管理规定》 公通字[1996]82号
3 术语和定义
Q/SHS 0001.1—2001和Q/SHS 0001.2—2001和综合应急预案(KZWJ/ZJJSHSE-47)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预案。
4 方针与原则
4.1 方针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协调高效,持续改进。
4.2 原则
保护人员安全优先,防止和控制事故蔓延优先,保护环境优先。
5 应急策划
5.1 危险分析
5.1.1 公司隶属于胜利石油管理局,属全民性质。地处东营市东营区钻井路8号,辖定向井公司、泥浆公司、钻井职工培训中心三个专业公司及部分机关直属单位。现有员工1276人,是一家以定向井、水平井技术和优质钻井液体系为拳头项目,面向国内外油田勘探开发提供优质、高效钻井技术服务的高科技专业化公司,并承担高新钻井技术研究开发、推广应用和为全国石油系统提供各类专业技术培训任务。
5.1.2 公司火灾事故可能出现的场所有各单位办公楼、职工宿舍、常用物品保管库、各教室,尤其是微机室和电教室、学员宿舍楼、图书馆、食堂、井控摸拟室、阶梯教室等公共场所。这些场所均不同程度存在易燃物品,其中大部分场所经过了装修,也增加了着火后的危险程度,另外职工培训中心人员相对比较集中,因此一旦发生着火失控,采取的措施不得力,将严重威胁着职工和其他人员的生命安全,还会造成财产损失,同时,将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但各单位相对独立,距公共设施相对较远,对公众造成伤害的可能性较小。
5.2 资源分析
5.2.1 公司各单位均位于距市区8公里处,消防救援及伤员救治将反应迅速。
5.2.2 各单位消防设施配备齐全,并有专人保管。各单位均配有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有条件预防控制事故。并成立了相应的应急救援队伍。有条件控制事故扩大。
5.3 重点法律法规要求
5.3.1 生产经营单位应按照《安全生产法》第十七条、第三十三条、第六十八条的要求,编制和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5.3.2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按照《消防法》第十六条的要求,制定和实施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举办大型集会、焰火晚会、灯会等群众性活动,具有火灾危险的,主办单位应按照《消防法》第十三条的规定制定和实施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6 应急准备
6.1.1 应急领导小组
公司应急领导小组为本预案应急领导小组。具体的人员组成见综合应急预案(KZWJ/ZJJSHSE-47)中的6.1.1。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场办公室(生产管理部门)。
各有关单位成立与公司相应的应急领导小组,并填写附录1中的登记表,报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
各有关基层单位的现场应急领导小组由行政正职任组长,指导员为候补组长,副职基层干部和安全员为副组长,班组长、工会小组长为成员。其具体的人员组成填写附录1中的登记表,报各单位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
应急领导小组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各项:
a) 组织制订、修订本单位的应急预案;
b) 负责本单位应急人员、资源配置的调动;
c) 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
d) 确定现场指挥人员;
e) 落实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的职责和分工;
f) 协调应急现场的有关工作;
g) 负责应急信息的上报;
h) 接受上级应急组织和政府的指令和调动;
i) 负责组织保护现场及相关数据;
k) 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
l) 组织灾情损失调查;
m) 组织灾后生产恢复工作。
6.1.2 应急响应中心
公司市场办公室和各所属单位的生产办公室(培训中心总务办公室)是实施本预案的应急响应中心。市场办公室(生产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人为中心的主任和副主任。
应急响应中心在应急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具体负责协调应急行动的组织工作。应急响应中心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各项:
a) 协调应急行动期间各个机构的工作,统筹安排整个应急行动,为现场应急行动提供各种信息支持;
b) 具体负责本单位应急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必要时,迅速召集各应急机构和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员到应急响应中心,安排实施社会应急力量、救援装备、器材、物品等的迅速调度和增援,保证应急行动快速、有序、有效地进行。
6.1.3 现场指挥人员
公司和各单位实施本预案的现场总指挥由分管生产的副职领导担任。基层单位实施本预案的现场总指挥由行政正职(指导员为候补)担任。应急处理的现场总指挥可由本单位或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指定。指挥人由总指挥确定。
现场总指挥在应急领导小组或现场指挥部的领导下,全面负责应急行动的现场指挥。所有现场指挥人员听从现场总指挥的指挥,应急人员听从现场指挥人员的指挥。在上级应急组织人员到达后,指挥权归上级单位。政府或消防队伍的现场指挥人人员在场时,企业内部的现场总指挥和指挥人员听从政府或消防队伍的现场指挥人的指挥。
6.1.4 联络
应急行动中承担任务的所有应急组织在公司和各单位两级应急响应中心建立登记表,登记联络方式,确保联络畅通。应急响应中心人员登记表的格式见附录1。
6.2 应急资源
6.2.1 应急队伍
应急队伍包括现场协调组、技术顾问组、现场救护组、消防与抢险组、公众疏散组、后勤保障组、警戒与治安组等组织。在事故发生时按各自的职责去履行。
现场协调组主要职责:
a) 协调各职能小组之间人力资源的调配;
b) 协调救灾物资设备的调运和供给;
c) 协调社会救援力量的调入;
d) 协调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专家技术顾问组主要职责:
a) 根据事故现场情况对事故现状做出科学判断,为事故处理、决策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
b) 参与现场抢险技术方案的制定和论证工作;
c) 现场抢险方案实施过程中的技术指导;
消防与抢险组职责:
a) 负责在火势可控的情况下,负责灭火,控制火势;
b) 负责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抢救公司物资。
现场救护组职责:
a) 在专业救援队伍到达之前负责受灾区域内人员的救护工作;
b) 在专业救援队伍到达之后,如果需要则协助救护工作。
疏散组主要职责:
a) 负责成立撤离小分队;
b) 负责组织危险区人员安全撤离和疏散,并和外援人员协调工作;
c) 负责撤离小分队任务的安排和协调及管理;
d) 负责清理危险区人员人数的清查工作;
e) 协助救护组做好疏散人员的安置及生活保障工作。
后勤保障组职责:
a) 负责救灾抢险人员的生活物品的准备或调运;
b) 协助上级安排好危险区内撤离人员的居住和生活。
警戒与治安组指责:负责警戒与治安工作。
6.2.2 应急物资
至少配备运输车辆2台、担架2个、应急照明灯2个、正压式空气呼吸器6个、医用急救箱2个、40kg灭火器6个、8kg灭火器8个、消防砂10立方米。
对应急物资要纳入日常检查内容,定期检查、维护和更新,保证始终处于完好状态。
6.2.3 社会救援力量
社会救援力量包括滨北消防大队、胜北医院及胜利油田中心医院联系电话。其联系电话号码见本文附录4。
6.2.4 应急资料
本预案的应急资料包括应急物资清单(见本文附录2)、应急队伍组成表(见本文附录3)、社会救援力量联络表(见本文附录4)。
各类应急资料与本预案、互助救援协议一起,分别存放在两级应急响应中心、本预案涉及的基层队、公司HSE办公室和市场办公室、计划基建科、安全科、纪委监察科、供应站。
6.3 教育、训练与演练
6.3.1 教育和培训
根据受培训的人员,选择不同侧重点,确定培训内容,制定培训计划。
——对全体员工消防意识的培训。(由各单位组织培训)
——对公共设施管理人员的专职消防培训。(由专门的培训机构进行培训)
——对抢险救灾有关人员进行培训。(由专门的培训机构进行培训)
6.3.2 演练的目的
演练的目的在于验证预案的可行性,符合实际情况的程度。
——检验应急指挥中心的应急能力。这里包括组织指挥能力、专业抢险队的能力和公众对应急响应的能力。
——通过演练可以检查队伍对可能发生的各种紧急情况的适应性及他们之间的协调程度。
——对每一个成员来说,一次全面的应急抢险救援演练,可以全面提高技术及业务能力。
——对演练发现预案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演练后的评审,提出改进的建议。
6.3.3 演练的分类及内容
a) 基本要求。事故应急预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使演练得到预期的效果,演练的计划必须细致周密,要把各级应急力量和应该配备的器材组成统一的整体。
b) 演练的基本内容是根据演练的任务要求和规模而定,一般应考虑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各演练课目时间顺序合乎逻辑性;
——应急场景。
一般只要简单的事件描述,如应急灭火演练。演练的序列要强调时间性,演练程序符合逻辑性。
c) 演练用的记号、标志和指令要统一,并符合标准,力求使每个演练者都能立即明白迅速执行。
d) 待检查项目和考核内容标准清楚,容易考核和评价。
e) 演练模拟条件要有一定的广度,以便于各应急抢险及救护专业分队有各自的灵活性。
f) 演练分类 应急演练分为室内演练(台面演练)和现场演练两种。
现场演练即按事故预想设置实地演习。事故应急演练根据其任务要求和规模又可分为单项演练,部分演练和综合演练三种。
1) 单项演练。它是针对性地完成应急任务中的某个单项科目而进行的基本操作。如个人防护演练、各种类的灭火器的使用演练、通信演练等等的单一课目演练。
2) 部分演练。部分演练是检验应急任务中的某几个相关联的课目、某几个部分准备情况、同应急单位之间的协调程度等进行的基本演练。
3) 综合演练:从二级到各单位的现场综合演练,验证应急的综合反应能力。
油田组织的防火应急演练至少每年举行一次;二级单位组织的防火应急演练每年应不少于两次;现场应急演练在职工对应急预案不熟练时每周应演练一次,熟练后可根据实际情况每月演练一次.
6.4 互助救援协议
对6.2.3所列的社会救援力量由两级应急响应中心负责建立正式的互助救援协议。
互助救援协议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a) 协议单位名称、负责人、联系电话;
b) 协议单位设备、人员的情况,所处位置;
c) 参加救援工作时的联络方式、集结地点和引导方式;
d) 协议双方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e) 协议的生效日期及修改方式。
在签定互助救援协议时,应同时将本预案送达社会救援力量单位,并进行送达情况的登记(按CXWJ/ZJJSHSE—06的规定)。
7 应急响应
7.1 接警与通知
7.1.1 着火的发现与报告制度
在任何工作场所,首先发现火源的人员,如果能及时控制住火苗应立即利用现场的灭火措施和工具进行灭火,如果火势有扩大的趋势,现场人员或最先目击人要高呼“着火了”,并应立即向最近应急领导领导小组成员报告,现场应急成员应根据现场情况做出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并把情况立即向应急响应中心汇报。并决定是否拨打火警119。(滨海公安消防支队火警电话8718119、滨北消防大队火警电话8742119、油田火警电话119)。
7.1.2 应急报告分一般报告和紧急报告
一般报告程序:
报告内容主要包括:
a) 起火位置和燃烧物质;
b) 现场状况和通往事故区域路线;
c) 着火原因及时间;
d) 火势状况;
e) 有无人员伤亡;
f) 其它救援要求。
紧急报告:直接拨打火警电话,然后再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
7.1.3 接警与通知
应急领导办公室接到火警后,应急领导指挥部根据火灾信息,及时上传下达各部门,做好应急准备,并按预案规定的去做。
7.2 应急指挥与控制
7.2.1 响应级别的确定
根据所应急事故、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事态发展趋势,本应急预案的应急响应级别分为以下三级:
根据公安部颁布《火灾统计管理规定》(公通字[1996]82号),按照一次火灾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受灾户数和财产直接损失额,将火灾划分为三类:
a)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大火灾:死亡10人以上(含10人,下同);重伤20人以上,受灾50户以上;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者。(本应急预案规定为三级)
b)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火灾:死亡3人以上;重伤10人以上;受灾30人户以上;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者。(本应急预案规定为二级)
c) 不具有前两项情形的燃烧事故,为一般火灾。(本应急预案规定为一级)
———级紧急情况。启动三级现场应急预案,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到达现场,组织抢险,利用着火单位内部现有的可利用资源和较少的社会救援力量处理的情况。
——二级紧急情况。启动本应急预案,公司成立现场应急指挥部,并统一指挥现场应急行动的情况,社会救援力量到达后协助处理的情况
——三级紧急情况。指需要管理局主持和领导应急行动的情况,依靠专业消防队伍进行灭火,公司出现此级火灾的可能性很小。
7.2.2 应急指挥部
响应级别为一级紧急情况时,各单位分别成立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设在各单位的应急响应中心。
响应级别为二级紧急情况时,公司成立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设在公司应急响应中心。
响应级别为三级紧急情况时,公司和各单位成立应急指挥部,并由两级应急领导小组和应急响应中心人员组成现场应急指挥部。指挥部地点设置在公司市场办公室,替换地点为泥浆公司生产办公室。
应急指挥部应配备有办公设备、通讯设备、报警设备(有报警功能的便携式话筒,下同)和6.2.4规定的应急资料。
7.2.3 应急指挥规定
a) 应急领导办公室接到本“预案”应急范围中所述事故或险情后,应立即向应急领导小组长报告,应急领导小组长决定是否进入应急状态。
b) 进入应急状态后,应急领导指小组应迅速作出抢险方案的决定,迅速成立现场领导小组、现场协调组、技术顾问组奔赴事故现场。
c) 在抢险救灾中应严格执行“预案”规定的应急行动方案或应急领导指挥部决定的方案,若是这些方案仍会危及人员安全和健康及设施而又来不及报告时,现场领导小组有权决定新的方案,但事后应向应急领导指挥部汇报。
d) 现场领导小组有权调动现场一切力量用于抢险救灾。
e) 在抢险救灾中,应急领导指挥部有权指派或更换现场领导小组组长。
f) 在消防部门和外援到达之前迅速组织危险区人员的撤离。在火势可控的情况下,实施灭火措施。
7.2.4 应急启动
应急响应级别确定后,按照响应级别,决定启动应急预案。其中:
——一级紧急情况的应急启动由各单位应急领导小组决定,由该单位应急响应中心主要负责人宣布启动应急预案。
——二级紧急情况的应急启动由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决定,由公司应急响应中心主要负责人宣布启动应急预案。
——三级紧急情况的应急启动由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决定,由公司应急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宣布启动应急预案。
应急启动后,应立即通知应急组织和人员到位,开通信息与通讯网络,通知调配应急物资,联系社会救援力量。应急响应中心和现场指挥部要建立现场工作区域,确定重点保护区域和应急行动的优先原则,指挥和协调现场各救援队伍开展救援行动,合理高效地调配和使用应急资源等。
二、三级应急情况应明确现场总指挥和指挥人员。
7.3 警报和紧急公告
现场人员或目击者用口头喊话和拉响警铃方式向受影响的职工发出警报。
公司办安排张贴紧急公告,向公众告知事故性质、对健康的影响、自我保护措施、注意事项等。公告同时告知在火灾或爆炸无法控制的情况下实施疏散、疏散时间、路线、随身携带物、交通工具及目的地等,确保公众了解疏散的有关信息。
7.4 通讯
保证通讯联络畅通制度,在任何工作区域都必须有联络的通讯工具,并保证随时畅通,同时应考虑当通讯系统被破坏或其它特殊情况下进行联络的方式,建立备用的通信系统。随时更新与各应急组织、社会救援力量单位之间的应急通讯联络电话号码,并保持联络。应急通讯使用单位电话与手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7.5 事态监测与评估
当发生特大火灾后由局环境检测总站来负责组织监测与评估活动;设置监测点,使用监测仪器设备监测周围空气状况;进行实验室化验及检验支持;执行报告程序等。
监测活动包括事故影响边界、气象条件,对食物、饮用水、卫生以及水体、土壤、农作物等的污染,可能的二次反应有害物、爆炸危险性和受损建筑垮塌危险性以及污染物质滞留区等。
7.6 警戒与治安
由警戒与治安小组负责,实施交通管制和维护现场治安秩序,并保障救援队伍、物资运输和人群疏散等的交通畅通。
7.7 人群疏散与安置
根据火灾实际情况,如果需要人群疏散,由公众疏散组负责成立撤离小分队。负责组织危险区人员安全撤离和疏散,并和外援人员协调工作,负责清理危险区人员人数的清查工作。协助救护组做好疏散人员的安置及生活保障工作。生活保障工作由生活科实施
紧急情况发生时告知危险区人员制度;
7.7.1 制定预案前应对各场所可能涉及到的范围、环境、人员、设施进行调查,并绘制具体的撤离路线图。
7.7.2 撤离时要充分考虑人员的安全。
7.7.3 以最快的速度告知设施内的人员。
7.7.4 紧急情况发生时所应采取的步骤。
7.7.5 当现场事故失控时,所有人员应及时撤离,并清点人数。
7.8 医疗与卫生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在专业救援队伍到达之前由救护组负责受灾区域内人员的救护工作。对现场受伤人员采取及时有效的现场救护。用电台、电话或对讲机与医院联系,通报伤者情况、出事地点、时间、并让医院作好急救准备,在专业救援队伍到达之后,如果需要协助救护工作。并协助救护中心人员,把伤员转送到医院进行治疗。救护车运送伤员途中要与救护小组时刻保持联系,随时报告伤者的病情和具体位置,同时应急小组还要向高一级医院联系,以便在当地医院无法处理时接收处理。各医院的电话号码在本文附录4中列出。
对医护人员,要由救护组组长说明单位内主要危险对人群造成伤害的类型,供医疗机构正确选择消毒和治疗的方法。
在医护人员到达急救现场以前或自行送医院途中,对受伤的人员,由现场救护组进行现场救护。
7.9 公共关系
除非应急响应中心(一级紧急情况时)或应急指挥部(二、三级紧急情况时)主要负责人指定,新闻发言人由宣传科(宣传部门)负责人担任。新闻发言人所发布的有关应急的信息应经应急响应中心(一级紧急情况时)或应急指挥部(二、三级紧急情况时)主要负责人批准。
7.10 应急人员安全
为了保正应急人员的安全,公司必须为现场应急人员配备一定数量的抢险救灾装备,如正压式呼吸器、紧急救护药品、绳索,并对应急人员进行必要的相关培训。应急人员应明确采取必要的安全预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现场安全监护措施等。
7.11 消防与抢险
7.11.1 抢险设备、工具、装备的准备
公司及下属各单位应准备各类灭火器材,空气呼吸器,消防服,常用急救器材等。由各单位应急领导小组落实检查。
7.11.2 对可能的着火源实施事前管理
公司及各下属单位对可能发生火灾爆炸的场所,应根据燃烧物的性质配备相应的灭火装置,并有专人负责,对有可能出现严重事故的场所必须配有通讯设施。保证其与外界的联系。定期进行检查,对检查中发现问题,及时发出〈隐患整改通知书〉,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检查。
7.11.3 抢险人员的防护、监护、联络和紧急撤离
由各单位组成的抢险人员,由应急领导指挥部统一指挥,确保抢险人员的安全,当有可能威胁到他们的生命时,抢险人员必须撤离。由现场总指挥发出撤离命令。
7.11.4 伤员的抢救
如果在火灾爆炸事故中有人员受伤。应利用一切条件作好伤员的抢救工作,现场指挥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应对方案。
7.11.5 抢险过程中各种特殊情况的处理
——如有人员被困,首先实施有效的方法进行营救。
——着火场所若有电器设备,首先切断电源,以免施救人员发生触电事故。夜间要解决临时照明问题。
——选择正确的灭火路线,利用室内固定的和移动消防设施扑灭火灾或阻止火势蔓延。
——及时做好火场破拆及送排风排烟工作,消除中毒和爆炸的危险,保障火场供水。
——进入室内救人、灭火的人员,必须戴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器、强光手电、对讲机及安全导向绳等,每组不得少于3人。
8 现场恢复
当设备、人员已安全撤离现场,灾情得到有效控制或解除时,应急状态的解除指令,按应急响应的最高应急领导小组决定,由宣布启动该级应急预案的人员宣布。同时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8.1 正常工作恢复,由本单位组织对应急处理后设备的更新和生产的恢复工作。
8.2 消防安全事故的调查和后果评价由纪委监察科负责,具体执行《消防安全管理规定》(KZWJ/ZJJSHSE-34)的规定。
8.2.1 当应急状态解除后,应急领导指挥部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事故调查。
8.2.2 事故调查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a) 事故所处的环境;
b) 事故发生时间
c) 事故发生的原因;
d) 事故处理经过;
e) 人员伤亡,财产受损情况;
f) 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g) 事故处理结果及改进措施。
事故调查结束后,向上级应急领导指挥部报事故报告。应急领导小组做出总结,并报上级应急领导指挥部。随时掌握应急情况动态,收集、分析、汇总、上报公司整体应急情况;深入受灾现场,协助做好人员的救治和安抚工作;协同有关部门做好灾情调查、损失统计和善后工作。
9 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
9.1 预案的制定、批准和发布
预案的制定、批准和发布执行《HSE文件控制管理程序》(CXWJ/ZJJSHSE-05)的规定。
9.2 评审改进
管理评审按照《HSE评审管理程序》(CXWJ/ZJJSHSE-31)的规定执行。本预案每次在全面演练、应急响应后,要进行一次管理评审,针对单位实际情况的变化以及实施预案中所暴露出的缺陷,不断地更新、完善和改进应急预案文件体系。本预案的修改、更新执行《变更管理程序》(CXWJ/ZJJSHSE-25)的规定。
演练后的评审是对每个演练者的再次学习和全面提高的机会,要求每个演练者都要参加演练后的评审。对组织指挥者来说,通过评审可以发现事故应急预案中的问题,并可以从中找到改进的措施,把预案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评审要整理成资料存档,并报上级。对于每个抢险及救护专业队来说,通过评审要写出书面报告送上级部门,报告内容包括:
通过演练发现主要的问题;
对演练准备情况的评价;
对预案有关程序、内容的建议和改进意见;
对训练、器材设备方面的改进意见;
演练的最佳顺序和时间建议;
对演练预想设置的意见;
对演练指挥机关的意见等。
应急救援演练指挥部根据每个救援专业队的报告汇集写成综合报告。
9.3 事故应急预案的修订
演练后的评审是对每个演练者的再次学习,应把在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并对事故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完善。
在现场危险设施和危险物发生变化时应及时修改事故应急预案。应把对事故应急预案的修改情况及时通知所有与事故应急预案有关的单位和人员。
10 相关程序、文件和记录
10.1 相关程序
CXWJ/ZJJSHSE—05 HSE文件控制管理程序
CXWJ/ZJJSHSE—06 HSE资料和记录控制管理程序
CXWJ/ZJJSHSE—25 变更管理程序
CXWJ/ZJJSHSE—31 HSE评审管理程序
10.2 相关文件
KZWJ/ZJJSHSE-41 环境保护管理规定
KZWJ/ZJJSHSE-47 综合预案
KZWJ/ZJJSHSE-52 事故管理规定
10.3 相关记录
应急领导小组和应急响应中心人员登记表 见本文件附录1
应急物资清单 见本文件附录2
应急队伍组成表 见本文件附录3
社会救援力量联络表 见本文件附录4
附录1
应急领导小组和应急响应中心人员登记表
序号
姓名
职务
应急岗位
家庭电话
办公室电话
手机
1
史建刚
经理
小组组长
8793768
8629098
13305464726
2
李佃鑫
副书记
小组副组长
8722768
8722426
13305460549
3
周跃云
副经理
小组副组长
8559189
8722252
13905461833
4
盛明仁
副经理
小组副组长
8523980
8723780
13905461832
5
张茂玉
副经理
小组副组长
8627738
8722111
13963366283
6
田树林
副经理
小组副组长
8721155
8721006
13905461835
7
许孝顺
副总师
小组成员
中心主任
8723195
8723223
13563376385
8
陈桂荣
副总师
小组成员
8529899
8627283
13561068616
9
吕世民
安全科科长
小组成员
8628627
8621171
13854650691
10
李振民
纪委副书记
小组成员
8629858
8725934
13963362672
11
张永光
生活公司经理
小组成员
8822616
8627287
13854650682
12
张德峰
工会副主席
小组成员
8529262
8627851
13954662801
13
朱 东
设备管理科科长
小组成员
8626723
8627855
13854650711
14
胡 文
技术科科长
小组成员
8529699
8725238
13325053732
15
李 明
宣传科科长
小组成员
8723368
8627263
13963358976
16
孙成华
供应站站长
小组成员
8784094
8721091
13854650661
17
巴树松
市场办副主任
中心副主任
8725278
8627518
13854635919
18
陈立宏
市场办环保工程师
中心成员
8721438
8725941
19
史 峰
市场办工程师
中心成员
8723962
8725937
20
王克生
安全科副科长
中心成员
8627781
8722439
13361509893
21
何同兴
纪委监察科副科长
中心成员
8723280
8627247
13963362675
22
张 花
计划基建科
中心成员
8819126
8725972
13854650695
23
刁振强
公司办副主任
小组成员
8812531
8627270
13305460506
24
蔺中文
工会干事
中心成员
8723650
8627257
25
刘洪尘
生活公司管理员
中心成员
8624882
8627962
附录2
应急物资清单
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存放位置
保管人
1
运输车
面包
2
机关车队
高晓云
2
担架
2
工会
张德峰
3
应急照明灯
2
纪委监察科
李振民
4
空气呼吸器
正压式
6
培训中心海安办
李延庆
5
医用急救箱
2
工会
张德峰
6
灭火器
40kg
6
供应一库
宋春亭
7
灭火器
8kg
8
供应一库
宋春亭
8
消防砂
立方米
10
供应一库
宋春亭
附录3
应急队伍组成表
组名
组长
办公电话
住宅电话
手机号码
成员
现场协调组
许孝顺
8723223
8723195
13563376385
各单位生产办、总务主任
技术顾问组
胡文
8725238
8529699
13325053732
各单位研究所所长、总务主任
现场救护组
张德峰
8627851
8529262
13954662801
各单位工会主席
消防抢险组
李振民
8725934
8629858
13963362672
各单位党群办、校办主任
公众疏散组
刁振强
8627270
8812531
13305460506
各单位公司办、总务主任
后勤保障组
张永光
8627287
8722322
13854650682
各单位生活公司经理、总务主任
警戒治安组
何同兴
8627247
8723380
13963362675
各单位党群办、校办主任
附录4
社会救援力量联络表
序号
可利用资源单位
联系电话
备 注
1
滨北分局消防大队
8742119
2
胜北医院
急诊室 8721329
3
中心医院急救中心
急救
8551347(120)
急诊
8779120
修改内容
修改人
日期
审核人
日期
批准人
日期
第 13 页 共 13 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