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加强校园文化载体建设-构建高校和谐校园.docx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4476160 上传时间:2024-09-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7.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校园文化载体建设-构建高校和谐校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加强校园文化载体建设-构建高校和谐校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加强校园文化载体建设-构建高校和谐校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加强校园文化载体建设-构建高校和谐校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加强校园文化载体建设-构建高校和谐校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加强校园文化载体建设,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摘 要:高校校园文化是指依托高校载体来反映和传播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是高校师生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积淀形成有个性的意识如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精神信念、审美情趣等。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关键词:和谐校园;校园文化;载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一概括,涵盖了社会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经济基础、社会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各方面的内容、阐明了和谐社会的本质和目标指向,也为我们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指明了方向和目标。所谓和谐校园是指以校园为载体,以内和外顺、同舟共济、政通人和

2、、稳定有序为主要特征,实现学校教育各个子系统或要素全面、协调、自由、充分发展,良性互动,整体优化的教育理念。它应当是师生员工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校园。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校园作为传播和弘扬社会先进文化的阵地,实现公平正义是校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应有之意。诚信友爱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构建和谐校园,必须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构筑师生的精神家园,形成人文氛围,营造公平、维护正义、讲究诚信、团结友爱、文明进步、融合和谐的育人环境。当大学生面对深刻的社会变革、承受着学业、就业、竞争等方面的压力,极易出现思想波动,导致不和谐因素产生。当前大学生因心理疾病导致休学

3、、退学、犯罪、自杀的现象已经不再是少数。要消除这些不和谐的因素,就必须加强校园文化传播的载体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迁移默化、点滴渗透的育人功能,构建和谐校园。高校校园文化是指依托高校载体来反映和传播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是高校师生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积淀形成有个性的意识如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精神信念、审美情趣等。高校校园文化其内在的特点是以学术文化和道德文化为主线,通过制度、规则、礼仪、管理、社团、体育、艺术及教学、科研、校园环境等形成特有的学术传统、价值观念和校园文化氛围。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校园文化可以包括传统文化,也涵盖了现代的创新文化。我们必须认识到传统文化是现代文

4、化深厚而又坚实的基础,否定这一基础,就会使得现代文化缺乏必要的根基,失去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应该注意的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际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大学校园也成为八面来风的思想文化集结地,同时也是意识形态、学术思潮的汇集地。社会中的各种文化信息都以“现代文化”为名,争相涌入大学校园,其中有正确、积极健康的,也有错误消极和有害的,而它们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多向和无序的。校园文化在建设中的核心应该是培育校园精神。校园精神是师生员工共同的理想信念、共同的目标追求、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体现;是学校改革发展的精神动力。校园精神能使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得到维系、巩固和规范,并成为共同的行为准则。

5、校园精神的基本内涵应包括:科学精神、求实精神、求真精神、团结精神、创新精神、竞争精神等,校园精神的提炼可以通过:发放问卷、座谈讨论、举办征文、征集评比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达成共识,校园精神的培育可以通过:榜样师范、舆论引导、教育培训、主题活动等途径来进行,同时要大力倡导师生躬身践行,在时间中不断升华这些精神。校风是校园精神的集中体现,培育校园精神就是要建设良好的校风。校风,作为一种精神氛围,一种育人的环境,代表着学校的形象,是学校的无形资产。优良校风能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使学生受益无穷,所以好的校风对完成学校的根本任务,实现学校的育人目标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使师生置身于健康向上的校风

6、中,受到心灵的感染、情操的陶冶、哲理的启示,形成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在构建过程中,要依托不同的载体,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即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形态、形式和建设校园文化的各种方式、方法和途径的总和。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校园文化建设非一朝一夕之功, 是经过较长时间的培育和建设逐步形成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校园环境校园环境的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校园是师生工作、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要发挥学校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的教育功能,使学校具有整洁、优美、幽雅的环境。优美的校园环境主要表现在教学楼、实验楼、宿舍楼、图书馆等校舍和校园道路建设和其他自然景观的规划建设上, 要求校园

7、整体规划建设符合科学和美学要求, 体现校园特色和人文精神, 并不断进行美化、绿化和净化, 给人以舒适、整洁、优美的感受。教学科研设备和活动设施完备齐全的图书情报资料和科学仪器设备是高校进行教学科研所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 起着必要的支撑作用。而健全的文化体育活动设施也是高校校园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 礼堂、多功能演讲厅或报告厅、会议室、现代化的体育运动场馆和学生活动中心等对于开展学术文化活动和体育娱乐活动是必备的物质条件, 为服务于广大师生的各种活动提供必要的场所与舞台, 充分感受高校丰富精彩的学术文化气氛和生动活泼及富有朝气的特点。2 特色人文景观和传统校园文化特色人文景观和校史、校训、校徽、校

8、歌及校庆活动等对于高校具有高度的象征意义, 是一笔十分珍贵的文化遗产, 值得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充分利用和大力弘扬。特色人文景观着名大学在自身发展的历史过程中都形成了一些独具特色的建筑设施及其他人文景观, 也都十分重视校园人文景观的建设和作用的发挥。如北京大学带有朱漆大门、金字匾额、石雕雄狮的西校门, 未名湖和博雅塔, 蔡元培和李大钊的半身铜像等, 无不暗含着历史的沧桑, 凝结着文化的深沉与久远。清华大学的清华园校门, “三一八”断碑, 水木清华, 朱自清塑像等都体现出其“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的传统精神。武汉大学刻有“国立武汉大学”的传统牌坊式校门, 李达、闻一多和李四光的塑像, 珞珈山和樱园、

9、桂园、梅园、枫园等校内区块名称无不体现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学习生活在其间的广大师生无时无刻不体会到优美的环境和深蕴其中的历史文化氛围, 陶冶了情操的同时也深深地感受到自身的使命与责任, 更易于与学校融为一体, 催发爱校敬师、奋发向上的心理情怀。校史、校训、校徽、校歌及校庆活动等精神文化载体学校创立、发展的历史总会伴随着时代的变迁、着名学者和人物的出现, 为国家和社会服务的有关事迹和荣誉的积累, 校园的巨大变化等。校训、校徽、校歌及校庆活动等也伴随着学校的历史而逐渐形成并积淀为学校不可割舍的一个组成部分, 成为重要的精神文化遗产。着名大学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校史、校训、校徽、校歌及校庆活

10、动, 十分重视校史的修撰和展示, 都建有校史陈列馆等设施。而校徽就像是一所大学的名片, 让人一望即知。校训是一所大学精神和学生面貌的集中体现, 如北京大学以“爱国、民主、科学、创新”为校训, 清华大学以“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为校训, 武汉大学以“自强、弘毅、求是、拓新”为校训等, 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 成为其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近几年,国内纷纷设立大学城,将大专院校进行迁移,远离郊区,重新奠基,建立一所硬件设施一流的现代化校园,在迁移过程中,很多传统文化,学校的百年校风不可避免的丢失。因此,在发展中回归和继承学校的传统文化是当前大学城的高校不可忽视的问题。3 规章制度和组织机构建设

11、高校作为一个教育机构和组织, 精简高效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对于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 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目标的最终实现起着保障作用, 具有重要意义。其中, 与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及培养教育关系密切的教学与德育工作制度是重中之重,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保障; 德育工作在高校中地位日益显着, 是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和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保障。4 教育活动和学术文化活动课堂教学是学校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活动形式,也是培养师生良好职业道德和文明习惯的主渠道。而学术文化水平和氛围是一所大学精神文化的基本内容和直接体现, 是一所大学精神面貌和校园文化的集中反映。大学不但应该有“大楼”,

12、 更应该有“大师”, 院士和着名学者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其科研学术成果本身, 对一所大学校园文化也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良好的学风和浓厚的学术氛围及和谐宽松的学术文化环境, 是一所大学发展校园文化的必然要求, 而丰富多样的学术文化活动是其主要载体。高校学术文化活动主要形式有学术研讨会、座谈会, 学术讲座、报告会等活动, 各种学术团体及其活动, 与专业学习直接相关的社会实习实践活动等。5 文艺体育活动大学校园里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活动极大地丰富和充实了大学生活, 培养了大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 是大学校园中最为常见的文化组织形式, 而文艺体育活动也成为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6 信息网络随着科技的发展

13、和社会的进步, 信息网络以其特有的渗透力日益深刻地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近年来更是迅速在大学校园内得到普及, 对高校教育培养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与挑战。一方面, 信息网络的普及应用为高校教学培养等工作提供了新的便捷工具与手段, 拓宽了大学生的信息来源渠道, 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活; 但另一方面也使高校内信息来源急剧多元化、多样化, 给高校大学生培养与管理特别是德育工作带来了很大挑战。信息网络的普及应用也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平台和载体, 充分利用网络阵地建设校园文化, 为大学生教育培养和学校整体工作提供支持成为日益普遍的做法。总之,校园文化发挥着特有的育人、导向、凝聚、整合等功能,对于实

14、现高校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高素质人才, 提高学校教学、德育和行政等工作的实效性, 增进校园和社会文明进步等都有着重大意义。校园文化建设已经成为衡量一所大学办学思想和水平的重要尺度和指标, 日益受到各界重视。鲜明的特色是校园文化的魅力所在, 突出学校特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校园文化建设应以人为本, 以素质教育为切入点, 以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为核心, 以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为导向,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体现文化底蕴和校园特色。所以我们的高校一方面,应加强对校园文化载体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实施方式方法的创新研究, 探索如何利用信息网络资源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同

15、时,特色人文景观和校史、校训、校徽、校歌及校庆活动等也应该得到更好地加以展现和利用, 使之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更大作用; 另一方面,应积极借鉴国内外其他高校特别是着名学府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运用实践, 对适合本校实际, 经充分讨论, 具备实施条件的方式方法可以勇于尝试和推行, 使之融入校园文化并尽快发挥作用。参考文献1杨德广.高等教育学概论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2刘德宇.高校校园文化发展论M. 北就: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4.3张文峰.关于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思考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4张宝君.对校园文化载体建设的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3,.5钟建明.试论和谐校园建设目标的实现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