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八班级语文下册练习题及答案3套 语文这二字,单看字面上,语文的语,意为自己或他人的言论(通俗点说就是你说话时运用的语言),文意为文字、书面言论。语文二字连起来的意思是为自己和他人的言论与文字。 今日学习啦我将与大家共享的是八班级语文下册的练习题及答案,共3套。期望对大家有所关怀! 八班级语文下册练习题一 一、积累与运用(49分) 1.给加点的字注音。(9分) 系百索子( ) 门楣( ) 红苋菜( ) 络子( ) 腌( ) 车胤( ) 门槛( ) 贴符( ) 钹( ) 蛋壳( ) 招徕( ) 囿于( ) 隔膜( ) 饽饽( ) 秫秸( ) 荸荠( ) 朱砂(
2、) 和辙押韵( ) 2.依据拼音写汉字。(4分) 招li_ 铁xun_ 隔h_ hn_饨 小b_ 雪花lo_ qio_麦皮 合辙押yn_ 3.以下成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3分) A.随机应变 不拘一格 寸步难行 B.不求甚解 不攻自破 耳目一新 C.入木三分 孤方自赏 油嘴滑舌 D.耳闻目睹 见多识广 拾金不昧 4.解释词语。(3分) 曾经沧海难为水:_ 与有荣焉:_ 囊萤映雪:_ 肃然起敬:_ 5.修改以下病句,每句只改一处。(8分) 卫生保洁工作做得好不好,是一个班优良班风的表达。 这个文化站由于屡次挽救和培育失足青少年,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 通过看这部电影,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3、会议通过并商量了他的建议。 6.指出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 ( ) (3分) A.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答复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 B.班长走上讲台,连珠炮似的发了一通脾气,弄得大家莫名其妙。 C.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D.这场晚会,小演员们的精湛演奏技能,制服了观众们的心。 7.仿按例句,再写出三个你对语文理解的比方句。 例句:语文是味道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6分) 仿句:语文是_ _,让人_ _; 语文是_ _,让人_ _; 语文是_ _,让人_ _。 8.推断正误。(4分) (1)?云南的歌会?出自现代作家沈从文之手,中篇小说?边城?标志着他
4、小说的成熟。( ) (2)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文笔自然生动,语言平实。擅长从小场景、小叙事中写出人生的味道。( ) (3)生活中处处都是美,鲁迅从街头巷尾的商贩的叫卖中听出了生活情趣,因此写下了?叫卖?一文。( ) (4)当代作家冯骥才在?俗世奇人?中塑造了两位有着独绝技艺、独特性格的民间高人的形象。他的小说?神鞭?荣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 9.叫卖是一种口头广告。变着法儿吸引顾客。方法有:A.告知你制作的全过程。B.简洁的制作方法。C.既简洁又生动形容货物的特点。D.借甲物形容乙物。E.靠戏剧性来吸引人。请将这几种叫卖方法分别填入以下句子的括号内。(5分) (1)就剩两挂啦,其实,他
5、身上挂满了那用绳串起的紫红色果子。 ( ) (2)葫芦儿冰塔儿。 ( ) (3)卤煮喂,炸豆腐哟。 ( ) (4)萝卜赛过梨。 ( ) (5)蒸而又炸呀,油儿又白搭。面的包儿来,西葫芦的馅儿啊,蒸而又炸。 ( ) 10.中国古代留传下来很多苦读书的故事,除车胤囊萤映雪之外,请你再简要写出两例。(2分) 11.一小吃店打出广告:好吃,告知大家;不好吃,告知我们。但由于广告内容不够自信,效益并不好。后经人指教,将广告内容稍作变动,便顾客盈门。请问,是怎样改动的?(2分) 二、阅读理解(51分) (一)(29分) A.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知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擅长腌鸭蛋。
6、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答复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殊标明:高邮咸蛋。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殊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异不已。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欢快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的确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B.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有腌蛋一条。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宠爱,他的?食单?好些
7、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文不长,录如下: 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行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C.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方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
8、咸鸭蛋呢! 12.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每段内容。(4分) 第段: 第段: 13.为什么对家乡的咸鸭蛋久久不能遗忘?(4分) 14.文中画线的句子分别表达本文语言的什么特点?(6分) A处: B处: C处: 15.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一句中,吱字能去掉吗?为什么?(3分) 16.袁枚是_代诗人、诗论家,文中引用他的文章说明白什么?(4分) 17.文段的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18.从语段的语言运用上,你得到了什么启发?(4分) (二)(22分) 叫卖事实上就是一种口头广告,所以也得变着法儿吸引顾客。比方卖一种用秫秸秆制成的玩具,就叫卖:小玩艺儿赛活的。有的叫卖告知你制作
9、的过程,如城厢里常卖的一种近似烧卖的吃食,就介绍得格外全面:蒸而又炸呀,油儿又白搭。面的包儿来,西葫芦的馅儿啊,蒸而又炸。也有简洁些的,如卤煮喂,炸豆腐哟。有的借甲物形容乙物,如栗子味儿的白薯或萝卜赛过梨。葫芦儿冰塔儿既简洁又生动,两个字就把葫芦(不管是山楂、荸荠还是山药豆的)形容得晶莹可人。卖山里红(山楂)的靠戏剧性来吸引人,就剩两挂啦,其实,他身上挂满了那用绳串起的紫红色果子。 有的小贩叫卖起来声音细而高,有的低而浅薄。我怕听那种忽高忽低的。或许由于小时人家告知我卖荷叶糕的是拍花子的(拐卖儿童的),我特殊可怕。他先尖声尖气地喊一声一包糖来,然后放低至少八度,来一气荷叶糕。这么叫法的还有个卖
10、荞麦皮的。有一回他在我身后哟了一声,把我吓了个马趴。等我站起身来,他才用深厚的男低音唱出荞麦皮耶。 19.概括这两段的主要内容。(3分) 20.第段中介绍了哪几种叫卖的方法?(3分) 第段中写了几种叫卖的声调?(3分) 21.为什么我听到卖荞麦皮的叫卖会吓了个马趴?这确定是夸大吗?(4分) 22.文中的叫卖声都带有浓郁的_特色。(2分) 23.体会一下,介绍这些叫卖声时,流露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24.在你的家乡,你听到过哪些叫卖?请写下一两种。(4分) 八班级语文下册练习题二 一、积累与运用(50分) 1.依据拼音写出汉字。(6分) 元xio( )节 l( )枝 枸q( ) 门kn(
11、) 脸ji( ) po( )制 挑t( ) 家pi( ) zhn( )浆 发nin( ) shn( )长 2.给以下加点的字注音。(9分) 起哄( ) 喝彩( ) 外号( ) 模样( ) 怵( ) 撂高的( ) 一瞅( ) 抠下( ) 气氛( ) 拘束( ) 枸( )杞 薏( )仁米 橄榄( ) 门槛( ) 过瘾( ) 煨( )炖 挑剔( ) 家醅( ) 3.解释以下词语。(7分) 估衣: 发蔫: 怵目惊心: 一马领先: 顾名思义: 家醅: 答谢: 4. 对以下各句修辞手法推断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 (2分) A.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领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比方) B
12、.乡下人假设对人表示感谢,口头话就是我请你吃十二碟。(引用) C.作为同学在学问的海洋里巡游是很满足的。(比方) D.明明有流水,却听不见水声。仰起头来朝西望,半空挂着一条两尺宽的白带子,随风飘动。(借代) 5.填空。(6分) (1)?春酒?的是_,_ 作家,代表作品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30余种,包括?烟愁?细纱灯?_?_?等。本文选自?_?。 (2)琦君的作品多以儿童故事为主,大半是以她的家乡_为背景,作品中的那些风土人物勾画出一幅_ _ 的朴实的生活图景。2022年,琦君把她过去写的26篇儿童故事整理起来,付梓出版。书名就叫做?_ _ ?。 (3)?春酒?是一篇诗化的_,_用细腻的笔
13、触描绘了_ _,抒发了_ _之情。 6.写出几个表现游子思乡的诗句。(2分) 7. 详情描写是让文章生动的一把钥匙,先体会文章中的详情,然后试着在作文中运用详情描写的方法。 (1)尤其是家家户户轮番地邀喝春酒,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领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4分) 此处奇异运用_的修辞手法,本体是_ _,喻体是_ _。比方可以增加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变为有形。 这里写我贪喝春酒,喝完后的样子。写出了我_ _的神情。 (2)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2分) 在详情描写中,我们要选
14、择恰当的词语,以期以少胜多,乃至一字传神。这里的偷偷写出了的孩子般的_ _。舔写出了对酒的_ 。 (3)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点燃了,挂在花厅正中,让大家吃酒时划拳叫卖,格外的兴高采烈。(1分) 此处详情描写,把阿标叔_ _ 的性格鲜亮地表达出来。 (4)课文中还有哪些详情描写写得好?请你把它抄在下面,并略作分析。 (怎样分析呢?先看看有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用了以后有怎样的好处?假设没有,看看这样写是为了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效果怎样?如今,试试看吧,你能行!) (4分) 我找的详情描写是: 我的分析是: 8. 以下句子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 ) (2分) A
15、.这破手艺也想嫌钱,贱卖都没人要。 B.这泥人瓢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狂气。 C.小杂货摊上,摆满了玩具。 9.?俗世奇人?塑造了两位_ _的形象。两位艺人都只选择_ _件小事来写,却写得形神兼备。文章的语言具有浓郁的_ _风味,并且_、_。(2分) 10.我国的民俗文化(如秧歌、年画、春联、翦纸等)在颜色的运用方面具有鲜亮的民族特色。请选取一种,用生动的语言说明它的颜色美。(40字以内)(3分) 二、阅读理解(50分) (一)(20分) 春酒以外,我家还有一项特殊节目,就是喝会酒。但凡村子里有人急需钱用,要起个会,凑齐十二个人,正月里,会首总要请那十二位喝春酒表示答谢,地点确定借我家的大花厅
16、。酒席是从城里叫来的,和乡下所谓的八盘五、八盘八(就是八个冷盘,五道或八道大碗的热菜)不同,城里酒席称之为十二碟(或许是四冷盘、四热炒、四大碗煨炖大菜),是最最讲究的酒席了。所以乡下人假设对人表示感谢,口头话就是我请你吃十二碟。因此,我每年正月里,喝完左邻右舍的春酒,就眼巴巴地盼着大花厅里那桌十二碟的大酒席了。 母亲是从不上会的,但总是很情愿把花厅给大家请客,可以添点新春喜气。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点燃了,挂在花厅正中,让大家吃酒时划拳叫卖,格外的兴高采烈。我呢,确定有份坐在会首旁边,得吃得喝,这时,母亲就会捧一瓶她自己泡的八宝酒给大家尝尝助兴。席散时,会首给每
17、个人分一条印花手帕。母亲和我也各有一条,我就等于得了两条,欢快得要命。大家喝了甜蜜的八宝酒,都问母亲里面泡的是什么珍宝。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欢快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其实母亲是滴酒不沾唇的。 11.用一句话概括所选文段的内容。(4分) 12.第段中有两处运用了引号,这两处引号的作用分别是什么?(4分) 十二碟:_ _。 我请你吃十二碟:_ _。 13.从文中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4分) 14.第段中对花匠阿标叔的描写属于详情描写,这个详情写出了他的什么特点?在文段中再找一处详情描写。(4分) 15.文段中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二)(30分) 码头上的人,全是硬
18、碰硬。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心;没能耐的,吃素,发蔫,靠边呆着。这一套可不是谁家定的,它地地道道是码头上的一种活法。自来唱大戏的,都讲究闯天津码头。天津人迷戏也懂戏,眼刁耳尖,褒贬清楚。戏唱得好,下边叫好捧场,像见到皇上,不少名角便打天津唱红唱紫、大红大紫;可要是稀松平常,要哪没哪,戏唱砸了,下边一准起哄喝倒彩,弄不好茶碗扔上去,茶叶沫子沾满戏袍和胡须上。天下看戏,哪儿也没天津倒好叫得厉害。您别说不好,这一来也就练出不少能人来。各行各业,全有几个本事齐天的活神仙。刻砖刘、泥人张、风筝魏、机器王、刷子李等等。天津人好把这种人的姓,和他们拿手擅长的行当连
19、在一起称呼。叫长了,名字反没人知道。只有这一个外号,在码头上响当当和当当响。 刷子李是河北大街一家营造厂的师傅。专干粉刷一行,别的不干。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屋里任嘛甭放,单坐着,就赛升天一般美。最叫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别不信!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法规,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假设没这本事,他不早饿成干儿了? 16.在写刷子李之前,为什么先描绘天津码头的状况?(4分) 17.文中画线的句子中,码头上的一种活法是什么意思?地地道道用在这里有什么作用?(4分) 18.码头上的活法是怎样的一种活法?用文中的句子来答复。这个句子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6分) 19.怎样对待这天津码头的活法?(4分) 20.刷子李有什么绝活?他的做法是不是有些故作姿势?(6分) 21.你认为在当今社会,这种活法还能行得通吗?(6分) 第 10 页 共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