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2年初中数学中考烟台试题解析.docx

上传人:二*** 文档编号:4472220 上传时间:2024-09-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初中数学中考烟台试题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本文档共17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山东省烟台市2022年中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此题共12小题,每题3分,总分值36分〕 1.〔3分〕〔2022•烟台〕﹣6的倒数是〔  〕   A. B. ﹣ C. 6 D. ﹣6 考点: 倒数. 分析: 根据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解答. 解答: 解:∵〔﹣6〕×〔﹣〕=1, ∴﹣6的倒数是﹣. 应选B. 点评: 此题考查了倒数的定义,是根底题,熟记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2.〔3分〕〔2022•烟台〕以下是回收、绿色包装、节水、低碳四个标志,其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考点: 中心对称图形. 分析: 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结合选项所给图形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 解:A、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B、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 C、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D、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应选B.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与原图重合. 3.〔3分〕〔2022•烟台〕“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势在必行,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大约是210000000人一年的口粮.将210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2.1×109 B. 0.21×109 C. 2.1×108 D. 21×107 考点: 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分析: 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 解答: 解:将210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2.1×108. 应选:C. 点评: 此题考查了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 4.〔3分〕〔2022•烟台〕以下水平放置的几何体中,俯视图不是圆的是〔  〕   A. B. C. D. 考点: 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分析: 俯视图是从上往下看得到的视图,分别判断出各选项的俯视图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 解:A、俯视图是一个圆,故本选项错误; B、俯视图是一个圆,故本选项错误; C、俯视图是一个正方形,不是圆,故本选项正确; D、俯视图是一个圆,故本选项错误; 应选C. 点评: 此题考查了俯视图的知识,注意俯视图是从上往下看得到的视图. 5.〔3分〕〔2022•烟台〕以下各运算中,正确的选项是〔  〕   A. 3a+2a=5a2 B. 〔﹣3a3〕2=9a6 C. a4÷a2=a3 D. 〔a+2〕2=a2+4 考点: 同底数幂的除法;合并同类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完全平方公式. 分析: 根据合并同类项的法那么、幂的乘方及积的乘方法那么、同底数幂的除法法那么,分别进行各选项的判断即可. 解答: 解:A、3a+2a=5a,原式计算错误,故本选项错误; B、〔﹣3a3〕2=9a6,原式计算正确,故本选项正确; C、a4÷a2=a2,原式计算错误,故本选项错误; D、〔a+2〕2=a2+2a+4,原式计算错误,故本选项错误; 应选B. 点评: 此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除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各局部的运算法那么. 6.〔3分〕〔2022•青岛〕如图,将四边形ABCD先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那么点A的对应点A′的坐标是〔  〕   A. 〔6,1〕 B. 〔0,1〕 C. 〔0,﹣3〕 D. 〔6,﹣3〕 考点: 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 专题: 推理填空题. 分析: 由于将四边形ABCD先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那么点A也先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据此即可得到点A′的坐标. 解答: 解:∵四边形ABCD先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 ∴点A也先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 ∴由图可知,A′坐标为〔0,1〕. 应选B. 点评: 此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变化﹣﹣平移,此题此题考查了坐标系中点、线段的平移规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的平移与图形上某点的平移相同.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 7.〔3分〕〔2022•烟台〕一个多边形截去一个角后,形成另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720°,那么原多边形的边数为〔  〕   A. 5 B. 5或6 C. 5或7 D. 5或6或7 考点: 多边形内角与外角. 分析: 首先求得内角和为720°的多边形的边数,即可确定原多边形的边数. 解答: 解:设内角和为720°的多边形的边数是n,那么〔n﹣2〕•180=720, 解得:n=6. 那么原多边形的边数为5或6或7. 应选D. 点评: 此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理解分三种情况是关键. 8.〔3分〕〔2022•烟台〕将正方形图1作如下操作:第1次:分别连接各边中点如图2,得到5个正方形;第2次:将图2左上角正方形按上述方法再分割如图3,得到9个正方形…,以此类推,根据以上操作,假设要得到2022个正方形,那么需要操作的次数是〔  〕   A. 502 B. 503 C. 504 D. 505 考点: 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 分析: 根据正方形的个数变化得出第n次得到2022个正方形,那么4n+1=2022,求出即可. 解答: 解:∵第1次:分别连接各边中点如图2,得到4+1=5个正方形; 第2次:将图2左上角正方形按上述方法再分割如图3,得到4×2+1=9个正方形…, 以此类推,根据以上操作,假设第n次得到2022个正方形,那么4n+1=2022, 解得:n=503. 应选:B.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图形的变化类,根据得出正方形个数的变化规律是解题关键. 9.〔3分〕〔2022•烟台〕实数a,b分别满足a2﹣6a+4=0,b2﹣6b+4=0,且a≠b,那么的值是〔  〕   A. 7 B. ﹣7 C. 11 D. ﹣11 考点: 根与系数的关系.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根据两等式得到a与b为方程x2﹣6x+4=0的两根,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出a+b与ab的值,所求式子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加法法那么计算,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变形,将a+b与ab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 解答: 解:根据题意得:a与b为方程x2﹣6x+4=0的两根, ∴a+b=6,ab=4, 那么原式===7. 应选A 点评: 此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熟练掌握根与系数的关系是解此题的关键. 10.〔3分〕〔2022•烟台〕如图,⊙O1的半径为1cm,⊙O2的半径为2cm,将⊙O1,⊙O2放置在直线l上,如果⊙O1在直线l上任意滚动,那么圆心距O1O2的长不可能是〔  〕   A. 6cm B. 3cm C. 2cm D. 0.5cm 考点: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分析: 根据在滚动的过程中两圆的位置关系可以确定圆心距的关系. 解答: 解:∵⊙O1的半径为1cm,⊙O2的半径为2cm, ∴当两圆内切时,圆心距为1, ∵⊙O1在直线l上任意滚动, ∴两圆不可能内含, ∴圆心距不能小于1, 应选D. 点评: 此题考查了两圆的位置关系,此题中两圆不可能内含. 11.〔3分〕〔2022•烟台〕如图是二次函数y=ax2+bx+c图象的一局部,其对称轴为x=﹣1,且过点〔﹣3,0〕.以下说法:①abc<0;②2a﹣b=0;③4a+2b+c<0;④假设〔﹣5,y1〕,〔,y2〕是抛物线上两点,那么 y1>y2.其中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考点: 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 分析: 根据图象得出a>0,b=2a>0,c<0,即可判断①②;把x=2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即可判断③,求出点〔﹣5,y1〕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3,y1〕,根据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即可判断④. 解答: 解:∵二次函数的图象的开口向上, ∴a>0, ∵二次函数的图象y轴的交点在y轴的负半轴上, ∴c<0, ∵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是直线x=﹣1, ∴﹣=﹣1, ∴b=2a>0, ∴abc<0,∴①正确; 2a﹣b=2a﹣2a=0,∴②正确; ∵二次函数y=ax2+bx+c图象的一局部,其对称轴为x=﹣1,且过点〔﹣3,0〕. ∴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的坐标是〔1,0〕, ∴把x=2代入y=ax2+bx+c得:y=4a+2b+c>0,∴③错误; ∵二次函数y=ax2+bx+c图象的对称轴为x=﹣1, ∴点〔﹣5,y1〕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3,y1〕, 根据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3, ∴y2<y1,∴④正确; 应选C. 点评: 此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的应用,题目比较典型,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辨析能力. 12.〔3分〕〔2022•烟台〕如图1,E为矩形ABCD边AD上一点,点P从点B沿折线BE﹣ED﹣DC运动到点C时停止,点Q从点B沿BC运动到点C时停止,它们运动的速度都是1cm/s.假设P,Q同时开始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BPQ的面积为y〔cm2〕.y与t的函数图象如图2,那么以下结论错误的选项是〔  〕   A. AE=6cm B. sin∠EBC=   C. 当0<t≤10时,y=t2 D. 当t=12s时,△PBQ是等腰三角形 考点: 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 分析: 由图2可知,在点〔10,40〕至点〔14,40〕区间,△BPQ的面积不变,因此可推论BC=BE,由此分析动点P的运动过程如下: 〔1〕在BE段,BP=BQ;持续时间10s,那么BE=BC=10;y是t的二次函数; 〔2〕在ED段,y=40是定值,持续时间4s,那么ED=4; 〔3〕在DC段,y持续减小直至为0,y是t的一次函数. 解答: 解:〔1〕结论A正确.理由如下: 分析函数图象可知,BC=10cm,ED=4cm,故AE=AD﹣ED=BC﹣ED=10﹣4=6cm; 〔2〕结论B正确.理由如下: 如答图1所示,连接EC,过点E作EF⊥BC于点F, 由函数图象可知,BC=BE=10cm,S△BEC=40=BC•EF=×10×EF,∴EF=8, ∴sin∠EBC===; 〔3〕结论C正确.理由如下: 如答图2所示,过点P作PG⊥BQ于点G, ∵BQ=BP=t, ∴y=S△BPQ=BQ•PG=BQ•BP•sin∠EBC=t•t•=t2. 〔4〕结论D错误.理由如下: 当t=12s时,点Q与点C重合,点P运动到ED的中点,设为N,如答图3所示,连接NB,NC. 此时AN=8,ND=2,由勾股定理求得:NB=,NC=, ∵BC=10, ∴△BCN不是等腰三角形,即此时△PBQ不是等腰三角形. 点评: 此题考查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需要结合几何图形与函数图象,认真分析动点的运动过程.突破点在于正确判断出BC=BE=10cm. 二、填空题〔此题共6小题,每题3分,总分值18分〕 13.〔3分〕〔2022•烟台〕分解因式:a2b﹣4b3= b〔a+2b〕〔a﹣2b〕 . 考点: 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 分析: 先提取公因式b,再根据平方差公式进行二次分解.平方差公式:a2﹣b2=〔a+b〕〔a﹣b〕. 解答: 解:a2b﹣4b3=b〔a2﹣4b2〕 =b〔a+2b〕〔a﹣2b〕. 故答案为b〔a+2b〕〔a﹣2b〕. 点评: 此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分解因式,提取公因式后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二次分解,注意分解要彻底. 14.〔3分〕〔2022•烟台〕不等式的最小整数解是 x=3 . 考点: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 分析: 先求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再根据x是整数得出最小整数解. 解答: 解:, 解不等式①,得x≥1, 解不等式②,得x>2, 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2, 所以最小整数解为3. 故答案为:x=3.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正确解出不等式组的解集是解决此题的关键.求不等式组的解集,应遵循以下原那么:同大取较大,同小取较小,小大大小中间找,大大小小解不了. 15.〔3分〕〔2022•烟台〕如图,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ABC=60°,假设其四边满足长度的众数为5,平均数为,上、下底之比为1:2,那么BD=. 考点: 等腰梯形的性质;算术平均数;众数. 分析: 设梯形的四边长为5,5,x,2x,根据平均数求出四边长,求出△BDC是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求出即可. 解答: 解:设梯形的四边长为5,5,x,2x, 那么=, x=5, 那么AB=CD=5,AD=5,BC=10, ∵AB=AD, ∴∠ABD=∠ADB, ∵AD∥BC, ∴∠ADB=∠DBC, ∴∠ABD=∠DBC, ∵∠ABC=60°, ∴∠DBC=30°, ∵等腰梯形ABCD,AB=DC, ∴∠C=∠ABC=60°, ∴∠BDC=90°, ∴在Rt△BDC中,由勾股定理得:BD==5, 故答案为:5. 点评: 此题考查了梯形性质,平行线性质,勾股定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点的应用,关键是求出BC、DC长和得出三角形DCB是等腰三角形. 16.〔3分〕〔2022•烟台〕如图,▱ABCD的周长为36,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E是CD的中点,BD=12,那么△DOE的周长为 15 . 考点: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分析: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和对角线互相平分可得,OB=OD,又因为E点是CD的中点,可得OE是△BCD的中位线,可得OE=BC,所以易求△DOE的周长. 解答: 解:∵▱ABCD的周长为36, ∴2〔BC+CD〕=36,那么BC+CD=18.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BD=12, ∴OD=OB=BD=6. 又∵点E是CD的中点, ∴OE是△BCD的中位线,DE=CD, ∴OE=BC, ∴△DOE的周长=OD+OE+DE=BD+〔BC+CD〕=6+9=15,即△DOE的周长为15. 故答案是:15. 点评: 此题考查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题时,利用了“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的性质. 17.〔3分〕〔2022•烟台〕如图,△ABC中,AB=AC,∠BAC=54°,∠BAC的平分线与AB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O,将∠C沿EF〔E在BC上,F在AC上〕折叠,点C与点O恰好重合,那么∠OEC为 108 度. 考点: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分析: 连接OB、OC,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BAO,根据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求出∠ABC,再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可得OA=OB,根据等边对等角可得∠ABO=∠BAO,再求出∠OBC,然后判断出点O是△ABC的外心,根据三角形外心的性质可得OB=OC,再根据等边对等角求出∠OCB=∠OBC,根据翻折的性质可得OE=CE,然后根据等边对等角求出∠COE,再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解答: 解:如图,连接OB、OC, ∵∠BAC=54°,AO为∠BAC的平分线, ∴∠BAO=∠BAC=×54°=27°, 又∵AB=AC, ∴∠ABC=〔180°﹣∠BAC〕=〔180°﹣54°〕=63°, ∵DO是AB的垂直平分线, ∴OA=OB, ∴∠ABO=∠BAO=27°, ∴∠OBC=∠ABC﹣∠ABO=63°﹣27°=36°, ∵DO是AB的垂直平分线,AO为∠BAC的平分线, ∴点O是△ABC的外心, ∴OB=OC, ∴∠OCB=∠OBC=36°, ∵将∠C沿EF〔E在BC上,F在AC上〕折叠,点C与点O恰好重合, ∴OE=CE, ∴∠COE=∠OCB=36°, 在△OCE中,∠OEC=180°﹣∠COE﹣∠OCB=180°﹣36°﹣36°=108°. 故答案为:108. 点评: 此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的性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等边对等角的性质,以及翻折变换的性质,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作辅助线,构造出等腰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18.〔3分〕〔2022•烟台〕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点E在BC上,四边形EFGB也是正方形,以B为圆心,BA长为半径画,连结AF,CF,那么图中阴影局部面积为 4π . 考点: 正方形的性质;整式的混合运算. 分析: 设正方形EFGB的边长为a,表示出CE、AG,然后根据阴影局部的面积=S扇形ABC+S正方形EFGB+S△CEF﹣S△AGF,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解答: 解:设正方形EFGB的边长为a,那么CE=4﹣a,AG=4+a, 阴影局部的面积=S扇形ABC+S正方形EFGB+S△CEF﹣S△AGF =+a2+a〔4﹣a〕﹣a〔4+a〕 =4π+a2+2a﹣a2﹣2a﹣a2 =4π. 故答案为:4π. 点评: 此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整式的混合运算,扇形的面积计算,引入小正方形的边长这一中间量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总分值46分〕 19.〔6分〕〔2022•烟台〕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满足x2+x﹣2=0. 考点: 分式的化简求值.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先根据分式混合运算的法那么把原式进行化简,再求出x的值,把x的值代入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 解:原式=• =• =, 由x2+x﹣2=0,解得x1=﹣2,x2=1, ∵x≠1, ∴当x=﹣2时,原式==.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分式的化简求值,熟知分式混合运算的法那么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0.〔6分〕〔2022•烟台〕如图,一艘海上巡逻船在A地巡航,这时接到B地海上指挥中心紧急通知:在指挥中心北偏西60°方向的C地,有一艘渔船遇险,要求马上前去救援.此时C地位于北偏西30°方向上,A地位于B地北偏西75°方向上,A、B两地之间的距离为12海里.求A、C两地之间的距离〔参考数据:≈1.41,≈1.73,≈2.45,结果精确到0.1〕 考点: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方向角问题. 分析: 过点B作BD⊥CA交CA延长线于点D,根据题意可得∠ACB和∠ABC的度数,然后根据三角形外角定理求出∠DAB的度数,AB=12海里,可求出BD、AD的长度,在Rt△CBD中,解直角三角形求出CD的长度,继而可求出A、C之间的距离. 解答: 解:过点B作BD⊥CA交CA延长线于点D, 由题意得,∠ACB=60°﹣30°=30°, ∠ABC=75°﹣60°=15°, ∴∠DAB=∠DBA=45°, 在Rt△ABD中,AB=12,∠DAB=45°, ∴BD=AD=ABcos45°=6, 在Rt△CBD中,CD==6, ∴AC=6﹣6≈6.2〔海里〕. 答:A、C两地之间的距离为6.2海里. 点评: 此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三角函数的知识求解相关线段的长度,难度一般. 21.〔7分〕〔2022•烟台〕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的顶点O与坐标原点重合,A、C分别在坐标轴上,点B的坐标为〔4,2〕,直线y=﹣x+3交AB,BC分别于点M,N,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M,N.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假设点P在y轴上,且△OPM的面积与四边形BMON的面积相等,求点P的坐标. 考点: 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 分析: 〔1〕求出OA=BC=2,将y=2代入y=﹣x+3求出x=2,得出M的坐标,把M的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即可求出答案; 〔2〕求出四边形BMON的面积,求出OP的值,即可求出P的坐标. 解答: 解:〔1〕∵B〔4,2〕,四边形OABC是矩形, ∴OA=BC=2, 将y=2代入y=﹣x+3得:x=2, ∴M〔2,2〕, 把M的坐标代入y=得:k=4,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y=; 〔2〕∵S四边形BMON=S矩形OABC﹣S△AOM﹣S△CON =4×2﹣4=4, 由题意得: OP×AM=4, ∵AM=2, ∴OP=4, ∴点P的坐标是〔0,4〕或〔0,﹣4〕. 点评: 此题考查了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交点问题,三角形的面积,矩形的性质等知识点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应用性质进行计算的能力,题目比较好,难度适中. 22.〔9分〕〔2022•烟台〕今年以来,我国持续大面积的雾霾天气让环保和健康问题成为焦点.为了调查学生对雾霾天气知识的了解程度,某校在学生中做了一次抽样调查,调查结果共分为四个等级:A.非常了解;B.比较了解;C.根本了解;D.不了解.根据调查统计结果,绘制了不完整的三种统计图表. 对雾霾了解程度的统计表: 对雾霾的了解程度 百分比 A.非常了解 5% B.比较了解 m C.根本了解 45% D.不了解 n 请结合统计图表,答复以下问题. 〔1〕本次参与调查的学生共有 400 人,m= 15% ,n= 35% ; 〔2〕图2所示的扇形统计图中D局部扇形所对应的圆心角是 126 度; 〔3〕请补全图1示数的条形统计图; 〔4〕根据调查结果,学校准备开展关于雾霾知识竞赛,某班要从“非常了解〞态度的小明和小刚中选一人参加,现设计了如下游戏来确定,具体规那么是:把四个完全相同的乒乓球标上数字1,2,3,4,然后放到一个不透明的袋中,一个人先从袋中随机摸出一个球,另一人再从剩下的三个球中随机摸出一个球.假设摸出的两个球上的数字和为奇数,那么小明去;否那么小刚去.请用树状图或列表法说明这个游戏规那么是否公平. 考点: 游戏公平性;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列表法与树状图法. 分析: 〔1〕根据“根本了解〞的人数以及所占比例,可求得总人数;在根据频数、百分比之间的关系,可得m,n的值; 〔2〕根据在扇形统计图中,每局部占总体的百分比等于该局部所对应的扇形圆心的度数与360°的比可得出统计图中D局部扇形所对应的圆心角; 〔3〕根据D等级的人数为:400×35%=140;可得〔3〕的答案; 〔4〕用树状图列举出所有可能,进而得出答案. 解答: 解:〔1〕利用条形图和扇形图可得出:本次参与调查的学生共有:180÷45%=400; m=×100%=15%,n=1﹣5%﹣15%﹣45%=35%; 〔2〕图2所示的扇形统计图中D局部扇形所对应的圆心角是:360°×35%=126°; 〔3〕∵D等级的人数为:400×35%=140; 如下列图: ; 〔4〕列树状图得: 所以从树状图可以看出所有可能的结果有12种,数字之和为奇数的有8种, 那么小明参加的概率为:P==, 小刚参加的概率为:P==, 故游戏规那么不公平. 故答案为:400,15%,35%;126.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游戏公平性,涉及扇形统计图的意义与特点,即可以比较清楚地反映出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之间的数量关系. 23.〔8分〕〔2022•烟台〕烟台享有“苹果之乡〞的美誉.甲、乙两超市分别用3000元以相同的进价购进质量相同的苹果.甲超市销售方案是:将苹果按大小分类包装销售,其中大苹果400千克,以进价的2倍价格销售,剩下的小苹果以高于进价10%销售.乙超市的销售方案是:不将苹果按大小分类,直接包装销售,价格按甲超市大、小两种苹果售价的平均数定价.假设两超市将苹果全部售完,其中甲超市获利2100元〔其它本钱不计〕.问: 〔1〕苹果进价为每千克多少元 〔2〕乙超市获利多少元并比较哪种销售方式更合算. 考点: 分式方程的应用. 分析: 〔1〕先设苹果进价为每千克x元,根据两超市将苹果全部售完,其中甲超市获利2100元列出方程,求出x的值,再进行检验即可求出答案; 〔2〕根据〔1〕求出每个超市苹果总量,再根据大、小苹果售价分别为10元和5.5元,求出乙超市获利,再与甲超市获利2100元相比较即可. 解答: 解:〔1〕设苹果进价为每千克x元,根据题意得: 400x+10%x〔﹣400〕=2100, 解得:x=5, 经检验x=5是原方程的解, 答:苹果进价为每千克5元. 〔2〕由〔1〕得,每个超市苹果总量为:=600〔千克〕, 大、小苹果售价分别为10元和5.5元, 那么乙超市获利600×〔﹣5〕=1650〔元〕, ∵甲超市获利2100元, ∴甲超市销售方式更合算. 点评: 此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关键是读懂题意,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根据两超市将苹果全部售完,其中甲超市获利2100元列出方程,解方程时要注意检验. 24.〔2022•烟台〕如图,AB是⊙O的直径,BC是⊙O的切线,连接AC交⊙O于点D,E为上一点,连结AE,BE,BE交AC于点F,且AE2=EF•EB. 〔1〕求证:CB=CF; 〔2〕假设点E到弦AD的距离为1,cos∠C=,求⊙O的半径. 考点: 切线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分析: 〔1〕如图1,通过相似三角形〔△AEF∽△AEB〕的对应角相等推知,∠1=∠EAB;又由弦切角定理、对顶角相等证得∠2=∠3;最后根据等角对等边证得结论; 〔2〕如图2,连接OE交AC于点G,设⊙O的半径是r.根据〔1〕中的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证得∠4=∠5,所以由“圆周角、弧、弦间的关系〞推知点E是弧AD的中点,那么OE⊥AD;然后通过解直角△ABC求得cos∠C=sin∠GAO==,那么以求r的值. 解答: 〔1〕证明:如图1, ∵AE2=EF•EB, ∴=. 又∠AEF=∠AEB, ∴△AEF∽△AEB, ∴∠1=∠EAB. ∵∠1=∠2,∠3=∠EAB, ∴∠2=∠3, ∴CB=CF; 〔2〕解:如图2,连接OE交AC于点G,设⊙O的半径是r. 由〔1〕知,△AEF∽△AEB,那么∠4=∠5. ∴=. ∴OE⊥AD, ∴EG=1. ∵cos∠C=,且∠C+∠GAO=90°, ∴sin∠GAO=, ∴=,即=, 解得,r=,即⊙O的半径是. 点评: 此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答〔2〕题的难点是推知点E是弧AD的中点. 25.〔10分〕〔2022•烟台〕,点P是直角三角形ABC斜边AB上一动点〔不与A,B重合〕,分别过A,B向直线CP作垂线,垂足分别为E,F,Q为斜边AB的中点. 〔1〕如图1,当点P与点Q重合时,AE与BF的位置关系是 AE∥BF ,QE与QF的数量关系式 QE=QF ; 〔2〕如图2,当点P在线段AB上不与点Q重合时,试判断QE与QF的数量关系,并给予证明; 〔3〕如图3,当点P在线段BA〔或AB〕的延长线上时,此时〔2〕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请画出图形并给予证明. 考点: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 分析: 〔1〕证△BFQ≌△AEQ即可; 〔2〕证△FBQ≌△DAQ,推出QF=QD,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性质求出即可; 〔3〕证△AEQ≌△BDQ,推出DQ=QE,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性质求出即可. 解答: 解:〔1〕AE∥BF,QE=QF, 理由是:如图1,∵Q为AB中点, ∴AQ=BQ, ∵BF⊥CP,AE⊥CP, ∴BF∥AE,∠BFQ=∠AEQ, 在△BFQ和△AEQ中 ∴△BFQ≌△AEQ〔AAS〕, ∴QE=QF, 故答案为:AE∥BF,QE=QF. 〔2〕QE=QF, 证明:如图2,延长FQ交AE于D, ∵AE∥BF, ∴∠QAD=∠FBQ, 在△FBQ和△DAQ中 ∴△FBQ≌△DAQ〔ASA〕, ∴QF=QD, ∵AE⊥CP, ∴EQ是直角三角形DEF斜边上的中线, ∴QE=QF=QD, 即QE=QF. 〔3〕〔2〕中的结论仍然成立, 证明:如图3, 延长EQ、FB交于D, ∵AE∥BF, ∴∠1=∠D, 在△AQE和△BQD中 , ∴△AQE≌△BQD〔AAS〕, ∴QE=QD, ∵BF⊥CP, ∴FQ是斜边DE上的中线, ∴QE=QF. 点评: 此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性质的应用,注意:①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SAS,ASA,AAS,SSS,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26.〔2022•烟台〕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C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经过点A,B,与x轴分别交于点E,F,且点E的坐标为〔﹣,0〕,以0C为直径作半圆,圆心为D. 〔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求证:直线BE是⊙D的切线; 〔3〕假设直线BE与抛物线的对称轴交点为P,M是线段CB上的一个动点〔点M与点B,C不重合〕,过点M作MN∥BE交x轴与点N,连结PM,PN,设CM的长为t,△PMN的面积为S,求S与t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S是否存在着最大值假设存在,求出最大值;假设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考点: 二次函数综合题. 分析: 〔1〕根据题意易得点A、B的坐标,然后把点A、B、E的坐标分别代入二次函数解析式,列出关于a、b、c的方程组,利用三元一次方程组来求得系数的值; 〔2〕如图,过点D作DG⊥BE于点G,构建相似三角形△EGD∽△ECB,根据它的对应边成比例得到=,由此求得DG=1〔圆的半径是1〕,那么易证得结论; 〔3〕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得直线BE为:y=x+.那么易求P〔1,〕.然后由相似三角形△MNC∽△BEC的对应边成比例,线段间的和差关系得到CN=t,DN=t﹣1.所以 S=S△PND+S梯形PDCM﹣S△MNC=﹣+t〔0<t<2〕.由抛物线的性质可以求得S的最值. 解答: 解:〔1〕由题意,得A〔0,2〕,B〔2,2〕,E的坐标为〔﹣,0〕, 那么, 解得,, ∴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2+x+2; 〔2〕如图,过点D作DG⊥BE于点G. 由题意,得 ED=+1=,EC=2+=,BC=2, ∴BE==. ∵∠BEC=∠DEG,∠EGD=∠ECB=90°, ∴△EGD∽△ECB, ∴=, ∴DG=1. ∵⊙D的半径是1,且DG⊥BE, ∴BE是⊙D的切线; 〔3〕由题意,得 E〔﹣,0〕,B〔2,2〕. 设直线BE为y=kx+h〔k≠0〕.那么 , 解得,, ∴直线BE为:y=x+. ∵直线BE与抛物线的对称轴交点为P,对称轴直线为x=1, ∴点P的纵坐标y=,即P〔1,〕. ∵MN∥BE, ∴∠MNC=∠BEC. ∵∠C=∠C=90°, ∴△MNC∽△BEC, ∴=, ∴=,那么CN=t, ∴DN=t﹣1, ∴S△PND=DN•PD=〔t﹣1〕•=t﹣. S△MNC=CN•CM=×t•t=t2. S梯形PDCM=〔PD+CM〕•CD=•〔+t〕•1=+t. ∵S=S△PND+S梯形PDCM﹣S△MNC=﹣+t〔0<t<2〕. ∵抛物线S=﹣+t〔0<t<2〕的开口方向向下, ∴S存在最大值.当t=1时,S最大=. 点评: 此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综合题,其中涉及到的知识点有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二次函数最值的求法.注意配方法在〔3〕题中的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数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