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同步试卷A4打印版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
1、图甲是托里拆利实验装置,图乙是一个“自制气压计”用插有细管的橡皮塞塞住装有水的瓶子口,下管口没入水中,通过上管口向瓶内吹气,水沿管上升到点,点与瓶内水面高度差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的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测出当地的大气压是
B.同时带着两装置登山,会发现会变小,会增大
C.乙图中的自制气压计测出当地当时的大气压是
D.将甲图中的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倾斜,管内水银柱竖直高度变高
2、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装满两种不同的液体,现将A、B两个小球分别浸没在两杯液体中,如图所示,排开液体的质量相等。若现在,将两个小球取出,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的变化量、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一定小于 B. 一定大于
C. 一定等于 D. 可能小于
3、下列措施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站在滑雪板上滑雪 B.载重汽车有很多车轮
C.刀刃磨得很锋利 D.书包背带做得很宽
4、下列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两个鸡蛋的重约为1N
B.一张课桌的高度约1.5m
C.中学生双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约为5×103N
D.在白云山上用普通茶壶烧开水,沸水的温度可达100℃
5、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若沿水平方向将其分别切去体积相等的部分,并将切去部分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面,这时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F甲和F乙、压强为p甲和p乙,则( )
A.F甲<F乙,p甲>p乙 B.F甲<F乙,p甲<p乙
C.F甲>F乙,p甲>p乙 D.F甲>F乙,p甲<p乙
6、生活现象所揭示的科学原理或规律与所对应的应用技术不符合的是( )
A. B.
C. D.
7、如图实验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A. 皮碗对吸 B. 瓶吞鸡蛋
C. 纸拖水杯 D.橡皮膜凸出
8、科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图实验:先在烧瓶中装满沸水,再倒掉沸水,然后在烧瓶口放入去壳的鹌鹑蛋(不留缝隙),将烧瓶口向右或向左或向下,发现鹌鹑蛋一直向烧瓶底部运动该兴趣小组的实验目的是为了探究( )
A.大气压的存在 B.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C.大气各个方向压强都相等 D.大气的压强与热水温度的关系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
1、如图甲所示,普通水壶壶嘴的高度______(选填“不低于”或“低于”)壶身的高度,其设计遵循了______的原理。如图乙所示,用手握住玻璃瓶的圆柱形部分停在空中,玻璃瓶不掉下,是因为它受到了______力的作用,用吸管能将杯中的饮料吸入口中,是利用了______的作用。
2、如图船由下游通过船闸驶向上游的示意图。当打开______时,下游跟闸室构成连通器,室内的水流出,待闸室里的水面跟下游水面相平时,打开D,船驶入闸室。关闭B和D,再打开______时,闸室跟上游构成连通器,上游的水流进闸室,闸室水位逐渐上升,待闸室水面跟上游水面相平时,打开______,船就可以驶出闸室,开往上游。
3、在地铁站的站台上,当火车驶过时,若有人站在安全线以内就会非常危险。这是因为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______。火车行驶时带动周围空气运动,使火车周围气压______,人体外侧的气压就______于内侧气压而出现危险。
4、如图,用酒精灯将烧瓶中的水加热至沸腾,再用大号注射器缓缓地向烧瓶内充气,这时,你可看到现象_______;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高压锅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工作的,如图所示是高压锅的结构示意图。其锅盖紧扣在锅体上,盖上装有一金属管作排气孔。金属管上方倒扣着一个像大砝码模样的重锤起限压作用。当锅内蒸气压强过高时,蒸气顶起限压阀,通过金属管向外排气。测得高压锅的直径为24厘米,高压锅盖限压出气孔的面积为15mm²,当气压为1.43×105Pa时,水的沸点为110℃。若现在的大气压强正好是一个标准大气压,则要使锅内的温度能到达110℃,限压阀的质量至少为______g。
5、如图甲,在一档中央电视台拍摄的节目中,实验员正在亲身实践:当汽车被水浸没,该如何逃生(此操作危险,切勿模仿)。工作人员将汽车缓缓浸入水中,坐在车里的实验员尝试推开车门逃生他们用传感器测出了车门受到的外部水的压力,如图乙。如果某个时刻,车门底部处在水下10厘米处,则车门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为______帕。我们从图乙中看到,当车门受到水的压力为9.19千牛时,门打不开,而当车门受到的压力增大到10.06千牛时,车门反而打开了,猜测此时车里______(选填“充满水”或“没有水”),解释此时可以打开车门的原因______。
6、如图所示,A、B两个高度相等,底面积不同的薄壁圆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不同液体,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力相等,则两夜体密度关系ρ甲___________ρ乙,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强的关系p甲___________p乙。若在两容器中再倒入原液体至倒满,则容器底受到压力的增加量ΔF甲___________ΔF乙。(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7、我国公布了最新测量珠穆朗玛峰峰顶高度8848.86米。海拔5200米是汽车可以直接到达的珠峰大本营,这里高寒气候明显,大气压大约是1标准大气压的一半(近似为0.5×105Pa)。我国登山队员们综合运用多种传统和现代测绘技术,精确测定珠峰高程,彰显了我们国家当今测绘技术的最高水平。
(1)在珠峰大本营用普通的锅难以将饭煮熟,这是因为高山上气压低,水的沸点 _______的缘故。
(2)高压锅盖直径为24cm,限压阀出气口横截面积是10﹣5m2,限压阀重力为1N,在珠峰大本营使用时,锅内气体能达到的最大压强是多大?(________)
(3)若改用质量更小的限压阀,则锅内的最高温度会 _______(选填“上升”或“下降”)。
8、如图所示,老师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当时大气压相当于___________ mm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若玻璃管的顶端混入了部分空气,实验测得的气压值_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实际值;如果将玻璃管稍微倾斜,管内水银柱高度会___________选填“变高”、“不变”、“变低”。
9、教室的门关不紧,常被风吹开,小虎在门与门框之间塞入硬纸片再关上,门就不易被风吹开,他这样做的道理是______。为改善火车站地下通道的通风情况,小虎做了如图甲的设计,并将管道上方遮雨盖的形状设计成图中的形状,利用地面风实现自动抽气,其设计原理是______。如图乙所示型管中装有水,直径相同的、两管中的水静止时液面相平。如果在右端处往装置里快速吸气,型管中______(填“”或“”)管水面升高。
10、如图所示,实心物体A、B是两个边长分别为a和b的正方体,且b=2a。将它们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时,两物体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A、B的密度之比ρA:ρB=______;现沿水平方向将两物体的上部均切去的高度,则物体A、B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pA:pB=______。
三、计算题(每小题4分,共计36分)
1、如图所示,质量为1千克、底面积为2×10-2米2的平底水桶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桶内装有体积为5×10-3米3的水,水深为0.2米,求:
(1)桶内水的质量m水。
(2)水对桶底的压强p水。
(3)水桶对地面的压强p桶。
2、密度为ρ=500kg/m3、长a、高b、宽c分别为0.8m、0.6m、0.6m的匀质长方体,其表面光滑,静止在水平面上,并被一个小木桩抵住,如图(a)所示。
(1)无风情况下,地面的支持力为多大?
(2)当有风与水平方向成45°角斜向上吹到长立方体的一个面上,如图(b)所示.风在长方体光滑侧面产生的压力为F,则力F要多大才能将长方体翘起?
(3)实验表明,风在光滑平面上会产生垂直平面的压强,压强的大小跟风速的平方成正比,跟风与光滑平面夹角正弦的平方成正比。现让风从长方体左上方吹来,风向与水平方向成θ角,如图(c)所示。当θ大于某个值时,无论风速多大,都不能使长方体翘起。请通过计算确定θ的值。
3、盛有水的容器中,A、B、C三点的位置如图所示,A处水的深度为______米,B处水的压强为______帕。C点所在的水平表面的面积为10厘米2,则该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______牛。
4、如图是某冷饮店推出的一种服务产品:店方为顾客提供一种密度为0.95×103 kg/m3的果汁饮料,饮料中放冰块。已知饮料和杯子的总质量是0.4kg,冰块质量是20g,杯子底面积为20cm2(不考虑杯壁厚度),杯中饮料的深度为10cm。(g=10N/kg)求:
(1)杯底受到液体压力是多少?
(2)杯底对桌面的压强是多大?
5、空心砖在建筑施工中广泛使用。如图,质量为3.6kg的某型号空心砖,空心部分占总体积的40%。求:
(1)砖材料的密度;
(2)一块同规格的空心砖和实心砖,以相同方式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最多相差多少帕?
6、如图所示,薄壁柱形容器甲和正方体乙置于水平地面上。甲容器高为4h,底面积为3S,内盛有深度为2h的水;正方体乙的底面积为2S。
①若正方体乙的边长为0.2m,密度为4×103kg/m3。
(a)求乙的质量m乙。
(b)求正方体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乙。
②现有A、B和C三个均匀圆柱体,其规格如下表所示。请选择其中两个,分别竖直置于容器甲的水中(水不溢出)和正方体乙的上方,使水对甲底部压强增加量Δp水和乙对地面压强增加量Δp乙的比值最大。写出选择的圆柱体并说明理由,求出Δp水与Δp乙的最大比值。
密度
底面积
高度
A
2ρ水
S
6h
B
3ρ水
S
2h
C
4ρ水
2S
2h
7、如图是法国科学家帕斯卡在1648年做的一个实验,他用一个封闭的木桶,桶内装满水,上面插一根很细的管子。他从楼房的阳台向管中灌水时,只用了几杯水,桶就被撑破了。根据图中所标出的数据,求管中装满水时:
(1)水对桶底产生的压强是多大?
(2)若桶底底面积为1200cm2,水对桶底产生的压力是多大?
8、如图所示,棱长分别为0.2米和0.1米的实心立方体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物体A、B的质量均为5千克。求:
(1)物体的密度ρA;
(2)物体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B;
(3)小明在A、B两物体中选择某一物体沿水平方向截取一定质量Δm,并将截取的那一部分Δm置于对方的上表面,使此时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请写出满足pA′、pB′的截取和放置情况,并计算出Δm。
9、如图是法国科学家帕斯卡在1648年做的一个实验,他用一个封闭的木桶,桶内装满水,上面插一根很细的管子(管的质量忽略不计);他从楼房的阳台向管中灌水时,只用了几杯水,桶就被撑破了;桶底内底面积为1200cm2,桶自重20N,管中装满水时水的总体积为20L,根据图中所标出的数据,如果管中装满水时,求:
(1)水对桶底产生的压力是多大?
(2)若桶底与地面接触的面积是200cm2,则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多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