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十三、 施工中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 预案以及抵抗风险的措施1、 建立应急响应领导小组组 长: 项目经理副组长: 项目副经理 组 员: 技术负责人、 安全负责人、 质量负责人 HSE负责人、 各施工班长。2、 火灾事故应急措施2.1立即报警。当接到汇报事故现场火灾发生信息后, 指挥小组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 并及时通知公司应急响应领导小组, 以便领导了解和指挥扑救火灾事故。2.2组织扑救火灾。当施工现场发生火灾后, 除及时报警外, 指挥小组要立即组织义务消防队员和员工进行扑救, 扑救火灾时按先控制, 后灭火; 救人重于救火; 先重点
2、后一般的灭火战术原则。并派人及时切断电源, 接通消防水泵电源, 组织抢救伤亡人员, 隔离火灾危险源和重要物资, 充分利用施工现场中的消防设施器材进行灭火。a) 协助消防员灭火。在自救的基础上, 当专业消防队到达火灾现场后, 火灾事故应急指挥小组要简要的向消防队的负责人说明火灾情况, 并全力支持消防队员灭火, 要听从消防队的指挥, 齐心协力, 共同灭火。b) 伤员身上燃烧的衣物一时脱不下时, 可让伤员躺在地上滚动, 或用水洒扑灭火焰。c) .保护现场。当火灾发生时和扑救完毕后, 指挥小组派人保护好现场, 维护好现场秩序, 等待对事故原因及责任人的调查。同时应立即采取善后工作, 及时清理, 将火灾
3、造成的垃圾分类处理并采取其它有效措施, 从而将火灾事故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度。2.3火灾事故调查处理。按照公司事故( 事件) 报告分析处理制度规定, 项目组火灾事故应急准备和响应指挥小组在调查和审查事故情况报告出来以后, 做出有关处理决定, 重新落实防范措施。并报公司应急抢救领导小组和上级主管部门。2.4应急物资常备药品: 消毒用品、 急救物品( 绷带、 无菌敷料) 及各种常见小夹板、 担架、 止血袋、 氧气袋、 灭火器等救火物资。2.5注意事项a) 贵重的书画文物及重要的档案资料等, 一旦着火不可用水扑救。b) 那些比重轻于水的易燃液体着火后不宜用水扑救, 因为着火的易燃体会漂在水面
4、上, 到处流淌, 反而造成火势蔓延。c) 高压电器设备失火不能用水扑救, 一是水能导电容易造成电器设备短路烧毁, 二是容易发生高压电流沿水注传到消防器材上, 使消防人员造成伤亡。d) 硫酸、 硝酸、 盐酸遇火不能用水扑救, 因为这三种强酸遇火后发生强烈的发热反应, 引起强酸四处飞溅, 甚至发生爆炸。e) 金属钾、 钠、 锂和易燃的铝粉、 锰粉等着火, 千万不可用水扑救, 因为它们会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生成大量可燃性气体氢气, 不但火上烧油, 而且极易发生爆炸。3.、 高处坠落事故应急措施3.1迅速将伤员脱离危险场地, 移至安全地带。3.2保持呼吸道畅通, 若发现窒息者, 应及时解除其呼吸道梗塞
5、和呼吸机能障碍, 应立即解开伤员衣领, 清除伤员口鼻、 咽、 喉部的异物、 血块、 分泌物、 呕吐物等。3.3有效止血, 包扎伤口。3.4视其伤情采取报警直接送往医院, 或待简单处理后去医院检查。3.5伤员有骨折, 关节伤、 肢体挤压伤, 大块软组织伤都要固定。3.6若伤员有断肢情况发生应尽量用干净的干布( 灭菌敷料) 包裹装入塑料袋内, 随伤员一起转送。3.7预防感染、 止痛, 能够给伤员用抗生素和止痛剂。3.8记录伤情, 现场救护人员应边抢救边记录伤员的受伤部位, 受伤程度等第一手资料。3.9立即拨打120向当地急就中心取得联系( 医院在附近的直接送往医院) , 应详细说明事故地点、 严重
6、程度、 本部门的联系电话, 并派人到路口接应。3.10项目组接到报告, 应立即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 了解和掌握事故情况, 开展抢救和维护现场秩序, 保护事故现场。3.11应急物资常备药品: 消毒用品、 急救物品( 绷带、 无菌敷料) 及各种常见小夹板、 担架、 止血袋、 氧气袋。3.12注意事项a) 事故发生时应组织人员进行全力抢救, 视情况拨打120急救电话和马上通知有关负责人。b) 重伤员运送应用担架, 腹部创伤及背柱损伤者, 应用卧位运送; 胸部伤者一般取半卧位, 颅脑损伤者一般取仰卧偏头或侧卧位, 以免呕吐误吸。c) 注意保护好事故现场, 便于调查分析事故原因。4、 触电事故应急措施4
7、.1现场人员应当机立断地脱离电源, 尽可能切断电源( 关闭电路) , 亦可用现场得到的绝缘材料等器材使触电人员脱离带电体。4.2将伤员立即脱离危险地方, 组织人员进行抢救。4.3若发现触电者呼吸或呼吸心跳均停止, 则将伤员仰卧在平地上或平板上立即进行人员呼吸或同时进行体外心脏按压。4.4立即拨打120向当地急救中心取得联系( 医院在附近的直接送往医院) , 应详细说明事故地点、 严重程度、 本部门的联系电话, 并派人到路口接应。4.5立即向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汇报事故发生情况并寻求支持。4.6维护现场秩序, 严密保护事故现场。4.7应急物资常备药品: 消毒用品、 急救物品( 绷带、 无菌敷料) 及
8、各种常见小夹板、 担架、 止血袋、 氧气袋。4.8注意事项a) 在未脱离电源时, 切不可用手去拉触电者。b) 事故发生时应组织人员进行全力抢救, 视情况拨打120急救电话和马上通知有关负责人。c) 注意保护好现场, 便于调查分析事故原因。d) 心肺复苏抢救措施要坚持不断的进行( 包括送医院的途中) 不能随便放弃。5、 坍塌倒塌事故应急措施5.1事故发生后应立即报告公司应急指挥部。5.2挖掘被掩埋伤员及时脱离危险区。5.3清除伤员口、 鼻内泥块、 凝血块、 呕吐物等, 将昏迷伤员舌头拉出, 以防窒息。5.4进行简易包扎、 止血或简易骨折固定。5.5对呼吸、 心跳停止的伤员予以心脏复苏。5.6尽快
9、与120急救中心联系, 详细说明事故地点、 严重程度, 并派人到路口接应。5.7组织人员尽快解除重物压迫, 减少伤员挤压综合症的发生, 并将其转移至安全地方。5.8若有骨折时应及时用夹板等简易固定后立即送医院。5.9基坑: a) 加强排水、 降水措施; b) 加强支护和支持加桩板等, 对边坡薄弱环节进行加固处理; c) 迅速运走坡边弃土、 材料、 机械设备等重物; d) 削去部分坡体, 减缓边坡坡度。5.10在没有人员受伤的情况下, 现场负责人应根据实际情况研究补救措施, 在确保人员生命安全的前提下, 组织恢复正常事故秩序。5.11HSE工程师应对现场的脚手架、 井架、 塔吊等施工设备倒塌进行
10、原因分析, 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 认真填写伤亡事故报告表、 事故调查等有关处理报告, 并上报公司应急领导小组。5.12应急物资常备药品: 消毒用品、 急救物品( 绷带、 无菌敷料) 及各种常见小夹板、 担架、 止血袋、 氧气袋等物资。5.13注意事项a) 应立即停止施工; b) 注意观察基坑周边建筑物或设备; c) 人工胸外心脏挤压、 人工呼吸不能轻易放弃, 必须坚持到底。6、 防台防汛事故应急措施6.1发生防台防汛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上报项目组。6.2现场下水道疏通。6.3生活区、 宿舍后勤生活保障、 救护。6.4施工现场塔吊、 施工电梯、 井架、 脚手架、 模板等的检查与检修。6.5施工用电
11、、 各部位配电箱、 现场高空照明灯及架空线路的检查、 加固及抢修。6.6立即拨打120急救中心与医院联系或拨打”110、 119”救助, 详细说明事故地点、 严重程度及本部门的联系电话, 并派人到路口接应。6.7事故调查报告, 并上报公司及有关上级机关。6.8应急物资常备物品: 消毒用品、 急救物品( 绷带、 无菌敷料) 及各种常见小夹板、 担架、 止血袋、 氧气袋及抢救麻袋、 泥泵车、 汽车、 木材等7、 突发性停电的应急措施7.1立即切断总配电房的电源开关, 离开时锁好门。7.2、 分别切断各路分箱、 分配电箱、 开关箱的电路。7.3、 检查正在使用的各种小型机械的待机状况, 确保供电后安
12、全、 有序地恢复工作。7.4、 检查大型机械如塔吊、 人货电梯、 井架、 爬架等停止运行后的状态及限位效果。7.5、 有序地组织人货两用电梯内人员的安全撤离。7.6、 有序地组织砼浇捣的质量事故。7.7、 充分了解停电的原因及可能恢复供电的时机。7.8、 有效地组织食堂伙食的安排。7.9、 组织检查本工地供电线路是否因施工不当造成断电。7.10、 对可能造成的不稳定秩序及时进行排解。7.11、 注意事项a) 恢复供电后应先检查各类机械设备是否处于安全待机状态。b) 恢复供电后, 合闸顺序应为总配电房分配房开关箱。c) 对可能造成的其它事故, 应起动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8、 道路管线事故应急措施
13、8.1、 事故第一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项目应急指挥小组, 并停止施工。8.2、 当机立断, 尽快将受伤人员脱离危险地方, 防止二次伤害。8.3、 立即组织职工自我救护队进行自救, 并向当地120急救中心取得联系, 说明事故地点、 严重程度, 并派人到路口接应。8.4、 加强支护和支持加桩板等, 对边坡薄弱环节进行加固处理。8.5、 如由周边弃土、 堆料或其它机械设备施工所致, 则迅速运走弃土、 堆料和机械设备, 并派人负责基坑土体隆起和开挖时周边的位移与沉降变化的监测工作。8.6、 项目组接到报告后, 应立即指令全体成员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 了解和掌握事故情况, 开展抢救和现场秩序的维护。8.7
14、、 指令善后人员到达事故现场, 做好与当事人家属的接洽善后工作。8.8、 现场安全员对事故进行原因分析, 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 认真填写事故报告和相应处理报告, 并上报公司及上级机关。8.9、 应急物资常备药品: 消毒用品、 急救物品( 绷带、 无菌敷料) 及各种常见小夹板、 担架、 止血袋、 氧气袋等8.10、 注意事项a) 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停止施工, 关闭机械, 以免二次伤害。b) 要求心肺复苏坚持不断地进行( 包括送医院的途中) 不能随意的放弃。9、 食物中毒事故应急措施9.1、 事故出现立即向急救中心120呼救。讲清中毒人员症状、 持续时间、 人数、 地点, 并派人到路口接应。9.2、
15、 用人工刺激法, 用手指或钝物刺激中毒者的咽弓及咽后壁, 用来催吐, 如此重复直到吐出物为清亮液体为止。9.3、 对可疑的食物禁止再食用, 收集呕吐物、 排泄物及血尿送到医院做毒物分析。9.4、 对于催吐无效或神志不清者可让其喝牛奶或蛋清等润滑剂来洗胃, 结合毒物而防止毒物的吸收并保护胃粘膜。9.5、 用硫酸镁1530g加水200ml来给中毒者导泻。9.6、 项目组接到报告后, 即指令全体人员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 了解和掌握疫情, 开展抢救和维护现场秩序, 封存事故现场, 获取中毒食品化验样品, 供卫生防疫部门检验。9.7、 现场安全员应对中毒事故进行原因分析, 制定相应的纠正预防措施, 认真
16、填写事故调查报告, 并上报公司及有关上级机关。9.8、 应急物资常备药品: 消毒用品、 急救物品( 绷带、 无菌敷料) 及各种常见小夹板、 担架、 止血袋、 氧气袋等。9.9、 注意事项a) 事故发生时应组织人员进行全力抢救, 视情况拨打120急救电话和马 上通知有关负责人。b) 如果患者昏迷则需侧躺送医院救治, 以免自然呕吐时, 将呕吐物吸入气管里面。c) 不可作口对口人工呼吸, 以免将毒物吸入施救者体内造成中毒。d) 误食腐蚀性毒物( 如强酸、 强碱类) 者或昏迷者, 或抽筋者或中毒孕妇不可进行催吐。e) 重症中毒者要禁食812小时, 可静脉输液, 待病情好转后, 再吃些米汤、 面条等易消
17、化食物。10、 环境渗漏事故应急措施10.1、 出现环境渗漏事故应急事故立即向项目组急救小组和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后, 并向”119”报10.2、 警及”120”急救中心呼救, 并派人在路口接应。10.3、 隔离渗漏污染区, 限制人员出入。10.4、 尽快找到渗漏原因, 采取堵漏措施。10.5、 对中毒人员进行急救, 并尽快送到医院。10.6、 渗漏物的处理, 对小量渗漏, 用洁净的铲子收集干燥、 洁净、 有盖的容器中; 对大量渗漏, 收集回收或运至废弃物场所处理。10.7、 实施上述步骤时, 应急人员应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发生毒物渗漏时要佩戴防毒面具。10.8、 必要时由专业机构或专业人员对受影响的设施、 人员和场所进行清洗消毒。11、 现场疏散程序紧 急 情 况报 警、 立 即 疏 散由管理人员、 员工操作关闭所有机器现场HSE经理或安全员指导员工沿最短路线到达指定集合点项目经理指定人员确认没有人员还留在现场现场HSE经理指挥集合处人员排队、 每个单位通报点名情况报告业主应急控制机构失 踪与员工一起检查有否人员失踪最 新 情 况寻找失踪人员向应急协调员报告为下一步行动而向协调员报告急救处理、 如果严重手术、 转送医院12、 应急响应中心和电话项目组为及时处理各类紧急事故、 设备应急值班和各类专线电话( 24小时不间断) , 并在工地公布各应急电话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