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超高层建筑特点代表14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台北101大楼( 台北国际金融大厦) 概 况: 建成, 地下5层, 地上101层, 总高508米, 当前世界排名第一。结构形式: 巨型框架核心筒结构抗震设计: 按抗震设防烈度8度,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30g抗风设计: 基本风压: 0.85kN/m2( n=100) 其中n: 重现期 体系分析: (一) 6层高的裙房, 裙房基础与主楼相连, 地上部分与主楼断开。(二) 周边对称设置8根大箱形钢柱( 截面尺寸由2.4 x 3.0缩小到1.6 x 2.0米, 钢板厚度由70缩小到50mm) 以及12根小箱形钢柱
2、( 截面尺寸1.6 x 1.6米和1.2 x 2.6米两种) , 在26层以上只剩下8根大箱形钢柱直到90层, 为增加结构刚度62层以下箱形柱子里面浇筑C65混凝土。 (三) 从基础顶至26层为倾斜柱, 设置3道巨型梁; 27层以上为竖直柱, 每隔8层设置1层楼高的巨型梁, 并有水平桁架加劲, 形成的巨型框架符合节节高形象要求。(四) 核心筒为16根箱形钢柱与斜撑组成正方形桁架筒, 延伸至95层, 在9层以下钢柱与600mm厚的混凝土剪力墙浇筑成整体。96层以上退缩为4根箱形柱子, 为增加结构刚度箱形柱子里面浇筑C65混凝土。亮 点:( 一) 为达到舒适度的要求( 台风时, 大楼顶部办公室的加
3、速度达到6.2cm/s) ,在8792层之间设置悬挂式重力摆锤( 直径5.5 m) 以及阻止位移过大的阻尼系统。( 二) 为减小屋顶尖塔的鞭梢效应, 在498505米之间设置两组共21t重的调质阻尼块。小 结: 巨型框架的抗侧刚度较好, 抗扭刚度略差, 扭转周期与平移周期相差较多( T扭/T1=4.87/7.02=0.69) , 抗扭刚度尚好。上海金茂大厦概况: 位于上海浦东陆家嘴.1998年建成, 地下3层, 地上88层, 总高421米。结构形式: 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钢伸臂结构 ,总高宽比为7 抗震设计: 按7度抗震设防体系分析: 外框架8个钢筋混凝土大柱子和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组成抗侧
4、力体系。8个钢筋混凝土大柱子除配置钢筋外, 两侧还配置型钢骨架( 型钢之间采用斜向加劲杆连接) , 含钢骨率仅为0.48%大大低于钢骨混凝土最低含钢骨率的要求, 按钢筋混凝土计算。外框架两端8个小钢柱, 仅承受重力荷载和抗扭。核心筒为正八角形的钢筋混凝土筒。亮 点: (一)在内筒和外侧大柱子之间设置3道伸臂桁架( 2层高钢桁架) ,位于2426层、 5153层以及8587层, 87层以上设置空间钢桁架, 一方面承受屋顶设备层的重力荷载, 另一方面加强了8587层的伸臂, 保证核心筒和外柱共同工作, 大大增加结构的刚度, 减小了位移。( 二) 核心筒为正八角形的钢筋混凝土筒, 在53层以上取消内
5、筒中部内墙, 上面成为大空间的中庭, 核心筒的高宽比为12.4小 结: 设置伸臂桁架后, 大大地减小了位移。 本帖最后由 W1 于 -9-25 13:28 编辑 深圳地王大厦概 况: 1996年建成以办公为主的超高层建筑。地上77层, 地下3层。屋顶钢筋混凝土屋顶高度325米, 钢结构桅杆高度384米。结构形式: 框架核心筒伸臂结构 混合结构 横向高宽比8.75 ( 325/37.14) 纵向高宽比4.74 ( 325/68.55) 抗震设计: 按7度抗震设防体系分析: 外框架中间16个矩形钢管柱组成矩形并作为抗侧力的主体部分, 58层以下16个矩形钢管柱内部填充C45混凝土, 设计时混凝土不
6、计入承载力, 按钢柱计算。外框架两端10( 5X2) 个圆形钢管柱围成两个半圆形外框架, 仅承受重力荷载。核心筒为长方形, 分为5个开间。地王大厦纵向长度68.55米, 横向长度37.14米。亮 点:( 一) 横向刚度纵向刚度,采取以下措施增加横向刚度: ( 1) 在2、 22、 41、 66层外柱和内筒之间设置4道伸臂钢桁架( 作为避难层和设备层) , 其高度与层高相同, 在每个轴线都设置伸臂, 与内筒的混凝土墙对齐。( 2) 矩形主体部分端部、 半圆形与矩形相交柱与外柱之间布置由下到上的斜撑, 形成竖向桁架以增强横向刚度。尽管采取这些措施, 横向侧移依然超过中国规范允许值。( 二) 核心筒连梁采用H形焊接钢梁, 两端伸入混凝土墙体, 与门洞边设置竖向型钢刚接, H焊接连梁上开洞便于公用管道经过。小结: 横向周期较长、 扭转周期较短, 说明扭转刚度尚好. 本帖最后由 W1 于 -9-25 13:29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