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XX年7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范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十八大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之一,走群众路线是党员干部接地气、转作风、提能力的根本之路。7月8日,市委召开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政才书记作了重要讲话,对全市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动员部署。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活动,取得预期成效,真正做到入眼、入脑、入心,我建议要把握好五个要点。找准“结合点”。一是加强与“十八大”精神相结合。坚持把十八大精神落实到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促进社会和谐、加强保障、改善民生,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同时,更要加强与“实现伟大中国梦”、“八项规定”、“改
2、进作风”、“清卡”、“舌尖上的腐败”等重要举措相结合。二是加强与市委第四次党代会精神相结合,也就是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相结合。“科学发展、富民兴渝”,大力实施“一统三化两转变”战略,在西部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三是加强与群众切身利益相结合。尊重群众,贴近群众,帮助群众,始终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群众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激发群众积极性,努力实现与群众的同声共气、同频共振,使整项活动真真切切的取得实效。突出“着力点”。“其身正,不令而行”,党员干部领头作用至关重要。只有弃虚功,出实招,下狠劲,不断加强学习教育,提高理论修养水平,牢固掌握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和群众工作方法
3、,才能进一步提高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的能力。同时,讲究立体互动,本次活动是针对党员的教育实践活动,要严防变成党员干部的“独角戏”,适当扩大参与面,把活动和发展第一要务紧密结合起来,党群干群、党内党外联动起来,既改进党的工作,转变干部作风,又融洽党群感情,多方调动积极性,切实为群众谋利,同时赢取社会各界对活动的大力支持、主动参与,开创出风清气正、同心同德、共谋发展的生动局面。抓好“切入点”。以访贫问苦出发,拉近干群距离,只有亲身征询于基层,虚心问计于百姓,才能真正了解群众的所想、所思、所盼,才能凝聚民心、民智、民力。以政策宣传着眼,落实惠民政策,广大机关干部要向群众深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
4、策和法律法规,与群众谈日常生活,谈实际问题,谈形势、谈政策,引导群众正确对待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做到心中有大局、有纪律、有理性,在此基础上,我们再加大落实惠民政策等方面的宣传,必然将事半功倍。以帮扶解困落脚,解决群众疾苦。真正深入到群众中去,真心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就会得到群众认可。带着问题,带着感情去认真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所想所盼,从中汲取营养,及时调整工作重点,使决策更加符合基层实际、符合群众需求。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对象更加多元,内容更加丰富,环境更加复杂,难度不断加大,仅靠传统的工作方法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建议畅通网络问政新途径,充分利用互联网,在网络问政中密切联系
5、群众,贴近群众,学会上网,善于上网,学会在虚拟世界上去伪存真,诚心实意为群众服务。聚焦“闪光点”。活动要达到预期目的,设计好活动开展的载体平台和方式方法,是基础性的工作。要把活动紧紧扎根于工作实际,防止教育实践活动和业务工作“两张皮”的现象,同时,又要紧紧抓住“群众路线”这一灵魂,创新思路,设计既满足业务工作需要,又体现群众路线要求的载体平台、方式方法,以工作实绩保证活动影响力。同时,要树“亮点”,聚焦“闪光点”,要圆满的完成规定动作,更要将自选动作做出新意,做出特色。要积极在方式方法、平台机制上创新突破,并发扬典型带动的作用,全面实践好党的群众路线。近年来,我区创新开展了领导干部社区工作日活
6、动,确定每月第二周星期二为“领导干部社区工作日”,全区所有区级、处级干部带着感情、带着责任走进群众,深入12个街道、76个社区脱产工作一天。院坝“摆摊”,面对面沟通、心与心交流;入户“串门”,拉家常、问寒暖;结对“暖心”,满腔真情帮扶群众,始终坚持民情在第一线了解、政策在第一线宣传、意见在第一线征求、问题在第一线解决,深入基层、融入群众,收效良好。下一步,要将群众路线与社区工作日进行充分融合,继续不断聚焦“闪光点”,释放“正能量”。克服“困难点”。党员干部走群众路线,老百姓最怕的是“走走停停”、走过场、一阵风,最盼的是“常走”、“坚持走”。要保证党的群众路线不走样、不走调,关键的是加强制度建设
7、,建立长效机制是开展活动的目的和内在要求。不仅现在要开展这样的教育活动,以后也要开展,要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岗位、不同区域等实际需求设计建立活动长效机制的制度,固定下来,长期坚持下去,以保障活动效果。常态长效帮扶才是确保群众受益的根本保障。任何工作只有坚持,才能形成习惯,才能树立品牌,才能产生持久的影响力和生命力,才能真正使群众在零距离沟通中感到温暖,在实打实帮扶中得到实惠。心得体会范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各级各地按照中央部署,紧扣“到群众中去”创新思路抓活动,省级领导直接到到田间地头与农民把手问计,厅局负责人骑单车体验交通拥堵、不亮身份到医院感受挂号排队,机关干部沉到一线接地气查民情
8、。来自群众的“真金白银”,推动机关单位抓管理、强服务、增效能,促进党员干部受教育、转作风、办实事,活动成效看得见,摸得着,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给予好评,值得充分肯定。同时,要充分认识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一个系统工程,如果不整体理解、局部作“功”,活动就有可能走向单方面作业,甚至成为“一头热”工程。群众路线作“全”功,既要坚持“从群众中来”,更要重视“到群众中去”。通过群众路线,党员干部走下去接触群众,了解基层,查找差距,问计发展,掌握了实情,取得了“真经”,收到了既有成效。但仅限于此则远远不够。要把来自基层群众的“一手资料”,带回去进行分析综合、加工提炼,集中正确的意见,形成规律性的认识,研
9、究具体的办法,拿出管用的举措。还要再到群众中去,动员和依靠他们,把形成的思路转化为具体的行动,落实好解决矛盾的办法措施,并运用实践来检验是否行之有效,正确的就坚持,有缺陷的再完善,不对头的就调整,务求解决问题,能办实事。如此循环往复,才能形成“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良性互动,才能实现“实践认识再实践”的不断提升。群众路线作“全”功,既要深化思想教育,更要强化能力培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清除思想积垢,重树群众观念,增强群众意识,加深群众感情,既是活动目的之一,也是抓好活动的思想基础。但是思想如果不与行动接轨,其价值必然有限。思想多有“惰性”,它不仅喜欢“原地踏步”,而且很容易“慢半拍”,以至于
10、习惯性落后于形势。没有现实的倒逼,没有任务的压迫,没有艰难困苦的考验,现有的思想成果难以巩固,长久的思想反弹在所难免。另一方面,“抓思想”的目的在于“促生产”。已经形成了基于群众观念的思想力,却没能转化成发展群众利益的生产力,这样的思想力缺乏更高的实践价值。此外,思想之于行动、观念之于能力,远非朝发夕至那样容易。特别是随着思想观念、利益格局、社会结构和舆论模态的深刻变化,群众工作的形势任务在改变,主体对象在变迁,内容方法在创新,工作难度在加大。对党员干部而言,提高群众工作能力既十分紧迫,又十分艰巨。唯有抓住当前思想充分发动的最好契机,趁热打铁,借势炼钢,以有力措施切实提高党员干部宣传引导能力、
11、组织动员能力、联系服务能力、致富群众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大步提升群众工作能力,大力提高群众工作水平,才能收获路线教育的真正成效,才能拥有执政领跑的持续保证。群众路线作“全”功,既要教育提高党员干部,还要动员提升人民群众。党员干部受到教育,是开展路线教育的应有之义。在教育党员干部之外,还必须重视群众的宣传动员和教育引导。不用心做好宣传引导和思想发动,没有以心换心的贴近交流,群众不是发自内心的真心拥护和真正“帮忙”,党员干部就听不到真话,问不到实情,找不准病根,“照镜子”可能会沦为自我欣赏,“正衣冠”也会搞成机械的“塑形象”,难以达到灵魂洗澡、治病健身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12、干部是组织者,党员是领路人,归根结底还是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去团结奋斗,完成使命。党员干部能力再强,没有高素质的人民群众作为主体支撑,发展源泉不会广,发展动力不会强,发展水平不会高。此外,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还存在辩证统一的关联促动关系。群众素质高了,会“逼迫”党员干部常磨“金钢钻”,揽接“瓷器活”。党员干部能力强了,既能现实推动事业发展,还会无形提升群众素质。在群众路线中教育提升群众,就是要以有效宣传、过细引导和实际行动,让他们相信群众路线教育和党员干部是来真的,办实的,形成干群信任依赖;就是要在接触沟通、调研问计中讲请形势政策,展示美好愿景,及时解结化瘀,广泛凝聚团结进步的共同意志;就要在办事
13、解难的同时见心用情,在扶贫帮困的同时励志活血,少些“恩惠”与“施舍”,着力激活群众力量、基层能量;就是要用可感的作风、严肃的纪律、模范的行动和切实的成效,让群众感受真实惠,感染正能量,自觉奋起共筑中国梦。群众路线作“全”功,既要活动扎实有效,更要重视长久建强基层。集中一段时间,集中全党精力,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党员干部真学真改,促进作风建设根本转变,推动突出问题真正解决,必然会收到实际成效。但集中性教育实践结束之后,如何保证活动成果长期生效管用,长效机制很重要,建强基层尤为关键。基层组织直接面对广大人民群众,落实上级政策,维护合法权益,改善民生福祉,推动发展创新,都离不开基层组织。基
14、层是群众工作的大本营,基层党员干部是永远都不走的“群众工作队”。要进一步树育导向,形成“想干事”的大气场。要用群众工作观念来认识基层,真正视基层为执政的筑基石、发展的活力源、改革的实验场、稳定的起始点和服务的冲锋线。让基层在全局有无可代替的地位,让基层精神在多元时代成为“顶天立地”的正能量。要进一步强化保障,培育“能干事”的好环境。创新体制,破解基层“责大权小钱少”的治理困局;投入资源,改善基层工作环境,提高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强化激励,关爱呵护基层干部,支持帮助他们立足一线建功立业。要进一步创新治理,创造“好干事”的新机制。打通一线情况直达上层的通途,让熟知一线情况的人参与政策制定、顶层设计;培育鼓励创新、支持变革的宽松氛围,及时将基层一线行之有效的新探索、新创造提炼升级成制度,推动“基层创造”助力中国梦圆。要进一步规范作为,强化“干好事”的硬约束。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推动权力规范运行和有效约束,加强党员干部经常性教育管理,形成一线群众有效监督基层的办法机制,强化严肃惩诫的警示作用,让教育实践活动创造的理论成果、制度成果和实践成果长留基层,让群众观念、群众作风和群众工作在基层群众中四季开花,让基层党员干部心系群众,善为善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