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浅谈终身教育理念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策略.docx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4458094 上传时间:2024-09-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7.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终身教育理念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策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浅谈终身教育理念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策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浅谈终身教育理念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策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浅谈终身教育理念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策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浅谈终身教育理念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策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浅谈终身教育理念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策略论文摘要终身教育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思想,是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指导原则。构建基于终身教育理念下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深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从终身教育理论的基本内涵入手,分析了高职教育与终身教育之间的密切关系,并针对现今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从提升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建立可持续性人才培养模式、健全多样化的学习评价制度和建立灵活开放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四个方面提出了基于终身教育理念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策略。论文关键词终身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策略终身教育(Lifelong Education)是20世纪60年代在国际上

2、出现的一种教育思潮,它对国际教育改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我国自80年代引进终身教育理论开始,就对推行终身教育、建立终身教育体系非常重视,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不断加快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进程。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在终身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凸显出高等职业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因此,高等职业教育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使命,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一、终身教育理论的基本涵义1965年,法国教育家保罗郎格朗(PaulLengrand)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巴黎召开的成人教育会议上第一次提

3、出终身教育这个概念。四十多年来,有关终身教育内涵的讨论可谓众所纷纭。目前,国际上对“终身教育”比较一致的理解是:在范围上,它是社会所有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与培训的总和,包括各个年龄阶段的各种方式的教育,如正规、非正规和非正式的各种教育,还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社区)教育等。在内容上,它既包括基础教育,也包括职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以及社会、文化生活各方面的教育。二、高职教育与终身教育之间的密切关系(一)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积极推动了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首先,高职教育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实现的主力军。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丰富了高等教育

4、结构体系,形成了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框架,顺应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重要贡献。高职教育的招生规模已经占到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其次,高职教育不仅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随着国家级和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实施,高职院校整体水平不断提高。正是因为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两种属性的统一,所以高职教育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二)高职教育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为终身教育提供了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的重要场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人们要适应变化的社会就必须具有不断适应和选择的能力,就必须确

5、立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地再回到学校接受教育,不断地充实和更新个人的原有知识和技能,才不至于被快速发展的社会所淘汰。目前,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开端,许多国家已经开始把职业技术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之中,使职业技术教育更开放、更灵活地面对全体社会成员,让每一个人可以在人生的各个阶段以不同水平和方式进入职业技术教育及其培训体系,以获取新的、更高层次的职业技能和职业资格。因此,从高等职业院校办学形式看,它应该是灵活多样的。它既应该有学历教育,也应该有非学历教育;既应该有岗前培训,也应该有转岗培训;既应该有岗位培训,也应该有职业资格培训;既应该有长期培训,也应该有短期培训。这种灵活性和适应性将为

6、人们提供一个继续接受新知识和新技能的重要学习场所。(三)高职教育重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将为其终身教育打下牢固的基础从国际职业教育的发展动态来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已从单纯满足职业技能的培养走向培养学生持续发展的能力。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观和重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已经成为世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是指处理信息能力、计划组织活动能力、设计能力、规划能力、参与能力、社会能力等。总之,这些能力是可迁移的,是从事任何职业都必不可少的综合职业能力,是学生适应社会发展、技术进步、岗位变换及创业发展所必备的能力,同时,这些能力也将为其适应终身教育打下牢固的

7、基础。(四)在终身教育理念的引领下,高职教育有了极大的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和动力首先,高等职业教育资格水平的提高给予了高职教育极大的发展空间。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有部分高职院校升人本科,也就是说既有两三年的专科教育,又有四年制的本科教育,说明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的资格水平逐渐提高。其次,我国正处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工业化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直接动力,许多工业化国家依然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提高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和高等教育的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将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动力。三、终身教育理念下高等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策略时至今日,由于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障碍,我国终身教育体系还没有

8、真正构建起来,高职教育尚未充分发挥其终身教育的真正功能。因此,只有破除这些困难和障碍,才能真正构建起我国的终身教育体系,才能充分发挥高职教育终身教育的功能。(一)破除轻视职业教育的观念,树立与终身教育相适应的提升职业教育重视程度的观念在德国,参与职业教育的学生并非“低人一等”。与大学生相比,职业教育学生也有着许多明显的优势,例如培训收入带来经济上的独立、直接的职业实践经验、与用人单位建立的关系、明确的职业定向等等。德国人普遍认为,健全的人才培养体制应该是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齐头并进。德国发展职业教育的经验很多,其中最鲜明的一点是德国社会普遍认可并支持职业教育,重视学生个人的兴趣和社会生产力的实际

9、需求,从而避免众多学生盲目地去挤大学的“独木桥”。而多年来,我国社会上存在轻视职业教育的观念,认为职业教育是“二流教育”“只有成绩差的学生才会去读职业院校”。而且,长期以来,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不够,对于职业院校的财政投入普遍低于普通高等学校,因此,高职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中发挥终身教育功能也就可想而知。职业教育这种不利局面的改变,应在于政府和社会要借鉴德国的经验,提升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更为重要的是,要把高等职业教育放在与普通高等教育并重的位置。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发展培养出所需的多层次人才,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才能构建起适应于我国国情的终身教育体系。(二)破除狭隘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

10、式,建立与终生教育相适应的可持续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体系紧密相关。目前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教学内容忽视学生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构建。同时,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还普遍存在着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实训课等课程设置不合理,存在着以一般素质、专业素质和岗位素质为主要内容的课程要素不清晰等问题。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这种定位,很显然是不能适应终身学习要求的。因为终身学习强调学校对人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等基本素质的培养。偏重基础学科而忽视专业技能的职业教育面临着与就业脱节的危险,而偏重专业技术忽视基础学科的职业教育则无法促进个体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11、在终身教育理念下,高职教育应更注重学生个体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说,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提高学生方法能力、专业能力、社会能力等构成的综合职业能力,要把基础理论教育与实际技术教育相结合,把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相结合,把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纳入教学计划,让学生主动发展,探讨终身教育理念下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三)破除传统单一的高职教育学习评价制度,建立健全与终生教育相适应的多样化学习评价制度目前,高职教育仍然简单地以考试代替评价,单纯地以考试分数的高低来衡量学生的能力和教师的教学水平,这种传统单一的学习评价制度显然与终身教育强调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持续性理念和教育应最大限度地开

12、发人的潜能的理念相违背。因此,高职教育应认识到人才能力及表现的多样化问题,不应单纯以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的能力和优点,考核的方式、方法与考核的内容也应多样化。比如:应该把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结合起来。评价的唯一目的是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成果、进步程度和不足之处。它应当对每个学习者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必须为学生进一步的、持续的学习服务,必须按照每个人的特点进行发展性评价,而不应该是以考试分数作为终结性评价。(四)破除封闭的高职教育办学模式,建立与终生教育相适应的灵活开放式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我国高职教育办学模式封闭,主要表现在高职院校闭门办学,忽视与企业合作培养学生机制的建立。这种封闭、保守的高职教育办

13、学模式是不符合终身教育的要求的,也根本体现不出高职教育的终身教育功能。当前高职教育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加强校企间的合作与互动无疑是克服高职教育发展瓶颈的重要措施之一。国际上主要的校企合作模式有六种: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合作教育”、英国的“三明治”、前苏联的“基地企业”、日本的“产学合作”和新加坡的“教学工厂”。以上这些模式被实践证明是运转灵活、优势互补的最佳职业教育模式,体现了学校、企业在文化知识教育和职业技术训练上职能分工、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以及学校和企业资源共享的原则,从而具有强劲的生命力,并被作为最成功的职教发展模式而被各国纷纷倡导与仿效。而目前我国的校企合作刚刚开始,主要模式有:“订单”培养模式、“职教集团”培养模式和“股份制”实训基地模式等,但是由于受到市场因素和管理机制变化与调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多数高职院校与企业只停留在浅层次的合作层面,更未形成校企之间的良性互动。可见,高职教育只有采取更加灵活开放的职业教育模式,才能够真正实现高职教育的终身教育功能。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必将依托高职教育的创新发展,同时高职教育也必将在终身教育理念的引领下不断改革和创新发展,充分发挥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