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医学生培养问题及策略从人才科学的角度来看,一项事业的成败,决定因素尽管诸多,但人才队伍的素质则是重中之重。而人才素质的提高与完善,除了自身先天基础和学习积极性外,在很大程度上则又决定于其受培养的方式。面对当今社会与民生的巨大需求,中医事业确已进入了一个十分难得的绝佳机遇期,可是就相应需要的中医人才队伍而言,他的数量及表象貌似宏大,但部分中医人的专业素质却又不能不令人担忧。细析其因,虽有多源,而其中的关键之一,实在是出之于中医医学生初入时期教育上的脱节或失误。要想及时有效地认识和解决这一严重问题,实可以从人体的生长及保育原理中得到有益的启示。就人体的正常生理发育过程来说,至少有6个阶段。其中,
2、从呱呱坠地到学会简单走路之前,称为“婴儿期”;继续至小学学龄前期,则称之为“幼儿期”。在这两个阶段,最大的特征是发育比较快,略有生存能力,甚至个人意愿表达欲望较强,却又毫无独立生活经验,必须完全依赖于大人的全面照顾,否则绝无生存可能。虽说每一个人生命的全程都离不开他人和社会的关照,尤其胎儿期还是百分之百地依靠母亲的脐血营养,可是,唯独这两个时期确实是他正式以社会人的身份出现后,对大人喂养的完全依赖期。所以,对于这个从胎儿到成人期发展的关键阶段,大人的呵护如何,无疑就成为一个人生命旅途中至关重要的时期。大量事实证明,一个医学生从对专业完全无知到基本能熟练地应用专业知识从事诊疗活动,至少需要10年
3、时间,其中包括35年的专职系统理论学习,35年的临床跟师过渡,特别是对于现代型中医医生来说,也许还需要非常扎实的10年甚至更长时期的学习,这样才算完成了学术旅途的奠基程序,再下一步,才有可能踏上成熟医生乃至名医的平台。在这一成长历程中,他也无可选择地存在着类似人体发育成长的过程,即对应地来说,他的基本医学理论习知阶段可比之为胎儿期,临床实习阶段可比之为婴儿期,而初步入临床岗位的5年又可比之为幼儿期。由此可知,既然婴幼儿期是其正式成人后最需要父母亲呵护之时,所以应之于中医医学生的学业成长道路,则上完理论课程后的临床实习期与初进入医疗岗位的5年,就是其一生中定型的最关键时期。纵观我国当代中医人才培
4、养的渠道,主流是院校教育,其对中医学术的大面积快速度传承,自是功不可没;四处遍布的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也为后学中医人才施展才华创造了广阔的疆场。然而,令人心痛的是,我们也有不少的中医医学生因为在这二者的过渡阶段严重“缺乳”而“返祖”。第一种根据是,由于相当一些中医院校不够重视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甚至中西医课程对半设置,选择实习医院时又往往“饥不择食”,中医学生所进入的实习医院往往是纯西医医院,或者即便是中医医院,所闻所见实际上绝大多数都是清一色的西医疗法,却很难见到用中医方法分析和解决重大疾病的机会,当然也就很难使之真正获得应用中医方法诊疗疾病的基本技能,这种实际境遇对于中医学生来说,足以对
5、他先前在院校课堂时老师灌输建立起来的脆弱信念起到无情摧毁的作用,从而使不是主学的西医学进入其意识中的主导地位,为自己之后全身改入西医行列奠定基础,后者这一“收获”,从确立中医学的国宝观念来说,无异于饮鸩止渴。第二种根据是,中医学生在选择临床岗位时,往往看重于该院的建设规模等环境因素,很少有人能从去哪里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经年所学进而有所成就去考虑,加之在实习时期发生的观念动摇,以及社会上流行的轻奉献、重享乐之风影响,直接顺理成章地脱离中医队伍,也就成为一些中医学生们眉头都不用一皱的事了。在重西医、轻中医的世风之下,一些社会公众和管理部门也视中医为“小菜一碟”,无意理会,个别“消灭中医派”更是挖空心
6、思地诋毁中医,自然对中医学生改行为西医或其他行业视之为“正常”而无人去追究,并且致使这样的中医学生们自以为是改入了“正道”,追回了“体面”,而对自己几年苦心所学的知识丢之无愧,对自己祖先所赋予的使命的背叛也若无其事,甚至成为否定或反对中医的骨干。更为悲哀的是,其中不少人后来却还以西医之长晋升了中医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便给中医后生和社会公众造成对中医形象人为的误识及误导,实可谓后患无穷!对于这样一些问题,我们的中医学生们大都非常突出地暴露出婴幼儿样的不成熟性弱点,他们只去粗浅地察看现今中西医学科技应用的范围,殊不知中医学是我辈祖先千锤百炼地创造出来的高深的生命科学,其系统理论与诊疗方法不仅渊博精深
7、,尚且至今依然有诸多闪光点是其他任何学科都无法比拟的,他之所以在现时不景气,笔者认为最大的原因还在于我们中医人对中国文化精髓以及中医学继承发扬的失职。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中华文明是在当今世界上最有价值、最令人心悦诚服的法宝,而中医学则是中华文明宝库中具有崇高地位的自然科学和文化精华部分。大家不是都在追求自己的体面和尊严吗?特别是那些改行为西医者更注重这一点。值此,我们可以想象,中医被外人嗤之以鼻,或是在被表面上承认、实际上却被踩在足下时,尤其是当你在践踏自己民族最可贵的标志之时,你还有什么尊严、价值可谈?作为有良知的中医后生,你能视中医事业中衰而丧失责任和义务吗?俗
8、言道:“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其道理值得深思。需要声明的是,我们在这里反复强调重视中医,并不是说西医不科学,也不是说中医与西医水火不容、有我无他,更不是说中医就一点儿都不能借鉴西医学之长,需要的倒是其反面。问题的症结,在于现今的中医事业与西医事业,无论从人才队伍还是硬件建设上的现状讲,都是缘之于人为政治的不公正对待,而导致了二者的畸形态势,其恶果是无形中对中医事业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毁损,进一步则是对我国和世界的和谐发展造成诸多遗憾,其实际危害远大于有些公开叫嚣要“取消中医”者百多年努力之和。所以,我们就不得不打破常规地专事强调发展中医了。事实证明,这种大道理,我们的中医学生们知其然者
9、是微乎其微的,故而,相应的教育和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强烈呼吁:对于现在乃至今后的中医学生,无论是他的母校,还是相关的地方行政领导,都应当在他们的“婴幼儿”时期最大限度地保证“母乳”,而决不能不负责任地随意给他喂“代乳品”,以防他成为有异于人性的“毛孩儿”。换句话说,作为中医院校,首先必须花大力气,采用医史讲座、名医讲坛、重点观摩、案例走访等方式,不时地对学生们进行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教育与民族精神教育,使之及早形成坚定正确的审美观,确立高尚的、牢固的本职观念和使命意识、责任意识。其次,必须从突出中医出发,严格审定实习医院,并与之协定详细的实习及考核、奖罚方案,确保学生实习后具备良好的中
10、医临床功底,切忌只看楼房设备,不量中医药“浓度”的不负责任做法。第三,必须应用行政手段,不断地强化中医学生接受的人才管理者的人才价值观念,坚决杜绝只认“人”不看“专行”的渎职行为。对于将要毕业的中医学生,要努力把他们派往具备较好的中医学术基础、有利于进一步确立所学专业、并且将来有所建树的工作环境中去工作,必要时指令性地派给德高技精的名医之下重点带徒,从而通过大量具体、生动的临床案例,既原原本本地向其传授学术妙招,又随之坚定他们的信心。另一方面,还必须实行人才管理单位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双向保证及考核、奖罚合同制度,严防用非所学。省市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也要把中医医学生出校前后的管理列入重要议程,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他们的分配、使用情况进行质询、考核,对人才接收单位的工作给予及时有效的鞭策或奖励。若能如此,不用多时,一批真正的中医后生就会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中医大业的振兴才会成为现实。中医学生培养问题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