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安徽建筑 2 0 1 4年第 5期 ( 总 1 9 9期 ) 品混凝土买卖双方涉及的质量 问题 T h e Q u a l i t y P r o b l e m o f B u y e r s a n d S e l l e r s f o r C o n c r e t e P r o d u c t s 陈禄 文 ,曾国强 ( 1 . 江西建工第一建筑有限公司 , 江西南 昌3 3 0 0 3 4 ; 2 . 江西省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管理局 , 江西南昌 3 3 0 0 9 6 ) 摘 要:文章就商品混凝土买卖双方涉及的的质量问题进行例举, 为 正确区分造成混凝土工程的质量问题的成因和过程, 分清责任。 关键 词 : 商品混凝土; 买卖双方; 质量; 成因; 责任 中图分类号 : T U 5 2 8 . 0 4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 编号 : 1 0 0 7 — 7 3 5 9 ( 2 0 1 4 ) 0 5 — 0 1 6 7 — 0 2 O 引 言 目前 , 对于建筑、 土木业市场来说, 商品混凝土是建设工程 主要用料之一, 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是否合格, 将直接影响到工 程的结构质量和安全。 因前期从事对混凝土性能的相关工作与 研究,常遇商品混凝土买卖双方经常因质量等问题发生争议。 为此将涉及的混凝土质量问题的成因与过程进行例举 , 望这些 对今后发生商品混凝土质量争议的双方一个参考。 1 商品混凝土的特点 ①商品混凝土出厂时为半成品, 在运输至交货时以物理形 态及化学反应并存的过程, 不是该商品最终物理形态及最终的 化学反应。 ②具有随时间的推移逐步凝固的特性。 ③必需使用专业的运输工具进行运输。 ④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的规定, 产品的质量 责任都是由产品的生产者、 销售者承担。 但是, 针对混凝土这一 商品的质量特性, 买卖双方都要承担一定的质量责任。 所以, 在 司法实践中, 一旦涉及到混凝土的质量问题, 切不可按照传统 的观念和固有的思维模式来分析和认定质量责任。 故商品混凝 土最终出现质量问题, 并不一定是单方的责任。 ⑤在标准养护期满后的一定时期内, 混凝土的强度还会逐 步的增强。 混凝土的标准养护期是 2 8 d , 2 8 d后混凝土强度应达 到要求的强度值, 对重要的构件可进行拆模。 但正常的情况下, 对不同的水泥品种 , 各性能外加剂的作用下 , 在此之后的~定 时间内, 混凝土的强度还会逐步有所增加。 ⑥施工现场混凝土浇筑成型在一定的时间后所进行的结 构实体检测 , 检测主项之一涉及混凝土强度, 其数据值也是评 定质量的一项指标。 收稿 日期 : 2 0 1 4 — 0 8 — 2 8 一 作者简介: 陈禄文( 1 9 8 0 一 ) , 男, 江西万安人, 毕业于南昌大学, 学士; 工 程师, 主要从事工程施工管理工作。 2 商品混凝土的质量问题 ①浇筑混凝土的部位出现裂缝。这些裂缝有些是均匀的, 有些是不均匀的; 有些裂缝是轻微的, 只在表面出现; 有的裂缝 则是非常严重的, 如有的是贯穿裂缝 , 有的因出现裂缝而露出 了钢筋; 有些裂缝对强度影响不大, 但有些严重的裂缝则直接 影响到建筑的结构安全。 ②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在各类混凝土质量纠纷 中, 这是最常见的。施工单位根据设计要求购买相应标号的商 品混凝土, 不同标号的商品混凝土其材料的组成、 性能、 强度等 均不同, 如果达不到相应的强度要求 , 那么将直接影响工程的 质量。所以, 无论是买方还是卖方对混凝土强度问题都应非常 重视。 在实践中, 有些混凝土的强度离设计要求相差太多, 那么 就需要拆除这些不合格部位 , 重新浇筑, 或对结构进行加固, 这 样就会造成工程经济、 工程进度、 工程质量、 工程安全方面的影 响, 同时对各方企业的形象也可能在社会上造成不良的影响。 3 商品混凝土 出现质量 问题的原 因 ①主要原材料质量不合格。有些商品混凝土质量问题 , 是 因为混凝土公司购买的水泥、沙石料等原料不合格造成的, 在 实践中, 这类质量问题中以水泥不合格的情况居多。有些水泥 供应商供应的水泥质量与合同约定的质量不符 , 或是在约定标 准的水泥中掺杂低标号水泥。凡是由此造成的质量问题, 肯定 应由混凝土公司一方承担责任。当然, 混凝土公司承担责任后 可以向水泥供应商追偿。 ②外加剂质量不合格或添加不合理, 混凝土的生产加工越 来越广泛的使用外加剂, 外加剂的质量在不同程度上也会影响 到混凝土的质量。 生产外加剂的厂家很多, 良莠不齐。 有些外加 剂厂家的产品质量不合格,会直接造成混凝土的强度不合格。 由此造成的质量问题,肯定也应由混凝土公司一方承担责任。 混凝土公司承担责任后可以向外加剂供应商追偿。同时, 使用 某一种外加剂必须全面了解和掌握其性能, 以使其能够和水泥 等 原材料 匹配 、 适应 。 ③配合比不符合规范要求。 有些商品混凝土质量问题是因 为混凝土公司的配合比不符合规范造成的。 不同标号的混凝土 需要有不同原材料的配合比, 优化使其科学合理。由此造成的 质量问题肯定也应有混凝土公司一方承担责任。 但有些商品混 凝土公司不具备试配检测资质, 故委托有资质的试验检测机构 进行试配并出具混凝土配合比报告,依据此报告数据进行生 产 , 有些检测机构不进行试配就出具配合比报告, 依该配合比 ( 下转第 2 4 3页) 建 筑 材 料 安 徽 建 筑 囫 重 安徽建筑 2 0 1 4年第 5期( 总 1 9 9期 ) 详勘孤石( 球状风化体 ) 分布情况一览表 表 1 剖面判断孤石存在的可能性 , 再利用地质钻孔进行验证。微动 探测技术是通过放置在工作区内的数台拾震仪, 按照某种阵列 同步记录天然场的微动信号,而后依据平稳随机过程理论, 从 微动信号中提取面波的频散曲线, 通过反演频散曲线得到地下 介质的横波速度结构, 最后结合少量勘探钻孑 L 资料得出地下岩 性变化的界面深度。该方法施工简单、 费用低、 耗时少, 对周围 环境无任何影响。 微动探测深度为地面以下 l O re~ 4 0 m, 根据物探地质成果, 划定不存在球状风化的安全区及圈定异常区。 在钻孔补勘验证 过程中发现的大量孤石, 接下来施工方用阿特拉斯凿岩机进行 岩石与土层判别分析, 如图 4和图 5 所示。 根据已有成果, 施工方主要采取如下几个措施处理已探明 的孤石 : ①调整线路纵坡, 将隧道纵坡面从施工图中的 3 % e 调整为 1 9 % 。 , 在很大程度的避开突起的基岩面, 如图6所示; ②对于调整坡度依然无法避开的孤石, 则沿隧道纵向在地 面采用阿特拉斯密打孔 , 3 0 e m间距梅花形布孔, 打孔深度为隧 道开挖深度 + 0 . 5 m , 将岩石打碎或成筛 , 利用盾构机刀盘配置 的 9把滚刀及多数贝壳到破岩, 促使盾构机顺利通过, 如图 7 所示 。 4 结语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不断发展壮大 , 会有更多的工程遇到 类似的问题。在类似地层中遇到相应问题, 应形成程序性的处 理办法 , 使得参建各方主体采取对应的措施 , 并且在预知有孤 石的情况, 应利用各种技术手段 , 摸清孤石情况, 根据孤石的大 小 、 位置 、 形状、 周边环境以及施工的难度 、 经济性和工期等因 素综合确定处理方法。能提前处理的尽量提前处理, 处理难度 较大或处理成本较高时, 可以考虑局部改线。当隧道上方地面 具备冲孔、 挖孔条件时, 应首先采用地面处理方式 , 必要时及时 拆除需要拆除的地面建筑物, 此外针对像福州一类的山前地貌 地层, 盾构刀盘配置要充分考虑地层的复杂性, 刀具应具有一 定 的破 岩能力 。 尽管以目前的技术水平 , 对孤石之类的“ 拦路虎” 有足够的 能力来破除,但是在预知有孤石的情况对孤石考虑得越少, 处 理得越迟, 代价就越大。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 前期的勘察、 选线, 盾构机的选型尤为关键 , 当然我们也期待工程各方能研究出新 工艺和新方法, 能给出更加切实有效的方法来解决孤石问题。 参考 文献 ⋯ 1 米晋生, 鞠世键. 盾构掘进处理孤石施工技术【 A 】 .2 0 0 5 上海国际隧 道工程研讨会文集【 c 】 . 2 0 0 5 . [ 2 ] 刘永勤 , 廖远 国, 李学专, 庞炜. 微动探测技术在轨道交通工程 勘察 中的应用研究叨.工程勘察 , 2 mo ( 5 ) . 【 3 】 张恒, 陈寿根, 谭信荣, 赵玉报盾构掘进孤石处理技术研究【 J 1 . 施工 技术 , 2 0 1 1 ( 1 0 ) . 【 4 ] 张芹见. 盾构掘进通过花岗岩球状风化体施工技术[ J 】 .建筑机械化, 2 0 1 2 ( 8 ) . } ; 夸 j 夸k } } 毒 } } k , 壹 夸 , , 奎 — : 夸 , 窖 j : | 坐宣kr , 奄 r j k- — 9 }j j r , 奎 r j jk- 尘 , 亭业jkr 9 - } ( 上接 第 1 6 7页 ) 报告投产后造成的质量事故由混凝土公司承担责任后可以向 检测机构追偿 ,因为有些材料成份每个批次或多或少均有变 化, 尤其是外加剂随季节性一直在变化, 所 以不进行试配是很 容易造成质量事故的。 ④买方不按规范施工和养护,此种情况在实践中比较普 遍。 很多情况下 , 卖方提供的混凝土是合格的, 现场取样或抽样 制作的试件试验强度报告是合格的, 但是实际混凝土实体检测 与取芯试件强度评定结果却不合格。 买方在施工时没有按照规 范施工 , 例如: 没有按规范对模板湿润及对混凝土浇筑振捣 , 造 成的的振捣不实 , 模板制作不严导致漏浆或者未按规范进行养 护。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夏季与冬季施工问题 , 如果不严格按规 程操作、 养护 , 更容易发生严重的质量问题。根据混凝土的特 性 ,出厂质量合格并不代表最终混凝土的强度就一定合格, 不 按规范施工和养护同样会发生质量问题 ,由此造成的质量问 题 , 应当由买方承担全部责任。 还有在此不能不提的因素, 也就 是在现场取样或抽样制作的试件试验强度报告是合格的, 而检 测单位对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与取芯试件强度评定结果却不 合格, 有些确实是买方施工因素造成的, 还有人与检测设备的 因素 。 4 结语 商品混凝土买卖双方涉及的质量问题增加, 其中有些确实 是商品混凝土质量存在问题, 对此应认真分析造成质量问题之 原因, 分清责任。所涉各方尽可能全面地了解商品混凝土的特 性、 原材料供应环节、 试配环节、 生产环节 、 调度环节、 运输与输 送环节、 施工程序环节、 施工工艺环节、 质量监管环节 , 以及质 量问题种类, 造成质量问题的因素等 , 有利于分析事实, 分清是 非 , 正确地区分造成混凝土质量问题的成因与责任。 ——■■●一 = I — 一 ——_ - —■ ■■● 施 工 技 术 研 究 与 应 用 安 徽 建 筑 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