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份试题及答案自考公共政策试题及答案资料仅供参考 4月份公共政策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公共政策的核心取向是( )A功能取向 B过程取向 C结构取向 D目标取向2下列说法中,能够反映“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政策思想的是( )A“因世而为之治,度俗而为之法” B“水则载舟,水则覆舟”C“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 D“道常无为,而无不为”3决策科学与公共政策学之间的关系是( )A个别与一般的关系 B一般与一般的关系 C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D个别与个别的关系4公共政策分析中最具有解释力和普适性的一个模型是( )A混合扫描模型 B现实主义模型 C规范最佳模型
2、D政治系统模型5认识论上的理性主义源于( )、D 2、A 3、C 4、D 5、B A莱布尼茨B笛卡尔 C罗素 D斯宾诺莎6规范最佳模型的提出者是( )A德洛尔 B林德布洛姆 C西蒙D埃齐奥尔7国家权力履行其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职能是经过( )A阶级剥削B对外扩张 C精简政府机构D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8公共政策系统的“神经”系统是( )A信息子系统 B执行子系统 C反馈子系统 D决策子系统9政策主体与客体呈现周期性更迭变化,这种政策周期应属于( )A阶段性周期B功能性周期 C重复性周期 D结构性周期10典型的总统制国家是( ) 6、A 7、D 8、A 9、C 10、D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3、11公共政策问题的形成与认定是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 )A结果 B中间环节 C起点 D目标12下列不属于政策议程构建模型的是( )A外在创始模型B动员模型 C自发创始模型 D内在创始模型13公共政策过程中最核心的阶段是( )A公共政策的制定B公共政策的执行C公共政策的评估D公共政策的监控14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最具实质性意义的阶段为( )A政策目标的确定B政策问题的认定 C政策方案的设计 D公共政策的抉择与合法化15公共政策问题认定后,政策制定者首当其冲要考虑的是( )A拟定政策方案B评估政策方案 C确定政策目标 D择定政策方案1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决策方式是( )A合议制 B合议、三权分立制
4、 C民主集中制D合议、民主集中制17立法决策经过议案的规则一般是( )A全部经过 B三分之二多数经过 C四分之三多数经过D过半数经过18将政策目标转化为政策现实的唯一途径是( )A公共政策制定 B公共政策执行 C公共政策评估D公共政策监控19认为“政策执行是一个政治上讨价还价的过程”的理论是( )A交易理论 B组织理论 C因果理论 D管理理论20政策执行过程的第一个环节是( )11、C 12、C 13、A 14、D 15、CA政策倡议 B政策宣传 C政策分解 D组织准备21残缺式政策执行的典型表现是( )16、D 17、D 18、B 19、A 20、B A断章取义为我所用 B挂羊头,卖狗 C上
5、有政策,下有对策D原原本本传达,不折不扣落实22一项公共政策具有稳定性就意味着该政策处于一种( )A均衡状态 B调整状态 C终结状态 D非均衡状态23政策效能,即( )21、A 22、A 23、B 24、D 25、BA政策成本与收益之间的比例关系 B政策达到预期结果或影响的程度C政策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例关系 D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程度24在政策调整的主观原因中,始终起着关键性作用的是( )A政策环境B政策资源 C政策目标D决策者的价值取向25在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与中央政府决策者的关系是( )A合作关系 B隶属关系 C互相独立 D排斥关系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6、26公共政策这门学科形成的历史条件是( )A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产生 B决策科学的形成C行为科学的形成和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进展 D凯恩斯主义的出台 E政府政策领域的扩大27下列选项中属于政策支持系统子系统的是( )A政策制定系统 B信息传播或沟通系统 C政策监控系统D政策咨询系统E政策评估系统28下列选项中属于公共政策直接主体的是( )A立法机关B利益集团 C行政机关 D执政党 E领袖人物29按对象来划分,政策控制包括( )A目标控制 B界限控制 C结果控制 D效力控制 E效应控制30传统德尔菲法强调的基本原则是( )A匿名原则 B循环往复原则 C控制反馈原则 D团体回答统计原则 E专家共识
7、原则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31简述“上下来去”决策模型的容纳性和开放性。32什么是合理的政策结构?33简述政策问题的形成条件。34简述政策均衡的特征。35简述公共政策预测的必要性。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36联系实际,谈谈理论、实践与政策的关系。37试述现代决策对决策者的要求。五、案例分析题(本题10分)38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执行 ,国务院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以下简称“新合医”)就是由个人、集体、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
8、助共济制度,具体办法是:中央财政为每个参合农民补助10元(前提是地方配套资金首先到位),省、市、县级地方财政再补助10元,引导农民个人自愿缴费10元,筹集新型合作医疗费年人均30元。“新合医”政策由于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一些地方政府在实施中的“套资”冲动,使该政策执行出现了偏差。 9月11日,H省G县委办、县政府办下发了G县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筹集责任奖惩办法,要求各乡镇在9月20日前务必使参加合作医疗的人数达到农业人口的40,同时制定了对县级领导、乡镇与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乡镇分管领导的奖罚措施。为了完成县政府下达的指标,多数乡镇将任务指标分摊到了乡镇干部和卫生院。到9月20日,许多乡镇因
9、不能完成县提出的40的指标,采取了未完成指标部分由乡镇干部与卫生院先垫资上缴、再继续动员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的做法。据H省卫生厅核实,截至9月20日,在G县各乡镇上缴县合作医疗基金账户的资金中,有29个乡镇共垫资262.993万元;截至10月22日,仍有28个乡镇垫资196.834万元,核减垫资后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实际人数应为168615人,比G县政府9月20日上报的人数少98417人。为了套取上级的财政补助资金,很多地方对于新合医的申请都非常积极。G县政府曾于7月30日使用大额借贷资金转入该县合作医疗基金账户作为农民个人筹资上报。9月20日,G县政府把一份关于拨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央、省级财政配
10、套经费的请示上报到H省财政厅、省卫生厅,要求上级财政进行补助。10月中旬,H省卫生厅在对相关情况进行检查时发现,G县已参加合作医疗人数与农民个人缴纳的资金存在明显虚报。要求: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本案例中所出现的问题属于何种形式的政策执行偏差。(2)分析本案例中产生这种执行偏差的主要原因。 4月公共政策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一、 单项选择题1、D 2、A 3、C 4、D 5、B 6、A 7、D 8、A 9、C 10、D 11、C 12、C 13、A 14、D 15、C 16、D 17、D 18、B 19、A 20、B 21、A 22、A 23、B 24、D 25、B二、多项选择题(本大
11、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6、ABCDE 27、BCDE 28、ACDE 29、ABDE 30、ABCDE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31、(1)“上下来去”决策模型是一个具有鲜明中国化、民族化特色的决策模型。(1分) (2)由于科学决策是这个模型的根本追求,因此乐于容纳从国外引进的以科学决策为根本诉求的任何决策理论、决策模型和决策手段。(2分) (3)它是由若干个亚模型组成的,这些亚模型在现阶段上只显现出一个轮廓,比较粗放,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和充实。西方学者在另外的理论背景和经验事实的基础上构建的决策模型,经过改造是能够被整合到某一个亚模型中去的,都能够在这个模
12、型的社会操作过程中大显身手。(2分)32、(1)结构的有序化,有利于发挥政策的整体效果,实现政策的调整、发展和完扇。(2分) (2)有效的分级控制,有利于提高政策运行效率。(2分) (3)严格的组合秩序是政策结构合理的重要条件。(1分)33、(1)从客观方面说,政策问题必须具有公共的性质。当社会问题不但关涉到当事人个人,而且影响到相关的社会群体,受到社会关注时,它就具有了公共的性质,需要公共权力机关制定政策进行处理。(3分) (2)从主观方面说,政策问题必须明确表示出来,而且被政策制定者列入政策议程。即使某一问题非常严重,但如果没有列入政策议程,就不能成为政策问题。(2分)34、政策均衡指的是
13、所有的政策要素、政策关系维持一定的最好情况的状态,政策供给适应政策需求,人们无意也无力改变现行政策。(1分) (1)政策均衡意味着社会力量对比的势均力敌。(1分) (2)政策均衡意味着政策具有高度的合法性(1分) (3)政策均衡意味着政策体系内外的协调均衡。(1分) (4)政策均衡状态是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1分)35、公共政策预测,就是政策研究人员运用预测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运用已有的信息,对未来各个政策领域和名个阶段政策的需求情况、发展趋势以及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和研究,得出相应结论,并对未来产生影响的过程。(2分) (1)避免或减少政策失误是政策预测得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理由。(1分) (
14、2)政策预测能够为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1分) (3)政策预测能够为经济的发展创造必要的环境条件。(1分)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36、从认识论的角度看,政策的本质被界定为理论与实践的中间环节,因而政策兼具理论与实践的二得特征。(2分)从政党实现其理念追求和政府实现治理的途径来看,理论指导实践是经过政策来实现的,同时实践基本上也是经过政策而上升为理论的。(2分)(1)政策与理论:政策与理论的基本关系能够用两句话来概括:理论是政策的依据,政策是理论的具体化。(2)理论是政策的理念依据有两个方面的含义:1、理论的内容影响和决定政策的内容,理论依
15、据的不同造成政策的基本差别。(2分)2、理论的正确与否,决定政策的成败。正确的理论具有科学的预见性,能够指明事物发展变化的方向和路线,以它为依据制定出来的政策就有可能取得成功的结果。(2分)(2)政策与实践:政策与实践的基本关系同样能够用两句话来概括:政策是实践经验的原则化并在实践中得以完善和发展,实践须以政策为出发点并贯穿其整个过程。(3分)联系实际(2分)37、根据现代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的要求,决策者应该做到:(1分)(1)尊重科学分析的价值。公共政策抉择的科学化对于最终的抉择者来说,就是要求抉择者要充分尊重依据科学程序、运用科学方法和技术而提出的政策规划建议。之因此要我们的最终抉
16、择者充分重视科学分析的价值,是因为这种尊重实际上在一定程序上体现了理性决策模式的运用。(4分)(2)考量各方利益的平衡。人的理性能力毕竟有限,在现实中科学分析并非万能,再加上公共政策本身往往总会触及相互冲突的各方利益问题,单纯的科学分析会使决策者无所适从。这时,我们的决策者就不能完全依赖科学分析,而应该一方面利用民主决策机制,引导冲突各方经过互动实现信息对称,达成谅解、妥协和一致等,另一方面要在不易利用民主机制时充分了解各方利益需求、全面权衡各方的利益关系,尽量避免出现零和博弈,而让各方都能从决策中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双赢或多赢的结局。(5分) (3)发挥个人决断的作用。在
17、决策日益民主化和科学化的形势下,适当地强调发挥决策者个人决断的作用,还是很有必要。这是因为:1、在集体决策条件下,每一位决策参与者的独立决断正是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一个体现和要求,它与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是一致的;2、在个人决策条件下,决策者的地位往往能让决策者比其它人站得高、看得远、考虑得更周全;3、正确决策与抓住时机,往往具有密切的关系。决策者个人优柔寡断,当决不决,就会贻误时机,给国家和人民的事业造成损失。(5分) 五、案例分析题(本题10分) 38、(1)案例中出现的问题属于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现象中的典型的“替代式政策执行”。“替代式政策执行”主要是指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被换上与现行政策表面上
18、一致而事实上背离的内容。它的特点是执行者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挂羊头,卖狗肉”,“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就是典型的替代式执行,严重地损害政策的严肃性、权威性和公共利益。(3分) H省G县采取垫资上缴和大额借贷的方式,代替农民个人筹资上报,主要目的是套取上级财政的补助,从而使“新合医”制度在执行中严重变形并完全脱离了“新合医”制度的政策目标。(2分) (2)本案例中出现的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政策执行者的利益驱使和政策执行准备不充分。(2分) H省G县在执行政策过程中片面追求和保护政策中的自身利益,忽视政策本身所追求的整体和全局利益。而且,在执行政策之前没有很好地理解政策意图,没有做充分的政策宣传。导致政策的目标群体不能深入、正确地理解政策的内容和意义,因而执行者在执行中不能得到群众的积极配合。(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