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二节 影响化学反响速率的因素同步测试
一、 选择题
1、在一个密闭、恒容的容器中进行以下反响:4NH3〔g〕+ 5O2〔g〕4NO〔g〕+6H2O〔g〕在一定的条件下到达平衡,现向反响容器中通入少量的氯化氢气体,产生的结果是( )
A.容器内压强增大 B.原平衡不受影响 C.正反响速率增大 D.NO 浓度降低
2、对于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响:2SO2+O22SO3,改变以下条件,可以提高反响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的是 〔 〕
A、增大压强 B、升高温度
C、参加催化剂 D、减小反响物浓度
3、在锌与某浓度的盐酸起反响的实验中,一个学生得到下面的结果:
序号
锌的质量/g
锌的形状
温度/℃
完全溶于水的时间/s
A
2
薄片
5
400
B
2
薄片
15
200
C
2
薄片
25
100
D
2
薄片
30
t1
E
2
薄片
35
50
F
2
颗粒
15
t2
G
2
粉末
15
t3
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
①t1=75s ②t2>200>t3③单位时间内消耗的锌的质量mG>mF>mB
A、① B、①② C、只有② D、全部正确
4、将4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在2 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响:2A(g)+B(g)2C(g)。假设经2 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1,现有以下几种说法:
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响平均速率为0.3 mol·L-1·s-1
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响的平均速率为0.6 mol·L-1·s-1
③2 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
④2 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 mol·L-1
其中正确的选项是〔 〕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5、从以下实验事实所引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选项是〔 〕
选项
实验事实
结论
A
其他条件相同,Na2S2O3溶液浓度越大,析出硫沉淀所需时间越短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响物浓度化学反响速率加快
B
在化学反响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发生改变
催化剂一定不参与化学反响
C
H+浓度相同的盐酸和醋酸分别与等质量的形状相同的锌粒反响
反响开始速率相同
D
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响H2〔g〕+
I2〔g〕2HI〔g〕,把容积缩小一倍
正反响速率加快,逆反响速率不变
6、在一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化学反响:2A(g) B B(g)+C(g)。当物质A的起始浓度为1.0 mol·L-1、物质B、C的起始浓度为0时,物质A的浓度、转化率以及物质B的浓度随反响时间的变化如以下各图所示:
图I:在条件I时的反响情况
图Ⅱ:在条件Ⅱ时的反响情况
图III:在条件III时的反响情况
图Ⅵ:在条件Ⅵ时的反响情况
那么以下有关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A.条件I、条件II时的反响温度不同,压强相同
B.条件I时可能未使用催化剂,条件II时可能使用了催化剂
C.条件III时的平衡混合物中,物质C的浓度等于0.6 mol·L-1
D.条件IV和条件II相比较,条件IV时可能缩小了容器体积
7、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反响:N2(g)+3H2(g)2NH3(g)△H<0,673 K,30 MPa下n(NH3)和n(H2)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以下列图所示。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点a的正反响速率比点b的大
B.点c处反响到达平衡
C.点d(t1时刻)和点e(t2时刻)处n(N2)不一样
D.其他条件不变,773 K下反响至t1时刻,n(H2)比上图中d点的值大
8、把石灰石浸入盐酸中,以下措施能使反响速率增大的是 〔 〕
A、加大盐酸用量 B、增大盐酸浓度
C、粉碎石灰石 D、增大体系压强
9、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响制取氢气时,以下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快的是〔 〕
A、加热 B、将稀硫酸改为98%的浓硫酸
C、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 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
10、NO和CO都是汽车尾气里的有毒气体,他们之间能缓慢反响生成N2和CO2,,对于该反响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时 〔 〕
A、降低压强能增大反响速率 B、使用适当催化剂增大反响速率
C、升高温度能增大反响速率 D、增大压强对该反响速率无影响
二、填空题
1、二氧化氮在加热条件下能够分解成一氧化氮和氧气。该反响进行到 45s时,到达平衡〔NO2浓度约为 0.0125mol·L-1〕。右图中的曲线表示二氧化氮分解反响在前 20s内的反响进程。
〔1〕请计算前 25s内氧气的平均生成速度。
〔2〕假设反响延续至 70s,请在右图中用实线画出 25s至 70s的反响进程曲线。
〔3〕假设反响开始时参加催化剂〔其他条件都不变〕请在图上用虚线画出参加催化剂后的反响进程曲线。
2、.在溶液中进行某化学反响 2A B + D 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 起始浓度为零,反响物 A 的浓度〔mol/L〕随反响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
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以下填空:
〔1〕在实验 1,反响在 10至 20分钟时间内平均速率〔VA〕为mol/〔L·min〕。
〔2〕在实验 2,A 的初始浓度 C2=mol/L,反响经 20分钟就到达平衡,可推测实验 2中还隐含的条件是。
〔3〕设实验 3的反响速率为 v3,实验 1的反响速率为 v1,那么 v3v1〔填“ > 〞、“ = 〞、“ < 〞〕,且 C31.0mol/L〔填“ > 〞、“ = 〞、“ < 〞〕
〔4〕比较实验 4和实验 1,可推测该反响是反响〔选填吸热、放热〕。理由是。
反响过程
能量
〔kJ/mol〕
反响物
分子
生成物
分子
活化
分子
反响物的
总能量〔E1〕
生成物的
总能量〔E2〕
(Ⅰ)
(Ⅱ)
活化分子的最低能量
3、在化学反响中,只有极少数能量比平均能量高得多的反
应物分子发生碰撞时才可能发生化学反响,这些分子被称为活
化分子。使普通分子变成活化分子所需提供的最
低限度的能量叫活化能,其单位通常用kJ·mol-1
表示。请认真观察右图,然后答复以下问题。
〔1〕图中所示反响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响,
该反响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加热,
该反响的△H=________ (用含E1、E2的代数式表示〕。
〔2〕热化学方程式:H2(g)+O2(g)= H2O(g)△H= - 241.8 kJ·mol-1,该反响的活化能为167.2 kJ·mol-1,那么其逆反响的活化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于同一反响,图中虚线〔Ⅱ〕与实线〔Ⅰ〕相比,活化能大大降低,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多,反响速率加快,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 影响化学反响速率的因素同步测试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C 3、C 4、B 5、AC 6、B 7、AD 8、BC 9、B10、BC
二、填空题
1、〔1〕5.5×10-4mol·L-1·s-1;〔2〕图中实线;〔3〕图中虚线;
2、〔1〕0.013;〔2〕1.0,使用催化剂;〔3〕> ,> ;〔4〕吸热,温度升高时,平衡向右移动。此题有关化学反响速率、化学平衡的图表分析,主要是考查对表中所隐含信息的观察能力。对于问题〔1〕只要从化学速率的定义出发,从表中找出反响在 10至 20分时间内的 A 浓度变化值,即可求出 A 的平均速率为(0.80mol·L-1- 0.67mol·L-1)/10min= 0.013mol·L-1·min-1。对于问题〔2〕的解答,首先要从计算 800℃ 该反响的平衡常数〔K = 1〕入手,查出实验 2中 A 的平衡浓度,代入有关平衡表达式即可求出 B、C 的平衡浓度,进而得出 A 的初始浓度。比较实验〔1〕、〔2〕的条件,温度、浓度相同,到达平衡的时间不相同,从中推测出实验 2 中还存在着催化剂这一隐含条件。对于问题〔3〕的解答,也要以 K = 1入手,求算出 40min后 B、C 的平衡浓度为 0.6mol·L-1,进而求出A 的初始浓度为 1.3mol·L-1;然后根据浓度越大,反响速率也越大,得出υ3大于υ1的结论。对于问题〔4〕的解答,亦是根据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入手,实验 1到实验 4属温度升高,A 的平衡浓度减小,说明平衡向着正反响方向移动,该方向为吸热反响。
3、〔1〕放热; 需要; -(E1-E2) kJ·mol-1
〔2〕409 kJ·mol-1; 〔3〕使用了催化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