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物理上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达标试卷【不含答案】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下列估测数据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中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 B .人的正常体温约为
C .中学生百米赛跑的成绩约为 D .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
2、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普通中学生鞋长约 B .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
C .初中女生 赛跑所用时间约为 D .曲周县夏季的最高气温约为
3、根据你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用温度计是利用固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B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由于估读所造成的错误
C .错误可以消除,误差不能消除
D .非晶体凝固时吸热,没有凝固点
4、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 .教学楼台阶高40cm B .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50g
C .一颗小铁钉重约5N D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5、下面是对日常生活中一些事物的估计,其中符合实际的是( )
A .普通教室的高度大约3.5m B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C .人体感觉舒适温度大约50℃ D .倒车雷达利用次声波工作的
6、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人体正常体温39℃ B .雾霾颗粒的直径约为1cm
C .一颗鸡蛋质量约为500g D .空调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大约为4.5A
7、世界上有很多古老文明会利用人的身体丈量世界。如用人的手臂长度、脚的长度等定义长度单位。我国古代曾用张开的大拇指到中指的长度称为“一拃”,如图所示。则“一拃”的长度大约是( )
A .20 mm B .20cm C .20m D .20km
8、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一枚鸡蛋质量约为5g B .中学生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2m/s
C .一元硬币直径约为5cm D .宿迁地区夏季最高气温约为20℃
9、要测量如图所示的一曲线段MN的长度,较合理的方法是( )
A .用刻度尺从M端一点一点地移动到N端,分段求和
B .用一段弹性棉绳,使之与MN重合,在两端做好标记,拉直后测出两标记间的长度
C .用一刻度尺从M端直接量到N端,再随意修正一下
D .用一段弹性很小的棉绳,使之与MN重合,在两端做好标记,拉直后测出两标记间的长度
10、下列估算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人体正常体温大约是35oC B .初中生的大拇指甲的宽度大约是50mm
C .课桌上的笔落到地上用时约为0.5min D .正常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5km/h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计30分)
1、下图是某个实验小组利用频闪照相机每隔0.2s拍摄一次所得到的物体和刻度尺的频闪照片,黑点表示物体的像。由图可知,物体从A到B段的路程为 cm,平均速度为 m/s。
2、如图所示,利用电子秒表记录的前2名同学百米赛跑的成绩,则第2名比第1名多用了 ms。
3、甲图所示停表读数是 s,乙图弹簧秤的读数是 N。丙图所示电阻箱读数是 Ω,丁图电流表读数是 A。
4、小伟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如图所示,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物体的长度是 cm。
5、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位同学测量铅笔的长度时读数的视线位置,由图可知,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cm;观察时视线角度正确的是同学 (选填“甲”、“乙”或“丙”);测得铅笔的长度为 cm。
6、图中秒表所示的时间是 s。
三、解答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小明前后四次测量了同一物体的长度,读数分别是25.98cm、26.00cm、26.02cm、26.42cm。其中错误的数据是哪一个?为了减小误差,小明该如何处理剩余的数据呢?请你帮他把计算过程及结果写下来。
2、在某次测量活动中,小刘同学对一个圆的直径进行了测量,并将6次测量的数据记录如下:17.72cm;17.61cm;17.70cm;17.18cm;17.71cm;17.7cm 她这次的测量中所用该度尺的分度值为多少?测量结果应该记为多少?
3、有六名同学,使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作业本的长度,六次测量记录:、、、、、。请问: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多少?测量的结果有错误吗?这本作业本的长度应为多少?(写出计算步骤)
4、如图是一个长方实心体,现在有一个刻度尺,如何测出该长方体两相对顶点之间的距离?
5、小刚的弟弟身高1.2m,正在和体育老师一起锻炼身体,如图所示.请根据此图片,在物理课堂上的条件下,写出测量体育老师实际身高的方法?(如果需要,可以使用常用文具)
四、实验探究(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
1、某同学欲测量一根长为L的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用刻度尺测量出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线圈的长度L2;
B.用细铜丝的长度L1除以细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C.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
D.将细铜丝紧密缠绕在铅笔杆上;
E.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的圈数N,如图所示。
(1) 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 ,错误步骤是 ,正确的步骤是: ;
(2) 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 。
2、亲爱的同学,请你应用所学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如图1所示,是用来测量 的大小的工具,使用前应 ,明确该仪器的 和 分值;
(2) 如图2所示,是手机中显示天气预报的截图,观察此图可知,当天的最大温差是 .19:54时的气温是 ;
(3) 如图3所示的刻度尺,其分度值为 mm,小红用该刻度尺对实际长度为70.0cm的课桌进行测量,所测得的数据约为66.7cm,经过分析,导致该测量结果错误的原因可能是 ,纠正错误后,为了减小实验误差,还要进行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