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音与环境专题测评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15分)一、单选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2021年12月9日1540“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广大青少年带了一场精彩
2、的太空科普课授课活动并取得圆满成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飞船的太空舱内,三名宇航员不能直接对话B地球上的学生听到航天员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C航天员在出征仪式上进行说话发出声音是因为声带在振动D不少观众难以掩饰内心的激动引吭高歌,这里的“高”指的是音调高2、声音是人类最早研究的物理现象之一,中国先秦时就说“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音和乃成乐”。吕氏春秋记载,皇帝令伶伦取竹作律,增损长短成十二律;伏羲作琴,三分损益成十三音。以下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增损长短成十二律”是通过改变振幅的方式获取不同的音律B琴声是琴弦的振动产生的,其传播速度是340m/s,超声波的速度要大一些C“音和乃
3、成乐”乐音的波形是有规则的D次声波具有传播距离远的特点,蝙蝠就是利用次声波进行回声定位的3、在公共场所交谈要轻声,是指要控制声音的()A音色B响度C音调D频率4、在地球上,生灵之声包含着丰富多彩的情感,天地之声吐露着无穷无尽的秘密,根据所学物理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交响音乐会中,我们通过音色能分辨出乐器的种类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C火山喷发、雷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在发生前会先发出次声波D中考期间,学校周边道路禁止鸣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5、2022年元宵晚会我国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空间站用古筝弹奏茉莉花,为全国人民送上太空音乐祝福,“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琴弦的长短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B演奏古筝时通过弦的振动发声C用同样的力拨动琴弦,粗弦比细弦发声的响度大D拨动同一琴弦的力越大,发声的音调越高第卷(非选择题 85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如图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中孩子演唱奥林匹克圣歌的场景,孩子们的天籁之音是由声带_产生的,优美的歌声是通过_传入现场观众耳朵里的。2、噪声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噪声被称作“隐形杀手”,环保部门把控制噪声列为环境保护的重要项目之一、环保部门禁止商店、小贩使用高音喇叭宣传商品,这是在_(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控制噪声。公共场所
5、应轻声交流,“轻”是指声音的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3、如何敲门是文明的?正确的敲门礼仪是敲几下门?最绅士的做法是敲三下,隔一小会儿,再敲几下。如图所示,门内的人能听到敲击声,说明_能够传声,敲门时绝对不能用力猛敲,用力猛敲指声音的_(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特别大。4、清晨,一觉醒来,听到窗外各种鸟儿欢快的鸣叫,有经验的人能够从这些声音中分辨出雄鸡、喜鹊、画眉的叫声,雄鸡的叫声能够传得比较远,这是它声音的_比较大的缘故。(选填“音色”、“响度”、“音调”)。5、倒车雷达是利用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来测量车尾到障碍物距离的。如果倒车雷达发出声信号后经过0.1s
6、返回到接收器,则车尾到障碍物的距离是_m。司机听到倒车雷达报警声及时停车,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vm=340m/s)。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9分,共计45分)1、Phyphox是一款功能强大的物理实验手机软件,其中的AcousticStopwatch功能能够自动记录下所接收到的两次响声之间的时间隔:当手机接收到第一次响声时便自动计时,当再次接收到响声时计时自动停止(类似于使用秒表时的启动和停止),由于对声音的响应非常灵敏,计时可精确到0.001s。(1)若已知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0.001s内声音的传播距离为多少m?(2)某人使用手机在空旷的平地山上,测量到对面山崖的距离。他在手机边
7、击掌一次,手机第二次记录到掌声的回声时显示时间差是5秒。那么山崖距离人的距离多远?(3)现实中气压、温度对声音传播的速度都有影响,甲、乙两人使用手机在空旷安静的某地上测量该处声音的传播速度。他们分别站于间距测量值为167m的A、B两处,打开手机软件做好计时准备。甲先在手机边击掌一次,乙听到击掌声之后,也在手机边击掌一次。已知乙听到掌声和击掌的反应时间为t乙=0.5s,甲手机有效记录下了两次掌声的时间间隔为t甲=1.5s。求本实验中测出的声音的传播速度为多少?2、铁桥长153m,在它的一端用锤敲一下,另一端某人将耳朵贴在桥上听到两次敲击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是0.42s,求声音在铁桥中的传播速度
8、。(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3、2020年11月10日8时12分,我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坐底马里亚纳海沟。其匀速下潜的速度为20m/s,从接触水面开始计时,51s时向海底发射一束超声波,超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500m/s,13s后收到回波信息。求:(1)收到回波信息时潜水器距海底的距离;(2)此海域从海面到海底的深度。4、一辆汽车以某一速度正对山崖匀速行驶,鸣笛后2s听到回声,汽车从鸣笛到司机听到回声前进了30m,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1)汽车行驶的速度;(2)笛声2s通过的路程;(3)鸣笛处到山崖的距离。5、站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在听到起点发令员的枪
9、声后才开始按表计时,测得运动员的成绩为13.51s。(声音的速度为340m/s)(1)发令员的枪声从起点传播到终点所需时间是多少?(保留两位小数)(2)运动员的真实成绩是多少?四、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1、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好物理要多做实验。(1)如图甲,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被多次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_产生的;实验中乒乓球起到的作用是 _;(2)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把乒乓球弹起,说明_可以传声;假设在月球上进行乙图实验,则_(选填“能”或“不能” )看到乒乓球被弹开;(3)小明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
10、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时,听到的铃声逐渐减小,由此现象可以推理得出:_。2、探究影响音调的因素(1)如图,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拨动其伸出桌面一端,听它发出的声音,同时观察钢尺振动的_;(2)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将钢尺按下的幅度_(选填“相同”或“不同”)。能够听出声的_(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发生了变化。重复上述实验;(3)实验发现,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_,振动得越慢,发出的音调就越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详解】A太空舱中有空气,声音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则在飞船的太空舱内,三名宇航员能直接对话,故A错误;B由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地球上的学生听到航天员的声音
11、是靠电磁波传回地球的,故B错误;C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航天员在出征仪式上进行说话发出声音是因为声带在振动,故C正确;D不少观众难以掩饰内心的激动引吭高歌,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强度即响度大,故D错误。故选C。2、C【详解】A“增损长短成十二律”是通过改变振动频率的方式获取不同的音律,故A错误;B琴声是琴弦的振动产生的,其传播速度是340m/s,声速与频率无关,超声波的速度等于声音的传播速度,故B错误;C乐音的频率有规则,发出的音调好听,所以其波形也是有规则的,故C正确;D超声波具有传播距离远的特点,蝙蝠就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回声定位的的,故D错误。故选C。3、B【详解】轻声是指声音小,因为响
12、度是指声音的大小,所以在公共场所交谈要轻声,是指要控制声音的响度。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4、B【详解】A音色是指不同声音表现在波形方面总是有与众不同的特性,不同的物体振动都有不同的特点,交响音乐会中,我们通过音色能分辨出乐器的种类,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B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故B错误,B符合题意;C次声波是振动频率低于20赫兹的声波,火山喷发、雷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在发生前会先发出次声波,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D减弱噪声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中考期间,学校周边道路禁止鸣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故选B。5、B【详解】A
13、琴弦的长短不同,振动频率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A错误;B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演奏古筝时通过弦的振动发声,故B正确;C用同样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琴弦,琴弦的振幅相同,振动频率不同,细的弦发声的音调更高,故C错误;D拨动同一琴弦的力越大,琴弦的振幅越大,发声的响度越大,故D错误。故选B。二、填空题1、 振动 空气【详解】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即孩子们的天籁之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优美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入现场观众耳朵里的。2、 声源处 响度【详解】1禁止商店、小贩使用高音喇叭宣传商品,这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2公共场所应轻声交流“轻”是指声音的响度。3、 固体和空
14、气 响度【详解】1门内的人能听到敲击声,敲击声是通过门(固体)和空气传播的,说明固体和空气可以传声。2使物体振动的力越大,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敲门时绝对不能用力猛敲,用力猛敲指声音的响度大。4、响度【详解】1响度的大小与声音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雄鸡的叫声能够传得比较远,这是它声音的响度比较大的缘故。5、 超声波 17 信息【详解】1超声波的方向性较强,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来测量车尾到障碍物的距离的。2声波从车尾传到障碍物所用的时间由可得,车尾到障碍物的距离s=vmt=340m/s0.05s=17m3司机听到倒车雷达报警声,获取信息后及时停车,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15、信息。三、计算题1、(1)0.34m;(2)850m;(3)334m/s【详解】解:(1)0.001s内声音的传播距离为s=vt=340m/s0.001s=0.34m(2)手机两次接收到声音的时间间隔是声音到山崖来回的路程,所以山崖距离人的距离为(3)由题意可知,声音来回传播的时间为t甲乙=t甲-t乙=1.5s-0.5s=1s来回的路程为s=167m2=334m实验中测出的声音的传播速度为答:(1)0.001s内声音的传播距离为0.34m/s;(2)山崖距离人的距离850m;(3)本实验中测出的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34m/s。2、5100m/s【详解】解:因为管长153m,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
16、/s,所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因为两次声响相隔0.42s,且声音在铁中的传播时间比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少;故声音在铁中的传播时间则声音在铸铁中的传播速度答:声音在铁桥中的传播速度是5100m/s。3、(1)9620m;(2)10900m【详解】解:(1)已知下潜速度为v0=20m/s,从发射信号到接收信号用时t0=13s。由可知,从发射到接收信号,“奋斗者”号下潜的深度s0=v0t0=20m/s13s=260m超声波传播的路程s1=v1t0=1500m/s13s=19500m收到信息时,“奋斗者”号距海底的距离(2)从接触水面开始,至向海底发射一束超声波,下潜时间为t3=51s,这段时间下潜的
17、深度s3=v0t3=20m/s51s=1020m最终计算得到海域的深度s=s1+s2+s3=1020m+260m+9620m=10900m答:(1)收到回波信息时潜水器距海底的距离为9620m;(2)此海域从海面到海底的深度10900m。4、(1)15m/s;(2)680m;(3)355m【详解】解:(1)由题意可知,汽车前进30m所用的时间为2s,故汽车行驶的速度为(2)由题意可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v声=340m/s,故笛声2s通过的距离为(3)设司机鸣笛时汽车到山崖的距离为s,则有解得鸣笛处到山崖的距离为答:(1)汽车行驶的速度为15m/s;(2)笛声2s通过的路程为680m;(3
18、)鸣笛处到山崖的距离为355m。5、(1)0.29s;(2)13.80s【详解】解:(1)依据题意可知,百米赛跑,声音传播的路程为,声音的速度为340m/s,则根据速度公式可知,发令员的枪声从起点传播到终点所需时间为发令员的枪声从起点传播到终点所需时间约为0.29s。(2)因为声音传播的过程,人也跑了一段距离,所以运动员的真实成绩为运动员的真实成绩为13.80s答:(1)枪声从起点到终点所需时间为0.29s;(2)运动员的真实成绩是13.80s。四、实验探究1、 振动 放大作用 空气 不能 真空不能传声【详解】(1)1如图甲,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被多次弹开,乒乓球被弹起
19、是因为音叉振动造成的,实验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乒乓球被弹起是因为音叉振动造成的,乒乓球起到放大的作用。(2)3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把乒乓球弹起,两个音叉之间是空气,说明空气可以传声。4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传声介质,假设在月球上进行乙图实验,则不能看到乒乓球被弹开。(3)5小明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时,玻璃罩内的空气越来越稀薄,传声能力越来越差,所以听到的铃声逐渐减小,可以推知真空不能传声。2、 快慢 相同 音调 长 低【详解】(1)1音调的高低与振动体振动的快慢即频率有关,所以应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2)2根据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音调的因素时,应保持响度相同,故钢尺按下的幅度要相同。3振动体的振动快慢与长度、粗细、材料和松紧程度等因素有关,这里仅改变长度,钢尺振动发出的音调会发生改变。(3)45振动体的振动快慢与长度、粗细、材料和松紧程度等因素有关,振动体越长,振动时的速度越慢,频率越低,音调也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