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脑电图基础知识及判读(pn d)(pn d)第一页,共八十页。脑电图基础知识第二页,共八十页。定义(dngy)脑电图是借助电子放大技术,将脑部神经元的自发性生物电活动加以放大百万倍并记录,以研究大脑功能(gngnng)有无障碍。将脑电活动的电位作为纵轴,时间作为横轴,把电位与时间的相互关系记录下来。第三页,共八十页。原理(yunl)中枢神经系统生理(shngl)活动的基础是神经元的电活动,因此神经元的电位变化可以反映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变化和病理变化。脑电图是目前监测脑功能脑功能较为敏感的指标,通过放置适当的电极,将神经元综合电位变化放大记录显示于屏幕上或描记于纸上。脑电图的电位来自于皮层大锥体
2、细胞顶树突的突触后电位。脑电位的节律则由丘脑和脑干网状结构系统调节。第四页,共八十页。记录(jl)方法电极:一般为扁平盘形电极或杯形电极(金质或银质),连接有绝缘导线(doxin),昏迷病人可用针电极。电极安放位置:国际电极放置法(10-20电极放置法)第五页,共八十页。Fp1CzT3T4Fp2O1O2F7T5T6F8PzOzPpzFzC3C4P3P4F3F4鼻根点枕外粗隆点A1A220%20%10%20%20%第六页,共八十页。Fp1/Fp2左/右额极(frontal pole)F3/F4左/右额(frontal)C3/C4左/右中央(zhngyng)(central)P3/P4左/右顶(p
3、arietal)O1/O2左/右枕(occipital)F7/F8左/右前颞(anterior temporal)T3/T4左/右中颞(mid-temporal)T5/T6左/右后颞(posterior temporal)Fpz额极中线(frontal pole midline point)Fz额中线(frontal midline point)Cz中央中线(central midline point)Pz顶中线(parietal midline point)Oz枕中线(occipital midline point)第七页,共八十页。脑电图导联的种类(zhngli)单极导联(参考导联):一个
4、作用电极与一个非作用电极(参考电极)之间的电位差。最标准,但易受颞部脑电活动影响(yngxing)。一般只能使用耳垂、鼻尖和乳突部等相对零电位点的电极作为参考电极。第八页,共八十页。双极导联:头皮上两个(lin)作用电极之间的电位差。用于异常波定位。平均导联第九页,共八十页。头皮(tup)以外部位的电极蝶骨(dig)电极:从颧弓与下颌切迹间刺入针电极,尖端达到卵圆孔外侧部的头颅底。记录颞叶前极部和颞叶眶面附近的脑电活动。鼻咽电极鼓膜电极第十页,共八十页。脑电图判读(pn d)第十一页,共八十页。脑波的分类(fn li)0.53Hz(不足(bz)4Hz)波47Hz(不足8Hz)波 慢波波 813
5、Hz 不足(bz)14Hz快波1417Hz(不足18Hz)中间快波1834Hz(不足35Hz)波35Hz 波第十二页,共八十页。滤波:0.5-100Hz走纸速度:每秒3cm位相:脑电波各部分之间的时间关系。同位相:两个波的波顶与波顶、波底与波底完全一致。位相倒置:波的周期和波幅相等,但方向相反(xingfn)(呈针锋相对)。第十三页,共八十页。位相倒置(dozh)第十四页,共八十页。正常(zhngchng)成人脑电图第十五页,共八十页。清醒(qngxng)期EEG 正常成人在觉醒、安静闭目时,由波和快波构成(guchng),有少量波散在出现,不出现明显的波和波。10Hz左右,波幅50V左右的波
6、连续在枕部优势出现,其中常混有波幅1020V的快波。8Hz左右时称为慢活动。第十六页,共八十页。多数情况,波及快波在左右大脑半球的相同部位大体左右对称。一般(ybn)枕区波有左右波幅差时,多为右侧波幅高,正常情况下两侧波幅差不超过20。波波幅的递增、递减(waxing and waning)第十七页,共八十页。波对于睁眼(zhn yn)、感觉刺激、精神活动等有抑制反应。波和快波不显示异常的高波幅。不出现尖波、棘波等爆发性异常波。第十八页,共八十页。正常(zhngchng)清醒期EEG第十九页,共八十页。波泛化:波不仅在枕部,而且(r qi)在额、中央、顶、颞部等全导联部位都持续出现。多见于脑外
7、伤后遗症、脑动脉硬化患者,提示存在有脑的广泛性轻度功能低下。第二十页,共八十页。波泛化第二十一页,共八十页。第二十二页,共八十页。正常(zhngchng)成人睡眠期脑电图 1期睡眠(思睡期)波逐渐(zhjin)解体,慢波渐增多,双侧顶部出现顶尖波。第二十三页,共八十页。第二十四页,共八十页。第二十五页,共八十页。2期睡眠(shumin)(浅睡期)睡眠纺锤波(14Hz左右)与K复合波显著,可见低幅波、波。第二十六页,共八十页。第二十七页,共八十页。3期睡眠(shumin)(中度睡眠(shumin)期)4期睡眠(深睡眠期)2Hz以下、波幅在75V以上的慢波增多。纺锤波时出现,时不出现。3期和4期睡
8、眠合称为慢波睡眠。第二十八页,共八十页。第二十九页,共八十页。第三十页,共八十页。快速眼动睡眠期(REM睡眠期)脑电图类似1期睡眠表现,出现快速眼球(ynqi)运动,肌张力明显下降,被唤醒后多诉在做梦。第三十一页,共八十页。异常(ychng)脑电图第三十二页,共八十页。异常(ychng)脑电的出现方式按部位分:广泛性:出现于两侧脑的全部区域里 局限性:出现于脑的某一部分 半球性、区域性、局灶性按时间分:(多指慢波)散在性:混在基本节律中 间歇性、爆发性:突然开始突然结束(jish),区别于背景脑电活动,主要用于描述癫痫样异常放电。连续性:基本节律为慢波第三十三页,共八十页。异常脑电主要(zhy
9、o)波形 尖波:时限为1/141/5s(70200ms),波幅高而尖锐(jinru),区别于背景脑电。棘波:时限为1/501/14 s(2070ms),波幅高而尖锐,区别于背景脑电。向上的波峰为负相,向下的波峰为正相。多棘波:连续出现2个以上的棘波。第三十四页,共八十页。棘慢波:在棘波之后跟随一个300ms左右(zuyu)的慢波。多棘慢波:棘慢波中的棘波成分为多棘波。尖慢波:慢波接着尖波后形成的复合波。第三十五页,共八十页。尖波、棘波的极性波峰(bfng)向上负相波峰向下正相第三十六页,共八十页。左侧(zu c)中央部尖波第三十七页,共八十页。左枕、颞后尖波第三十八页,共八十页。棘波(左额、中
10、央(zhngyng)、前中颞)第三十九页,共八十页。棘慢波(双额为著)第四十页,共八十页。无关(参考)电极活化 使用电极导联描记EEG,当颞叶内侧出现高幅异常波时,影响其附近的耳电极,可在耳电极记录到高幅异常波。在无异常波部位(如顶、枕部等)记录到正相尖(棘)波。提示颞叶尖波,可通过蝶骨(dig)电极明确。第四十一页,共八十页。无关(wgun)电极活化(1)第四十二页,共八十页。蝶骨(dig)电极(1)第四十三页,共八十页。无关电极(dinj)活化(2)第四十四页,共八十页。蝶骨(dig)电极(2)第四十五页,共八十页。背景(bijng)中慢波增多第四十六页,共八十页。慢波背景(bijng)第
11、四十七页,共八十页。单、双极导联比较单极(dn j)导联最标准,可观察到活化现象双极导联伪差少,利于定位第四十八页,共八十页。第四十九页,共八十页。第五十页,共八十页。常用诱发(yuf)试验第五十一页,共八十页。睁闭眼试验 在脑电图记录中指示被检者睁眼,经过10秒钟左右让其闭眼。正常表现(bioxin)为波抑制。背景脑电活动中的慢波、局灶性棘波等常不被抑制。第五十二页,共八十页。过度换气诱发试验 让被检者闭眼,以2030次/分的速率进行(jnxng)3min过度换气。多数小儿及一部分成人可见脑电图慢波增多、波幅增高,通常在过度换气结束后30秒内恢复背景。该试验对于癫痫失神发作是最为有效的诱发试
12、验,可诱发出典型的3Hz棘慢波。第五十三页,共八十页。闪光刺激诱发试验 将闪光灯置于被检者眼前1530cm处,嘱其闭眼,给予某个频率的闪光510s,刺激中止后10s用下一个频率刺激。一般由低频逐渐转换至高频。光驱动:顶、枕部的脑电频率出现与闪光节律一致(yzh)的变化或与此成比例的变化。第五十四页,共八十页。睡眠诱发试验 自然睡眠 药物诱导睡眠 一般癫痫患者中,棘波或棘慢波等爆发异常波大多数在清醒(qngxng)时不清楚,进入睡眠期即开始明显出现。第五十五页,共八十页。常见(chn jin)伪差的识别第五十六页,共八十页。心电伪差 多见于肥胖患者。若改为双极导联记录,此伪差往往(wngwng)
13、消失。第五十七页,共八十页。心电伪差(1)第五十八页,共八十页。心电伪差(2)第五十九页,共八十页。肌电伪差 多见于额极、前颞部,轻轻张口或放松(fn sn)后消失。第六十页,共八十页。肌电伪差(1)第六十一页,共八十页。肌电伪差(2)第六十二页,共八十页。咀嚼(jju)所致伪差(1)第六十三页,共八十页。咀嚼(jju)所致伪差(2)第六十四页,共八十页。电极质量不佳及与头皮接触不良所致的伪差 电极完全(wnqun)或将要离断 头皮部脱脂不完全,致电极的电阻增高第六十五页,共八十页。电极与头皮(tup)接触不良所致的伪差第六十六页,共八十页。改为(i wi)双极导联第六十七页,共八十页。接触不
14、良所致(su zh)伪差(2)第六十八页,共八十页。改为(i wi)双极导联第六十九页,共八十页。眨眼或眼球运动产生的伪差 在单极导联,睁眼时出现负相(向上(xingshng)),闭眼时出现正相(向下)的电位变化。在额极、额部最为明显。第七十页,共八十页。眼动伪差(1)第七十一页,共八十页。眼动伪差(2)第七十二页,共八十页。出汗所致的伪差 基线缓慢漂移(pio y);多见于额、颞部等易出汗的部位。第七十三页,共八十页。临床常用(chn yn)(chn yn)检查方法普通(ptng)(ptng)脑电图(无纸或走纸)动态脑电图(Holter)录像脑电图(Video-EEG)第七十四页,共八十页。
15、动态(dngti)(dngti)脑电图(Holter)将脑电信号记录于随身携带的磁带记录盒或微型数字磁盘,可以连续记录2424小小时时或或更更长长时时间间,而而后后重重放分析。放分析。优点:观察到的是自然活动及自然睡眠状态(zhungti)(zhungti)的长时间记录,对于发作性异常的捕捉有意义。缺点:在脑电图有变化时看不到当时患者的行为或病情变化伪差较多是其缺点。第七十五页,共八十页。录像脑电监测(jin c)(Video-EEG,VEEG)在一个荧光屏上同时(tngsh)显示脑电图变化和患者的视频图像 优点l 可以进行长时间监测并可现时观察到患者的情况和脑电图变化l 对于发作性疾病特别是
16、癫痫的正确诊断和癫痫起源的确定极有价值l 对危重患者的病情监护也有重要意义。l 可及时排除干扰和伪差第七十六页,共八十页。缺点l 病人活动不方便l 摄像范围有限l 小儿难以长时间监测l 监测环境的限制(xinzh),影响病人的生物发作规律第七十七页,共八十页。适应症l 鉴别癫痫及非癫痫性发作l 确定(qudng)发作类型判断发作起源l 适用于发作频繁的病人第七十八页,共八十页。谢谢(xi xie)!第七十九页,共八十页。内容(nirng)总结脑电图基础知识及判读。F3/F4左/右额(frontal)。P3/P4左/右顶(parietal)。O1/O2左/右枕(occipital)。T3/T4左/右中颞(mid-temporal)。T5/T6左/右后颞(posterior temporal)。记录颞叶前极部和颞叶眶面附近的脑电活动。多数情况(qngkung),波及快波在左右大脑半球的相同部位大体左右对称。快速眼动睡眠期(REM睡眠期)。波峰向下正相。谢谢第八十页,共八十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