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达标测试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我们周围的物质同步练习试卷(含答案详解版).docx

上传人:二*** 文档编号:4445506 上传时间:2024-09-2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0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达标测试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我们周围的物质同步练习试卷(含答案详解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本文档共21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我们周围的物质同步练习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15分) 一、单选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小明想用天平称出20g水,先用正确的方法测出空烧杯的质量,如图1所示。然后在右盘中增加20g砝码,接着向烧杯中注入一定量的水、指针位置如图2所示。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 A.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向左移动游码 C.用滴管向烧杯中加水 D.用滴管从烧杯中取水 2、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下列各种情况会造成测量结果比真实值偏小的是(  ) A.使用的砝码已磨损 B.调游码时,指针偏向标尺中线的右侧便停止调节 C.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游码未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D.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标尺中线的右侧就停止调节 3、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和火星车都使用了一种新型材料——纳米气凝胶,能在“极热”和“极寒”两种严酷环境下,保证工作平台正常工作,不受环境温度影响。同时这种材料具有超轻特性,它的质量大约只有同体积水的质量的,极大地减小了火星车的负担,让它运动更灵活(ρ水=1.0×103kg/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纳米气凝胶的质量小所以具有超轻特性 B.纳米气凝胶具有耐高温的性能 C.纳米气凝胶具有良好的导热性 D.纳米气凝胶密度约为1.5g/cm3 4、冷链储运中常用一种装有制冷装置的冷藏车,用于运输冷冻食品和疫苗药品等,制冷装置通过液态制冷剂汽化将车的“热”搬运到外面,实现制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冷藏车厢体应选用导热性好的材料做成 B.液态制冷剂在车厢内汽化吸热 C.车厢内物品表面会有一层白霜,是凝固现象 D.放入车厢内的水在凝固过程中吸热 5、如图所示,质量为16kg,边长为20cm的实心正方体A放在水平面上。一薄壁圆柱形容器B也置于水平面上,该容器足够高,底面积为200cm2,内盛有6kg的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g取10N/kg,ρ水=1.0×103kg/m3) A.正方体A的密度为4×103kg/m3 B.容器B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为3×104Pa C.若沿竖直方向将A切去5cm,则A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将变小 D.若沿水平方向将A切去5cm,则A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等于容器B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第Ⅱ卷(非选择题 85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在教材安排的“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实验中: (1)实验方案要求:先估测物体质量,再进行实测,这样安排的好处是___________; (2)测量时,要用镊子而不能用手加减砝码和调节游码,原因是___________; (3)对同一物体的质量要进行三次测量,然后取平均值,目的是___________; (4)如果你和小周同学共用一套实验器材,合作完成该实验,当小周同学在进行实验操作时,你应该___________。 2、体积为50cm3的木块,质量为30g,它的密度为______kg/m3,若把它分为体积之比为2∶3的两块,则它们的质量之比为______,密度之比为______。 3、一只质量为70kg的氧气瓶,刚启用时氧气密度为ρ,使用半小时后、质量为40kg,瓶内氧气密度为,则空氧气瓶质量为__________kg,再使用一段时间,氧气瓶质量为20kg,此时,氧气密度为__________kg/m3。 4、2021年12月9日,中国首位“太空教师”王亚平再次“天宫开讲”,“课堂”上王亚平把乒乓球放入一杯水中,演示在空间站的微重力环境下,浮力消失实验,如图所示乒乓球的直径为40.00_____ ,质量为2.70g,乒乓球进入太空后质量______。水膜张力实验中,航天员王亚平之前和女儿一起制作的折叠纸花在太空中“绽开”,我们看见这朵花呈现红色,是因为它______了红色光。(填“反射”或“吸收”)       5、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医院内氧气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某氧气瓶内氧气用掉一半后,瓶内氧气的质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密度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7分,共计35分) 1、小明同学在工艺品商店购买了一个铜球,用实验器材测得其质量为534g,体积为100cm3(已知ρ铜=8.9×103kg/m3)求: (1)该铜球空心部分的体积大小; (2)往铜球空心部分注入液体,测得注入液体后铜球总质量m与注入的液体体积V的关系如图像所示。求注入的液体的密度大小。 2、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简称嫦娥五号(如图),是负责嫦娥三期工程“采样返回”任务的中国首颗地月采样往返探测器。使用中国新一代的重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发射。在发射前,必须给火箭加注推进剂液态氢和液态氧,以保推进动力,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2月17日,即23天后嫦娥五号通过返回器携带约1731.6克月壤样本成功返回地球,顺利完成本次地外采样任务。阅读后请回答: (1)给火箭加注的推进剂液态氢和液态氧是常温下通过 ________方法使气体液化的;月壤样本运回地球后质量_________(选填“改变”或“不变”)。 (2)采回的1731.6g月壤样本经测定体积约为740cm3,试计算月壤的密度。( ) (3)将23.4g月壤样本与10cm3、密度为2.2g/cm3混凝土均匀混合,则混合成的新混凝土的密度为多少?( ) 3、紫砂壶是我国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如图所示,物理实践活动中,小明测量紫砂壶材料的密度,用天平测出壶盖的质量为37.5g,再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15g,ρ水=1.0×103kg/m3。 求: (1)壶盖的体积; (2)紫砂壶盖材料的密度。 4、冬天,晓红妈妈喜欢做冻豆腐涮火锅,她买来1kg鲜豆腐,体积为850cm3,将鲜豆腐冰冻后,然后化冻,让水全部流出后小红用家用电子秤称量剩下的冻豆腐质量为550g,流出水后的冻豆腐出现数量繁多的孔洞,豆腐整体外形不变(即总体积不变),变成了不含水分的海绵豆腐(俗称冻豆腐),求: (1)鲜豆腐的平均密度为多少g/cm3?(保留一位小数)() (2)海绵豆腐内所有孔洞的总体积为多少cm3?() 5、在空玻璃瓶中装入100cm3冰块,待冰全部熔化后,再将一体积为30cm3的空心金属球放入瓶中,发现球沉入水底,水面恰好上升到与瓶口齐平,冰的密度。 (1)求冰的质量; (2)求空瓶的容积; (3)若空玻璃瓶的质量为20g,金属球空心部分的体积占球总体积的,金属球沉底后瓶的总质量为170g,求该金属的密度。 四、实验探究(3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30分) 1、为确定某种金属块的密度,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1)调节天平平衡。将天平放在___________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左侧,要使天平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 (2)用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m为___________g; (3)用量筒测量金属块的体积。将水倒入量筒,液面达到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再把金属块完全浸没在量筒的水中,水面升高,如图丙所示,则该金属块的体积V为___________; (4)根据测量结果可知该金属块的密度为___________; (5)若实验中不小心把量筒打碎了,某同学用烧杯代替量筒继续做实验,其探究步骤如下: ①往烧杯倒入适量的水,把一个质量为的金属块放入烧杯中,发现金属块沉入水中,如图丁所示,用油性笔记下___________; ②用天平测出烧杯、水和金属块的总质量; ③将金属块从水中取出,再往烧杯中缓慢加水,使水面上升至M处,如图戊所示; ④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 ⑤已知水的密度为ρ,则金属块密度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请用、、和ρ符号表示)。 2、小池是一名天文爱好者,他淘到一小块“陨石”但真伪难以辨别。阅读资料后知陨石密度一般大于3g/cm3,于是小池对这块“陨石”的密度进行了测量,来初步鉴别真伪。测量过程如图所示。 (1)他把天平放在桌面上,将游码拨到______,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该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者“右”)调,使天平平衡; (2)将“陨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当加入最小砝码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右边,他接下来的第一步操作应该是______; A.调节平衡螺母 B.拨动游码 C.取下最小砝码 (3)天平平衡后,砝码质量和游码对应刻度如图乙,则“陨石”的质量m0为______g; (4)将“陨石”(陨石不吸水)缓放入盛有40mL水的量筒中,水面升高至如图丙所示,则陨石的体积为______cm3。小池测出“陨石”的密度ρ=______kg/m3; (5)若实验过程中,小池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经过思考,他采取了以下步骤测量“陨石”的体积(如图丁): ①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 ②如图丁A所示,烧杯放在水平桌面上,用细线系住小石块轻轻放入烧杯中,使小石块浸没在水中,在烧杯壁上记下水面位置; ③将小石块从水中取出后,向烧杯中缓慢加水至标记处,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则“陨石”的密度为______(用字母m0、m1、m2、ρ水表示),这样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准确”)。 3、石油污染是指石油开采、运输、装卸、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由于泄漏和排放石油引起的污染。生活中常采用物理吸附的方法进行石油回收,小边同学用天平、量简和石油等器材测量能够吸附石油的某干燥固体密度,进行了下列实验: (1)小边先将天平放在_______台面上,再将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横梁静止时,指针如图甲所示,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调节; (2)他将固体轻放到天平的左盘上后往右盘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天平再次平衡。天平平衡后,右盘砝码和游码所对刻度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该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g; (3)然后他将固体用体积忽略不计的保鲜膜包裹严密,随即放入盛有50mL石油的量简中,静止时液面如图丙所示,由此算出该固体的密度为_______kg/m3; (4)小边想继续知道石油的密度,用体积忽略不计的细铁丝给保鲜膜了一些洞,便于物体吸附石油,待物体充分吸收后重新读出量筒中的液面为52cm3,取出物体擦干表面后用天平进行称量得到质量为36.6g(使用了图乙的砝码和新增了10g的砝码)。则物体吸收了________cm3的石油,计算后得知石油的密度为_______g/cm3。小边复盘整个实验发现天平称量时使用的20g砝码已经生锈,则所测得的石油密度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同组的小卿单独拿出一个烧杯,如图丁所示,将其装满石油后测出烧杯和石油总质量为m1,小心放入一质量为m的物体A后清理外壁,测得总质量为m2;继续小心放入一质量也为m的物体B后再清理烧杯外壁,测得此时总质量为m3。则金属块A和金块B的密度之比为________(用m、m1、m2、m3表示)。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C 【详解】 A.在测量物质的质量过程中,不能移动平衡螺母,故A不符合题意; B.先通过增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测量出空烧杯的质量,再增加20g的砝码,是为了称量20g水的质量,此时不能够移动游码,故B不符合题意; CD.如图2,指针右偏,砝码盘偏重,说明左边水的质量不够20g,故需要用滴管向烧杯中加水,故C符合题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D 【详解】 A.磨损的砝码会使其质量变小,在称量物体质量时,就必须多添加或多移动游码的位置,从而使最终读数变大,故A不符合题意; B.调游码时,指针偏向中线右侧便停止调节,此时右边质量大于左边质量,会导致此时的测量结果比真实值大,故B不符合题意; C.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游码未移到零刻度线处,相当于在没有测物体质量之前,右盘里已经有一定的质量,最终读数时结果偏大,故C不符合题意; D.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标尺中线的右侧就停止调节,说明一开始右侧的质量偏大,而这部分质量是不能通过砝码和游码读取出来的,所以测量结果会偏小,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B 【详解】 A.纳米气凝胶具有超轻特性,指的是纳米气凝胶这种材料的密度小。故A错误; BC.纳米气凝胶能在“极热”和“极寒”两种严酷环境下,保证工作平台正常工作,说明纳米气凝胶具有耐高温的性能,不受环境温度影响,纳米气凝胶不具有良好的导热性。故B正确,C错误; D.纳米气凝胶的质量大约只有同体积水的质量的,假设水、纳米气凝胶的体积为1cm3,纳米气凝胶的密度为 故D错误。 故选B。 4、B 【详解】 A.冷藏车用于运输冷冻食品和疫苗药品等,防止冷藏车内温度上升,冷藏车厢体应选用导热性差的材料做成,故A错误; B.制冷装置通过液态制冷剂汽化,汽化是一个吸热过程,故B正确; C.白霜是由水蒸气直接变为固态的霜,是凝华现象,故C错误; D.凝固是一个放热过程,故D错误。 故选B。 5、D 【详解】 A.正方体A的密度 故A错误; B.因为容器B是圆柱形的,所以容器B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力 容器B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 故B错误; C.因为物体A是实心正方体,所以满足对地面的压强 若沿竖直方向将A切去5cm,A剩余部分和h均未改变,所以A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将不变,故C错误; D.若沿水平方向将A切去5cm,A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 故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 1、     减少试加砝码的次数     为了保护砝码和游码     减小误差     观察现象,记录数据 【详解】 (1)[1]在测量物体质量时,要先估测物体的质量,再进行实测,这样可以减少试加砝码的次数,提高测量效率。 (2)[2]测量时,要用镊子而不能用手加减砝码和调节游码,原因是用手加减砝码和调节游码时,会污染砝码和游码,影响测量结果,故为了保护砝码和游码,要用镊子而不能用手加减砝码和调节游码。 (3)[3]测量过程中存在误差,对同一物体的质量要进行三次测量,然后取平均值,可以通过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4)[4]当小周同学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应该配合小周,观察现象,记录数据等。 2、     0.6×103     2∶3     1∶1 【详解】 [1]它的密度为 [2]它们的质量之比为 [3]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体积和质量无关,把它分为体积之比为2∶3的两块,它们的密度不变,即密度之比为1∶1。 3、     10     【详解】 [1] 氧气在使用的过程中一直是充满整个氧气瓶的,所以氧气的体积一直没有变化,设氧气的体积为V,当质量为70kg的氧气瓶,刚启用时氧气密度为ρ,则 ------① 使用半小时后、质量为40kg,瓶内氧气密度为,则 ------② 由①②解得 [2]当氧气瓶质量为20kg,则 则此时氧气密度为 4、     mm     不变     反射 【详解】 [1]乒乓球的直径为 4cm=40mm [2]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位置无关,乒乓球进入太空后质量不变。 [3]太阳光照在红色的花朵上,其他颜色的光都被吸收了,只有红光被反射,所以呈现红色。 5、     变小     变小 【详解】 [1][2]某氧气瓶内氧气用掉一半后,瓶内氧气的质量将变小,由于剩余的氧气又能充满钢瓶,使氧气的体积不变,由ρ=可知氧气的密度变小。 三、计算题 1、(1)40cm3;(2)13.6g/cm3 【详解】 解:(1)根据题意,铜球实心部分的铜的体积为 所以空心部分的体积为 (2)根据图像可知,当时,,则注入的液体的质量为 所以液体的密度为 答:(1)该铜球空心部分的体积为40cm3; (2)注入的液体的密度为13.6g/cm3。 2、     压缩体积     不变     2.34g/cm3     2.27g/cm3 【详解】 解:(1)[1][2]运载火箭的燃料为液态氢和液态氧,是采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而改变,月壤样本运回地球后质量不变。 (2)月壤的密度为 (3)月壤的体积 混凝土的质量 m土=ρ土V土=2.2g/cm3×10cm3=22g 混合成的新混凝土的密度为 答:(1)给火箭加注的推进剂液态氢和液态氧是常温下通过压缩体积方法使气体液化的;月壤样本运回地球后质量不变; (2)月壤的密度为2.34g/cm3; (3)混合成的新混凝土的密度为2.27g/cm3 3、(1)15cm3;(2)2.5 g/cm3 【详解】 解:(1)壶盖的体积等于溢出水的体积,已知 ρ水=1.0×103kg/m3=1.0g/cm3 由,可得 (2)紫砂壶壶盖材料的密度为 答:(1)壶盖的体积为15cm3; (2)紫砂壶盖材料的密度为2.5 g/cm3。 4、(1);(2) 【详解】 解:(1)根据题意,由密度计算公式可得鲜豆腐的平均密度为 (2)根据题意,鲜豆腐内水的质量为 水结冰质量不变,即 海绵豆腐内所有孔洞的总体积等于冰的体积,所以 答:(1)鲜豆腐的平均密度为; (2)海绵豆腐内所有孔洞的总体积。 5、(1)90g;(2)120cm3;(3)6g/cm3 【详解】 解:(1)由可得,冰块的质量 (2)因冰全部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所以,水的质量 冰全部熔化成水时水的体积 将一体积为30cm3的空心金属球放入瓶中,发现球沉入水底,水面恰好上升到与瓶口齐平,则空瓶的容积 (3)由题意可知,金属球的质量 由题意可知,金属球空心部分的体积占球总体积的,则金属球实心部分的体积(即金属的体积)占球总体积的,即 则该金属的密度 答:(1)冰的质量为90g; (2)空瓶的容积为120cm3; (3)该金属的密度为6g/cm3。 四、实验探究 1、     水平     右     39     12     3.24×103     水面位置M     【详解】 (1)[1]实验前,需要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 [2]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的左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直至天平水平平衡。 (2)[3]由图甲可知,金属块的质量为 m=20g+10g+5g+4g=39g (3)[4]由图乙可知,量筒中水的体积为 V水=20mL=20cm3 由图丙可知,量筒中水和金属块的总体积为 V总=32mL=32cm3 金属块的体积为 V=V总-V水=32cm3-20cm3=12cm3 (4)[5]金属块的密度为 (5)①[6]往烧杯倒入适量的水,把一个质量为的金属块放入烧杯中,发现金属块沉入水中,如图丁所示,用油性笔记下水面的位置M。 ⑤[7]烧杯内加入水的质量为 m'=m2-m1+m0 烧杯内加入水的体积 金属块的体积 金属块的密度为 2、     0刻度线处     左     C     62     20               偏小 【详解】 (1)[1]使用天平之前,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的横梁平衡; [2]在调节横梁平衡时,若发现指针偏右,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直至指针指到分度盘中线处。 (2)[3]当把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后,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说明放的砝码质量超过了物体的质量,故应该把天平右盘的最小的砝码取下,并向右移动游码直至横梁重新平衡,故他接下来的第一步操作应该是取下最小砝码,故C符合题意,AB不能符合题意。 故选C。 (3)[4]由图乙可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则 “陨石”的质量为 (4)[5]量筒中水的体积为40mL,由图丙可知,“陨石”浸没在水中时的总体积为60mL,则“陨石”的体积为 [6]该“陨石”的密度为 (5)[7]加入水的质量为 加入水的体积为 “陨石”的体积为 “陨石”的密度为 [8]取出“陨石”时,“陨石”上会沾有水,则后来加入的水的质量偏大,使得测出的“陨石”的体积偏大,根据可知,测量出的密度值比真实值偏小。 3、     水平     左     27.4     2.74×103     2     0.4     偏小     【详解】 (1)[1][2]天平应放在水平台面上,指针往右偏说明天平右侧重,左侧轻,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平衡螺母向左调。 (2)[3]天平测量物体的读数为 m物=m游+m砝=2.4g+25g=27.4g (3)[4]固体的体积为 V固=60mL-50mL=10mL=10cm3 该固体的密度为 (4)[5]物体吸收石油的体积是 V油=52cm3-50cm3=2cm3 [6]吸收石油的质量是 m油=27.4g+10g-36.6g=0.8g 石油密度是 [7]砝码生锈,砝码的质量会增加,会把石油的质量称小了,所以测得的石油密度偏小。 (5)[8]金属块A的体积为 金属块A的密度为 金属块B的体积为 金属块B的密度为 金属块A和金块B的密度之比为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物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