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2022学年初二物理上册光现象(含答案)一、单选题1、日常生活和自然界中有许多光学现象,如: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面处“弯折”;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倒影;雨后彩虹;日食和月食等。上述现象的成因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筷子的“弯折”-光的折射 B景色的倒影-平面镜成像C雨后彩虹-光的反射 D日食和月食-光的直线传播答案:C2、下列光学仪器中能得到缩小虚像的是( )A、照相机 B、平面镜 C、放大镜 D、观后镜答案:D3、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诗仙李白月下独酌诗中的两句。诗中的“三人”除作者本人外,另一“人”是明月,再一“人”为地面上的人影。从物理角度分析,地面上的人影是由于A
2、光的反射形成的 B光的折射形成的C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光的反射、折射共同形成的答案:C4、如图所示,在正方形不透光的盒子中央有一个发白光的点光源S,盒子两边装有甲、乙两块可绕O1、O2点转动的平面镜,两平面镜初始位置如下图所示。在盒子上A、B、C三点各开一个小孔并分别用红、绿、蓝滤色片盖住小孔。要使从A、B、C三个小孔射出的光线都汇聚在M点。则两平面镜的转动情况及三束光在M点汇聚后的颜色分别是( )A甲平面镜顺时针转动,乙平面镜顺时针转动,黑色B甲平面镜逆时针转动,乙平面镜逆时针转动,黑色C甲平面镜顺时针转动,乙平面镜逆时针转动,白色D甲平面镜逆时针转动,乙平面镜顺时针转动,白色答案:C5、
3、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诗仙李白月下独酌诗中的两句。诗中的“三人”除作者本人外,另一“人”是明月,再一“人”为地面上的人影。从物理角度分析,地面上的人影是由于A光的反射形成的 B光的折射形成的C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光的反射、折射共同形成的答案:C6、如图所示的四种事例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答案:C7、2009年7月,我国出现了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奇观。产生日食的原因和下面示意图中能看到日全食的区域分别是A光的反射;a区 B光的折射;b区C光的直线传播;a区 D光的直线传播;b区答案:C8、2007年8月28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人们都看到了月食,下图是大连一位天文爱好者拍摄到的月亮的特写。月
4、食的形成原因是A光的折射现象 B光的反射现象C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D光的镜面反射现象答案:C9、下面关于一些光现象的说法中,不符合客观实际的是A.小孔成像说明了光沿直线传播B.看到物体成的虚像时,没有光射人我们的眼晴C.湖水中形成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D.斜看水中的物体,看到物体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答案:B10、有两部手机都开通了来电显示功能,且来电铃声都已开启。用手机A拨手机B时,手机B发出响声,并且显示屏上显示手机A的号码,若将手机A置于一透明的真空罩中,用手机B拨叫手机A,则我们A能听到手机A发出的铃声,并能看到手机B的号码B不能听到手机A发出的铃声,但能看到手机B的号码C能听到手机A发出的铃
5、声,但不能看到手机B的号码D既不能听到手机A发出的铃声,也不能看到手机B的号码答案:B11、下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答案:A12、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在脍炙人口的不朽名篇岳阳楼记中写道:“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文中:A“皓月”是人造光源;B“皓月”是自然光源;C“静影沉壁”是反射形成的虚像;D“静影沉壁”是折射形成的虚像.答案:C13、2009年夏季,中国出现了日食奇观小华借助小孔成像实验装置对“”形太阳进行观察,纸盒上扎有圆形小孔,则她在半透明光屏上看到像的形状是( ) 答案:C14、夏日炎炎,人们总喜欢躲在大树的阴影下乘凉,树阴的形成是由于:A、光的直线传播; B、光
6、的漫反射;C、平面镜成像; D、光的折射。答案:A15、对下列几种光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湖光映彩霞”一光的反射现象 B“潭清凝水浅”一光的折射现象C皮影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D“风吹草低见牛羊”光的直线传播答案:C二、填空题1、一束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入射光与镜面的夹角为 35,则反射角为 _ 如果入射光向法线靠拢 10,则反射光与入射光之间的夹角为 _ 答:55 90 2、当我们在这里参加中考时,在内蒙古草原上却呈现出“白云悠悠,绿草茵茵,牛羊成群”的美景,草原呈现绿色是一因为草 了绿光(选填“吸收”或“反射”);我们能够从不同方向看到同一片白云,是因为白云对光产生了 反射。答:反射
7、、漫3、如图,把一个凹透镜A放在一个凸透镜B的前10cm处,能使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能过这两个透镜后,会聚在P上的一点S;已知光屏距透镜30cm,现保持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动,把凹透镜拿走,将一点光源C放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距凸透镜30cm处,也能使C点的像成在光屏上的S点,则凹透镜的焦距是_,凸透镜的焦距是_cm。答:20; 154、小华在一商场通过光亮瓷砖地面看到挂在天花板上吊灯她看到是吊灯的_(填“虚”或“实”)像如果吊灯到地面的距离是6m,则像到地面距离为_m小华发现通过地毯就看不到吊灯像,这是因为光照射到地毯时发生了_(填“镜面”或“漫”)反射 答:虚 6 漫5、人生活在光的世界里,伴
8、随着“影”的存在。“人影相随”中的“影”是光在空气中 _形成的。人在水中的“倒影”是指光在水面 形成的。 答:沿着直线传播 反射6、早晨,我们看见太阳的视位置比它的实际位置偏高一些,这是光的_现象,当一个人逐渐向平面镜靠近时,他的像将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答:光的折射,不变。7、图所示是一束光线在空气和水中的光路图,从图中可得:_是入射光线,折射角是_(选填数字),如果把图可以看成坐标轴,那么水应该在第_象限。答:CO 5 1、48、早晨,我们看见太阳的视位置比它的实际位置偏高一些,这是光的_现象,当一个人逐渐向平面镜靠近时,他的像将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9、 答:光的折射,不变。9、光在_物质中传播的路线是直的,但光从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时,传播方向通常会_,光到达两种物质界面返回原物质中的现象就是_,进入另一种物质中的现象就是_。答:同一种;改变、光的反射现象;光的折射10、平面镜成像原因是_,凸透镜成像原因是_,小孔成像的原因是_。答: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三、计算题1、某初中物理课外兴趣小组运用所学物理知识探究益智游戏“打砖块”中的物理原理,游戏中游戏者需操作底边上的一根水平“棒”,让一颗不断弹来弹去的“球”在撞击作为过关目标消去的“砖 块”的途中不会掉落到底边上,把砖块全部消去就可以破关。球碰到砖块、棒与边界都会反弹, 球碰撞
10、后速度大小不变,反弹前后速度方向的规律与光的反射规律相似,设在游戏中棒的长度为1cm,每次发球时,球放在棒的右端,ABCD 为一个矩形,AB 边是砖块,BC、AD 是边界,其 中 CD 边长 13cm,BC 边长 15cm,如图所示,已知每次发射时球的速度均为 5cm/s。(1)若小球垂直于 CD 边向上发射,求小球经多长时间回到底边?(2)若小球以斜向右上的方向发射,在 E 点第一次与边界相碰,如图。已知 E 点到 C 点的距离 为 9cm,球每次与边界发生碰撞后,轨迹与边界所构成的直角三角形都满足竖直边比水平边比轨 迹边等于 3:4:5 的特点,在球发射的同时,棒立即水平向右做单方向的匀速
11、运动,为保证球不 从 CD 边掉下,则棒的速度范围为多少?答:(1)6s;(2)1cm/s至1.1cm/s【解析】(1)已知AD的长度和速度,利用速度公式的变形可求时间;(2)根据小球的运动轨迹画图,求出小球运动的时间;通过轨迹与边界所构成的直角三角形都满足竖直边比水平边比轨迹边等于3:4:5的特点,结合光的反射规律特点解题。【详解】(1)小球垂直向上,则小球往返的路程为,小球回到底边所用时间:;(2)根据题意作图:如图所示,由题可知,可得;,可得:,;由题可知,球碰到砖块、棒与边界都会反弹,反弹前后速度方向的规律与光的反射规律相似,所以,所以,可得:;在四边形FGIE中,FG平行于EI;EF
12、平行于GI,即四边形FGIE为平行四边行;所以,可得:;由于,可得:,;综上所得,小球运动的路程为:;小球运动的时间,由图可知:棒的长度为1厘米,要能接到小球,小球的至少有一端要移到K点就可以,由此可知,棒移动的最小距离,此时速度;棒移动的最大距离,此时速度。即速度范围为1cm/s至1.1cm/s。2、为了估测公路旁路灯的高度,晚上一个身高1.6m的人在某处测得其影长为1.6m,当他朝路灯方向走了5.4m时,其影长变为1m,求此路灯离地面多高。答:设路灯高CD,人身高AB,人在某处的影长EF,当人向灯方向走了5.4m时,其影长为MN,则 ,所以 又因为 所以 故3、如图所示,两等大的平面镜A、B直立在地面上,A、B高为0.95m,相距20cm有一细束激光与竖直方向成45角射到平面镜B的上边缘,经多次反射后射到地面求:(1)激光束射到地面前,一共发生了几次反射?(2)投射到地面上的光点离A平面镜的距离答:(1)因为入射角也为45,故每反射一次,光线下移20cm 发生反射次数为n=95cm/20cm=4.75所以发生反射次数应为5次(2)第5次反射点距地面高度为h/=95cm20cm(51)=15cm.因此光的落地点距离B镜面为15cm,则距离A镜面为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