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2课时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课后篇巩固提升
基础巩固
1.下列物质混合发生化学反应,且属于离子反应的是 ( )
A.NaOH溶液和K2SO4溶液混合
B.锌片投入稀硫酸中
C.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加热制O2
D.H2和O2反应生成水
解析:A项不具备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B项离子反应是Zn+2H+Zn2++H2↑;C项不是溶液中进行的离子反应;D项不是离子反应。
答案:B
2.下列反应能用H++OH-H2O表示的是( )
A.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B.氢氧化镁和盐酸
C.氢氧化钡和稀硫酸
D.澄清石灰水和硝酸
解析:A项中醋酸是弱酸,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应写成CH3COOH;B项中氢氧化镁难溶于水,应写其化学式Mg(OH)2;C项反应生成的硫酸钡难溶于水,漏掉了另一个离子反应:Ba2++SBaSO4↓,只有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3.BaCO3与稀硝酸反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是( )
A.Ba2++C+2H++2NBa(NO3)2+H2O+CO2↑
B.BaCO3+2H++2NBa(NO3)2+H2O+CO2↑
C.BaCO3+2H+Ba2++H2O+CO2↑
D.C+2H+H2O+CO2↑
解析:二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BaCO3+2HNO3Ba(NO3)2+H2O+CO2↑,其中碳酸钡难溶于水,硝酸、硝酸钡都是易溶且易电离的物质,故应拆成离子形式。
答案:C
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铁与稀盐酸反应:2Fe+6H+2Fe3++3H2↑
B.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铁粉:Ag++FeFe2++Ag
C.氧化铜与盐酸反应:+2H+H2O
D.碳酸镁与稀硫酸反应:MgCO3+2H+Mg2++H2O+CO2↑
解析:A项反应应生成Fe2+;B项电荷不守恒;C项氧化铜不能拆成离子形式;D项正确。
答案:D
5.某溶液中可能含有S、C、Cl-。为了检验其中是否含有S,除BaCl2溶液外,还需要的溶液是( )
A.H2SO4 B.HCl
C.NaOH D.NaNO3
解析:检验S,除BaCl2溶液外,还需要加入强酸溶液,硫酸提供S,干扰S的检验。
答案:B
6.有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对四种溶液中所含的离子进行检验,所得结果如下,其中一定错误的结果是( )
甲:K+、Na+、OH-、N
乙:OH-、C、Cl-、K+
丙:Cu2+、S、OH-、Cl-
丁:Ba2+、Na+、OH-、N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丙中Cu2+与OH-不能共存。
答案:C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的酸、碱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都一样
B.所有的离子方程式都可表示一类反应
C.单质和氧化物在离子方程式中不用离子符号表示
D.易溶于水的化合物都可写成离子形式
解析:H2SO4和Ba(OH)2等反应就不能用OH-+H+H2O表示,只能用Ba2++S+2OH-+2H+2H2O+BaSO4↓,它只能表示一个反应,A、B两项均错误。易溶于水但难电离的物质不能写成离子形式,如CH3COOH,D项错误。
答案:C
8.离子方程式:C+2H+H2O+CO2↑中的C代表的物质可能是( )
A.K2CO3 B.BaCO3
C.CaCO3 D.NaHCO3
解析:BaCO3、CaCO3均难溶于水,不能拆成离子形式,NaHCO3电离后应是Na+与HC的形式。
答案:A
9.下列离子方程式改写成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u2++2OH-Cu(OH)2↓
CuCO3+2NaOHCu(OH)2↓+Na2CO3
B.C+2H+CO2↑+H2O
BaCO3+2HClBaCl2+CO2↑+H2
C.Ca2++CCaCO3↓
Ca(NO3)2+Na2CO3CaCO3↓+2NaNO3
D.H++OH-H2O
2KOH+H2CO3K2CO3+2H2O
解析:A项中碳酸铜难溶于水,书写离子方程式时用化学式表示,不能拆写成Cu2+、C的形式;B项中碳酸钡难溶于水,书写离子方程式时用化学式表示,不能拆写成C、Ba2+的形式;D项中碳酸是弱酸,不能拆写成离子形式。
答案:C
10.重金属离子具有毒性。实验室中有甲、乙两种重金属离子的废液,甲废液经化验呈碱性,主要有毒离子为Ba2+。如将甲、乙两废液按一定比例混合,毒性明显降低。则乙废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
A.Cu2+和S B.Cu2+和Cl-
C.K+和S D.Ag+和N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知,甲废液中含有OH-和Ba2+,可分别与Cu2+和S形成沉淀,使毒性降低。
答案:A
11.下列各组中的两个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A.Cu(OH)2+HCl Cu(OH)2+CH3COOH
B.CaCO3+H2SO4 Na2CO3+HCl
C.H2SO4+NaOH H2SO4+Ba(OH)2
D.BaCl2+H2SO4 Ba(OH)2+Na2SO4
解析:A项,HCl是强酸,应该拆成离子,CH3COOH是弱酸,不能拆成离子;B项,CaCO3难溶于水,而Na2CO3易溶于水,前者不能拆,后者可拆成离子;C项,前者仅发生H++OH-H2O,后者为2H++S+Ba2++2OH-2H2O+BaSO4↓;D项,二者的离子反应均是S+Ba2+BaSO4↓,D正确。
答案:D
12.下列两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后,能发生离子反应,且溶液的总质量不会发生改变的是( )
A.澄清石灰水和稀盐酸混合
B.小苏打溶液和醋酸混合
C.盐(含有硫酸钠、碳酸氢钠、氯化钠、硫酸钾)溶液与BaCl2溶液混合
D.氯化钠溶液和蔗糖水混合
解析:首先考虑能生成难溶物、气体或水,才能发生离子反应;其次,若产物中含有气体、难溶物,因它们脱离溶液,会使溶液的质量减小,不符合题意。A项中生成水,发生了离子反应,但溶液质量不变,符合题意;B项中HC与酸反应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发生了离子反应,但二氧化碳逸出,使溶液质量减小,不符合题意;C项中S与Ba2+反应生成了BaSO4沉淀,发生了离子反应,但BaSO4脱离溶液,使溶液质量减小,不符合题意;D项中氯化钠与蔗糖不反应。
答案:A
13.溶液中可能有下列阴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S、C、Cl-。
(1)当溶液中有大量H+存在时,则不可能有 大量存在。
(2)当溶液中有大量Ba2+存在时,溶液中不可能有 大量存在。
(3)当溶液中有 和 阳离子存在时,上述所有阴离子都不可能大量存在。
解析:当溶液中有大量H+存在时,H+与C会生成气体CO2;Ba2+可以分别和S、C生成沉淀物;如果溶液中既含有Ba2+又含有Ag+时,则题干所述所有阴离子都不可能大量存在。
答案:(1)C (2)S、C (3)Ba2+ Ag+
能力提升
1.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碳酸钙与盐酸反应:
CaCO3+2H+Ca2++H2O+CO2↑
B.锌与盐酸反应:
Zn+2H++2Cl-Zn2++2Cl-+H2↑
C.氯化铁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2Fe3++3Ba(OH)22Fe(OH)3↓+3Ba2+
D.氢氧化铜与硫酸反应:
OH-+H+H2O
解析:B项,未反应的Cl-应删去;C项,Ba(OH)2是易溶、易电离的物质,应拆写成离子形式;D项,氢氧化铜是难溶物,应用化学式表示,不能拆写成离子形式。故选A项。
答案:A
2.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含有大量Ba2+的溶液中:Cl-、K+、S、C
B.含有大量H+的溶液中: Mg2+、Na+、C、S
C.含有大量OH-的溶液中:Cu2+、N、S、C
D.含有大量Na+的溶液中:H+、K+、S、N
解析:A项中Ba2+与S、C产生沉淀;B项中H+与C产生气体;C项中Cu2+与OH-、C产生沉淀;D项中各离子间不发生反应,可大量共存。
答案:D
3.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进行实验,测定四份不同澄清溶液的成分,记录结果如下:
甲:K2SO4、BaCl2、NaCl
乙:NaCl、Ba(OH)2、K2CO3
丙:HCl、K2CO3、NaCl
丁:K2SO4、Na2CO3、KCl
其中记录结果合理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甲会形成BaSO4沉淀而不能共存;乙会形成BaCO3沉淀而不能共存;丙会产生CO2气体而不能共存。
答案:D
4.对四组无色透明溶液进行离子检验,四位同学各鉴定一组,他们的实验报告的结论如下,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 )
A.Mn、K+、S2-、Na+ B.Mg2+、N、OH-、Cl-
C.K+、H+、Cl-、C D.Na+、OH-、Cl-、N
解析:题目中说是无色透明溶液,A中Mn不能大量存在,排除;B中Mg2+和OH-会形成Mg(OH)2白色沉淀,排除;C中H+和C不能大量共存,会形成CO2气体,排除;只有D项正确。
答案:D
5.某溶液有Cl-、C、S,要求依次检验出这三种离子,请完成下列实验设计:
检验离子
所加试剂
实验现象
离子方程式
(1)C
稀硝酸
(2)S
产生白色沉淀
(3)Cl-
产生白色沉淀
解析:滴加稀硝酸产生无色气泡,证明含C,离子方程式C+2H+CO2↑+H2O;检验S用可溶性钡盐溶液,因还要检验Cl-,故应用硝酸钡溶液,离子方程式为Ba2++SBaSO4↓;检验Cl-应用硝酸银溶液,离子方程式为Ag++Cl-AgCl↓。
答案:(1)无色气泡 C+2H+CO2↑+H2O
(2)硝酸钡溶液 Ba2++SBaSO4↓(合理即可)
(3)硝酸银溶液 Ag++Cl-AgCl↓(合理即可)
6.有一固体混合物,可能由Na2CO3、Na2SO4、CuSO4、CaCl2、NaCl等混合而成,为检验它们,做了以下实验:
①将固体混合物溶于水中,搅拌后得无色透明溶液;
②往此溶液中滴加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③过滤,将沉淀物置于稀硝酸中,发现沉淀全部溶解。
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回答下列问题:
(1)原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 ,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以上空格均填写化学式)。对可能含有的物质,可采用向滤液中滴加 溶液的方法来检验。
(2)写出步骤③中的离子方程式: 。
解析:根据①“无色透明”知原固体无CuSO4,根据②和③知该白色沉淀是碳酸钡,故原固体一定有碳酸钠,且固体溶解的离子方程式是BaCO3+2H+Ba2++CO2↑+H2O,则一定无硫酸钠和氯化钙。无法判断NaCl是否存在,若进一步确认,可向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有氯化钠。
答案:(1)Na2CO3 Na2SO4、CuSO4、CaCl2 NaCl
硝酸酸化的硝酸银
(2)BaCO3+2H+Ba2++CO2↑+H2O
8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