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练案39“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二*** 文档编号:4432729 上传时间:2024-09-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练案39“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练案39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选择题1(2022山东枣庄二模)孔子为人的道德修养设定了贤人、君子、仁人、圣人等由低到高的理想人格目标,并强调仁的实践从自身开始,“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这反映出孔子(A)A重视人的主体地位B强调理性思考C主张维护等级秩序D反对贵族专权解析“孔子为人的道德修养设定了贤人、君子、仁人、圣人等由低到高的理想人格目标,并强调仁的实践从自身开始说明孔子重视人的主体地位,故A项正确;根据“强调仁的实践从自身开始可知,孔子强调人的自身实践,无法表达强调理性思考,排除B项;材料信息无法表达维护等级秩序,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贵族的信息,排除D项。2(2022山东临沂期

2、中)墨子在?非命?篇中,反对儒家所宣称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命定论,否认天命对人事的支配和影响,认为真正能够决定国家命运或个人命运的,是主观的“力。这一主张(D)A违背了当时社会开展潮流B得到了当时各国国君的推崇C表达了主观唯心主义思想D反映了社会底层民众的愿望解析材料反映墨子反对儒学的天命观,认为决定国家命运或个人命运的是人,反映了平民阶层的愿望,故D正确;墨子重视人的作用,符合社会开展潮流,故A错误;墨子的思想代表平民小生产者的利益,没有得到当时各国国君的推崇,B错误;墨子认为决定国家命运或个人命运的是人,表达唯物主义思想,C错误。3(2022湖南师大附中模拟)?尚书?是上古历史文献集,

3、主要记录虞夏商周各代一局部帝王的言行。文字诘屈艰深,晦涩难懂,但以天命观念解释历史兴亡,其内核是敬德和重民。此书与?诗经?春秋?一同成为儒家经典,其共同原因是(D)A历史记录蕴含悠久传统B帝王言行表达出君为臣纲C文学表达便于文化传播D孔子敬德重民思想被推崇解析根据材料“其内核是敬德和重民可知,敬德和重民是?尚书?的思想内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诗经?春秋?皆表达对德与民的重视,随着孔子敬德重民思想被推崇,?尚书?诗经?春秋?成为儒家经典,故D项正确;?诗经?是文学作品,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表达出君为臣纲,故B项错误;?尚书?是历史文献集,不是文学作品,故C项错误。4(2022安徽A10联盟)墨家

4、的创始人墨翟熟悉多种手工技巧,精通器械制造,据?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所记载,墨子砍削竹木做成飞鸢使之飞高空,几日不落,还说他曾经顷刻之间削三寸之木制成一个能载六百斤重的轴承。这说明(B)A研究历史需结合特定的环境B应审视史料信息的真实性C史书不能客观再现历史真相D时代愈近历史评价愈客观解析在人们心目中,墨子具有高超的手工技巧,但在当时的条件下,人造木鸢居然能飞几天,这未免过于夸张,缺乏科学依据,因此这一记载的可信性大打折扣,故B项正确。这些传说缺乏依据,与特定的历史环境没有必然关系,排除A项;历史史书也能反映历史真相,C项错误;历史评价客观与否与历史远近没有直接关系,D项错误。5(2022四川绵

5、阳二诊)韩非子之学出于荀子,源本于儒家,而成为法家,又归本于道家,其最高理想为“君无为,法无不为。这反映了战国时期(A)A各派学说吸收融合现象B法家理论走向系统化C厉行“法治的时代要求D文化成为权力的附庸解析根据“韩非子之学出于荀子,源本于儒家,而成为法家,又归本于道家可知,韩非子的思想吸收了儒家、道家的思想,反映出战国时期各派学说存在吸收融合现象,故A项正确;材料只是反映法家思想吸收了道家和儒家思想,无法表达法家思想是否系统化,排除B项;材料只是反映法家思想吸收了道家和儒家思想,无法表达“法治是时代要求,排除C项;材料只是反映法家思想吸收了道家和儒家思想,不能表达文化成为权力的附庸,排除D项

6、。6(2022湖北武汉市联考)“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材料主张(C)A统治者应推行德政B治国者要崇尚贤能C统治者行清简政治D治国者须厉行法治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不推崇有才德的人,令到老百姓不互相争夺;不珍爱难得的财物,令到老百姓不去偷窃;不显耀足以引起贪心的事物,令到民心不被迷乱,这是老子的无为思想,C项符合题意;统治者应推行德政是儒家思想,排除A项;治国者要崇尚贤能是墨家思想,排除B项;治国者须厉行法治是法家思想,排除D项。所以选C项。7(2022浙江十校联盟联考)天人关系问题上,孔子重人事,轻鬼神;庄子最早提出“天人合一: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墨

7、子提出人定胜天的“非命观点。这说明当时(D)A百家争鸣局面开始出现B唯物思想初步形成C思想合流趋势愈加明显D人的主体意识增强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孔子、庄子、荀子、墨子在对待天人关系问题上有共同的社会价值观念,都强调人的主体意识,故D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天人关系,没有涉及百家争鸣局面,也没有涉及唯物思想,故A、B两项错误。材料反映在天人关系问题上这些思想家的主张存在相同点,但不能得出思想合流趋势愈加明显的结论,故C项错误。8(2022安徽合肥质检)战国时代的孟子提出了“定于一的思想,成书于战国末年的?吕氏春秋?也认为:“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那么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残,不得休息。这反映出(B)

8、A诸子思想出现相互交融B统一具有一定社会根底C中央集权得到普遍认可D战乱催生专制主义思想解析材料反映出对统一的认可,结合战国时代特征可知,战国时代战乱使民众渴望统一,因此统一有了一定的社会根底,故B项正确;材料各自主张统一,反映不出诸子思想相互融合,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说明中央集权是普遍的观念,故C项错误;专制主义指中央决策方式是个人或少数几个人专制,材料无法反映决策方式,故D项错误。9(2022上海虹口二模)儒家学派兴起于春秋,孔子创造出“仁这一核心观念,孟子由“仁开展出“仁政,荀子重新解释孔子的“礼,熔礼、法于一炉。后世儒家多认为正统的是(B)A董仲舒B孟子C荀子D韩非子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

9、知,后世儒者大多认为孟子是儒家正统,其继承了孔子的“仁,开展为“仁政思想,故B项正确;董仲舒是汉代思想家,故A项不符合题意;荀子熔礼、法于一炉,后世儒者多不认可,故C项错误;韩非子是法家代表,故D项错误。10(2022山东滨州二模)战国时期,“天下意识逐渐普及,许多思想家提出统一天下的主张。?韩非子?中“天下一词使用频率最高,如“霸天下“制天下“王天下等。这反映出该时期(D)A法家思想融合了百家之长B诸子百家致力于争霸战争C秦国为统一制造舆论准备D国家统一是历史开展趋势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战国时期“天下意识逐渐普及,许多思想家提出统一天下的主张。这说明此时国家统一成了众多思想家的共识,统一成了历

10、史开展的必然趋势,因此D项正确;A项错误,统一天下并非只是法家的主张,法家思想也不是各家思想之长的集合;B项错误,诸子百家并非都致力于争霸战争,如墨家主张非攻;C项错误,众多思想家效劳于各个诸侯国,并非都是为秦国统一制造舆论。11(2022北京怀柔一模)荀子主张统治者施政要“仁义和“王道并用,提出“人君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这表达出他吸收了以下哪个学派思想中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C)A道家B墨家C法家D阴阳家解析根据材料“重法爱民而霸可知荀子吸收了法家思想,C项符合题意;道家强调的是无为而治,A项排除;墨家强调的是兼爱、非攻、尚贤等主张,B项排除;阴阳家强调的

11、是阴阳五行,D项排除。12(2022河南豫科名校模拟)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民思想,如儒家的“藏富于民“恒产论和“轻徭薄赋,墨家的“节用利民思想,道家的“精神足民论,法家的“以政裕民思想等。富民思想的出现说明(D)A民本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思想B统治者注重对私产的保护C社会阶级矛盾得到有效缓和D生产关系领域发生了变革解析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私田的开垦越来越多,民众力量的显现产生了富民思想,故答案为D项;A项,春秋战国时期并没有特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主流,民本思想也不可能上升到社会主流思想这个高度,排除;B项,材料不能表达统治者对私产的保护,排除;C项,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乱,社会矛盾锋利而不是

12、缓和,排除。二、非选择题13(2022北京东城期末)“亚圣孟子的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局部。材料一孟子提出“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他认为“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虞不用百里奚而亡,秦穆公用之而霸。摘编自林晓平?论孟子对历史治乱盛衰的总结?(1)根据材料,概括孟子的思想主张。材料二汉唐之际,在儒学圣贤中,孟子地位低于孔子的弟子颜回等人。宋神宗年间,?孟子?成为科举及教育的重要内容,孟子被加封为“邹国公;徽宗时?孟子?成为儒家十三经之一。南宋朱熹作?四书集注?,影响巨大。元代,?四书集注?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孟子被封为“邹国亚圣公。明

13、太祖朱元璋对?孟子?中“君之视臣如手足,那么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那么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那么臣视君如寇仇深为反感,令人删改?孟子?。明世宗时直接尊孟子为“亚圣。清康熙帝时将孟庙扩建,规模仅次于孔庙。摘编自刘景文、陈美容?孟子历史地位的演进?等(2)结合材料,简析孟子地位是如何变化的。答案(1)思想主张:历史开展治乱更替,有其规律性;行“仁政以得民心;善用人才。(2)北宋至清,孟子的地位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自北宋开始,孟子被历代君主不断加封,最终成为“亚圣;?孟子?一书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日渐提升,并成为科举考试重要内容。孟子的思想,适应了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和中央集权的需要,随着

14、理学的兴起和开展,为后世思想家、统治者所重视并不断改造,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解析(1)根据材料“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也以仁可以看出孟子主张是行“仁政以得民心。(2)根据材料二中信息,汉唐之际,孟子地位低于孔子的弟子颜回等人;宋神宗时?孟子?成为科举及教育的重要内容;元代,?四书集注?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明世宗时直接尊孟子为“亚圣。可以看出孟子的地位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孟子的思想之所以被重视,是因为其思想适应了小农经济和中央集权的需要;后来经过后世思想家开展改造,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14(2022山东高考模拟)战国时期,选贤任能是思想家们关注的焦点之

15、一。阅读材料,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故尊圣者王,贵贤者霸,敬贤者存;慢贤者亡,古今一也。(荀子)立君而尊贤,是贤与君争,其乱甚于无君。(慎子)材料二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那么举之。(墨子)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李悝)(1)指出材料一中两人对“贤的不同态度,并说明他们目的上的相同之处。(2)结合商鞅变法,说明材料二反映的选贤任能主张有何意义。答案(1)态度:荀子主张贵贤、敬贤,慎子主张尊君轻贤。目的:为君主治国提供用人建议。(2)墨子和李悝主张用人不管出身,以才能和功绩为用人标准。商鞅变法实行奖励耕织和军功爵的举措,打破了世卿世禄制度,促

16、进了社会阶层流动,推动了社会进步,使秦国成为当时的强国。解析(1)不同态度:据材料一“故尊圣者王,贵贤者霸,敬贤者存;慢贤者亡,古今一也。可知,荀子认为能使圣人尊贵的能统一天下,而能使贤者尊贵的能称霸诸侯,故荀子主张敬“贤贵“贤,那么主尊下安; 据材料“立君而尊贤,是贤与君争,其乱甚于无君。可知,慎子认为确立君主而尊贵贤人,会造成社会动乱,故慎子反对敬“贤、贵“贤,认为这样会造成社会动乱。相同目的: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主张都是为统治者提供治国之道。(2)意义:据材料“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和材料“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可知,墨子和李悝都主张选贤任能,结合所学可知,二者的共同作用都有力地打击了当时的奴隶主贵族,强化了人才意识,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的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