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进一步完善图片设计在进一步完善图片设计在“新课题引入新课题引入”中的建构功能!中的建构功能!显著的变化显著的变化(1)课标教材:课标教材:文字呈现文字呈现 课标教材:课标教材:运动过程某瞬间情景的运动过程某瞬间情景的呈现呈现 修订教材:修订教材:运动过程的情景呈现运动过程的情景呈现 课标教材:课标教材:不同事物的情景对比不同事物的情景对比 修订教材:修订教材:同一事物同一事物的情景对比的情景对比 课标教材:课标教材:文字呈现文字呈现 修订教材:修订教材:难得一见的情景呈现难得一见的情景呈现 课标教材:课标教材:文字呈现文字呈现 修订教材:修订教材:做功过程的情景呈现做功过程的情景呈现 修订教
2、材:修订教材:难得一见的情景呈现难得一见的情景呈现 修订教材:修订教材:图片的设计示意功能图片的设计示意功能 图片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图片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教学媒体,它具有形象直观、信息一种教学媒体,它具有形象直观、信息量大、帮助记忆、激发兴趣、激活思维、量大、帮助记忆、激发兴趣、激活思维、建构教材内容等功能。建构教材内容等功能。小课节的序幕小课节的序幕小课节的序幕小课节的序幕 小课节小课节 小课节小课节 修订教材:修订教材:图片的设计示意功能图片的设计示意功能 大单元(章)大单元(章)小课节小课节 第七章第七章 力力 第第1 1节节 力力 第第2 2节节 弹力弹力 第第3
3、3节节 重力重力教科书中教材内容的设置教科书中教材内容的设置 从教材结构上,从教材结构上,进一步完善对进一步完善对“力力”的概的概念念的认识过程!的认识过程!显著的变化显著的变化(2)修订教材修订教材 第第1 1节节 力力 第第2 2节节 弹力弹力 第第3 3节节 重力重力 第第1 1节节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 第第2 2节节 二力平衡二力平衡 第第3 3节节 摩擦力摩擦力 现行教材现行教材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运动和力四、力四、力五、牛顿第一定律五、牛顿第一定律六、二力平衡六、二力平衡一、弹力一、弹力 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二、重力二、重力三、摩擦力三、摩擦力感知感知“力力”描述描述“
4、力力”测量测量“力力”分析分析“力力”认识认识“力力”形成概念形成概念认识认识“力力”感知感知“力力”(情感体验)(情感体验)认识认识“力力”感知感知“力力”(情感体验)(情感体验)认识认识“力力”分析分析“力力”(归纳、概括的方法)(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认识“力力”分析分析“力力”(过程体验)(过程体验)认识认识“力力”描述描述“力力”(抽象的方法)(抽象的方法)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认识认识“重力重力”描述描述“重力重力”认识认识“力力”测量测量“力力”强调基本技能的训练强调基本技能的训练 重视对力的大小的体重视对力的大小的体 验、感悟。验、感悟。关注测量技能训练与关注测量技能训练与 思
5、维训练的结合。思维训练的结合。认识认识“重力重力”巩固对巩固对“力力”的初步认识的初步认识 让学生经历让学生经历“感知重力感知重力”“测量重力测量重力”和和“描述重力描述重力”的认识过程。的认识过程。第八章第八章 运动和力运动和力 第第1 1节节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 第第2 2节节 二力平衡二力平衡 第第3 3节节 摩擦力摩擦力教科书中教材内容的设置教科书中教材内容的设置 进一步完善阻力对运进一步完善阻力对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设计,体验建动的影响的实验设计,体验建立规律的思维过程!立规律的思维过程!显著的变化显著的变化(3)认识认识“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建立规律)(建立规律)1.选取
6、运动物体只受阻力的实例选取运动物体只受阻力的实例2.展示两种对立的观点展示两种对立的观点3.研究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4.符合逻辑的科学推理建立规律符合逻辑的科学推理建立规律5.用物体的惯性解释有关现象用物体的惯性解释有关现象1.1.选取实例选取实例 只受阻力的情况只受阻力的情况.展示观点展示观点 两种对立观点两种对立观点.对比实验对比实验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对比实验对比实验 .科学推理科学推理 建立运动与力的规律建立运动与力的规律 牛顿试图描述机械运动的本质牛顿试图描述机械运动的本质 解答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解答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一切物
7、体都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变的性质;力的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的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解释现象解释现象 动态情景呈现动态情景呈现 进一步完善实验测量进一步完善实验测量的技能训练!的技能训练!显著的变化显著的变化(4)测量滑动摩擦力测量滑动摩擦力 实验测量实验测量 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实验探究(实验探究(选取选取真实、典型、有意义的选题真实、典型、有意义的选题)第九章第九章 压强压强第第1 1节节 压强压强第第2 2节节 液体的压强液体的压强第第3 3节节 大气压强大气压强 第第4 4节节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体
8、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科书中教材内容的设置教科书中教材内容的设置大气压强大气压强液体的压强液体的压强压强压强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流体压强与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的关系运动流体运动流体流流动动性性类类比比显著的变化显著的变化(5)进一步完善对进一步完善对“压压强强”概念的理解过程!概念的理解过程!理解理解“压强压强”理解理解“压强压强”(形成概念)(形成概念)1.感知压力的作用效果感知压力的作用效果2.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3.比值定义引入压强的概念比值定义引入压强的概念 4.压强的应用压强的应用1.1.感知压力的作用效果感知压力的作用效果 情感体验、猜想情感体验、猜
9、想2.2.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对比实验对比实验变量较多,需改变实验条件。变量较多,需改变实验条件。3.3.压强概念的引入压强概念的引入 归纳、总结压力的作用效果归纳、总结压力的作用效果4.4.增大或减小压强增大或减小压强 联系生活联系生活4.4.增大或减小压强增大或减小压强 增强标准意识增强标准意识 货车是否货车是否超载通过限定超载通过限定每一车轴每一车轴所承所承载的压力来控载的压力来控制货车对路面制货车对路面压强的大小。压强的大小。理解理解“压强压强”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的科学探究的科学探究1.1.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提出问题、猜想提出问题
10、、猜想2.2.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实验检验实验检验3.3.推导液体压强的公式推导液体压强的公式 理性思维的训练理性思维的训练4.4.液体压强的应用液体压强的应用 联系生活联系生活理解理解“压强压强”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的科学探究的科学探究大气压强及其与人类大气压强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的设计生活的关系的设计1.1.大气压强的应用大气压强的应用 联系生活、情感体验联系生活、情感体验火炬火炬引火器引火器2.2.大气压强的应用大气压强的应用 联系生活、情感体验联系生活、情感体验第十章第十章 浮力浮力 第第1 1节节 浮力浮力 第第2 2节节 阿基米德原理阿基米德原理 第第3 3节节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教科书中教材内容的设置教科书中教材内容的设置 进一步完善浮力进一步完善浮力概念的认识过程!概念的认识过程!显著的变化显著的变化(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