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一摸初四化学试题
淄川区初四一模化学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6页,满分55分,考试时间6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u—64
第Ⅰ卷(选择题 共2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1~10小题每小题1分,11~15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同学们知道烧碱、纯碱都显碱性,但是哪种物质的碱性强呢?小敏同学提出用PH试纸检验。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提出问题 B.设计实验方案 C.获得结论 D.收集证据
2.浩瀚的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下列对海洋化学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
A.利用食盐、二氧化碳为原料,以氨为媒介,制备纯碱
B.利用风吹日晒的方法从海水中得到食盐
C.利用向海水或卤水中加入石灰乳的方法将海水中的Mg 2+富集沉淀出来
D.利用海底蕴藏的大量“可燃冰”作燃料,提供能源
3.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蒸发结晶 B.检查气密性 C.滴管用后不洗涤 D.塞紧橡皮塞
直接插回原瓶
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研磨,闻到刺激性气味
B.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塞,瓶口上方出现大量白烟
C.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氧化镁
D.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
5.化学方程式能简明、科学的描述化学反应。以下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2H2O2H2 ↑+ O2↑ B.Cu + H2SO4 CuSO4 + H2↑
C.Fe2O3+CO Fe + CO2 D.Na2CO3+CaCl2CaCO3↓+2NaCl
+2
6.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
A.MgCl2——氯化镁 B.Ca——钙离子
C.2H——2个氢元素 D.O2——2个氧原子
7.化学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生产及健康状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硝酸铵可用作复合肥
B.研制、使用可降解塑料有助于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C.农药和化肥的过度施用会对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破坏生态平衡
温度/℃
乙
甲
溶解度/g
t2
t1
第8题图
D.煤的直接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可能导致酸雨
8.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若分别将100g
甲、乙饱和溶液的温度从t2℃降至t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
的是( )
A.两溶液都仍为饱和溶液
B.两物质的溶解度:甲>乙
C.两溶液的质量:甲﹤乙
D.两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
9.采取正确的措施,能够避免火灾发生或减少灾害损失。下列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
A.实验时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上燃烧,可用湿抹布扑盖
B.森林起火时,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
C.电线短路引起电器着火时,可用水浇灭
D.炒菜时油锅里的油着火时,可用锅盖盖灭
10.如图是硫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硫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7 g
B.硫原子核内有16个质子
C.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D.硫原子最外层电子的能量低于第二层电子的能量
11.下列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方法与相应科学原理不对应的是( )
选项
方法
科学原理
A
用汽油洗涤衣服上的油污
油污能溶解在汽油中
B
醋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水垢能溶解在醋酸里
C
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
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能灭火
D
铝制容器不能盛酸性物质
酸性物质会破坏铝的氧化膜,进而腐蚀金属铝
12.下列关于铁的做法或说法错误的是( )
A.用铁制容器盛放波尔多液
B.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C.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
D.炼铁高炉内一氧化碳夺取氧化铁中的氧而生成了铁
13.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科学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常见的活泼金属:镁、锌、铜
B.常见的氧化物:水、氧化铜、熟石灰
C.常见的易燃物:汽油、酒精、浓硫酸
D.常见的营养素:糖类、蛋白质、无机盐
14.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
A.因为水分子之间有间隙,所以水存在三态变化
B.因为原子中质子数等于中子数,所以原子不显电性
C.因为双氧水中含有氧分子,所以可用它制取氧气
D.因为某种物质的溶液呈酸性,所以该物质属于酸
15.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是杂质),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操作方法
A
Fe(Fe2O3)
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B
CaO粉末(CaCO3粉末)
加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
C
NaOH溶液[Ca(OH)2溶液]
通入过量CO2气体,充分反应后过滤
D
CuSO4溶液(硫酸)
加入过量CuO粉末,加热,充分反应后过滤
A.A B.B C.C D.D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5分)
二、理解与应用(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5分)
16. 某报纸报道:一家政服务人员在清洗抽水马桶时,同时倒入了“84消毒液”和洁厕剂,结果被两者反应产生的有毒气体熏倒在地。
(1)“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其中Cl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
(2)目前市场上的洁厕剂大多为酸性,含有一定量的稀酸(如稀盐酸、稀磷酸等),具有腐蚀性。下列物体的表面可用这类洁厕剂清洗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抽水马桶 B.釉面砖(釉面主要成分是SiO2)
C.不锈钢管 D.大理石台面(主要成分是CaCO3)
(3)消毒液中的次氯酸钠(NaClO)与盐酸混合后,会生成氯化钠、水及有毒的氯气。请你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纯碱也是家庭中常用的清洁剂,如果与“洁厕剂”混合使用会 (填“增强”或“减弱”)去污效果。
17.氢气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以水为原料生产氢气的方法有多种。
(1)方法Ⅰ:电解水法。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法Ⅱ:光解水法。我国科学家已研制出在新型高效光催化剂作用下,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氢气。水在通过并接触催化剂表面时,分解的微观过程用示意图表示如下:(“○”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 ”表示催化剂)。
则水分解微观过程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上述过程中,不能再分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海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海水中含NaCl、MgCl2等物质),被誉为“国防金属”的镁主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下面是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的简单流程。
海水
溶液
Mg(OH)2
MgCl2溶液
无水MgCl2
Mg
试剂A
试剂B
通电
①
(1)试剂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无水MgCl2制取Mg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海水本身就是含有MgCl2的溶液,它与通过步骤①、②得到的MgCl2溶液有何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之间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某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乙物质是 ,它的一种用途是 。
(2)写出“乙→丙”的化学方程式 。
(3)若甲与乙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中和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与探究(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14分)
20.今天是实验室开放日,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来到实验桌前,桌上摆有下列仪器:
(1)他们完成的第一个任务是写出仪器的名称,同学们写出的仪器名称如上图所示,其中你认为有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如右图是某同学设计的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但小组的另外三位同学对此装置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A同学:此装置不能用来制取二氧化碳;
B同学:此装置可以制取二氧化碳,但需要太多的稀盐酸,浪费很大;
C同学:此装置可以制取二氧化碳,可从实验桌上的仪器中选用一个容量较小的仪器放到漏斗的下端管口处,既解决了液封的问题,又可以减少酸的用量。
①请把C同学选用的仪器画在图中应该放置的位置(注意在答题纸上完成)。
②你认为A同学说此装置不能用来制取二氧化碳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③C同学改进的装置能解决A、B两位同学提出的问题吗?___________________。
(3)D同学认为经C同学修改后,上述装置也可用于制取氧气,此时,广口瓶内应放入的固体药品是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将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用玻璃片盖好后正放在实验台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1.某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猜想与假设】:他们对固体成分进行如下猜想:
猜测一:可能是氧氧化钠
猜测二: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测三:可能是氧氧化钠和碳酸钠
【进行实验】:
为探究固体的成分,他们将该固体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再迸行了如下实验:
(1)根据实验现象推测,白色沉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溶液2中滴加过量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
(3)由实验现象可知,猜测 是正确的。
【交流与反思】:
(4)久置的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氢氧化钠必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存。
四、分析与计算(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6分)
22.某石油化工厂化验室的实验员用15%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涤一定量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测得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序号
消耗NaOH溶液的质量
洗涤后溶液的pH
①
30g
pH<7
②
40g
pH=7
③
50g
pH>7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欲计算出一定量石油产品中所含H2SO4的质量,你觉得应该选择实验序号 _______________的数据。
(2)若一定量石油产品中残余硫酸的质量为100g,请计算该残余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
初四化学试题评分标准及参考答案
说明:
1.化学用语和化学专用名词有错别字的均不得分。
2.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不正确、没有配平、缺少反应条件和气体、沉淀符号的均不得分。
3.考生给出的答案,只要合理可参照评分标准酌情给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2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共20分。1~10题每题1分,11~15题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B
D
A
D
A
A
C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B
C
A
D
A
D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5分)
二、理解与应用(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15分)
16.(本题共4分,每空1分)(1)+1价;(2)AB;(3)NaClO+2HCl=NaCl+H2O+Cl2↑;(4)减弱
17.(本题共3分,每空1分)(1)2H2O2H2↑+O2↑ ; (2)①④②⑤③ ; 氢原子、氧原子(或H 、O )
18.(本题共4分,每空1分)(1)Ca(OH)2;(2)过滤;(3)MgCl2 Mg+Cl2↑ ;(4)后者是经过富集和分离后的溶液(或海水中含有氯化钠等多种溶质,氯化镁的浓度很低)
19.(本题共4分,每空1分)(1)① Na2CO3或NaOH;制洗涤剂(合理即可);(2)Na2CO3 + Ca(OH)2 = CaCO3↓+ 2NaOH(或2NaOH + CO2 = Na2CO3 + H2O)(合理答案均可);(3)NaOH +HCl=NaCl+H2O
三、实验与探究(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14分)
20.(本题共7分,每空1分)(1)f;(2)①(如图)
,②生成的二氧化碳都跑到空气中去了,③能;(3)二氧化锰,2H2O2 MnO2 2H2O+O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21.(本题共7分,每空1分)【猜想与假设】:猜测二:碳酸钠;【进行实验】:(1)BaCO3;(2)除尽溶液中的碳酸钠,Na2CO3+BaCl2=BaCO3↓+2NaCl;(3)三;(4)2NOH+CO2= Na2CO3+H2O,密封
四、分析与计算(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6分)
22.解:(1)②………………2分
(2)设残余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
2NaOH+H2SO4=Na2SO4+2H2O………………1分
80 98
40g×15% x×100g
= ……………………1分
x=7.35% …………………… 1分
答:残余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5% ………………1分
14
初四化学试题 第 页 共6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