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技术参数详解.pdf

上传人:wuy****99 文档编号:44065 上传时间:2021-06-0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01.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技术参数详解.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技术参数详解.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 0 1 0年第 2期 4月 混 凝 土 与 水 泥 制 品 C HI NA C 0NC RE T E AND CE ME NT P RODU C T S 2 0 1 0 N0 2 Ap ril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技术参数详解 汪加蔚 , 诸宝麟 ( 1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建所 , 北京 1 0 0 0 8 1 ; 2 . 浙江省水泥制品协会 ) 摘要: 对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 土管 桩在设计 、 生 产、 施工 中涉及 的有 关技术参数 , 如管桩竖向承载力 特征值 、 设计值 、 标 准值 ( 极限承载力 ) , 管桩 的抗裂 弯矩 、 极 限弯矩 , 管桩沉桩施工压力等作 了较为详细 阐述 , 并分别说 明这些 参数值的计算公式 , 论述了 有关参数之间的相互关 系。希望对从事管桩及 管桩基础设计 、 施工和管桩生产的技术 、 管理人员有所帮助 。 关键词 : 管桩 ;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和设计值 ;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 ; 单桩抗拨承载力 ; 抗裂弯矩和极 限弯矩 ; 沉桩压力 中图分类号 : TU 5 2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0 — 4 6 3 7 I 2 0 1 0 ) 0 1 - 3 2 — 0 4 O 前言 先 张法预应力混凝 土管桩 ( 以下简称 : 管桩 ) 承载 力包括两方面要求 。 一方面由桩一土体系所决定 , 当桩 受到荷载外力要产生移动变形 时 ,桩周 土对桩要产生 侧阻力 , 桩底土 ( 或岩层 ) 对 桩要产 生端 阻力 , 有 时还要 受到水平力 ,以保 证桩的移动变形保持在允许 的限度 内; 另一方面是 由管桩 自身结构强度决定 , 即管 桩在荷 载外力作用下 , 在沉桩过程 中 , 管桩作为一个预应力混 凝土结构构件 , 桩身( 包括接头 ) 不应产生开裂 破坏 。 以 下对管桩在设计 、 生产 、 施工 中涉及到的有关技术参数 予 以阐述。 1 单桩竖 向承载力特征值 R 。 和设计值 尺 。 根 据 G B 5 0 0 0 7 — 2 0 0 2 《 建 筑地 基基 础设 计 规范 》 8 . 5 . 5条和 D B 3 3 / 1 0 0 1 — 2 0 0 3《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9 . 2 . 3条 , 对地基基础设计 等级为“ 甲” 、 “ 乙” 级 建筑物 , 单桩竖 向承载力应通过单桩竖 向静载荷试验确定 。对 地基基础设计 等级为 “ 丙 ” 级 建筑物 , 可采用静力 触探 及贯标试验参数确定 。初步设计时单桩竖 向承载力特 征值 按下式估算 : R。=q A+ 式中 , R 。 一 单桩竖 向承载力特征值 ; q m , q 一 桩端 阻力 、 桩 侧阻力特 征值 , 由 当地静 荷载试验结果统计分析算得 ; 一 桩身周 长 ; Z 一 第 i 层岩土 的厚度 ; A一 桩底端横截面面积( 桩尖水平投影面积) 。 因在桩基荷载计算 中 ,对 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 的 基本组合 , 也可采用简化 规则 , 根 据 G B 5 0 0 0 7 — 2 0 0 2 { 建 筑地基基础设计 规范》 3 . 0 . 5条 和中国建 筑标 准设计研 究所 出版 的 0 3 S G 4 0 9《 预应力 混凝 土管桩》图集说 明 6 . 2 . 5条和 6 . 2 . 6条 , 永久荷载效应 基本组合 的设计值 Q 按下式确定 : 一 32一 Q= J , . 3 5 ≤R p : A 式中, Q一 从承台传至桩基的永久荷载效应基本组合 的设计值 ; q 一 从 承台传至桩基 的荷载效应标 准组合值 ; 尺 一 结构构件抗 力的设计值 , 即管桩 桩身结构 竖向承载力设计值 ; . 一 混 凝 土 轴 心 抗 压 强 度 设 计 值 ,按 现 行 G B 5 0 0 1 0 — 2 0 0 2 {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取值 ; A一 管桩桩 身横截 面面积 ; 一 工作条件系数 , 取 = 0 . 7 。 而管桩在桩一 土体 系承载力 的计算 中 ,其表达式 为 : ≤ 。 式中, q 一 从承台传至桩基的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 。 一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 在进行桩基设 计时 ,所采用 的荷载作用效应组合 与相应的抗 力有这样 的规定 ,即 :在确定桩数 和布桩 时, 应采用传至承台的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 , 相应的抗 力应采用基桩或复合基桩 承载力特征值 ( 由桩一 土体系 决定) , 即 q ≤ 。 。 在计算 桩基结构承载力 、确定尺寸和配筋时 , , 应 采用传至承 台的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值 ,相应的抗力采 用 由桩身结 构强度决定 的承载力设计值 , 即 Q≤ 。 前面已述 , 在桩基荷载计算中 , 对由永久荷载效应 控制的基本组合值 , 可简化为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值, 二者关 系为 : q = 1 . 3 5 , 由此 可得 , 由管桩结 构强度 决 定的桩身竖 向承载力设计值与 由桩一土体系所决定的 管桩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的关系为 : 。≥1 . 3 5 R 。或R 。 ≤R 。 / 1 - 3 5 当确定管桩单桩承载力特征值时,可根据上式求 得管桩必须具有的桩身竖向承载力设 计值 ,从而确定 管桩混凝土强度 、 桩身截面积( 外径 、 壁厚 ) 及配筋等 。 汪加蔚 , 诸宝麟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技术参数详解 2单桩竖 向极限承载力 p 单桩竖 向极 限承载力亦称 单桩竖 向极限承载力 标 准值 p , 是单桩在竖 向荷载作用下 到达破坏状态前 或 出现不适 于继续 承载的变形时所对应 的最大荷 载。桩 周地基土 ( 包括桩 的四周和桩端的地基土 ) 对桩 的支 承 是构成单桩 承载力 的主要因素 ,当桩 周地基土不能 承 受 过大荷 载而破 坏时 , 桩身便急剧下沉 。 出现桩周 土破 坏 的前提条件是桩身结 构强度 必须足 以传递足够大 的 轴压力 , 如果桩身结构强度不 足 , 则桩 身必须先于地基 土破坏 ,此 时桩 身可 能发 生折 断或 压 曲破 坏 。根 据 J G J 9 4 — 2 0 0 8 (( 建筑 桩基技术 规范》 5 . 3 条规定 , 单 桩竖 向 极 限承 载力 9 应 根据设计 等级要求 ,分别采用单 桩 竖 向抗压静载试验 、 静力触探 、 经验参数 等确 定。 单桩竖 向抗压静载试验 的试验方法及单 桩竖 向极 限承载力标准值 的确定可参见 G B 5 0 0 0 7 — 2 0 0 2 ( 建筑地 基基础设计规范》 附录 Q。 又根据 J G J 9 4 — 2 0 0 8《 建筑桩 基技术规 范》 5 . 2 . 2条 可知 ,单 桩竖 向极 限承载力标 准值 p 除以安全 系数 2 , 为单桩竖 向承载力特征值 R , 即 : R。 =p / 2 3单桩 抗拔承载 力特 征值 。 、设计值 。 与标 准值 Q 对于 自重较轻 而水平 荷载又较 大 的高 耸建筑 物 , 或地下室承受地下水的浮力作用而 自重不 足时 ,以及 将管桩作为锚桩用时 , 桩基均可能承受上拔 荷载。 根据 D B 3 3 / 1 0 0 1 — 2 0 0 3 《 建筑地基 基础设计规 范》 9 . 2 . 7条和 D B 3 3 / 1 0 1 6 — 2 0 0 4 ((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 土管桩 基础技术 规程》 5 . 2 . 8条 , 对 地基基础 设计等级 为“ 甲” 、 “ 乙” 级建 筑物 , 其 单桩抗拔 承载力 特征值 应通过 现场 单桩竖 向抗拔静载荷试验确定, 试 验方法应符合 D B 3 3 / 1 0 0 1 — 2 0 0 3 (( 建筑 地基 基础 设计 规范》 附 录 M 的规 定 。 在初步设计时和对地基基础设计 等级 为 “ 丙”级建筑 物 , 承受拔力的桩基 , 单桩抗拔承载力特征值 可按下式 估算 : R = g + G f 式 中, 。 一 单桩抗拔承载力特征值 ; A 一 抗拔 摩阻力折减系数 ; q 一 桩第 i 层 土 ( 岩 ) 的侧 阻力特征 值 , 按 本地 区实测值取值 ; 一 桩 身周长 ; Z 一 第 层岩土的厚度 ; G 一 单 桩 自重标 准值 , 地下 水位 以上应扣 除浮 力 。 求 得 。 后 , 即可得 到 R =1 . 3 5 R 并求得 9 = 。。 根 据“ 单桩 竖 向抗拔 静 载试 验 ” , 亦可先 测得单 桩 竖 向抗拔极 限承载力 ( 标准值 ) p ,再 除以安全系数 2 , 得 到单 桩抗拔极 限承载力特 征值 R , 再乘 以 1 . 3 5 , 即为单桩竖 向抗拔 承载力设计值 R 。 根 据 D B 3 3 / 1 0 1 6 — 2 0 0 4 (( 先 张法预应 力混凝 土管桩 基础技 术规程 》 5 . 2 . 9条 , 管 桩竖 向抗拔 承载力 ( 即管桩 轴心受拉承 载力 ) 设计值 尚应满足下式要求 : R P≤ A 式 中 : 一 相 应于荷载效应 基本组合 时单桩竖 向抗 拔承载力设计值 ; 一 管桩截面混凝土有效预压应力 ; A 一 管桩桩身横截 面面积。 由上式 可看 出 , 管桩 上拔 时 , 截面受 拉伸 , 混凝土 预压应力减 小 , 直至 降为 0 , 此 时达到轴 心受 拉承载力 设计值 ,剩下未达到 的混凝土抗拉 强度部分作 为承载 力安全储备 。 当管桩有接桩时 ,其端板接 头的焊缝强度还应满 足下式要求 : P≤ .厂 /1 . 2 式 中 , £ 一 焊缝长 度 , L ---- 7 1 " ( d + ) / 2 ( d , 为焊 缝外 径 , 通常取 d , = d 一 2 , d e 为焊缝 内径 , 通常取 d e = d 一 2 x 1 2 , d为 管桩外径 ) ; h 一 焊缝计算厚度, h e = 0 . 7 5 S( S为焊缝坡口根 部至焊缝 表面 的最短距离 , 通常取 1 2 mm) ; 厂 一 焊缝抗拉强度设计值 , 取 1 7 0 N / m m 。 另 由我们在编制浙江省工程建设 标准 《 先张法预 应 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 时所做 的“ 预应力混凝 土管桩结构抗拉强度的试验研究 ” 得知 , 管桩轴心抗拉 极限承载力 ( 标准值 ) 可按下式进行验算 : Q ≤ 0 . 9 厶 A 式 中 , p 一 单桩竖 向抗拔极 限承载力 ( 标 准值 ) ; . 一 预应力钢棒极限抗拉强度 ( 标准值 ) ; 。 一 管桩预应力钢棒截面面积 。 4 单桩在地基土( 岩) 中受水平力作用引起的弯矩 H m 高层 建 筑和 高耸 结构 物 承受 风 荷载 或地 震荷 载 时 , 群桩施 工时的挤土作用等 , 均可对管 桩基础产生水 平 力和力矩 。根据 D B 3 3 / 1 0 1 6 — 2 0 0 4 (( 先张法 预应力混 凝 土 管 桩 基 础 技 术 规 程 》 5 . 2 . 4条 、 5 . 2 . 9条 和 D B 3 3 / 1 0 0 1 — 2 0 0 3 (( 建 筑地 基 基础设 计 规范 》 9 . 2 . 2条 , 可 用下 式表示 : 日 ≤ M 式 中, 一 相 应于荷 载效应基本组 合时 , 作用 于单桩 水平力引起的弯矩设计值 ; M 一 管桩抗弯承载力设计值 ;当管桩不允许 出 现 裂缝 时 , 可按 管桩抗 裂弯 矩 除 以 1 . 2确 定 ; 当管 桩 允许出现裂缝 时 , 可按管 桩极限 弯矩 眠 除 以 1 . 6确 定 。 一 33— 2 0 1 0年第 2期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总第 1 7 2 期 5管桩 的抗 裂弯矩 与极 限弯矩 帆 抗裂弯矩与极限弯矩是管桩桩身结构能够承受外 力 引起弯矩 的一 种结构性 能 ,可采 用 G B 5 0 0 1 0 - 2 0 0 2 《 混凝 土结构设计规范》 的有关公式进行计算 。 ( 1 ) 抗裂 弯矩计算公式 , = ( r ) 。 式 中 , 尬 一 抗裂弯矩 , N lT l m或 k N m; 一 } 昆凝土有 效预 压应 力 , = N/ mm ; ( ( r c 一 M . 一 管桩混凝 土抗拉强度标准值 , N / m m ; r 一管桩截面抵抗矩 塑性影响系数 , , r:( 0 .7 + ) (1.6 一 o .24 。 一 管桩换算截 面受拉边缘的弹性抵抗矩 , W o = ( 一 ) + 孚 ~ r , m m 3 ; o r ~ 预应力钢筋张拉控制应力 , N / m m ; 一 预应力钢筋全部预应力损失值 , N / m m ; A 一 预应力钢筋截面面积 , ra m 2 ; A 一 管桩换算截面面积 , m m2 ; r 、 r 2 一 管桩环形截面的内 、 外半径 , i n m; r n一 预应力钢筋所在圆周半径 , m n l ; 1 7, 一 预应力钢筋弹性模量与混凝土弹性模量之 比值 , n=E / E o 。 ( 2 ) 极限弯矩计算公式 ( 纯弯作用) M u= A( r I + r 2 ) 曼 + / A + ~f p t k -- O p 。 ) A r 式 中, 一 管桩的极限弯矩 , N 1T i m或 k N IT I ; A一 管桩横截面面积 , m m ; A 一 全部预应力钢筋截 面面积 , m l n ; r 『 、 r 2 一 管桩环形截面 的内、 外半径 , m m; 一 预应力钢筋所在 圆周半径 , mm; o / 一 受压 区混凝土面积与全截面面积之 比; o / 一 受拉 区纵向预应 力钢筋 面积与全部预应力 钢筋面积之 比; 一 预应力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 , N / m m ; 。 一 预应力钢筋抗 压强度设计值 , N / m m ; 厶 一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 , N / m m ; ~ 预 应力钢筋 合力点 处混凝 土法 向应 力等 于零时 的预应力钢筋应力 。 按照 G B 1 3 4 7 6 ( (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标准有 关规定进行抗弯试验 ,抗裂弯矩是按该标 准规定的试 —. 3 4— — 验 方法进行加载时 ,管桩受拉 区不 出现裂缝 的最 大弯 矩 ; 极限弯矩则是加载 试验 时 , 管桩不 出现破坏 , 即不 出现下列任何一种情况时的最大弯矩 , 即 : ① 管桩受拉 区混凝土裂缝宽度 达到 1 . 5 m m; ②受拉 区钢 筋被拉 断 ; ⑧受压 区混凝土破坏。 管桩 的抗弯性能( 抗裂弯矩 和极 限弯矩 ) 首先是要 满足管桩在生产 、 运输 、 施工过程 中因吊装 、 堆放 、 运输 等 因素引起 的弯矩 ; 同时要满足 当管桩受到地震 、 挤土 等情况 , 由于会产生水平力而引起 的弯矩 。 6管桩 沉桩施工 时的终压力 ( 最大 沉桩 力) P 眦 ( 1 ) 静压桩的沉桩 压力 《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设计与施工》 ( 徐至钧、 李 智字编著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2 0 0 5 ) 一书介绍 , 静压桩 的 施工终压力与极限承载力是有所 区别 的。管桩在静压 力作用下沉入地基中时 ,桩侧表面 与桩周土体 的摩擦 力是滑动摩擦 力 , 这种摩擦力非常小 , 而且在 同一土层 中基本保持不变 ,不 随桩身人土深度 的增大而 累计增 大 。压桩阻力 还随桩端处土体 的软硬程度 即桩端处土 体 的抗冲剪阻力的大小而波动 ,静压桩沉桩穿越 的土 层一般是软弱松散的, 含水量较高, 孔隙比较大。当静 压桩垂直受力下沉时 , 桩尖直接使土体产生 冲剪破坏 , 同时桩周土体 也产生剪切挤压破坏 ,孔隙水受此冲剪 挤压作用形成 不均匀水头 , 产生 了超孔隙水压力 , 扰动 了土体结构 ,使桩周 的一倍桩径范 围内的土体抗 剪强 度降低 , 粘性 土发生稠化 , 粉土 、 粘土发生 软化 。 压桩一 旦终止 , 随着 时间的推移 , 超 孔隙水压力 逐渐消 散 , 粘 周土体固结 , 土 的抗剪强度逐渐恢 复 , 甚至超过其原始 强度。 土体完全恢复后 , 原来施 工下沉时桩侧滑动摩阻 力变成承载时的静摩阻力 ,静压桩才获得 工程上需要 的所谓极限承载力 。 根据许多静压桩 的试验资料分析 , 静压桩 属于端 承摩擦桩或摩擦端承桩时 ,当长细 比约 为 5 0时 , 桩极 限承载力约 等于桩 的终压 力值 ; 长 细 比 大于 6 0时, 桩的极限承载力往往大于终压力值; 长细 比小于4 0时 , 极 限承载力会小于终压力值。 静压单桩极限承载力与终压力可用下列经验包络 关系式表示 : Q =( 1 . 2 5 - 1 4 / A ) 式中 , Q 一 管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 ; 一 静压桩 的终压力值 ; A一 静压桩的长细比 , A = L / d ; 一 静压桩 的入土深度 ; d一 静压桩直径 ( 外径 ) 。 静压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终压力值 , 桩入土深度及桩周 土( 岩 ) 的性质 。 ( 2 ) 锤击桩 的沉桩压力 打桩过程是一 个复杂 的动态过程 , 沉 桩阻力 、 岩土 汪加蔚 , 诸宝麟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技术参数详解 性质 、打桩工艺 参数以及被扰动后岩土 的承载 力恢复 系数取值 , 都影响管桩承载力。 沉桩 阻力是打桩 过程 中土 体对桩 的动阻力 ,包 括 桩侧动摩 阻力 和桩端 动阻力。在打桩过程 中 ,由于振 动 , 桩周土体 结构破坏 , 土 的有 效应力 下降 , 桩周 土抗 剪强度迅速 降低 , 桩侧摩 阻力急剧减小 , 桩端阻力 主要 与桩端 土的抗压 强度有 关 。 在沉桩过程 中 , 一方 面桩的 贯入对桩端 土有挤压作 用 ,使 土体抗 压强度有增 强趋 势 ; 另一方 面 , 土体 的振 动又使桩端土 的强度 降低 。综 合 两方面 的影 响 , 对一般 持力层 , 桩端 阻力有 所降低 , 因此 , 沉桩 阻力 主要来 源于桩端 动阻力 。 在 打桩过 程 中 , 桩周 土破 坏 , 承载力 降低 , 承 载力 为 Q 。 。在经过一段时问以后 , 被破坏 的土体重塑 , 桩侧 摩 阻力和桩底端 阻力得 到恢 复 , 承载力 为 Q , 则恢 复系 数 为 1 1 = Q / Q >1 , 以摩擦 力 为主的 桩 , 承 载力有 明显 增 长 , 具有较 大的恢复 系数 ; 以端阻力 为主 的桩 , 恢复 系数较小 。因此 , 根据 “ 桩一土 ” 工作原 理 , 锤击桩单桩 承 载力按规范公式 : Q 出= ∑g +r i p l i . A 计算所得值一般偏小 ( 偏于安全 ) , 可改写 为 : Q = ∑ri s i " q + Z g 4 式 中, Q 血一 管桩单桩竖 向极 限承载力 ( 标 准值 ) ; q 一 桩周第 i 层土 ( 岩 ) 的极 限侧 阻力标 准值 ; q 一 桩 端土阻力标 准值 ; 7 一 桩周 土侧 阻力 和桩 端土 阻力 修正 系数 ( 恢复 系数 ) ; 一 桩身周长 ; Z 一 第 层岩土 的厚度 ; A 一 桩端横 截面面积。 因 叼 和 均大 于 l , 则按后一公式计算 的锤击桩 单桩 承载 力均有 所提高 。 ( 3 ) 沉桩 时管桩桩 身允许 的施工 终压力 ( 最大沉桩 力 ) 前述对静压桩和锤击桩 由沉桩 阻力形 成的施工终 压力与单桩竖 向承载力 相互关 系之分析是基于 “ 桩一 土” 体 系工作原理 。 但不论是锤击桩 的锤击压力还是静 压桩 的静压力 , 当其接近或超过管桩桩 身结构强度时 , 就会造成 管桩碎裂破坏 。 因此 , 根 据 D B 3 3 / 1 0 1 6 — 2 0 0 4 《 先 张法预应力混凝 土管桩基础 技术规程》 6 . 4 . 9条 , 沉 桩施工终压力 ( 最大沉桩力 ) 还应符合 下列公 式要求 : l删 ≤0 . 7 A 式 中, 一 沉桩施工终压力 ( 最大沉桩力 ) , N或 k N; 一 管桩 混凝 土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 , N / m m ; A 一 管桩横截 面面积 ; 0 . 7一 工作条件系数 。 ( 4 ) 沉桩压 力的控制 当采用静压法施工时 , 不论是顶 压还是抱压 , 沉桩 压力可通 过压桩机 上 的油压表 或传感 器 明确 测出 , 因 此控 制最大沉桩压力 比较容易 ; 而 当锤 击法施工时 , 由 于锤 击压力受 锤重 、 落距 、 桩垫 、 锤 垫 、 打桩偏心 、 管桩 垂直 度及地 质情况等诸多 因素 的影 响 , 难于 明确测试 , 锤击沉 桩压力的控制 比较 困难 。 J G J 9 4 — 2 0 0 8 (( 建 筑桩基技 术规 范》 5 . 8 . 1 2条 中列 出 最大锤击压 应力计算公式 : 盯: ( + 舞 ) 式 中, 一 桩 的最大锤击压应力 ; O / 一 锤型系数 , 自由落锤 , = 1 , 柴油锤 , = 1 . 4 ; e一 锤击 效率 系数 , 自由落锤 , e = 0 . 6 , 柴 油锤 , e = 0 . 8: A 、 A A 一 锤 、 桩垫 、 桩的实际断面面积 ; 、E c 、 E一 锤 、 桩垫 、 桩 的纵 向弹性 模量 ; 、r c 、 一 锤 、 桩垫 、 桩 的重度 ; 日 一 锤落距 。 由此 , 桩承受 到 的锤 击压力 P = o - A( A一 管 桩横 截面积 ) , 但上式参数较 多 , 计算繁琐 。亦 可引用 “ 日本 建筑标准施工法则 ” 中的公 式 : p 一 ‘ 5 S+ 0 . 1 式 中: P一 管桩允许 承载力 , t f ; F一 锤击 能量 , F = 2 WH; W 一 锤 重 , t ; 一 锤落距 , m; S一 最后贯入度 , m。 该公式计算简单 , 应用方便 , 可供锤击法施工 时锤 击压力 的控制作参考 。 如果能用动测方法测 出桩机 的锤击力 ,则对 控制 锤击桩机施工质量更 为有 利。 锤击桩机 因其 冲击应力 大 ,对管桩桩身强度 要求 较高 , 选用 桩型宜为 P H C桩 。静 压桩机 由于沉桩 施工 时对管桩无 冲击力 , 选用桩 型类别 比较广泛 , 尤其 是顶 压桩 机 , 对 P H C、 P C 、 P T C各 类桩 型 均适 用 , 而 抱压 桩 机 ,由于其夹持机构 中夹箍 的水 平握裹力较 大 ,易使 F I C管桩产生纵 向裂缝 ,故 抱压桩机 和锤 击桩机均不 宜用 于 C桩 。 收稿 日期 : 2 0 0 9 — 1 2 — 1 1 作者简介 : 汪加蔚 ( 1 9 4 0 . 5 一 ) , 男 , 研究员 。 联 系电话 : 0 1 0 — 5 1 8 7 4 4 2 3 E - ma i l :wi w O O 7@2 6 3 . n e t 一 3 5—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基础工程/设备基础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