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中生物重点知识点大全.pdf

上传人:二*** 文档编号:4406299 上传时间:2024-09-18 格式:PDF 页数:47 大小:1.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重点知识点大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 高中生物重点知识点大全高中生物重点知识点大全 单选题 1、下列有关高等动物脑的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尿意形成于大脑皮层 B排尿反射的低级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C呼吸中枢位于脑干 D排便反射的低级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答案:D 解析:A、尿意属于感觉,所有的感觉都在大脑皮层产生,A 正确;B、排尿反射的低级神经中枢位于脊髓,高级中枢位于大脑皮层,B 正确;C、脑干中有专门调节人体心跳、呼吸、血压等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人体的呼吸中枢位于脑干,C 正确;D、排便反射的低级神经中枢位于脊髓,高级中枢位于大脑皮层,D 错误。所以答案是:D。各级神经中枢的功能 2、下列关于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正确的是

2、()2 A贮藏蔬菜时应保持低温、低氧、干燥条件,以减少有机物的分解 B利用牛奶发酵产生酸奶时,应通入足量的空气以使乳酸菌快速繁殖 C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可防止剧烈运动产生的酒精对细胞造成损害 D用透气的纱布或“创可贴”包扎伤口,以抑制厌氧菌在伤口处繁殖 答案:D 解析:A、贮藏蔬菜温度不能太低,否则会冻伤蔬菜,A 错误;B、牛奶的发酵利用的乳酸菌的无氧呼吸,不能通入氧气,B 错误;C、人体的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不是酒精,C 错误;D、有透气的纱布或创可贴处理伤口,保持伤口处透气,可以抑制厌氧菌的繁殖,D 正确;所以答案是:D (1)蔬菜贮藏时,要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温度和氧气,减少有机物的分解

3、。(2)无氧呼吸总反应式 酵母菌、多数植物、苹果:C6H12O62C2H5OH(酒精)2CO2少量能量 。o:p 乳酸菌、骨骼肌、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玉米胚:C6H12O62C3H6O3(乳酸)少量能量 。o:p 3、下列关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与细胞膜的结构有关 B两个相邻细胞信息交流的通道只能是胞间连丝 C细胞膜的存在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D细胞膜的功能是由它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决定的 答案:B 解析:A、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与细胞膜的糖被有关,即与细胞膜的结构有关,A 正确;3 B、胞间连丝只是植物细胞之间的常用通道,动物细胞没有该结构,B

4、 错误;C、细胞膜将细胞核外界环境分隔开,其存在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C 正确;D、细胞膜的功能是由它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决定的,D 正确。所以答案是:B。(1)、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进行细胞间的物质交流;(2)、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主要有三种方式:(1)通过化学物质来传递信息;(2)通过细胞膜直接接触传递信息;(3)通过细胞通道来传递信息,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4、下列有关物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主动运输一定需要载体,消耗能量;需要载体的运输一定是主动运输。B任何溶质都是从高浓度的溶液向低浓度的溶液进行扩散 C物质出入细胞的方

5、式中,需要消耗能量的一定是主动运输。D利用 U 形管做渗透作用实验(U 形管中间用半透膜隔开)时,当管的两侧液面不再变化时,U 形管两侧溶液的浓度不一定相等 答案:D 解析:A、物质运输中协助扩散也需要载体,但协助扩散不属于主动运输,A 错误;B、有些容易中的溶质分子是无法发生扩散的,B 错误;C、胞吞需要消耗能量,但不是主动运输,C 错误;D、当两侧液面不再变化时,液面高出来的那侧浓度要比另外一侧高,因为液面高出来的那段液体会产生重力,此侧的液体必须产生一个渗透压来与重力进行平衡,故两侧的溶液的浓度不同的,D 正确;所以答案是:D (1)小分子、离子的跨膜运输方式(体现了膜的选择透过性)方式

6、 方向 载体 能量 自由扩散 高 低 不需要 不需要 协助扩散 高 低 需要 不需要 4 主动运输 低 高 需要 需要 (2)大分子、颗粒性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体现了膜的流动 性)胞吞:细胞外细胞内,消耗能量,如白细胞吞噬病菌、变形虫摄食等。o:p 胞吐:细胞内细胞外,消耗 能量,如消化酶、抗体、蛋白质类激素等分泌蛋白的分泌。o:p 5、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A磷脂可被苏丹染液染染成橙黄色 B磷脂和膜蛋白既有亲水性又有疏水性 C胆固醇主要存在于动物细胞膜中 D细胞膜的功能主要是通过膜蛋白来实现的 答案:A 解析:A、脂肪可以被苏丹染液染染成橙黄色,A 错误;B、磷脂分子的头部亲水,

7、尾部疏水;膜蛋白也有亲水部位和疏水部分,B 正确;C、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组成成分,C 正确;D、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细胞膜的功能主要取决于蛋白质,D 正确;所以答案是:A (1)脂质分为脂肪 、磷脂和固醇,其中固醇调节脂质:又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 D 等。胆固醇: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o:p 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o:p 维生素 D:能有效促进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2)磷脂:是细胞膜 、细胞器膜等生物膜的重要成分,其中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另外还有少量的糖类 。脂质中最丰富的是磷脂。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

8、重要作用,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o:p o:p 5 (3)磷脂双分子是构成了细胞膜(生物膜)的基本支架,水性的“头部”排在外侧,疏水性的“尾部”排在内侧。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一般在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质是亲水的,贯彻或插入磷脂分子的蛋白质是疏水的。6、烟草存在两种突变型,图甲为在正常光照条件下,三种烟草的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分布情况。图乙为该光照条件下,三种烟草的叶绿体相对受光面积。已知三种烟草叶绿素含量、最大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都相同。在不考虑叶绿体运动的前提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注:光饱和点:光合

9、速率不再随光强增加而增加时的光照强度光补偿点:光合吸收 CO2与呼吸释放 CO2等量时的光照强度 A突变体 A 比突变体 B 具有更高的光饱和点 B突变体 A 比突变体 B 具有更高的光补偿点 C三种烟草光合速率的差异与叶绿素的含量有关 D三种烟草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加逐渐趋于相等 答案:D 解析:A、在正常光照下,突变体 B 中叶绿体的相对受光面积低于突变体 A,则二者光合作用速率相同时,突变体 B 所需的光照强度高于突变体 A,因此当二者光合速率分别达到最大时,突变体 B 所需光照强度高于突变体 A,即突变体 B 具有比突变体 A 更高的光饱和点,A 错误;B、在正常光照下,突变体 B

10、中叶绿体的相对受光面积低于突变体 A,当呼吸作用释放 CO2速率等于光合作用吸收 CO2速率时,突变体 A 所需光照强度低于突变体 B,即突变体 A 比突变体 B 具有更低的光补偿点,B 错误;C、由题干信息可知,三者的叶绿素含量及其他性状基本一致,因此三者光合速率的差异与叶绿素含量无关,C6 错误;D、在正常光照条件下,三者的叶绿体在叶肉细胞中的分布及位置不同,造成叶绿体相对受光面积的不同,从而影响光合速率,三种烟草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加逐渐趋于相等,D 正确。所以答案是:D。分析题图,在正常光照下,突变体 B 中叶绿体的相对受光面积低于突变体 A,则二者光合作用速率相同时,突变体 B 所

11、需的光照强度高于突变体 A;当呼吸作用释放 CO2速率等于光合作用吸收 CO2速率时,突变体 A 所需光照强度低于突变体 B。7、下列有机物的检测实验中,操作不正确的是()脂肪检测时,花生子叶染色后,没有用体积分数为 50%的酒精洗去浮色 蛋白质检测时,把双缩脲试剂A 液、B 液混合后再加入蛋白质样液中 还原糖检测时,用 5065 水浴加热 淀粉检测时,直接把碘液加到淀粉样液中 检测还原糖选用西瓜作为实验材料 ABCD 答案:A 解析:脂肪鉴定时,花生子叶染色后,没有用 50%的酒精洗去浮色,染液颜色会影响实验结果,可能会导致实验失败,符合题意;蛋白质鉴定时,应该分别先后加入两种成分,若双缩脲

12、试剂 A 液、B 液混合后再加入蛋白质样液中,二者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铜不能与肽键发生紫色反应,会导致实验失败,符合题意;还原糖检测时,用 5060水浴加热,可以观察到砖红色反应,不会导致实验失败,不符合题意;淀粉检测时,直接把碘液加到淀粉样液中,可以观察到蓝色反应,不会导致实验失败,不符合题意;西瓜本身的颜色会干扰实验结果,故检测还原糖选用西瓜作为试验材料,会导致实验失败,符合题意。综上所述,BCD 不符合题意,A 符合题意。所以答案是:A。7 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

13、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染液(或苏丹 IV 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4)淀粉遇碘液变蓝。8、下列有关促胰液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 B促胰液素能够强烈的促进消化 C促胰液素的分泌不需要导管的输送 D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 答案:B 解析:A、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粘膜分泌的,A 正确;B、促胰液素的作用是促进胰腺分泌胰液,B 错误;C、促胰液素的分泌不需要导管的输送,通过血液运输到靶器官,C 正确;D、促胰液素是小肠粘膜在盐酸的刺激下产生

14、的,D 正确。所以答案是:B。促胰液素是小肠上段黏膜 S 细胞分泌的多肽类激素,分泌最强的刺激物是盐酸,还有蛋白质分解产物和脂肪酸,糖类没有刺激作用。促胰液素经过血循环,作用在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引起胰液大量的分泌,其中水和碳酸氢盐含量多,而胰酶含量低。生理作用是大量分泌的碳酸氢盐迅速的中和,进入十二指肠的酸性内容物,同时使进入十二指肠的胃消化酶的活性丧失,可以避免损伤十二指肠黏膜,大量分泌的碳酸氢盐为胰腺分泌的消化酶提供合适的 pH 值环境。9、下图为“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8 Aa 瓶中的 NaOH 溶液可以吸收输入空气中的 CO2 B与 b 瓶相比,d 瓶中

15、酵母菌的增殖速率较小 C若向 d 瓶中加入酸性重鉻酸钾溶液后呈橙色,则说明有酒精生成 D若甲、乙装置产生等量的 CO2,则消耗葡萄糖的质量比为 1:3 答案:C 解析:A、装置甲探究的是酵母菌的有氧呼吸作用产物,需要先将空气中的 CO2 处理掉,以防对实验现象产生影响,A 正确;B、b 瓶中酵母菌进行的有氧呼吸,繁殖速率高;d 瓶中进行的是无氧呼吸,繁殖速率小,B 正确;C、酒精在酸性条件下与橙色的重铬酸钾反应变成灰绿色,C 错误;D、装置甲进行有氧呼吸,生产 CO2 与消耗葡萄糖的比例是 1:6;乙装置进行的无氧呼吸,生产的 CO2 与消耗葡萄糖的比例是 1:2,当产生等量的 CO2,消耗葡

16、萄糖的质量比为 1:3,D 正确;所以答案是:C (1)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属于真核生物。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有氧呼吸方程式: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 无氧呼吸方程式:C6H12O6C2H5OH+2CO2+能量 o:p(2)CO2和酒精的检测 o:p 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o:p 酒精在酸性条件下与橙色的重铬酸钾反应变成灰绿色。o:p(3)配制酵母菌培养液的葡萄糖溶液要煮沸冷却,煮沸的目的是杀菌除氧,冷却是为了防止高温杀死酵母菌。9 10、学者欲研究影响玉米根尖细胞线粒体耗氧速率的因素

17、,按图示顺序依次向测定仪中加入线粒体及相应物质,测定氧气浓度的变化,结果如图(注:图中呼吸底物是指在呼吸过程中被氧化的物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实验中加入的呼吸底物是葡萄糖 B过程没有进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C过程比耗氧速率低的原因可能是H不足 D过程比耗氧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呼吸底物不足 答案:C 解析:A、线粒体中进行氧化分解的物质是丙酮酸,因此图中加入的呼吸底物是丙酮酸,A 错误;B、由题图曲线可知,加入线粒体后,过程氧气浓度略有下降,说明在线粒体中进行了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消耗量氧气,B 错误;C、分析题图可知,过程加入 ADP 氧气浓度下降较慢,加入底物后氧气浓度下降速度加快,由于氧

18、气的作用是与H结合形成水,因此限制过程氧气浓度降低的因素可能是H;加入 ADP 后,过程氧气浓度降低的速度加快,说明该过程限制氧气与还原氢结合的因素是 ADP 的量,因此比耗氧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H不足,C 正确;D、过程氧气浓度降低的速率较慢,但加入 ADP 后,过程氧气浓度的下降速度加快,说明比耗氧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ADP 数量不足,D 错误。所以答案是:C。10 有氧呼吸全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一分子葡萄糖形成两分子丙酮酸、少量的H和少量能量,这一阶段不需要氧的参与。第二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基质中,分解为二氧化碳、大量的H和少量能量。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H和氧气结合

19、,形成水和大量能量,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11、下列关于细胞器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的核糖体都需要在核仁内进行组装 B性激素的合成与内质网有关 C高尔基体与动物的分泌功能有关,所以汗腺的高尔基体数量众多 D细胞膜、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液泡、细胞核、内质网与高尔基体等都是具膜结构的细胞器 答案:B 解析:A、原核生物没有核仁,核糖体在细胞质中组装,A 错误;B、性激素属于脂质,内质网与脂质的合成有关,B 正确;C、动物细胞中高尔基体与分泌蛋白的有关,C 错误;D、细胞膜和细胞核是具膜的细胞结构,D 错误;所以答案是:B 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及作用:线粒体 双 层膜 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20、 叶绿体 双 层膜 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内质网 单 层膜 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高尔基体 单 层膜 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植物细胞中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 溶酶体 单 层膜 内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失的细胞器和细胞,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毒 液泡 单 层膜 内有细胞液,含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物质 12、下列有关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如果病原体突破体表屏障,某些白细胞和血浆蛋白便会产生反应,以对付任何侵犯人体的病原体 11 B同一个体不同的细胞毒性 T 淋巴细胞能识别不同的抗原,与细胞毒性 T 淋巴细

21、胞表面的 MHC 分子不同有关 C抗原再次侵入机体时,主要是被记忆细胞识别并做出相应的免疫应答,巨噬细胞在二次免疫中没有发挥作用 DHIV 侵入人体后,通过外层脂类膜上受体识别并结合辅助性 T 淋巴细胞从而进入细胞 答案:A 解析:A、如果病原体突破体表屏障,某些白细胞和血浆蛋白便会产生反应,以对付任何侵犯人体的病原体,这种反应不是针对某种特定病原体的,被称为非特异性反应,是人体抵御病原体的第二道防线,A 正确;B、同一个体不同的细胞毒性 T 淋巴细胞能识别不同的抗原,与细胞毒性 T 淋巴细胞表面的受体不同有关,而同一个体不同的细胞毒性 T 淋巴细胞表面的 MHC 分子相同,B 错误;C、抗原

22、再次侵入机体时,主要是被记忆细胞识别并做出相应的免疫应答,而巨噬细胞可以吞噬抗原与抗体结合形成的沉淀或细胞集团,即巨噬细胞在二次免疫中也发挥作用,C 错误;D、HIV 侵入人体后,通过识别并结合辅助性 T 淋巴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从而进入细胞,而其外层脂类膜是来自宿主细胞,内掺有病毒蛋白质,不含受体,D 错误。所以答案是:A。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项目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形成 生来就有 后天接触病原体之后获得 特点 无特异性 有特异性 组成 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 13、下

23、列关于细胞呼吸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选用透气性好的“创可贴”,是为了保证人体细胞的正常呼吸 B要及时为板结的土壤松土透气,以保证根细胞的呼吸作用 C慢跑等有氧运动,能防止肌细胞进行厌氧呼吸,避免肌肉酸痛 D干燥和无氧的环境不利于蔬菜的长期保鲜 12 答案:A 解析:A、包扎伤口时,选用透气性好的“创可贴”,主要是抑制厌氧微生物的繁殖,A 错误;B、要及时给板结的土壤松士透气,以保证根细胞的正常呼吸,以利于植物的生长,B 正确;C、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的原因之一,是为防止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引起肌肉酸痛,C 正确;D、果蔬的保鲜要在低温、低氧、适宜湿度的条件下保存,干燥和无氧的环境

24、不利于蔬菜的长期保鲜,D 正确。所以答案是:D。细胞呼吸的环境影响因素和应用:(1)温度:主要是通过影响呼吸酶的活性来实现的。应用:生产上常用这一原理在低温下贮藏水果、蔬菜.在大棚蔬菜的栽培过程中夜间适当降低温度,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提高产量。(2)O2的浓度:是有氧呼吸所必需的,且 O2对无氧呼吸过程有抑制作用。应用:中耕松土促进植物根部有氧呼吸。无氧发酵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无氧环境。低氧仓储粮食、水果和蔬菜。(3)CO2浓度:是细胞呼吸的最终产物,积累过多会抑制细胞呼吸的进行。应用:在蔬菜水果的保鲜中,增加CO2 的浓度也具有良好的保鲜效果。在冬天北方地区常用地窖来贮藏大白菜、甘薯

25、等。(4)水:作为有氧呼吸的原料和环境因素影响细胞呼吸的速率。应用:粮食在收仓前要进行晾晒处理。干种子萌发前进行浸泡处理。14、某同学做了下图所示的甲、乙两组实验,从实验结果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A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 B单侧光照射能够引起生长素不均匀分布 13 C生长素有促进胚芽鞘生长的生理作用 D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 答案:C 解析:A、图中甲、乙幼苗的形态学位置是相同的,不能体现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A错误;、B、图中幼苗直立生长,没有体现单侧光照射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B 错误;C、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琼脂块中生长素的有无,由于甲幼苗直立生

26、长,说明生长素能促进幼苗生长,C 正确;D、图中用的是切去尖端的胚芽鞘,所以无法体现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D 错误。所以答案是:C。生长素运输的 4 个关注点 极性运输是一种逆浓度梯度的主动运输过程,需要消耗 ATP,与细胞呼吸强度有关。横向运输只发生在产生部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时,如单侧光和重力、离心力等。尖端在均匀光照和黑暗下不发生横向运输。失重状态下水平放置的植物的根、芽中生长素分布是均匀的,植物会水平生长。琼脂等不能感光,不会影响生长素的运输和传递,而云母片、玻璃片等则会阻碍生长素的运输。15、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下丘脑是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温觉感受器只分布于皮

27、肤 B当处于寒冷环境时,以物理方式和代谢方式调节体温 14 C当处于炎热环境中,皮肤温觉感受器通过中枢调节皮肤血管收缩,减少热量吸收 D是通过产热、散热平衡而维持体温的 答案:D 解析:A、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温觉感受器分布于人体的皮肤、黏膜和内脏器官中,A 错误;B、寒冷刺激,减少散热量以物理方式:皮肤血管收缩,皮肤血流量减少,汗腺分泌减少;增加产热量以代谢方式: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加,B 错误;C、当处于炎热环境中,皮肤温觉感受器通过中枢调节,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进而增加散热,C 错误;D、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和散热动态平衡的结果,D 正确。所以答案是:D。体温调节机理

28、:在寒冷环境中,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支配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使代谢加强,产热增多,这属于神经体液调节;下丘脑通过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进而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加产热,属于体液调节;另外,下丘脑还可通过有关神经调节使骨骼肌战栗、皮肤血管收缩、立毛肌收缩等,这属于神经调节,故在寒冷环境中的体温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在高温环境中的体温调节主要由下丘脑通过神经支配皮肤中的血管、汗腺进行调节,即主要为神经调节。16、哺乳动物细胞在 0.9%NaCl 溶液中仍能保持其正常形态。将兔红细胞置于不同浓度 NaCl 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制作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并比较其形态变化

29、,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在低于 0.9%NaCl 溶液中,红细胞因渗透作用吸水膨胀并涨破 B在等于 0.9%NaCl 溶液中,红细胞形态无变化是由于此时没有发生渗透作用 15 C在高于 0.9%NaCl 溶液中,红细胞因渗透作用失水皱缩并发生质壁分离 D若用变形虫替换红细胞,不能观察到以上的某些实验现象 答案:C 解析:AB、0.9%NaCl 溶液是红细胞的等渗溶液,在此浓度下细胞能保持正常形态,当高于此浓度时红细胞失水皱缩,低于此浓度时会吸水,A 和 B 正确;C、红细胞是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无法发生质壁分离,C 错误;D、变形虫有伸缩泡,通过伸缩泡可以调节细胞内的渗透压,不

30、会出现吸水或失水的现象,D 正确;所以答案是:C (1)红细胞呈扁平的圆饼状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 90%以上来源于 Na+和 Cl。0.9%的生理盐水是血浆的等渗溶液。(2)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动物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两侧具有浓度差,构成渗透系统,故可发生渗透作用。当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吸水膨胀;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失水皱缩;当外界溶液浓度等于细胞质浓度时,水分进出平衡。17、下列是新鲜绿叶的四种光合色素在滤纸上分离的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依次表示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 a 和叶绿素 b B四种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乙色素的溶解度最大

31、 C水稻在收获时节,叶片中色素量的变化是(甲乙)(丙丁)D提取色素时加入碳酸钙是为了研磨充分 答案:C 16 解析:A、根据扩散的距离可判断,甲、乙、丙、丁依次表示叶绿素 b、叶绿素 a、叶黄素、胡萝卜素,A 错误;B、四种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丁色素(胡萝卜素)的溶解度最大,B 错误;C、水稻在收获时节呈黄色,主要是叶绿素含量小于类胡萝卜素含量,即(甲+乙)(两丁),C 正确;D、提取色素时加入碳酸钙是为了保护色素,加入的二氧化硅是为了研磨充分,D 错误。所以答案是:C。1、叶绿体中的色素:色素含量:叶绿素 a叶绿素 b叶黄素胡萝卜素。溶解度大小: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 a叶绿素 b。2、色

32、素提取和分离过程中几种化学物质的作用:无水乙醇作为提取液,可溶解绿叶中的色素。层析液用于分离色素。二氧化硅破坏细胞结构,使研磨充分。碳酸钙可防止研磨过程中色素被破坏。18、1 分子麦芽糖可水解为 2 分子葡萄糖。麦芽糖属于()A六碳糖 B单糖 C二糖 D多糖 答案:C 解析:A、六碳糖属于单糖,A 错误;B、单糖是不可以再水解的糖,麦芽糖可以水解,不是单糖,B 错误;C、麦芽糖可以水解成两分子葡萄糖,是二糖,C 正确;D、多糖是大分子物质,1 分子多糖可以水解不止 2 个单糖,D 错误;所以答案是:C 糖类分为(据水解情况):单糖 、二糖和多糖 单糖特点:不能水解,能被细胞直接吸收,比如:核糖

33、、脱氧核糖、葡萄糖、半乳糖、果糖;二糖特点:水解后能生成 2 分子单糖,必须水解成单糖才能被细胞吸收,比如:麦芽糖、蔗糖、乳糖;多糖特点:水解后能生成许多单糖,必须水解成单糖才能被细胞吸收,自然界中含量最多,例如:淀粉、纤维17 素、果胶、糖原。o:p 19、下列关于动植物体内物质运输的说法错误的是()A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极性运输导致其向光弯曲生长 B甲状腺激素经体液运输可作用于下丘脑内分泌细胞 C神经递质经突触间隙的组织液运输后能作用于肌肉或腺体 D唾液淀粉酶由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以囊泡形式运输 答案:A 解析:向光生长的原因是由于尖端在单侧光的刺激下,生长素发生了横向运输,导致背光侧生长素

34、含量多于向光侧,使背光侧生长速度快于向光侧,A 错误;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为全身的细胞,甲状腺激素可通过反馈调节作用于下丘脑的内分泌细胞,B 正确;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构成的,神经肌肉接点类似突触结构,细胞之间的液体为组织液,故神经递质经突触间隙的组织液运输后能作用于肌肉或腺体,C正确;唾液淀粉酶为分泌蛋白,由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经过内质网的加工后,由内质网形成囊泡运输到高尔基体,经过高尔基体的进一步加工、分类和包装后,由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包裹运输到细胞膜,通过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故唾液淀粉酶由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以囊泡形式运输,D 正确。所以答案是:A。生物向

35、性运动的 6 个警示点:生长素的产生部位胚芽鞘尖端。发挥作用的部位尖端下面一段。感光部位胚芽鞘尖端。生长素的作用促进生长。弯曲生长的原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导致生长不均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的原因单侧光照、地心引力等。20、恩格尔曼在证明光合作用放氧部位是叶绿体后,紧接着又做了一个实验:他用透过三棱镜的光照射水绵临18 时装片,惊奇地发现大量的好氧菌聚集在红光和蓝紫光区域。关于该实验叙述错误的是()A该实验是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的 B好氧菌的聚集标记出了氧气的产生部位 C若在阳光和三菱镜之间放置一个装有胡萝卜素的试管,则红光和蓝紫光都会消失 D该实验的结论是:叶绿体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用于光合作用

36、,放出氧气 答案:C 解析:A、该实验利用好氧细菌的好氧特性检验光合作用的产物一氧气,故为防止原有氧气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该实验是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的,A 正确;B、水绵光合作用放出氧气,并引来了好氧菌的聚集,故好氧菌的聚集标记出了氧气的产生部位,B 正确;C、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若在阳光和三菱镜之间放置一个装有胡萝卜素的试管,则蓝紫光可能会消失,C错误;D、恩格尔曼发现好氧性细菌在红光区、蓝紫光区分布较多,证明了叶绿体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用于光合作用,放出氧气,D 正确。所以答案是:C。1、光合色素包括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其中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2、红光和

37、蓝紫光对光合作用的效果最佳,而绿光最差。光合作用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并释放了大量的氧气。利用好氧细菌的好氧特性检验光合作用的产物氧气。21、科学家通过研究种间捕食关系,构建了捕食者猎物模型,如图甲所示(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代表曲线变化趋势);图乙为相应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19 A甲图所示模型能解释捕食者和猎物的种群数量均能维持相对稳定 B甲图曲线变化趋势反映了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负反馈调节 C甲图中种群数量变化与乙图中 abcd 依次对应 D乙图中 P 为猎物的种群数量,H 为捕食者的种群数量 答案:D 解析:由甲图可知,曲线过程代表 H(猎物)的种群数量增加,同时 P(捕食者

38、)的种群数量也增加且增长率越来越大;曲线过程代表 H(猎物)的种群数量减少,但 P(捕食者)的种群数量仍保持增加,但增长率逐渐减小;曲线过程代表 H(猎物)和 P(捕食者)的种群数量均减少;曲线过程代表 H(猎物)的种群数量开始转为增加,但 P(捕食者)的种群数量仍保持减少。即甲图中的四个过程,可分别与乙图中的 abcd 四个阶段相对应。由分析可知,当猎物和捕食者两者之一的种群数量变化时,其结果均是抑制最初引起变化发生的条件,这体现了两者之间存在负反馈调节。两者种群数量相互制约,使得捕食者和猎物的种群数量均能维持相对稳定,故 A、B 和 C 均正确。由图乙可知,H 曲线先开始增加并且先开始减少

39、,P 曲线的消长呈现“跟随”现象,可据此推知,乙图中 P 为捕食者的种群数量,H 为猎物的种群数量,D 错误。坐标图中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判断 看曲线上升和下降的先后关系,一般先上升或下降的曲线代表被捕食者。看曲线峰值的高低,一般曲线峰值高的是被捕食者,另外,被捕食者的个体一般也比捕食者的小,所以被捕食者的数量相对较多。图中曲线中 a 为被捕食者,b 为捕食者。22、如图为细胞核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20 A部分大分子物质可通过进出 B共含有两层磷脂分子 C是核糖体 RNA 合成的重要场所 D由两种以上分子组成 答案:B 解析:A、是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A 正确;B、是

40、核膜,核膜是双层膜结构,一层膜是有两层磷脂双分子构成的,双层膜的话就有四层磷脂分子,B错误;C、是核仁,与核糖体的合成有关,C 正确;D、是染色质,由蛋白质和 DNA 组成,D 正确;所以答案是:B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1)核膜:双 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对物质进出具有选择透过性。o:p(2)染色质:主要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其中 DNA 是遗传信息的载体。o:p(3)核仁:与真核细胞某种 RNA 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仁的体积相对较大 。o:p (4)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是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RNA)进出细胞核的通道,离

41、子和小分子可穿过核膜,核孔对物质进入具有选择透过性。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孔数目较多.23、下列有关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A1665 年虎克观察到细胞后创立 B植物和动物有着共同的结构基础 21 C揭示了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D将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答案:B 解析:A、1665 年虎克观察到了死细胞,并命名了细胞,A 错误;B、植物和动物有着共同的结构基础是细胞,B 正确;C、细胞学说并没有揭示细胞的多样性,C 错误;D、细胞学说中未涉及真核和原核生物,D 错误;所以答案是:B 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1)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德国的施莱登和施旺。o:p(2)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o:p

42、 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o:p 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即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o:p 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o:p (3)意义: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24、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在人体内环境中产生 B组织细胞进行各项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位于人体内环境 C细胞呼吸的产物既可能影响内环境稳态,又可以参与体液调节 D在内环境稳态的调节中,垂体既能作为感受器,也能作为效应器 答案:C 解析:A、免疫活性物质中的溶菌酶也可以由非免疫细胞

43、产生,如唾液腺细胞,A 错误;22 B、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位于细胞内,B 错误;C、呼吸作用的产物二氧化碳既能影响内环境稳态,调节酸碱平衡,又可以参与体液调节,调节人的呼吸频率,C 正确;D、垂体不能作为感受器,其上没有分布传入神经,D 错误。所以答案是:C。免疫系统:25、ATP(甲)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主动运输过程中,细胞内乙的含量会明显增加 B丙中不含磷酸键,是 DNA 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C丁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而戊可用于甲的合成 D甲乙和乙丙过程中,其催化作用的酶空间结构相同 答案:C 23 解析:A、细胞中 ATP 含量少,

44、但与 ADP 的转化速率快,所以不会产生大量的乙,A 错误;B、丙中含有磷酸键,不含特殊的化学键,是 RNA 基本组成单位之一,B 错误;C、丁是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戊是磷酸,可与 ADP 合成甲(ATP),C 正确;D、酶具有专一性,不同反应的酶不同,D 错误。所以答案是:C。一、ATP 结构:ATP(三磷酸腺苷)的结构简式为 APPP,A-表示腺苷、P-表示磷酸基团;“”表示高能磷酸键。(1)ATP 的元素组成为:C、H、O、N、P。(2)ATP 中的“A”是腺苷,RNA 中的“A”是腺嘌呤。(3)ATP 水解可直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是直接提供能量的物质。(4)ATP 与 RNA

45、的关系:ATP 去掉两个磷酸基团后的剩余部分是组成 RNA 的基本单位之一:腺嘌呤核糖核苷酸。(5)ATP 与 ADP 可相互转变。ATP 和 ADP 的转化过程中,能量来源不同ATP 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高能磷酸键的化学能,并用于生命活动;合成 ATP 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场所不同ATP 水解在细胞的各处。ATP 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二、酶的特性: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 107-1013倍。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 pH 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 pH 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26

46、、关于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选用含叶绿体少而小的细胞来观察 B活细胞中,细胞质中的叶绿体是静止不动的 C选用含叶绿体大而少的细胞来观察 D在低倍镜下找到要观察的目标后,不必将目标移到视野中央,可直接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 24 答案:C 解析:A、叶绿体太小会影响到观察效果,应选择叶绿体大而且较少的细胞观察,A 错误;B、活细胞中,细胞质是一直处在流动状态的,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黑藻的叶片可以清楚看到叶绿体围绕着细胞核游动,B 错误;C、选择叶绿体小的细胞,不容易观察,叶绿体太多,会重叠在一起,因此要选择含叶绿体数目少,而叶绿体大的细胞来观察,C 正确;D、在低

47、倍镜下找到要观察的目标后,需要将目标移到视野中央,否则可能会导致换用高倍镜后观察不到选择的目标,然后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D 错误。所以答案是:C。(1)、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散布于细胞质中,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它的形态和分布。黑藻叶片较薄,仅由一层细胞组成的,因此可以不用切片直接观察叶绿体。(2)、观察细胞质流动的实验中可以叶绿体为参照物知道细胞质的流动方向,为了明显观察到细胞质的流动,实验材料必须处于有水的状态下,且可以用温水处理或在光照下处理一段时间,促进细胞质的流动。(3)、观察叶绿体:(1)制片。用镊子取一片黑藻的小叶,放入载玻片的水滴中,盖上盖玻片。制片

48、和镜检时,临时装片中的叶片不能放干了,要随时保持有水状态否则细胞或叶绿体失水收缩,将影响对叶绿体形态和分布的观察。(2)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3)高倍镜下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27、下列有关细胞学说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理论共同论证了生物的多样性 B细胞是一个有机体,可以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大类 C细胞学说解释了个体发育,为生物进化论的确立埋下了伏笔 D“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是施莱登的名言 答案:C 25 解析:A、细胞学说论证了细胞的统一性,A 错误;B、细胞学说并没有对细胞进行分类,B 错误;C、细胞学说将植物学和动物学联系在一起,论证了整个生物

49、界在结构上的统一性,为进化论的有共同起源埋下了伏笔,C 正确;D、“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是魏尔肖的名言,D 错误;所以答案是:C 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1)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德国的施莱登和施旺 。o:p(2)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o:p 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o:p 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即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o:p 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o:p(3)意义: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细胞学说将植物学和动物学联系在一起,论证了整个生物界在结构上的统一性,以及在进化

50、上的 共同起源,有力地推动了生物学向微观领域的发展。28、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参与的免疫过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B效应 T 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并诱导靶细胞坏死释放抗原 C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过程中产生的浆细胞来源不完全相同 D多次注射某疫苗的目的是刺激不同浆细胞产生不同抗体 答案:C 解析:A、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A 项错误;B、效应 T 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并诱导靶细胞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凋亡),释放抗原,B 项错误;26 C、初次免疫中浆细胞来源于 B 细胞,而二次免疫过程中产生的浆细胞可来自 B 细胞和记忆细胞,C 项正确;D、多次注射某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生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