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理上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达标试卷(A4可编辑)(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 姓名:_ 分数:_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正常人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最接近( )A .1min B .1s C .1ms D .2、以下是小明对一些数据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100gB .九年级物理课本的重力约为20NC .一般居民楼每层楼高约为3mD .手机充电器的输出电压约为220V3、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A .一个鸡蛋重约为0.5N B .教室门高约为10mC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kg D .初中生百米跑成绩约为6s4、下列数据最接近生活
2、实际的是( )A .扬州市夏季的平均气温约50 B .一幢三十层居民楼的高度约为200mC .正常人脉搏跳动一次约3s D .初中生使用的课桌高度约0.8m5、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 .我们正常心跳一次的时间约60sB .我们正常步行的速度约5m/sC .吉林省全年的平均气温约为28D .学习用课桌的高度约80cm6、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列估测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 .你手中的物理试卷的短边约为26cm B .中学生课桌高度约为80dmC .普通家庭房间门高度一般大于3m D .教室中使用的普通日光灯管的长度约为2m7、下列对物理量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3、A .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2 B .某初中生正常心跳一次的时间约为1sC .学生书桌高约为200mm D .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8、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 .中性笔的长度约5cm B .人步行的速度约5m/sC .酱油的密度约0.6103kg/m3 D .一个苹果的质量约0.15kg9、在学校运动会百米赛跑中,裁判员应选用的测量工具是( )A .刻度尺 B .停表 C .温度计 D .米尺10、下列数据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 .普通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 B .一名普通初中学生的重力约为C .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 D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kg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计3
4、0分)1、新型冠状病毒的直径大约是0.1m= nm;地球表面的空气密度为1.29 ;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50 。(填合适的单位)2、每个物理量都有一个客观确定的值,这个值叫真实值。测量时,测量值很难与真实值一致,即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存在差异,这个差异叫误差。除了利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外,请你再写出一种减小误差的方法: 。3、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选填“A”或“B”)。4、如图所示,刻度尺甲、乙分别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其中甲测得的结果是 cm,乙测得的结果是 cm,刻度尺 (填“甲”或“乙”)的测量结果更精确。5、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为 cm。6、如图
5、甲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图中测得木块的长度为 cm。如图乙所示,秒表的读数为 min s。三、解答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查阅有关资料,自己设计图表,按质子、氢原子、水分子、周岁婴儿、中央电视台电视塔、中国、地球、太阳系、银河系的顺序,用科学记数法标出物体尺度的大小2、什么是误差?减小误差的方法有哪些?3、甲、乙两卷粗细不同的细铜线,甲铜线标签上注明直径是,乙铜线的标签已经模糊不清了,身边只有铅笔,不用刻度尺,你用什么简易办法可以求出乙铜线的直径?(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和乙铜线直径与的关系式)4、如图所示,国庆假期,人们脸上洋溢着浓浓的喜悦之情,带上一面小国旗逛街也成为一种时尚小华也
6、买了一面小国旗,他用文具盒里的毫米刻度尺测量了下国旗的长度,6次数据分别:21.01cm、21.03cm、20.01cm、21.0cm、21.02cm、21.01cm.请你分析:(1)这些数据中错误的有哪些?(2)排除错误数据后请你说明为什么同一面国旗的测量结果会不同?(3)请你通过计算说明这面小国旗的长度应记为多少cm?5、你知道的测量长度的工具有哪些?(越多越好,至少5个,要有2个现代测量工具)四、实验探究(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1、选择工具时,应选用_和_合适的仪器。如图所示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厘米,就测量方法而言,_不正确(选填“A”或“B”),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程度,可通过_的方法,减小测量的误差。2、(1) 如图所示,甲图中秒表的读数为 ,乙图中刻度尺的读数为 。(2) 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要让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等示数稳定后再进行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柱的上表面 。图丙中所示温度计的读数为 。(3) 在探究“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必须 拉动弹簧测力计,根据 的知识可知拉力等于摩擦力。某次实验中,小明用弹簧测力计加速向左拉物体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丁所示,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