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2-2022年度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1.2节运动的描述巩固练习试卷.docx

上传人:二*** 文档编号:4399352 上传时间:2024-09-1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2022年度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1.2节运动的描述巩固练习试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本文档共9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1.2节运动的描述巩固练习试卷可编辑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 1、出租车司机驾驶他的“的士”在城市街道上匀速行驶,以这辆“的士”为参照物,下列哪些物体是静止的(   ) A .人行道上的行人 B .街道两旁的花草树木 C .对面行驶过来的车辆 D .“的士”上的乘客 2、今年4月在我国的东海上空举行了战斗机空中加油的演习,获得圆满成功,如图所示,是加油机正在给战斗机加油,则此时(  ) A .加油机A和战斗机B是相对静止的 B .加油机A相对地面匀速飞行,战斗机B相对地面静止 C .加油机A相对地面静止,战斗机B相对地面匀速飞行 D .两飞机在空中相对地面静止,加完油后继续飞行 3、《吕氏春秋·察今篇》记载了刻舟求剑的故事,当中有这样的文句:“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文中对舟和剑运动状态的描述,可选择的共同参照物是(   ) A .舟中人 B .舟 C .剑 D .江岸 4、2021年5月15日,祝融号火星车成功降落在火星上,实现了中国航天史无前例的突破。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火星车与地球间通过超声波传递信息 B .火星车在降落过程中相对火星是静止的 C .火星车集热器采用纳米气凝胶1nm=108m D .火星极地附近的干冰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凝华形成的 5、选择下列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可以认为地球同步通信卫星是静止的(   ) A .月亮 B .地球 C .太阳 D .火星 6、机械运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种运动,如图所示的各种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 .行星转动 B .鲜花怒放 C .骏马奔腾 D .枯叶飘落 7、如图所示,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小明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长方体木块A,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读出弹簧利力计示数即可测出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不计弹簧测力计的自重,在木板运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木块A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是水平向左 B .木块A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C .拉动速度变大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D .木块A受到的是静摩擦力 8、甲乙丙三车以不同的速度一起向南运动t1时刻甲乙丙位置如图,甲乙,乙丙之间相距1000m,行驶一段时间后,t2时刻后,乙在甲后方900m,丙在乙后方1100m处,则在t1到t2时间内(   ) A .以甲为参照物,丙向南运动 B .以乙为参照物,丙向北运动 C .以乙为参照物,甲向南运动 D .以丙为参照物,乙向北运动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计40分) 1、为响应低碳生活的号召,小华坚持每天骑自行车上学。上学途中看到路边的树木向后倒退,她是以 为参照物;小华的家到学校路程是  ,如果她用时  到达学校,她骑车的平均速度是   。 2、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的托举上顺利升空(如图),届时我国航天员将打破太空生活最长时限,在“天和核心舱”展开为期6个月的航天生活。小明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运载火箭腾空而起,火箭升空瞬间,看到有迅速扩展的庞大“气团”是水蒸气,载人飞船和火箭在空中匀速上升,载人飞船与地面相对静止,约582秒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请你从物理学的角度,指出这段文字中的两处科学性错误并改正。错误之处 和 ; 改正: 和 (开放性试题,答案合理即可)。 3、如图所示,是某口罩生产线的局部图,口罩由传送带匀速传送。此过程中,口罩相对于传送带是 的,旁边的工人感觉口罩在“移动”,他是以 作为参照物,口罩生产车间需要定期消毒,可采用 (选填 “红外线”或“紫外线”)来进行。 4、2021年6月17日,我国运载火箭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准确送入预定轨道。以火箭为参照物,该飞船是 的;火箭工作时将 能转化为机械能;火箭热机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 5、冬至的一天,小华准备开车从宜昌城区的家到枝江市实验中学出差,通过高德地图导航得到如图所示的信息,图中“高速多”的方案是指“沪渝高速”线路; (1) 从图中获得的信息,“免费”方案比“高速多”方案要多行驶 公里;“高速多”方案到达时间为15:51,则出发的时间是 ; (2) 小华打开车门一看,前挡风玻璃上一层霜,霜的形成是水蒸气发生了 ,他开了暖风一会霜就消失了;在高速路行驶时,小华看到前面同向行驶的货车后,发现自己的车好像挂了倒挡一样,是因为货车的速度比他的车速 ,但他感觉栏杆是向后运动的,这又是以 为参照物; (3) 小华按“高速多”的方案,实际行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保留一位小数) 6、步入温馨的考场,回想所学的物理知识,物理学中把物体 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取决于所选的 。下列诗句中描写的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填序号)。 ①孤帆一片日边来  ②霜叶红于二月花 ③一江春水向东流 ④一行白鹭上青天 7、甲、乙两辆小车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它们的运动时间之比为3:2,通过的路程之比为4:1,则甲、乙两车速度之比为 ,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 运动。 8、为了更好地保证交通安全,交警严查开车打电话、车窗抛物等行为。如果汽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行驶,若驾驶员开车时看一眼手机需要2s,在这段时间内,汽车相当于在无人驾驶状态下行驶了 m,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在这段时间内,放在汽车后备厢中的行李箱相对于地面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三、解答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小明坐列车匀速直线经过某区域时,他一会感觉自己是静止的,一会又感觉自己是运动的.请你解释一下这是为什么? 2、手拿小石子,放手后,由静止开始下落,观察并回答属于哪一类机械运动. 3、如图所示,对于坐在小轿车里的乘客,司机说他静止的;在路边行走的学生说他运动得很快.司机和小学生谁说得对?为什么? 4、几个同学在讨论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甲认为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乙说有的物体,如高山、森林、房屋等都是不动的,它们是静止在地球上的.如果你也参与这场讨论,那么经过这一章的学习后,你的观点是什么呢? 5、据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有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m高空飞行时,发现机旁有一个小东西.他伸手抓来一看,大吃一惊!原来是一颗德国制造的子弹.请你说说这位飞行员为什么能抓住一颗飞行的子弹? 四、实验探究(每小题4分,共计16分) 1、进入初二,很多同学开始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感觉在生活中,物理无处不在。某班同学成立了物理兴趣小组。 (1) 下课时同学们觉得口渴,用矿泉水瓶从饮水机接水的过程中,听到瓶中传出声音,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分析得出应该是进入瓶中的水流引起 的振动产生的,随着水位的上升,所发出声音的音调越来越 。   (2) 以旁边走过的同学为参照物,饮水机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 (3) 兴趣小组的同学想自制了一个测温装置。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到,伽利略曾经设计过一种温度计:一根粗细均匀的玻璃管,一端与鸡蛋大小的玻璃泡相连另一端插入水中,并使玻璃管内吸入一段水柱,根据管内水柱高度的变化可测出环境温度的变化。按照资料的描述,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图中A为一个塑料瓶,B为一透明玻璃管并通过橡皮塞与A相连,管的下端竖直插在大水槽中使管内外水面有一高度差h,然后进行实验探究: 测量次序 1 2 3 4 5 6 温度t(℃) 17 19 21 23 25 27 水柱高度h(厘米) 30.2 25.0 19.8 14.6 9.4 4.2 改变装置所处的环境温度,分别测出不同温度下,所对应的水柱高度h,记录实验数据如上表所示: ①装置中的塑料瓶相当于现在使用的液体温度计中的 。 ②根据上述实验可知,兴趣小组制作的“测温装置”玻璃管的刻度是 A.上大下小    B.上小下大    C.A、B都有可能 ③要提高这个测温装置的精确度,你应该换用更 的玻璃管。 2、小华在探究电磁现象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 ①在图甲中将磁体向右插入螺线管中时,观察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向右偏转,由此可知:电路中有 产生. ②将磁体从螺线管中向左拔出时,会观察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向 (选填“左”或“右”)偏转. ③通过前两步实验,可得出感应电流的方向与 方向有关. (2) 图乙装置实验结果表明磁场对通电通体 ;为了使实验效果更明显,图中悬挂在细线下的金属棒最好选用 (填字母代号) A.铁棒    B.玻璃棒    C.铝棒    D.铜棒 3、近年来,我国多处出现雾霾天气,给人民群众生活、身体健康带来影响,雾霾天气是指空气中含有较多的细微颗粒物,PM2.5表示大气中粒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细颗粒物含量,这个值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 (1) PM2.5在大气中的漫游是  .(选填“机械运动”或“热运动”) (2)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提出两条改善雾霾天气的措施. 4、让我们一起做“特技摄影”   现在,请大家与我一起来做一个“特技摄影”的模拟实验.首先在一张窄长的硬纸片上画出房屋、树木、和白云,再在一张宽卡片的下方画出两条横线代表公路,在公路上画一辆汽车,并在宽卡片的上部两侧各开一条窄缝,使窄纸片恰好能插入,如图所示.然后向左迅速拉动窄纸片,这时你看到了什么现象?由以上模拟实验可知,拍摄汽车在公路上奔驰时,先拍出汽车在公路上静止的镜头,再拍出作为迅速移动的背景:树木、田野、山林等.然后再将两组画面放入特技机里叠合,人以迅速移动的背景作参照物时,也会产生汽车在公路上“飞奔”的效果.请回答: (1) 迅速拉动窄纸条时,你看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效果? (2) 你能模仿这种摄影技巧,拍摄“武艺高强”的人“飞檐走壁”的镜头吗?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物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