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必考点解析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2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1、下列选项可能符合汽车等热机能量流向的是( )
A. B.
C. D.
2、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液,是因为水的( )
A.比热容大 B.密度大 C.体积大 D.内能大
3、下列有关热学知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砂轮磨刀,有火星迸出是采用做功的方式改变了物体的内能
B.一杯水的温度由 30℃降低到 10℃ ,放出热量,内能减小,比热容减小
C.一定质量的酒精完全燃烧时的热值比不完全燃烧时的热值大
D.夏天在地面上洒水,感觉到凉快主要是因为水的比热大
4、初温、质量相等的甲、乙金属块,已知甲的比热容大于乙的比热容,甲乙在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相互接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量从甲传递给乙 B.热量从乙传递给甲
C.温度从甲传递给乙 D.温度从乙传递给甲
5、内能是一种常见的能量形式,关于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C的水不具有内能
B.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多
C.静止的物体不具有内能
D.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6、如图为汽油机工作循环中的某个冲程,关于此冲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 B.喷油嘴喷出雾状汽油
C.靠飞轮的惯性完成 D.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7、如图所示,炽热的岩浆从覆盖着皑皑白雪的火山上喷涌而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雪温度低,内能小 B.岩浆温度高,内能大
C.白雪温度低,分子热运动停止 D.岩浆温度高,分子热运动剧烈
8、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甲升高的温度高于乙升高的温度。由此可知( )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降低相同的温度,质量相等的甲液体放出的热量比乙液体放出的热量多
C.甲、乙两种液体相比较,乙液体更适合作冷却剂
D.甲物质的熔点高于乙物质的熔点
9、2022年4月16日,摘星妈妈王亚平和航天员翟志刚、叶光富三人乘坐神舟十三号返回舱成功返回地球。下列关于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返回舱下落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返回舱加速下落过程中其动能增大
C.返回舱下落过程中与大气摩擦,外表面温度升高,其内能增加
D.返回舱下落过程中,航天员相对地球是运动的
10、古时候人们常钻木取火,下列情境中改变内能的方式与其相同的是( )
A.吃饭时,金属勺放在热汤中会烫手
B.冬天,搓手可以使手暖和
C.发烧时,冷毛巾敷额头可以降温
D.夏天,喝冷饮使人感到凉爽
第Ⅱ卷(非选择题 8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人类发展史也是利用燃料的历史,干木柴、煤的放热本领不同,是因为它们的_______(选填“热值”“热量”或“温度”)不同,完全燃烧0.28m2的天然气可放出_______J的热量,这些热量若全部被水吸收,可让_______kg的水温度升高20°C[已知天然气热值q=3.0×107J/m3,水的比热容c=4.2×103]/(kg.°C)]。
2、如图所示,小明在空气压缩引火仪玻璃筒的底部放一小团硝化棉,用力将活塞迅速下压,棉花被点燃,此过程的能量转化方式与柴油机的______冲程相同。小明参加了一次长跑,身体消耗的能量约为8.4×106J,这些能量相当于完全燃烧______m3的天然气,若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有50%被水吸收,则在标准大气压下这些热量可将______kg20℃的水烧开。(c水=4.2×103J/(kg•℃);q天然气=4×107J/m3)
3、如图所示,为两个光滑的圆弧槽和一段粗糙的水平面相连接的装置。将质量为m的物体从左侧圆弧槽A点由静止释放,最高到达右侧圆弧槽B点处;然后再次滑下,最高到达左侧圆弧槽C点处。其中A、B两点距离水平面的高度分别为H、h(忽略空气阻力)
(1)物体从A点滑到水平面时,重力所做的功为 ______。
(2)物体从A点滑到B点的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转化为物体内能的效率为η,则物体到达B点时温度升高了 ______。(物体比热容用c表示)
(3)C点距离水平面的高度为 ______。
4、小明家有两口轻重不同的铁锅,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发现:把菜倒入火辣辣的锅中,如果用重的那口,火力依旧,很适合“爆炒”;如果用轻的那口,火力大减,立刻就变得“温吞吞”的。这是因为重的那口锅,内能较______,温度降低得较______的缘故。
5、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中国队在短道速滑混合团体接力赛中获得第一枚金牌。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通过用力向后蹬冰,使其加速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的。在滑行过程中,冰刀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是通过______的方式改变了它的内能。
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小汽车越来越多地走进了百姓人家。一辆使用汽油为燃料的小汽车,以108km/h的速度在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900m,此过程中发动机的实际功率为69kW。汽油的热值q=4.6×107J/kg,小汽车发动机的效率为25%。求小汽车在这段路程中:
(1)发动机所做的功;
(2)消耗汽油的质量。
2、《成都市低碳城市建设2019年度计划》中提出,我市将完善城市绿色交通体系,新增110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氢燃料具有清洁无污染、效率高等优点,被认为是21世纪最理想的能源,[c水=4.2×103J/(kg•℃);q氢=1.4×108J/kg]求:
(1)质量为0.3kg的氢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若这些热量全部被质量为200kg,温度为10℃的水吸收,求水升高的温度。
3、如图所示是一款家用电饭锅,其工作时有两种状态,分别是煮饭过程中的加热状态和米饭煮熟后的保温状态。该种电饭锅的简化电路图如图乙所示,R1、R2为电热丝,其相关参数如下表。求:
额定电压
220V
加热功率
880W
保温功率
220W
(1)该电饭锅在保温状态下的工作电流;
(2)电热丝R1的阻值;
(3)若不计热量损失,该电饭锅正常工作,把质量为0.55kg、初温为20℃的水加热到100℃,需要多少秒? [c水=4.2×103J/(kg·℃)]
4、某公司生产的单缸四冲程汽油机正常工作时功率是2.25kW,飞轮转速2000r/min,每分钟消耗10g汽油,求:
(1)汽油机正常工作时一个做功冲程对外做的功;
(2)正常工作时该汽油机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汽油的热值为4.5×107J/kg)
5、吃早饭时,妈妈用天然气灶给小梦加热250mL的牛奶,使这些牛奶的温度由12℃升高到42℃,他家的天然气灶的效率为60%。[该牛奶的密度为1×103kg/m3、比热容为2.4×103J/(kg•℃),天然气的热值为3.8×107J/m3]。求:
(1)这些牛奶吸收的热量;
(2)加热这些牛奶需要多少m3的天然气?
四、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
1、小莉同学利用如图所示器材进行了以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情况”的实验中,将沙子和水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烧杯内,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进行加热;
①应该取初温相同,______相等的沙子和水进行实验;
②在加热过程中,要用玻璃棒缓慢的搅拌,这是为了使沙子和水______;
③该实验是通过______的方式来改变沙子和水的内能;
④在此实验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______;
⑤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沙子和水,在升高相同温度时,______吸收的热量多,说明______的比热大;
(2)如图丙所示,把质量相同的同种液体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烧杯内,用质量相同的酒精和碎纸分别加热来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
①实验是通过燃烧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观察______(选填“加热时间”或“温度计升高的示数”)来比较两种燃料的热值大小;
②烧杯中液体选用比热容______(选填“大”或“小”)的液体可以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③用丙图中的实验装置来测算酒精的热值,测量值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真实值。
2、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实验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均为10g,烧杯内液体的质量都相同。
(1)若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______两个装置;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应选择______两个装置;(选填装置序号:甲、乙、丙)
(2)在“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的实验中,通过观察______比较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
(3)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温度计、秒表和______;
(4)不同物质吸热的多少是通过______(选填“温度计示数变化”或“加热时间”)来反映的,这种研究方法是______法;
(5)实验中,发现液体a加热相同时间温度上升得较多,由此可以判断:______(选填“a”或“b”)物质的吸热能力较强。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D
【详解】
热机燃烧燃料放出的能量,有部分转化为提供热机动力的机械能,还有相当部分能量散失了。而汽油机的效率一般为20%~30%,则机械能约为
W机械能=ηW=30%×1000J=300J
散失的内能
W内能=W-W机械能=1000J-300J=700J
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2、A
【详解】
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人们用冷水冷却发动机。
故选A。
3、A
【详解】
A.用砂轮磨刀,有火星迸出是因为磨刀时克服摩擦做功,采用做功的方式改变了物体的内能,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A正确;
B.一杯水的温度由 30℃降低到 10℃ ,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内能减小,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温度、吸放热及内能无关,故比热容不变,故B错误;
C.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只与燃料种类有关,与燃烧程度无关,故C错误;
D.夏天在地面上洒水,感觉到凉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故D错误。
故选A。
4、B
【详解】
AB.初温、质量相等的甲、乙金属块,因甲的比热容大于乙的比热容,由Q=cmΔt可知,甲、乙在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甲的温度变化量小于乙的温度变化量,即甲的末温小于乙的末温,此时让甲、乙相互接触,热量会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即热量从乙传递给甲,故A错误,B正确;
CD.甲、乙之间发生的是热传递,传递的是热量,而不是温度,故CD错误。
故选B。
5、D
【详解】
AC.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所以0℃的冰具有内能,静止的物体也具有内能,故A错误;
BD.内能的多少与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有关,温度不是决定物体内能大小的唯一因素,应考虑其它因素,故B错误,D正确。
故选D。
6、D
【详解】
A.如图所示,是做功冲程,进气门、出气门都关闭,故A错误;
B.该内燃机是汽油机,是火花塞点火,而不是喷油嘴喷柴油,故B错误;
C.做功冲程中飞轮的转动是靠汽油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并不是靠惯性完成的,故C错误;
D.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D正确。
故选D。
7、D
【详解】
A.内能和质量温度都有关,白雪温度低,内能不一定小,故A错误;
B.内能和质量温度都有关,岩浆温度高,内能不一定大,故B错误;
C.白雪温度低,分子热运动的不剧烈,不是停止,故C错误;
D.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的越剧烈,岩浆温度高,分子热运动剧烈,故D正确。
故选D。
8、C
【详解】
A.根据Q吸=cmDt,甲乙吸收热量相同,质量相等,Dt甲>Dt乙,所以甲的比热容小于乙的比热容,故A不符合题意;
B.甲的比热容小于乙的比热容,根据Q放=cmDt,降低相同的温度,质量相等,所以甲放出热量小于乙放出热量,故B不符合题意;
C.甲的比热容小于乙的比热容,说明乙的吸热本领强,用乙液体作冷却剂更合适,故C符合题意;
D.比热容跟物质的熔点没有关系,根据比热容关系不能判熔点高低,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A
【详解】
A.返回舱下落过程中,高度减小,速度变大,质量不变,所以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A错误,符合题意;
B.返回舱加速下落过程中,速度增大,质量不变,所以其动能增大,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返回舱下落过程中与大气摩擦,克服空气阻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内能增加,外表面温度升高,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返回舱下落过程中,航天员相对地球的位置不断的变化,所以航天员是运动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B
【详解】
常钻木取火,克服摩擦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是通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
A.吃饭时,金属勺放在热汤中会烫手,只涉及能量的转移,没有涉及能量的转化,故是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故A不符合题意;
B.冬天,搓手可以使手暖和,克服摩擦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是通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故B符合题意;
C.发烧时,冷毛巾敷额头可以降温,只涉及能量的转移,没有涉及能量的转化,故是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故C不符合题意;
D.夏天,喝冷饮使人感到凉爽,只涉及能量的转移,没有涉及能量的转化,故是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二、填空题
1、 热值 100
【详解】
[1] 单位质量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它表示燃料的放热本领强弱,干木柴、煤的放热本领不同,是因为它们的热值不同。
[2]完全燃烧0.28m2的天然气可放出的热量
[3]水的质量
2、 压缩 0.21 12.5
【详解】
[1]小明在空气压缩引火仪玻璃筒的底部放一小团硝化棉,用力将活塞迅速下压,棉花被点燃,这是因为压缩筒内空气做功,使空气的内能增加;该实验中,活塞的机械能转化为筒内空气的内能,与内燃机的压缩冲程的能量转化方式相同。
[2]由题意知,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等于小明长跑时身体消耗的能量,由Q放=qV,可知需要燃烧的天然气体积为
[3]由题意知,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有50%被水吸收,则水吸收的热量为
Q吸=ηQ放=50%×8.4×106J=4.2×106J
由可得,水的质量为
3、 mgH 2h-H
【详解】
(1)[1]质量为m的物体的重力为:G=mg,物体从A点滑到水平面时,重力所做的功为
W=GH=mgH
(2)[2]A、B两点距离水平面的高度分别为H、h,物体从A点滑到B点的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
机械能转化为物体内能的效率为η,则物体增加的内能(吸收的热量)为
物体到达B点时升高的温度为
(3)[3]再次滑下的过程,水平面的粗糙程度不变,长度也不变,即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不变,即损失的机械能不变,所以达到C点时物体的机械能(此时只有重力势能)为
由W=Gh可得C点距离水平面的高度为
4、 大 慢
【详解】
[1][2]重的那口锅质量大,和轻的那口相比,若温度相同,则重的锅内能大,放热时,温度降低得会较慢,即末温较高,火力依旧,适合爆炒。
5、 相互 做功
【详解】
[1]运动员用力向后蹬冰,运动员对冰面有力的作用,运动员加速前进,表明运动员也受到了冰面的反作用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在滑行过程中,冰刀与冰面摩擦,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来增加内能的。
三、计算题
1、(1);(2)0.18kg
【详解】
解:(1)汽车的速度为
v=108km/h=30m/s
由 得汽车的行驶时间为
汽车发动机的功率为
发动机所做的功为
(2)汽油燃烧释放的热量为
由Q=mq得汽油的质量为
答:(1)发动机所做的功是;
(2)消耗汽油的质量是0.18kg。
2、(1)4.2×107J;(2)50℃
【详解】
解:(1)完全燃烧0.3kg的氢燃料放出的热量
Q放=m氢q氢=0.3kg×1.4×108J/kg=4.2×107J
(2)由题意可知,水吸收的热量
Q吸=Q放=4.2×107J
由Q吸=cm∆t得水升高的温度
答:(1)质量为0.3kg的氢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4.2×107J;
(2)水升高的温度为50℃。
3、(1)1A;(2)165Ω;(3)210s
【详解】
解:由可知,当开关S闭合时,只有R2连入电路,此时电饭锅功率为处于加热状态;当开关S断开时,R1、R2串联连入电路,此时电饭锅功率为处于保温状态。
(1)由得电饭锅保温状态下的电流
(2)开关S闭合时,只有R2连入电路,此时电饭锅处于加热状态,由得电热丝R2的阻值
开关S断开时,电路中R1,R2串联,此时电饭锅处于保温状态,电路中总电阻为
电热丝R1的阻值为
R1=R总-R2=220Ω-55Ω=165Ω
(3)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t-t0)=4.2×103J/(kg·℃)×0.55kg×(100℃-20℃)=1.848×105J
不计热量损失消耗的电能
W=Q吸=1.848×105J
由得,加热这些水需要的时间
答:(1)该电饭锅在保温状态下的工作电流1A;
(2)电热丝R1的阻值165Ω;
(3)加热这些水需要的时间210s。
4、(1)135J;(2)30%
【详解】
解:(1)汽油机在工作过程中,一个工作循环,经历四个冲程,飞轮转动2周,只有做功冲程对外做功1次。汽油机的飞轮转速为2000r/min,则汽油机在1min内对外做功1000次,由题意可知,汽油机正常工作时功率是2.25kW,所以汽油机工作1min做的功为
W=Pt=2.25×103W×1×60s=1.35×105J
汽油机正常工作时,一个做功冲程对外做的功为
W1===135J
(2)1min汽油消耗的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Q放=mq=10×10-3kg×4.5×107J/kg=4.5×105J
则汽油机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为
η=×100%= ×100%=30%
答:(1)汽油机正常工作时一个做功冲程对外做的功为135J;
(2)正常工作时该汽油机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为30%。
5、(1)1.8×104J;(2)7.9×10﹣4m3
【详解】
解:(1)由题意可知,牛奶的体积为
V=250mL=2.5×10﹣4m3
故可得牛奶的质量为
故牛奶升温时吸收的热量为
(2)由题意可知,天然气灶的效率为60%,故完全燃烧天然气放出的热量为
由Q放=Vq可得需要天然气的体积为
答:(1)这些牛奶吸收的热量为1.8×104J;
(2)加热这些牛奶约需要7.9×10﹣4m3的天然气。
四、实验探究
1、 质量 受热均匀 热传递 吸收热量的多少 水 水 温度计升高的示数 小 小于
【详解】
(1)①[1]由控制变量法知道,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情况,应该取初温相同,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进行实验,加热相同的时间(即吸收相同的热量),观察温度计升高的度数,比较升高的温度不同。
②[2]加热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目的是为了使被加热的沙子和水受热均匀。
③[3]实验中用酒精灯加热,沙子和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的。
④[4]实验中,根据转换法,是通过比较加热时间来间接反映沙子和水吸收的热量多少。
⑤[5][6]由图乙知道,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加热相同的时间,吸收相等热量,沙子升温较快,水升温较慢,说明水的吸热能力强,即水的比热容大,沙子的比热容小。
(2)①[7]由于燃料的热值不能直接测量,但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可以被水吸收,从而使水温发生变化;所以可以通过温度计升高的温度来比较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
②[8]由知道,在质量相同、吸收的热量相同时,比热容小的物质温度要升的高,所以用比热容小的液体可以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③[9]由于在实验加热过程中热量的散失,实验测量值小于其真实值。
2、 乙丙 甲乙 温度计示数升高的多少 天平 加热时间 转换 b
【详解】
(1)[1]为了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需要用不同的燃料,加热同一种液体,让液体的质量相同,通过温度计的示数的变化得出吸热多少,进而判断热值大小,应选择乙和丙两图进行实验。
[2]为了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需要燃烧相同的燃料,加热不同的液体,让液体的质量和温度的变化相同,通过比较加热时间,进而判断两种比热容的大小关系,应选择甲和乙两图进行实验。
(2)[3]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的多少,是通过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来反应,这用到了转换法。
(3)[4]实验中需要控制液体的质量相等,用到测量质量的工具天平。
(4)[5][6]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在相等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加热时间越长,液体吸收的热量越多,可以用加热时间的长短表示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这用到了转换法。
(5)[7]质量相同的物质吸收相等的热量,温度变化量越小,物质吸热能力越强,在本实验中,发现液体a加热相同时间温度上升得较多,b液体温度上升得较少,说明b物质的吸热能力较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