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课时分层作业(十四)
(建议用时:45分钟)
下图为某地理考察小组利用“日光蒸馏法”取水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该实验所揭示的水循环的主要动力为( )
①风力 ②地球重力 ③太阳能 ④温室效应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该实验可以明显模拟出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有( )
①水汽蒸发 ②水汽输送 ③大气降水 ④地表径流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B 2.B [第1题,读图可知,该方法利用太阳辐射的能量,使水分蒸发到塑料薄膜上,在塑料薄膜上凝结的水滴在重力的作用下,滴落到容器中。第2题,由于水汽在塑料薄膜上直接凝结,水滴直接进入容器,所以不能模拟水循环的水汽输送和地表径流环节。]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能正确反映海陆间水循环过程的是( )
A.a→f→h→g B.e→f→h→d
C.c→a→b→d D.d→a→b→c
4.水循环中的( )
A.a环节主要动力是季风
B.b环节集中在夏季
C.c环节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D.d环节为水汽的输送
3.D 4.C [第3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丙、丁间为海陆间水循环,乙、丙间为陆上内循环,丁为海上内循环。第4题,水汽输送的主要动力是大气环流,季风只是其中的一种;大气降水的季节分配与其所处地的气候类型有关;地表径流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d环节为蒸发。]
读某大洋局部图,回答5~7题。
5.若AB线是30°纬线,则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对应的丙洋流的名称分别是( )
A.秘鲁寒流、加利福尼亚寒流、北大西洋暖流
B.日本暖流、南赤道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
C.千岛寒流、拉布拉多寒流、加那利寒流
D.秘鲁寒流、本格拉寒流、西澳大利亚寒流
6.若AB线是30°纬线,则可能形成著名渔场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7.若AB线是60°纬线,则这个海域属于寒流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5.D 6.C 7.A [第5题,若AB线的纬度为30°,则图示的大洋环流为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此环流呈逆时针旋转,说明位于南半球。在太平洋中丙洋流为秘鲁寒流,在大西洋中丙洋流为本格拉寒流,在印度洋中丙洋流为西澳大利亚寒流。第6题,丙处因冷海水上泛,饵料丰富,容易形成大渔场,如太平洋中的秘鲁渔场。第7题,若AB线是60°纬线,该环流圈大洋的西侧为寒流,即图中的甲。]
下图所示区域在18°S太平洋附近,L示意流经沿岸的洋流。据此完成8~9题。
8.下图是海洋表层海水温度与洋流关系示意图,图中a、b、c为等温线,a>b>c,箭头表示洋流流向。上图中L处的洋流与下图中所示的洋流相符合的是( )
9.下列对L洋流沿岸地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沿岸以沙漠为主,植被稀少
B.附近有世界著名的大渔场
C.秘鲁首都是闻名的“无雨城”
D.空气干燥,雨雾很少
8.B 9.D [第8题,如图所示区域在18°S附近,L示意流经沿岸的洋流,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环流为逆时针,大洋东部为寒流,洋流流向为自南向北流动,A、C水温由南向北逐渐递减,为北半球,不合题意;B为南半球自南流向北的寒流,符合题意;D由北向南流,为暖流,不合题意。第9题,L为南太平洋东侧的秘鲁寒流,沿岸的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寒流对沿岸气候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夏季,受沿岸寒流的影响多海雾,选D。]
10.下图是某地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
(2)目前人类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等措施来改善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
(3)如果该地区植被遭到破坏,可能会对该地区的水循环造成什么影响?
(4)图中地下水丰富的区域是________(字母)。如果A处城市过量开采地下水,可能会对当地环境产生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1)题,甲处水循环发生在海洋和陆地之间,是海陆间循环。第(2)题,改变水循环时空分布的措施主要是影响地表径流,如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等。第(3)题,植被破坏后可能出现降水减少,地表径流增大,地表水下渗减少等现象。第(4)题,E处为向斜构造,利于储水,所以地下水丰富。A处过度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或枯竭;沿海地带海水入侵,使地下水水质变坏;地面沉降或塌陷;工业污水、生活废水下渗污染地下水等。
[答案] (1)海陆间循环
(2)修建水库 跨流域调水
(3)使该地降水减少,地表水下渗减少。
(4)E 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或枯竭;沿海地带海水入侵,使地下水水质变坏;地面沉降或塌陷;工业污水、生活废水下渗污染地下水(至少答出3点)
下图是某河流一观测站测得的不同年份全年流量曲线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类型是( )
A.大气降水 B.湖泊水
C.地下水 D.冰川积雪融水
12.①流量曲线明显有别于②流量曲线,下列有关测得年份及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早于② 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坝
B.①早于② 流域内大面积植树造林
C.①晚于② 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坝
D.①晚于② 流域内开荒种田面积扩大
11.A 12.C [第1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河流流量曲线,尤其是②曲线与降水量呈正相关关系,故为大气降水补给。第12题,①流量曲线较②流量曲线平稳,故①流量曲线明显受到了调节作用,故①测量晚于②可能是流域内大面积植树造林,也可能是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坝。]
13.洋流是海水运动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对地理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要素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及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92年哥伦布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共花了37天的时间。1493年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只花了20天的时间就顺利到达,比第一次少用了17天。
材料二 北大西洋及其周边地区图。
(1)都柏林和印第安港所处的纬度差不多,但1月份都柏林的气温为8℃,温度偏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印第安港通常在0℃
以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丙表示纽芬兰渔场,简要解释该渔场形成的主要原因。
(3)哥伦布从美洲返回欧洲,若想一路顺风顺水,则所借助的盛行风为________,所借助的洋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丁处海湾发生石油泄漏事故,那么甲乙两处更容易受污染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图为“海洋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其中表示材料二C处洋流的是( )
A B C D
[解析] 第(1)题,都柏林和印第安港纬度相差不大,都柏林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增温增湿,气温高;印第安港受拉布拉多寒流影响,降温减湿,气温低。第(2)题,纽芬兰渔场处于拉布拉多寒流和墨西哥湾暖流(或北大西洋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岛屿是天然水障,利于海水搅动,底层营养物质上泛,为鱼类提供充足饵料。第(3)题,哥伦布从美洲返回欧洲,自西向东航行,借助盛行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一路顺风顺水。第(4)题,污染物借助洋流扩散,根据洋流流向,若丁处海湾发生石油泄漏,甲处更容易受污染。第(5)题,材料二中C处洋流是加那利寒流,洋流由北向南流,图A、C错。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图B错。只有图D符合。
[答案] (1)都柏林受暖流影响,增温增湿;印第安港受寒流影响,降温减湿。
(2)该处为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
(3)盛行西风(西南风) A(北大西洋暖流)
(4)甲 污染物易顺着(借助)洋流扩散
(5)D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