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探究简单电路章节练习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2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1、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后,只有一只灯泡发光,两电流表示数相等,关于电路中可能存在的故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断路 B.断路 C.短路 D.短路
2、将与毛皮摩擦过的塑料梳子靠近不带电的小纸屑,小纸屑容易被梳子“粘”起,下列现象中“粘”的原因与其相同是( )
A.两个底面平整的铅块,挤压后能“粘”在一起
B.书本被水浸湿后,里面的纸张全部粘在一起
C.干燥的天气里,化纤布料的衣服容易“粘”在身上
D.用硬卡片盖住装满水的玻璃杯,倒置后卡片“粘”在杯口
3、如图是新一代代步工具电动独轮车,依靠电力驱动,低碳环保。当电源开关S1闭合时指示灯L亮起,独轮车处于待机状态,再当人站在独轮车上时开关S2自动闭合,电动机M才能启动,开始运动。下列电路设计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
A. B.
C. D.
4、下列用电器通过的电流接近4A的是( )
A.电风扇 B.电冰箱
C.电饭锅 D.电视机
5、如图,闭合开关,灯泡不亮,在闭合开关且不拆开导线的情况下,将M接电源“+”极,N依次试触E、F、G接线柱,发现电压表示数前两次为零,第三次接近3V,若故障只有一个,则可能是( )
A.电源没电 B.开关断路
C.灯泡断路 D.灯泡短路
6、在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400名演员挥动发光杆,发光杆一会发出绿光代表绿草,随后又发出白光组成蒲公英。据悉,杆上有两个开关:一个是总开关,另一个用来控制发出白光和绿光。下面哪个电路设计最能实现这一效果( )
A. B.
C. D.
7、小昆家的卧室吊灯 L 用两个开关控制,一个安装在进门处,另一个安装在床头附近。操作任意一个开关均能独立地开灯和关灯(其中 A 中的 S1,和 C 中的 S1、S2为单刀双掷开关)。图中能够满足要求的电路是( )
A. B.
C. D.
8、如图所示,甲乙均为能正常工作的常用电表,闭合开关S后,L1、L2都能正常发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表可能都是电流表
B.甲、乙两表可能都是电压表
C.L1、L2一定是并联在电路中的
D.甲一定是电压表,乙一定是电流表
9、一个电路中有两盏电灯和,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开关断开,两灯同时熄灭,则两灯连接方式一定为串联
B.若一盏灯暗,另一盏灯亮,则能判断是串联还是并联
C.若测得通过每盏电灯的电流不相等,则两灯的连接方式一定为并联
D.若测得通过每盏灯的电流都相等,则两灯的连接方式一定为串联
10、关于电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的实质是创造了电荷
B.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移动的方向就是电流的方向
C.带正电的玻璃棒能吸引纸屑是由于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D.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自由电荷很少
第Ⅱ卷(非选择题 8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要使R1、R2串联,应闭合开关______;要使R1、R2并联,应闭合开关______。
2、如图是“库尔斯克”号潜水艇“黑匣子”中的一部分电路,其中三个电压表示数U1、U2、U3的关系是___________;三个电流表示数I1、I2、I3的关系是___________。
3、小红用实验室常用的一种电流表测通过一只小灯泡的电流大小的实验。当导线a、b分别与标有“-”和“3”的接线柱相连时,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如图甲所示,则此时,电流是从导线_________(填(“a”或“b”)流入电流表:小红及时纠正错误,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闭合开关,电流表指针如图乙所示,则此时电流表的读数为___________。
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240mA,则通过L2的电流是______mA;当开关S1、S2均闭合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0.56A,则通过灯泡L1的电流是______A,通过L2的电流是______A。
5、图中电流表的分度值是______A,示数是______A。
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
1、如图甲,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滑片P从最右端移动到最左端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I与电压表示数U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计算:
(1)R1的电阻;
(2)电源电压;
(3)滑片P移动过程中,电路消耗的最大电功率。
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18V,R1、R2为定值电阻且R2上标有“16Ω0.5A”字样,滑动变阻器R标有“60Ω1A”,电压表量程为0~15V,电流表量程为0~0.6A,闭合开关S、S1,断开S2,移动滑片P,电压表示数为4.8V时,求:
(1)此时电流表的示数;
(2)闭合开关S、S2,断开S1,滑片P位置不变,电压表示数为14.4V,求R1的电阻;
(3)闭合开关S、S2,断开S1,在保证电路安全的情况下,求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和最小阻值。
3、如图甲的电路中,A1、A2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电流表,且均有0 ~ 0.6A和0 ~ 3A两个量程,闭合开关,两灯泡均发光,两电流表均有正常的示数,且指针偏转的角度相同如图乙。则流过L2的电流是多少A?
4、认真观察图,分析并解答下面的问题:
(1)当只闭合S3时,若电流表A1的示数为0.1A,则通过L1的电流是多少?
(2)如果只闭合S1、S2,此时电流表A2示数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多少?
(3)若只闭合S1、S2,电流表A1的示数为0.5A,则通过L1的电流是多少?
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V1、V2的示数之比为3:1,电压表V的示数为12V,则灯L1、L2两端的电压分别是多少?
四、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
1、小明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如图甲是实验的电路图。
(1)小明同学在进行实验时,闭合开关前,发现指针如图乙向“0”刻度的左侧偏转,他应______;
(2)他先将电流表接A处,闭合开关后,观察到灯L2发光,但灯L1不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电路可能存在的故障是______;
(3)排除故障后,他在测量A处的电流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A;
(4)在解决了以上问题后,将电流表分别接入A、B、C三点处,闭合开关,测出了一组电流并记录在表格中,立即得出了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请你指出他们实验应改进的地方是______;
(5)实验结束后,小明又利用器材连接了如图丁所示的电路图,当开关S由断开到闭合时电流表A1的示数______电流表A2的示数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
2、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如图甲是实验的电路图。
(1)电流表应______(填“串联”或“并联”)在被测电路中。若要测量干路电流,则电流表应接在图甲中的______;
(2)小明同学在测量A处的电流时,闭合开关前,发现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原因是______;纠正该错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又如图乙所示,原因是______;排除故障后,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A;
(3)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实验小组开始实验,测出A、B、C三处的电流值记录在表格中,由此得出结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电流相等;
A点电流IA
B点电流IB
C点电流IC
0.18A
0.18A
0.36A
请指出实验小组探究过程中的两点不妥之处:
①______;
②______;
(4)请你对该实验提出改进措施______(一条即可)。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B
【详解】
由图可知,两个灯泡并联,电流表A1测量通过L1的电流,电流表A测量干路中的电流。
A.断路,灯泡L1不发光,电流表A1没有示数,故A错误;
B.断路,灯泡L2不发光,灯泡L1发光,电流表A和电流表A1都测量通过L1的电流,它们的示数相等,故B正确;
CD.L1或L2短路,两个灯泡都不发光,将电源短路,故CD错误。
故选B。
2、C
【详解】
将与毛皮摩擦过的塑料梳子靠近不带电的小纸屑,小纸屑容易被梳子“粘”起,这是摩擦起电现象。
A.两个底面平整的铅块挤压后能粘在一起,这是分子引力作用的结果,故A不符合题意;
B.书本被水浸湿后,因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所以里面的纸张全部粘在一起,故B不符合题意;
C.在干燥的天气里,化纤布料的衣服容易“粘”在身上,这是摩擦起电现象(化纤布料的衣服与人体摩擦),故C符合题意;
D.用硬卡片盖住装满水的玻璃杯,倒置后,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纸片“粘”在杯口上,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C
【详解】
经分析可知,电动机和指示灯并联,且开关S1位于干路,开关S2位于电动机支路。
A.由电路图可知,开关S2闭合后,会造成电源短路,故A不符合题意;
B.由电路图可知,指示灯和电动机串联,只有两开关均闭合时,指示灯才亮,否则不亮,故B不符合题意;
C.由电路图可知,指示灯和电动机并联,S1控制干路,S2控制电动机,故C符合题意;
D.由电路图可知,指示灯和电动机并联,S2控制干路,S1控制电动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C
【详解】
A.电风扇的工作电流约0.5A,故A错误;
B.电冰箱的工作电流约1A,故B错误;
C.电饭锅的工作电流在4A左右,故C正确;
D.电视机的工作电流约0.5A ,故D错误。
故选C。
5、B
【详解】
将M接电源“+”极,N接E,无示数,说明可能存在断路,且断路不在变阻器,N接F,无示数,说明断路灯泡也没断路,N接G,有示数,说明断路可能在开关,且电源有电,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6、D
【详解】
依题意得,绿灯与白灯并联,绿灯与白灯互不影响,开关一个在干路上,控制整个电路,一个既控制白灯,也控制绿灯。因此两灯并联,两开关串联,都在干路上,一个为单刀单掷开关,用于控制整个电路,一个为单刀双掷开关,用于控制发出的光是白光还是绿光,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7、C
【详解】
A.图中 S1 为单刀双掷开关,S2 为单刀开关,当 S2 断开时,无论 S1 往哪个方向掷,灯泡都不能发光,故 A不符合题意;
B.图中两个单刀开关串联,相互影响,只有两个开关都闭合时,灯泡才发光,故 B 不符合题意;
C.图中 S1 和 S2 为单刀双掷开关,S1 接上面时灯泡不发光,S1 接下面时灯泡发光;S2 接上面时灯泡发光,S2 接下面时灯泡不发光,任意一个开关都可以开灯、关灯,故 C 符合题意;
D.图中两个单刀开关并联,闭合 S1 或 S2 都能使灯泡发光,但是只有两个开关都断开时,灯泡才熄灭,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C
【详解】
A.若甲、乙两表都是电流表,闭合开关S后,则电路短路,故A错误;
B.若甲、乙两表都是电压表,闭合开关S后,L1、L2不能正常发光,故B错误;
C.两灯在相同的两点之间,L1、L2一定是并联在电路中的,故C正确;
D.甲在干路上,若甲是电压表,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两灯不能正常发光,故D错误。
故选C。
9、C
【详解】
A. 开关断开,两灯同时熄灭,两灯也可能是并联,开关位于干路,故A错误;
B. 由于两灯泡规格未知,则无法通过灯泡亮度判断串并联,故B错误;
C. 由于串联电路电流相等,则若测得通过每盏电灯的电流不相等,则两灯的连接方式一定为并联,故C正确;
D. 若两灯完全相同,则串并联电流均相等,故D错误。
故选C。
10、D
【详解】
A.摩擦起电的本质是电荷的发生转移,不是创造了电荷,故A错误;
B.物理学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移动的方向与正电荷移动的方向相反,因此金属导体中电流方向与自由电子移动的方向相反,故B错误;
C.带正电的玻璃棒能吸引纸屑是因为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故C错误;
D.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几乎没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而不是没有电荷,故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
1、 S2 S1、S3
【详解】
[1]要使R1、R2串联,电路只有一条通路,如果电源的左端为正极,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出,经过R1、S2、R2回到电源的负极,应闭合开关S2。
[2]要使R1、R2并联,电路要有两条通路,如果电源的左端为正极,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出,一条支路从R1流经S3,另一条支路从S1流经R2与第一条的电流汇合回到电源的负极,应闭合开关S1、S3。
2、 U3=U1+U2 I1=I2=I3
【详解】
[1][2]在电路中,电压表相当于断路,电流表相当于短路,则将电路简化可知,两电阻及三个电流表串联,故电流表的示数相等,即
I1=I2=I3
电压表V3测总电压,V1,V2分别测两电阻上的电压,故
U3=U1+U2
3、 a 0.32A
【详解】
[1]由图甲知,电流表的指针反向偏转,说明正负接线柱接反,即电流从导线a注入电流表。
[2]由图乙知,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其示数为0.32A。
4、 240 0.56 0
【详解】
[1]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两灯泡串联,根据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故通过L2的电流是240mA。
[2]当开关S1、S2均闭合时,灯泡L2被短路,只有灯泡L1工作,电流表A的示数为0.56A,电流表测量的是灯泡L1的电流,故大小为0.56A。
[3]灯泡L2被短路,没有电流经过灯泡L2,故通过L2的电流是0。
5、 0.02 0.24
【详解】
[1]电流表量程为0~0.6A。读数时需要观察下面刻度盘。每个大刻度代表0.2A,10等分,每个小刻度就是分度值为0.02A。
[2]指针指示的示数为
0.2A+0.04A=0.24A
三、计算题
1、(1)5;(2)3V;(3)1.8W
【详解】
解:(1)从图甲中可以看出,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量R2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电流。从图乙中可以看出,滑片移动过程中,电压表的示数改变了2V,电流表的示数改变了0.4A。R1的电阻
(2)从图乙中可以看出,当滑片位于R2左端时,电压表示数为0,电流表示数为0.6A,电源电压为
(3)滑片P移动过程中,电路中电流最大为0.6A,电路消耗的最大电功率
答:(1)R1的电阻为5;
(2)电源电压为3V;
(3)滑片P移动过程中,电路消耗的最大电功率为1.8W。
2、(1)0.3A(2)12Ω(3)8Ω-44Ω
【详解】
(1)由图知道,当闭合开关S、S1,断开S2时,R1、R2、R与电流表串联,电压表测量R2两端的电压,由于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故由欧姆定律知道,此时电流表的示数
(2)由图知道,闭合开关S、S2,断开S1,则仍是R1、R2、R与电流表串联,但电压表测量R2与R两端的电压,由于滑片P位置不变,所以,电路的电流大小不变,且R1两端的电压是
由欧姆定律知道,R1的电阻
(3)由于R2上标有“16Ω0.5A”,所以,电路的最大电流是0.5A,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小,此时电路的总电阻
即滑动变阻器的接入电路的最小阻值
由于电压表量程为0~15V,所以,电压表的最大示数是15V,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电路电流最小,由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知道,此时R1两端的电压是
此时电路的电流
此时电路的总电阻
即滑动变阻器的接入电路的最大阻值
答:(1)此时电流表的示数0.3A;
(2)R1的电阻是12Ω;
(3)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和最小阻值分别是44Ω和8Ω。
3、0.4A
【详解】
解:由题意可知,L1、L2并联,电流表A1测通过L1的电流,电流表A2测干路电流,且指针偏转角度相同,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电流表A2的读数应大于电流表A1,因此电流表A2应读0 ~ 3A的量程,即 I=0.5A;电流表A1测通过L1的电流,应读0 ~ 0.6A 的量程,即I1=0.1A。由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
答:流过L2的电流是0.4A。
4、 (1)0.1A;(2)0.26A;(3)0.24A
【详解】
(1)当只闭合S3时,灯泡L1、L2串联,已知电流表A1的示数为0.1A,则通过L1的电流为0.1A。
(2)当闭合S1和S2时,两灯泡并联,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L2支路电流,由图乙可知,电流表所接量程为0~0.6A,由指针位置可知,此时电流为0.26A,故通过L2的电流为I2=0.26A。
(3)若只闭合S1、S2,电流表A1的示数为0.5A,由(2)知,通过L2的电流为I2=0.26A,由于并联电路干路中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电流之和,则通过L1的电流为
I1=I﹣I2=0.5A﹣0.26A=0.24A
答:(1)当只闭合S3时,若电流表A1的示数为0.1A,则通过L1的电流是0.1A;
(2)如果只闭合S1、S2,此时电流表A2示数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0.26A;
(3)若只闭合S1、S2,电流表A1的示数为0.5A,则通过L1的电流是0.24A。
5、9V;6V
【详解】
解:由图示电路图可知,L1、L2串联,V1测量的是L1两端的电压U1,V2测量的是L2两端的电压U2,电压表V测量的是电源两端的电压U,因为电压表V1、V2的示数之比为3:1,即
﹣﹣﹣﹣﹣﹣﹣﹣﹣﹣﹣①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知
﹣﹣﹣﹣﹣﹣﹣﹣②
解①②联立方程得
,
答:L1、L2两端电压分别是9V、3V。
四、实验探究
1、 将电流表校零 电流表或L1断路 0.24 见解析 不变 变大 见解析
【详解】
(1)[1]闭合开关前,发现指针如图乙向“0”刻度的左侧偏转,说明电流表没有校零,他应将电流表校零。
(2)[2]闭合开关后,发现L2亮,L1不亮,说明干路和L2支路完好,则该电路可能出现的故障是电流表或L1断路。
(3)[3]图丙中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电流大小为0.24A。
(4)[4]只根据一组数据得出结论有偶然性,为得出普遍性的结论,要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进行多次实验。
(5)[5][6][7]如图丁所示的电路图,开关S断开时,电路中只有L1灯,两电流表示数相等;当S闭合时,两灯并联,电流表A2测干路电流,A1测灯L1的电流,因灯L1的电压不变(为电源电压),根据欧姆定律,通过L1的电流大小不变;根据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可知,电流表A2的示数变大。
2、 串联 C 电流表没有调零 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0.24 使用的灯泡规格相同 实验次数少,结论具有偶然性 使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
【详解】
(1)[1][2]电流表测电流时,应与被测电路串联;要测量干路的电流,电流表要接在干路上,图中A、B、C三点中C点在干路上,A、B两点都在支路上,因此应将电流表接在C点。
(2)[3]闭合开关前,发现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说明电流表的指针没有指在零刻度位置,即电流表没有调零。
[4]调整正确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又如图乙所示,即电流表的指针反向偏转,其原因是因为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5]由丙图可知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所以电流表的示数为0.24A。
(3)[6][7]从表中数据可知,实验小组使用的灯泡规格相同,应使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实验。从表中还可知看出,实验小组只做了一次实验,只测得一组数据,实验次数太少,实验结论具有偶然性,不代表普遍规律。
(4)[8]为得出普遍结论,应使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测出多组实验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