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七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4395145 上传时间:2024-09-1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七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 知识点概述第二单元 运动和能的多种形式 运动的多种形式:机械运动、声运动、光运动、电运动、热运动、生命运动。 能的多种形式: 机械能(动能、势能)、声能、光能、电能、热能、化学能、生命质能。 运动着的物体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1.固体、液体、气体等一切物体都可具有动能。 2.运动着的物体都具有动能。 3.物体由于被举高或发生形变所积蓄的能,叫势能。 4.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参照物和机械运动 参照物: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被选作标准的物体。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相对运动:相对参照物而言位置发生变化。 相对静止:相对参照物而言位置不变。 机械运动:物体空间位置的变化。 1.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形状,可以将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2.直线运动可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速度:(1)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叫速度。 (2)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3)公式:v=S/t 速度=路程/时间 S=Vt t=V/S (4)单位:m/s km/h 1m/s=3.6km/h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的方法:⑴ 比较同一时间内通过路程的长短。 通过路程长的运动较快,反之运动 较慢。 ⑵ 比较同一路程所用时间的长短。所 用时间短的运动较快,反之运动较 慢。 平均速度:对于变速直线运动来说,V=S/t表示一段时间内或者一段路程上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 n 1、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我们研究物体是否运动和怎样运动时,总是要选择一个事先假定为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当一个物体相对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时,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在做机械运动。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描述同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结论将是不同的。这就是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n 2、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的路程s与所需的时间t的比值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的大小直接反映了物体运动的快慢,物理学中把它定义为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即v=s/t。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主单位是米/秒,常用的单位还有千米/时。1米/秒=3.6千米/时。 n 3、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的路程段或时间段中,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是不同的,这一比值只能粗略地描述运动物体在这一路程段或时间段的运动快慢,物理学中把它定义为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在该路程段中或时间段内的平均速度,即V=s/t。 力的存在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使物体发生形变 力的作用 改变无力的运动状态(速度的大小和运动的方向)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力的测量工具:测力计(弹簧测力计) 弹性:物体受到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会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弹性。物体的弹性是有限制的。 弹力:物体形变时反抗形变的力。在一定范围内,物体受到的力越大,物体的形变越大。 力的测量:1.单位:牛顿,简称牛,单位符号:N。托起两个鸡蛋的力约为一牛。 力的图示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三个因素有关。这三个因素叫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各个要素。箭头表示物体受力的方向。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 力的示意图:在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个箭头来表示力。(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 重力 重力: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产生的条件是地球的吸引。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作用点在重心。规则物体的几何中心为重心。不规则物体用悬挂法找重心。 方向:竖直向下。应用:重锤线 重力的大小:G=mg(g=9.8牛/千克)g的物理意义:表示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牛。 各星球上的重力指数: 星球 月球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 海王 冥王星 重力/牛 1.62 3.60 8.50 9.80 3.76 22.9 9.05 8.30 11.0 4.30 摩擦的利与弊 两个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阻碍这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是摩擦力。 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 相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物体会产生摩擦力,相对运动的物体摩擦力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相对静止的物体摩擦力方向与物体运动趋势相反。(固体、液体、气体都会产生摩擦力) 滑动摩擦 摩擦力的形式: 滚动摩擦 增大摩擦的方法:1.增大物体表面压力。 2.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 3.变滚动为滑动。 减小摩擦的方法:1.减小物体表面压力。 2.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 3.变滑动为滚动。 4.加润滑剂。 5.垫气垫。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的作用时,原来静止,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00多年前,伽利略(Galileo Galilei)曾得出结论:“如果物体在运动中不受到力的作用,它的速度将保持不变。 笛卡儿(Reme Descartes)补充了伽利略的认识指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到任何力的作用,它不会向左,右方向偏,将永远沿原来的方向做匀速运动。 牛顿得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速度大小、运动方向)的性质。 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惯性是一切物体的固有属性。无论是固体、液体、气体,无论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具有惯性。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惯性的大小只取决于物体质量的大小。 二力平衡 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两个力是平衡力。 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就互相平衡。 如果物体不受到外力作用或二力平衡时,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如果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不受外力或二力平衡。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