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优指导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34孙中山的民主追求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含解析岳麓版.doc

上传人:二*** 文档编号:4393704 上传时间:2024-09-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5KB 下载积分:5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优指导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34孙中山的民主追求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含解析岳麓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本文档共5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考点规范练34.孙中山的民主追求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选择题 1.(2015河南郑州三模)“这种(主义)高涨以对劳动群众生活状况的最真挚的同情和对他们的压迫者及剥削者的最强烈憎恨为前提,同时又反过来产生这种同情和憎恨。”列宁评价的应是孙中山的(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 2.1905年,孙中山的《在东京留学生欢迎会上的演说》中认为:“吾侪不可谓中国不能共和,如谓不能,是反夫进化之公理也,是不知文明之真价也。……鄙人愿诸君于是等谬想淘汰洁净,从最上之改革着手,则同胞幸甚!”由此可知孙中山(  ) A.建立了进步力量大联盟 B.首创了民主共和思想 C.借助维新变革挽救危亡 D.主张通过革命实现共和〚导学号17600204〛 3.(2015湖南株洲一模)孙中山在1924年8月出版的《三民主义》一书中认为,民权应包括选举权、罢免权、创制权和复决权四个方面。这一解释的本质意义在于(  ) A.建立真正意义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B.实践美国林肯民有、民治和民享思想 C.在中国境内实现各民族一律平等 D.真正实现民主权利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4.中国近代史上,各派人士在是否向西方学习和学习什么的问题上长期争论不休,斗争激烈。下列观点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是(  ) A.“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B.“中国文明未进步,工商未发达,故社会革命易” C.“是以今日要政,统于三端:一曰鼓民力,二曰开民智,三曰新民德” D.“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 5.(2015河北石家庄一模)1919年,毛泽东在《<湘江评论>创刊宣言》中写道:“时机到了!世界的大潮卷得更急了!洞庭湖的闸门动了,且开了!浩浩荡荡的新思潮业已奔腾澎湃于湘江两岸了!顺他的生,逆他的死。”在此毛泽东认为,挽救民族危亡必须(  ) A.实行君主立宪 B.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 C.走十月革命道路 D.开展“工农武装割据”〚导学号17600205〛 6.毛泽东1939年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论述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他指出:“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这两个革命阶段能够有机连接的根本原因是(  ) A.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B.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提供了经验 C.民主革命包含了社会主义因素 D.中国国情决定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 7.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报告中指出:“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该报告发表于(  ) A.国民革命运动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8.(2015安徽马鞍山一模)有外国学者认为,毛泽东最大的功绩在于,在一个困难的时代里找到一条路,把中国从封建残余以及帝国主义侵略中解放出来,建立统一的大国。这里的“功绩”是指(  ) A.民族独立解放 B.社会主义建设 C.民族复兴富强 D.发展人民民主 9.(2015广东五校联考)1979年11月26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和加拿大客人谈及经济体制改革时语惊四座,充分表现了总设计师的高瞻远瞩。然而,当时有的报纸仅刊登了一条不足200字的报道和一幅照片,至于谈话内容则只字未提。当代有学者评论说:“邓小平的高瞻远瞩变成多数人的共识,还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时间。”对邓小平当时的“高瞻远瞩”的合理解读是(  ) A.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B.重新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 C.全面阐述“一国两制”的构想 D.提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主张 10.(2015江苏泰州二模)《邓小平理论与“东方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成熟》一文指出,邓小平理论既有政治上的鲜明性和针对性,也有理论上的深刻性和创造性,而“南方谈话”标志着邓小平理论达到一个新境界。这主要是因为“南方谈话”着重阐述了(  ) A.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B.改革必须坚持的原则 C.完成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 D.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导学号17600206〛 11.“热词”是指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词。历届党代会的热词,都是党和国家在这一时期的中心任务。1992年,党的十四大的热词应是(  )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本质” C.“邓小平理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12.(2015湖南五市十校期末)中共“十八大”文件:“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材料反映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共同点是(  ) A.解决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B.中国向何处发展 C.解决建设什么样的党的问题 D.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二、非选择题 13.(2015安徽淮南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各家学派纷纷提出自己的治国主张,老子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孟子认为“王如施仁政于民……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韩非认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墨子认为“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 材料二 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落后、挨打、屈辱、抗争,让民族复兴成为近代中国无法绕开的主题,更激发起无数中华儿女为之不懈奋斗的理想抱负;梁启超提出了“少年中国”,孙中山喊出了“振兴中华”,李大钊呼吁为“中华民族更生再造”而奋斗……为了民族复兴,几代人魂牵梦萦,亿万人心结难解。 ——任仲平《筑就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材料三 1956年,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诞辰90周年时说:“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们的治国主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资产阶级各派别对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做出的反应。新文化运动后期在道路选择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请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相关史实,从民族、民权、民生三方面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民生主义真是达到目的,农民问题真是解决,是要耕者有其田。……现在俄国……推翻一般大地主,把全国的土地都分到一般农民,让耕者有其田。耕者有了田,只对国家纳税,另外便没有地主来收租钱。这是一种最公平的办法。我们现在仿效俄国这种公平办法……才算是彻底的革命。 ——孙中山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如果不能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首先使工人生活有所改善,并使一般人民的生活有所改善,那我们就不能维持政权,我们就会站不住脚,我们就会要失败。 ——摘编自《毛泽东选集》 材料三 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题目已经出来了,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分配的问题大得很。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已然出现。要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少部分获得了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现问题。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 ——邓小平 (1)根据材料一,孙中山在土地政策上有何新举措?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政策发生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毛泽东同志认为解决民生问题的重点和关键是什么。有何重要意义? (3)根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领导的改革有什么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从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有哪些共同追求? ## 考点规范练34.孙中山的民主追求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选择题 1.C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以推翻清政府为目标,与“对劳动群众生活状况的最真挚的同情……为前提”不符,故A项错误;民权主义的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孙中山基于对贫苦人民的同情,希望用民生主义解决民众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与题意相符,故C项正确;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不包括民主主义,故D项错误。 2.D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A项信息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错误;题干材料只能体现孙中山主张民主共和,不能体现“首创”,故B项错误;1905年,维新变法早已失败,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吾侪不可谓中国不能共和”“从最上之改革着手”,可知孙中山主张通过革命实现共和,故D项正确。 3.D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新三民主义,题眼是“1924年”“民权”。题干材料中孙中山对民权作出具体阐释,明确了人民的权利,从而保证人民的权利,故D项正确。 4.B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题眼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项属于新文化运动中激进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观点;B项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观点;C项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观点;D项属于封建地主阶级洋务派的观点。故正确答案为B项。 5.C 解析:《湘江评论》是五四时期进步期刊中思想性、进步性最突出的刊物之一,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因此毛泽东所说的“大潮”是指社会主义革命的潮流,故C项正确,B项错误;实行君主立宪是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而戊戌变法的失败已经证明在中国是行不通的,故A项错误;开展“工农武装割据”是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毛泽东等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开创的中国革命道路,与题干时间“1919年”不符,故D项错误。 6.D 解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了中国先要完成反封建反侵略的民主革命,然后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故D项正确。 7.C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毛泽东思想,题眼是“《论联合政府》”。根据材料信息“《论联合政府》”和“新民主主义”,可知中国共产党希望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建立联合政府和新民主主义国家,由此可见该报告发表于抗日战争时期,故C项正确。 8.A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出毛泽东的最大功绩是带领中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赢得民族独立,故A项正确。 9.D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邓小平理论,题眼是“1979年”“经济体制改革”。A、B两项均是在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的决定,故排除;C项全面阐述“一国两制”构想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故错误;1979年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经济体制改革处于探索阶段,邓小平会见外国客人时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当时语惊四座,但由于多年计划经济思想的束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被多数人接受是需要时间的,但经过以后的实践已证明,这一理论是正确的,故D项正确。 10.D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题眼是“南方谈话”。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所以说,“南方谈话”标志着邓小平理论达到一个新境界,故选D项。 11.B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邓小平理论,题眼是“1992年”“党的十四大”。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是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内容之一,且中共“十四大”明确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B项正确。A项是1987年中共“十三大”的重要内容。C项是1997年中共“十五大”的说法。D项是进入21世纪后提出的。 12.D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题眼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共同点”。毛泽东思想解决民主主义革命道路问题,邓小平理论主要解决中国向何处发展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解决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故A、B、C三项均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共同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体现出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特征,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3.参考答案:(1)老子:无为而治;孟子:施行仁政;韩非:以法治国;墨子:以贤治国。 (2)反应:①维新派:否定君主专制,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②革命派:主张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实行民主共和制;③激进派:主张学习西方民主与科学,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变化:由“走西方人的路”到“走俄国的路”。 (3)民族:推翻三座大山,赢得了民族独立;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了民族平等)。民权: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颁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保障了人民的基本权利)。民生:进行土地改革(恢复国民经济);基本完成三大改造(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公有制,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实行“一五”计划(大力发展生产力)。 14.参考答案:(1)举措:提出耕者有其田。原因:苏俄土地政策的影响;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孙中山反封建的革命精神。 (2)重点:改善人民的生活。关键:发展生产力。意义:巩固新生的政权。 (3)特点:敢于创新;及时总结、不断深化。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追求公平正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关注民生。 5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