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期末试卷(不含答案)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1、下列数据与实际最接近的是( )
A .初中学生使用的课桌高度约为0.8m B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km/s
C .人体感觉到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37℃ D .通过普通家用电视机的电流约为500A
2、要减小测量误差,可采用( )
A .可选用量程大的刻度尺 B .应选用量程小的刻度
C .认真估计毫米下一位数字 D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3、生活处处皆是物理,下列几种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8cm B .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C .一名初中学生的正常体温为42℃ D .吃饭用的筷子长度约为0.6m
4、两位同学同时去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其结果分别为5.30dm和0.528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两个测量值中必有一个是错的 B .后面的测量结果比前面的测量结果精确
C .这两把尺子的分度值相同 D .这两把尺子的分度值分别是1dm和1m
5、中国女排总教练郎平说过一句话:“每一次比赛,我们的目标都是升国旗,奏国歌!”那么演奏国歌的时间大约为( )
A . B . C . D .
6、了解社会从了解自己开始,对于一名初中生来讲,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质量约为500kg B .身高约17cm
C .体积约为5×10-2m3 D .密度约为5×103kg/m3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人的密度约为 B .2020年唐山市夏季最高气温约为38℃
C .丰南区第一中学第一次校运会学校百米纪录是13min D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
8、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B .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C .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D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9、在学习、生活中所涉及到的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 .初中生跑200m所需的时间约为10s B .我们所用的物理课本长度约为26dm
C .一个中学生的正常体温约为39℃ D .一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
10、图是某种螺丝说明书的一部分,一颗规格为“25#M6*40”的这种螺丝如图,它的螺纹长度为( )
A .6mm B .25cm C .40mm D .40cm
11、下列物体的长度,最接近1mm的是( )
A .兵乓球的直径 B .拳头的宽度 C .2分硬币的厚度 D .保温瓶的高度
12、对于一名中学生,下列有关数据估测不合理的是( )
A .身高约为1.6m B .质量约为50kg C .体温约为20℃ D .步行的速度约为1m/s
13、下列对一名中学生的有关数据估测合理的是( )
A .身高约为160dm B .质量约为500kg C .体温约为20℃ D .手掌宽约为10cm
14、下列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10cm B .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m
C .一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100kg D .一枚鸡蛋的质量约为50g
15、以下对物理现象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 .一袋早餐奶的质量为 50g B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大约是 5m/s
C .新冠病毒的直径大约是 3mm D .人的正常体温为 37℃
16、下列数据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
A .适宜人类的环境温度约为37C B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C .真空中光速约为340m/s D .成年男子身高约为170mm
17、以下数据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A .居民楼房每层的高度约为1.5m B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g
C .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 D .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18、关于一名普通中学生人体数据的估测中,下列最接近真实情况的是( )
A .步行速度约为5m/s B .脉搏的跳动约为每分钟70次
C .身高约为1680cm D .他跳绳的高度约为5.0mm
19、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首的中国杂交水稻专家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杂交,培育出了高产超级杂交水稻,这一成果在世界上被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这种超级杂交稻未来株型高度将达到( )
A .20mm左右 B .20cm左右 C .20dm 左右 D .20m左右
20、下列估测数据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学生上学步行的速度为5m/s B .—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kg
C .课桌的高度约为700mm D .张三同学爬一层楼做功约为500J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计15分)
1、小明用刻度尺对物理笔记本进行了四次测量,四次测量的数据分别记为25.46cm、25.45cm、25.66cm、25.47cm,则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这本笔记本长度应记为 cm。
2、基本仪表读数:①图(1)中常用温度计读数是 ℃;②图(2)中用刻度尺测得物体的长度是 cm;③图(3)中弹簧测力计所受的拉力为 N.
3、如图甲所示,所测物体的长度是 cm;图乙所示的电阻箱的读数为 Ω;图丙所示的温度计的示数为 ℃。
4、甲图中木块的长度是 cm,乙图中电能表的示数是 kW·h。
5、一个圆柱体质量为0.5kg,底面积为25cm2 , 高度如图所示为 cm,将其竖立在水平面上,其对水平面的压强为 Pa。
6、如图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金属片长度的情形,该刻度尺的分度值 cm,金属片的长度是 。
7、研究影响单摆摆动快慢的因素时,用卷尺测量摆线长,卷尺零刻度与摆线的一端对齐,摆线的另一端所对位置如图甲中虚线所示,则摆线长为 ;用电子停表测量单摆摆动 次时,记录的时间如图乙所示,则时间读数为 ,摆动一次平均所需时间为 (用题中字母表示),这样做与直接测量单摆摆动一次所用时间相比,可以有效减小时间的测量 (选填“误差”、“单位”或“大小”)。
8、如图甲所示刻度尺所测木块的长度为 ;图乙所示温度计的读数为 ;如图丙所示秒表的读数为 秒;图丁所示为高速公路上某处的交通指示牌,该指示牌中“80”所表示的物理意义为 。
9、测量是一项基本技能。如图甲,被测木块的长度为 cm;如图乙,温度计的分度值为 ℃,示数为 ℃。
10、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选填“A”或“B”),测出该物体的长度是 cm.
11、如图中圆的直径是 cm。
12、如图甲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木块的长度为 cm;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13、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应该用 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s。斜面的坡度越大,小车从顶端滑到底端过程中的平均速度越 。若小车在4s内通过的路程是120cm,则小车的平均速度是 m/s。
14、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量程是 ,木块的长度是 ,即 μm。
15、2020年12月18日,由中铁装备研制的国内最大直径的泥水、土压双模盾构机“紫瑞号”(如图所示)在成都基地正式下线。该设备开挖直径达到1247 (填单位符号),总重量约为2990 (填单位符号),是国内首次在密集卵石地层施工的超大直径泥水盾构机。
三、计算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人身上有很多测量长度的“尺”,比如人的步长,(1)请你说出测量你的步长的方法;(2)如果你的步长为0.5m,当你围绕教学楼走完一周一共用了240步;则这一周长度是多少m?
2、某同学对同一物体的长度的五次测量记录是:17.82cm,17.83cm,17.81cm,17.28cm,17.81cm,请回答:
(1)这五次测量记录中有一次记错了请指出错误数据;
(2)被测物体的长度应是多少?
(3)求该同学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
3、如图所示是一张某市出租汽车公司专用发票,由此可知该车运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合多少米每秒?
4、某同学用柔软棉线测出地图上长江长63.00cm,北京至郑州铁路线长6.95cm。长江实际长度为6300km,则北京至郑州实际铁路长为多少千米?
5、如图所示为简化的D3069动车时刻表的一部分,请分别计算D3069动车从南京到合肥南和从南京到六安的平均速度.
车次
站次
站名
到达时间
开车时间
里程
D3069
8
南京
12:27
12:30
311
9
合肥南
13:30
13:38
465
10
六安
14:06
14:10
555
四、解答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有六名同学,使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作业本的长度,六次测量记录:、、、、、。请问: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多少?测量的结果有错误吗?这本作业本的长度应为多少?(写出计算步骤)
2、小明用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长度,测了5次,分别为:25.69 cm、25.67 cm、29.68 cm、25.6 cm、25.67 cm.则:
(1)小明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多少?
(2)物理课本的长度是多少?
3、“国庆”长假,小梦一家驾车游玩。途经晋祠特大桥时,小梦心想:“怎样才能知道这座大桥的长度呢?”请你运用所学物理知识简要地写出测量大桥长度的两种合理方法:
方法一:______。
方法二:______。
4、小刚的弟弟身高1.2m,正在和体育老师一起锻炼身体,如图所示.请根据此图片,在物理课堂上的条件下,写出测量体育老师实际身高的方法?(如果需要,可以使用常用文具)
5、有一卷粗细均匀的细铜丝,一把刻度尺,一支铅笔,你如何测量出细铜丝的直径?_____
五、实验探究(每小题1分,共计15分)
1、(1) 如图所示是一个测量 大小的仪表,它的分度值是 。
(2) 如图甲所示,小红同学用自制的刻度尺(刻度准确)来测量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距离,她的刻度尺存在的缺陷是 ,测得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距离是 。
(3) 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前,观察到水平桌面上的天平指针在虚线范围内摆动(如图乙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 。
(4) 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 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如图丙所示是一种新型温度计,从温度计上可知,人体感觉比较舒适的温度范围是 。
2、小明学习了长度与时间的测量后,进行了下列实验:
(1) 如图1所示,停表的读数是 s。
(2) 如图2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体的长度为 (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 cm。
3、(1) 如图甲所示,图甲中硬币的长度是 cm,图乙中秒表的读数是 s;
(2) 常见液体温度计工作原理是液体的 。如图丙所示体温计示数 ℃;
(3) 如图丁是“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全程中小车的平均速度是 m/s, 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4、微风吹过,金属管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小明想探究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他选取了材料与管壁厚度都相同、长度和直径都不同的三根直管,将它们用细线悬挂,敲击后,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
编号
长度/cm
直径/cm
频率/Hz
1
1.50
2131
2
31.00
2.00
1284
3
48.50
2.50
656
(1) 用刻度尺测量1号管长度如图所示,读数是 cm(下端已对齐“0”刻度)
(2) 三根管中音调最低的是 号。(填编号)
(3) 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随长度、直径的增大都会减小”的结论?请说明你的理由。
答: (能/不能); 理由:
(4) 小明发现悬挂的金属管发出声音时在做有规律的摆动,认为金属管发出的声音是由于摆动所产生的。小明设计一简单的实验来检验自己的想法。
实验方案:取一根金属管轻轻摇动,听其是否发出声音;
判断方法:若金属管没发出声音,说明
(5) 小李在小明实验开始时用停表记录了实验时间,如图所示时间为 。
5、(1) 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为 cm.
(2) 如图所示,电能表的示数为 kW·h。
(3) 在“测定铁块的密度”的实验中,用调好的天平测金属块的质量时,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是 g;放入金属块前量筒内水的体积为20 mL,放入金属块后量筒内水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的密度为 kg/m3。
(4) 如图所示的装置可用来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 的关系,其中 (“甲”或“乙”)中金属盒上橡皮膜所受液体压强较大。
6、某同学用以下步骤和方法来测量物理课本内页中每张纸的厚度:
将从封面开始的10页纸叠紧;用刻度尺测出这叠纸的厚度为L;算出每张纸的厚度为d=1/10 L , 该同学以上做法中的三个错误是:
(1) ;
(2) ;
(3) .
7、小明注意家里摆钟的钟摆在有规律地摆动,经认真观察发现钟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刚好是1秒,就想:是不是所有的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都是1秒呢?于是,他请教了物理老师,知道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叫做周期,在老师的指导下他设计如图2所示的单摆(即细绳下系一小钢球)进行探究 。
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摆长l/m
0.30
0.40
0.50
0.60
0.70
0.80
0.90
1.00
周期T/s
1.1
1.3
1.4
1.5
1.7
1.8
1.9
2.0
周期平方
1.2
1.6
2.0
2.3
2.9
3.2
3.6
4.0
(1) 从表中数据可知,单摆的摆长l越长,周期T越 (选填“长”或“短”);
(2) 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图3中作出单摆周期的平方T2与摆长l的关系图象 ;
(3) 分析图3所示图象,可知实验中用的单摆周期的平方T2与l成 关系;
(4) 由表中实验记录可知,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时间比较短,直接测量摆动一次的时间误差比较大.你认为小明为了减小测量误差是怎么做的? ;
(5) 生活中若摆钟走慢了,应如何调整钟摆的长度? 。
8、如图甲所示铜丝的直径为 ___________cm。如图乙所示的停表的时间为 ___________。
9、分别读出如图的读数:图中木块的长度是 cm,体温计的读数为 ℃,天平平衡时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是 g
10、(1) 如图甲所示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其中所使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物体的长度是 cm;如图乙所示的停表示数为 s . 某同学采用如图丙所示的方法测定硬币的直径,测得硬币的直径D= cm。
(2) 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一块木板的长度,方法如图所示,请指出他在测量中存在的错误有:① ;② ;③
11、根据所学知识完成题目:
(1) 如图1所示物体的长度是 cm;题图2中电压表的示数是 V;图3中体温计的示数是 ℃.
(2) 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做了探究实验,如图4用温度计测量液体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并用钟表记录加热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物质
质量/g
初始温度/℃
加热时间/min
最后温度/℃
水
60
20
6
45
煤油
20
6
48
①在表格中填上食用油的质量 g.
②在实验过程中控制加热时间相同,通过比较 来研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差异.
③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④通过实验可以得到不同的物质吸热能力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用 这个物理量来描述
12、小明要将物体A水平移动距离s,为了省力,他用图中的动滑轮匀速拉动物体A在水平地面上移动。现小明要验证该装置在本次使用中是否真的省力,请你帮他设计实验并分析论证。
(1)实验工具___________(填图中没有显示的)
(2)实验步骤:_________
(3)分析论证:__________
13、有甲、乙、丙、丁、戊五位同学有两位同学测同一支钢笔的长度,测得的结果分别是12.82cm、12.83cm、12.8cm、14.82cm、12.80cm.
(1) 各个同学测量结果都有一定的差异,是因为测量时存在 ,这个是 (填可以或不可以)消除的.
(2) 其中测量结果显示明显错误操作的是同学,这个是 (填可以或不可以)避免的.
(3) 若其他四位同学在测量时都没有出现错误,则结果不同的原因是因为刻度尺的 不同.
(4) 如果正确测量四位的同学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都是1mm,则同学的测量结果又是错误的,其原因是 .
(5) 用这把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得钢笔的长度应该是 cm.
14、某同学欲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
B.用刻度尺测出铅笔杆上铜丝绕圈总长度l2;
C.用铜丝的长度除以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D.将细铜丝紧密缠绕在铅笔杆上;
E.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细铜丝的圈数n.
(1) 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 ,错误的步骤是 ,还缺少的步骤是:F.
(2) 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
15、(1) 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
(2) 如图乙是天平平衡时砝码质量与游码的位置,则被测物体的质量是 kg。
(3) 如图丙所示,物体A的长度是 cm。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