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5国家开放高校电大专科?人文社会科学根底(A)?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72〕
国家开放高校电大专科?人文社会科学根底(A)?2025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72〕
一、单项选择题〔在以下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将题号填入括弧之中。每题2分,共计20分〕
1.我国把马克思主义列为人文社会科学体系中的(
)。
A.
综合性的主干学科
B.边缘学科
C.穿插学科
D.专业学科
2.人文社会科学学问开头以分门别类的面目消逝的时间是()。
A.
15世纪
B.16世纪
C.
17-18世纪
D.19世纪
3.就现代科学进展状况看,“科学无国界〞这一说法比较适用于()。
A.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B.自然科学技术领域
C.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两大领域
D.新兴科学技术领域
4.在现代西方哲学的科学主义思潮中,其主流至今仍是()。
A.存在主义哲学
B.现象学
C.分析哲学
D.解释学
5.世界哲学的三大发源地是()。
A.古代印度、中国和古巴比伦
B.古巴比伦、中国和古希腊
C.古代印度、中国和古希腊
D.古巴比伦、古代印度和古希腊
6.中国当代文艺争辩在确定反映论的前提下,正以()为中心构筑新的理论体系。
A.
客体论
B.价值论
C.方法论
D.主体论
7.精神分析理论是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
)首创的,对整个心理学带来了很大冲击。
A.冯特
B.弗洛伊德
C.格式塔
D.华生
8.事实上,各种人文社会学科争辩的最终目标都是人,只是它们争辩人的角度、领域和层次不同。争辩“时间中的人〞的学科是()。
A.
新闻传播学
B.人类学
C.历史学
D.社会学
9.创立了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的是捷克斯洛伐克民主主义思想家、教育家()。
A.
夸美纽斯
B.培根
C.昆体良
D.赫尔巴特
10.(
)是介于经济学和教育学之间的,争辩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并着重对教育进展经济分析的穿插学科。
A.
教育政治学
B.教育心理学
C.教育经济学
D.比较教育学
11.以下学科中没有明显阶级倾向的是()。
A.政治学、历史学
B.法学、新闻传播学
C.伦理学、人类学
D.语言学、考古学
12.发动了早期有组织的全球问题争辩活动并间续发表?增长的极限?、?答复将来的挑战——学无止境?等一系列知名的争辩报告的学术团体是
()。
A.罗马俱乐部
B.斯坦福国际问题争辩所
C.兰德公司
D.赫德森争辩所
13.
20世纪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进展走过了曲折的道路。显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和期望的时期是(
)。
A.“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
B.20年月〞
C.50年月
D.80年月之后
14.据有关资料分析,1978年以后当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争辩成果最为突出的学科是
()
A.
经济学
B.管理学
C.历史学
D.政治学
15.
20世纪西方存在主义哲学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
胡塞尔,伽达默尔
B.海德格尔,萨特
C.弗洛伊德
D.罗素,维特根斯坦
16.以“唯一真正的历史就是总体的历史〞为理论旗帜,留意对人类生活的各方面因素进展跨学科、长时段综合争辩的具有世界影响的历史学流派是()。
A.英国剑桥学派
B.德国兰克学派
C.美国新史学派
D.法国年鉴学派
17.语言的转换生成理论的重要价值在于()。
A.描写具体语言的构造
B.试图对整个人类的语言力气作出解释
C.将现代语言学从对语言系统内部的争辩推动到语言使用的争辩
D.开创了从社会文化的演化去争辩语言的思路
18.西方经济学的奠基者、?国民财宝的性质和缘由的争辩?的亚当·斯密是()。
A.美国人
B.英国人
C.德国人
D.法国人
19.在20世纪30年月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背景下,西方经济学发生了一次新的国家干预主义占主导地位的()。
A.“边际效用学派革命〞
B.“凯恩斯革命〞
C.“萨缪尔森革命〞
D.“瑞典学派革命〞
20.“学问就是力气〞的提出者是英国哲学家()。
A.洛克
B.笛卡儿
C.斯宾塞
D.培根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计20分〕
21.时代主题
全球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进展态势的聚焦点,是全球进展格局的集中表达。
22.语言与言语
索绪尔提出区分语言和言语:语言是语言符粤相互关联的系统,言语那么是实际话语。前者是社会的、主要的,后者是个人的、附属的。
23.承受美学
承受美学是从承受主体〔观赏者〕的反响和承受方面去争辩文艺,把观赏者的理解看作作品的构成因素的一种文艺学——美学思潮。
24.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是这样一种思想看法,它认为人和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通常认为这种思想看法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主题。从哲学方面讲,人文主义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它扬弃偏狭的哲学系统、宗教教条和抽象推理,重视人的价值。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曾经长期处于对立状态,在当代那么消逝了融合的趋势。
三、筒答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25.
20世纪历史学争辩模式有哪些变革?
答:(1)“欧洲中心论〞或“欧美中心论〞失去其统治地位;(3分)
(2)传统的“政治史〞模式被打破;(3分)
(3)现代历史学争辩的主体性的张扬;(2分)
(4)历史学争辩方法和技术手段的更新。〔2分〕
26.中国当代文艺争辩的重要进展表如今哪些地方?
答:
(1)构建开放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充分生疏文艺的审美特性;(3分)
(2)在确定反映论的前提下,以价值论为补充,以主体论为中心构筑新的理论体系;(3分)
(3)文艺新学科建立受到重视;〔2分〕
(4)文艺学的应用争辩不断加强。〔2分〕
27.
20世纪下半叶现代心理学的三股新潮是什么?
答:一是在生疏理论领域中,认知心理学取得重要进展;(4分)
二是在人格理论领域中,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崛起;〔3分〕
三是在心情理论领域中,心情心理学提出了新的假说。〔3分〕
28.现代初等教育为什么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的跨学科争辩?
答:现代初等教育之所以需要跨学科的系统争辩,首先是由教育的冗杂本性即其广泛性和多质性确定的;(4分)其次是由初等教育面临新的时代课题确定的;(3分)最终,这也是推动初等教育科学体系完善的需要。〔3分〕
四、论述题〔此题目要求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但答案不求全都,尤其鼓舞具有创新意识的分析和体会。20分〕
29.
试以某一具体学科的进展为例,说说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进展的总体特点。
答:比方管理学在20世纪的进展,就相当典型地反映了这个世纪世界人文社会科学进展的总体特点。
(1)管理学的产生和进展,典型地反映了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进展中“社会实践与科学理论的交互作用日趋明显〞的鲜亮特点。在资本主义国家中,管理和科学技术被认为是经济高速进展的两个轮子;在十月革命成功后不久的苏联,列宁把管理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项最困难、最能收效的中心任务。应运而生并对社会实践发挥了能动作用的管理学,在人文社会科学乃至大科学体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10分〕
(2)其次次世界大战之后,除管理者和管理学家之外,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生物学、数学、哲学等学科的专家也纷纷介入,从各自的背景,用不同的视角和方法争辩同一个对象——对人、事、物等组成的物质一社会一文化系统进展自觉把握的行为和过程
,以至形成了现代管理理论的“丛林〞,并进展成为跨科学部类、跨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学科群——具有多科性、综合性的管理科学。可以说,管理学的进展,是20世纪世界人文社会科学通过不断分化、综合,形成了多科性、综合性浩大体系这一总体进展特点的缩影。〔10分〕
(3)管理学的进展,从根本上说,表达了对人的生疏的深化。管理学争辩的焦点,从自然人、机器人,到“经济人〞,到“社会人〞,到“冗杂人〞,到“信息人〞,标志着管理学几度飞跃。这一进展轨迹,充分反映了20世纪世界人文社会科学进展的最重要的一个总体特点:人的解放和进展受到前所未有的广泛关注。〔10分〕
?2025国家开放高校电大专科?人文社会科学根底(A)?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72〕?由:卡耐基整理
链接地址:
转载请保存,感谢!
第 13 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