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章节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使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就可避免误差的产生B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多
2、次实验的目的是减小误差C误差是由于测量者操作错误而产生的,因此误差总是存在的D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由于测量者估读而产生的误差2、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测量中,误差和错误都是不允许的B选用更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减小误差C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属于实验错误D利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3、下列属于哥白尼研究成果的是()A地心说B日心说C万有引力D多普勒效应4、以下是一位中学生对自身情况的估测,其中合理的是()A体温约为26B质量约为52kgC眨一次眼用时约1minD手掌的宽度约为50cm5、小明测量一支2B铅笔的长度数值为15.0,但漏写了单位,这个单位应是(
3、)AmmBcmCmDkm6、一只粉笔的长度最接近()A1mB1dmC1cmD1mm7、如图,两位工作人员正与2022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合影。图中冰墩墩(包括底座)的高度约为()A0.5mB1.0mC1.7mD2.5m8、小明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其中测量方法正确的是()ABCD9、有人说:“由于地球自转的原因,在南北半球,马桶下水的旋转方向不同。”小科为验证这个观点是否正确,以下做法属于获取证据的是()相信这种说法建立新的假设查找资料研究亲自动手实验向南半球的朋友求证ABCD10、小李在长度测量的实验中,五次测得物理课本的长度分别是:26.10cm 26.09cm26.25cm 26
4、.08cm 26.08cm,那么最后记录的结果应该为()A26.12cmB26.0875cmC26.08cmD26.09cm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1、图中的物块长度为_cm。2、如图所示,铅笔的长度为_cm。3、如图,停表的读数为_s。4、小新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一元硬币的直径,为了减小_,他用同一把刻度尺的不同部位对硬币的直径测量了4次,测量的数据为2.47cm、2.48cm、2.69cm、2.49cm,其中错误的数据是_。除去错误的数据后,硬币的直径应为_。5、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mm,物体A的长度为_cm。6、如图甲所示,铅笔的长度
5、为 _cm;如图乙所示,停表的读数为 _s。7、图中刻度尺测量物体A的长度,则物体A的长度是_cm。8、如图,用两把尺子测同一长方体的边长。甲尺测量的结果为_cm,若甲尺具有弹性,拉伸测量同一个长方体时,测得数据与真实值相比_(选填“偏大”或“偏小”)。9、如图所示,测量物块的长度:物块用甲刻度尺测量的长度为_cm;测量结果更精确的是_(选填“甲”或“乙”)刻度尺。10、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是_cm。三、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1、给你一把刻度尺,怎样很快地粗略测出从教学楼到校门口的距离_-2、时间的测量工具有哪些?(古代和现代的共举例3种以上)3、有一次国王问阿凡提:“人们都说
6、你智慧过人,那么,你知道眼前这个池塘里的水有多少桶吗?”阿凡提沉思了一下,然后一本正经地说:“如果桶跟这个池塘一样大的话,那就只有一桶水;如果桶有池塘的一半大的话,那么就有两桶水;如果这个桶只有池塘的十分之一大,那就有十桶水”国王听后拍手喊:“你真聪明!”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阿凡提抓住可以人为地确定桶的大小作为测量标准这一突破,从而以“狡辩”战胜了国王的刁难,从这个故事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4、传说有一胖一瘦的两位大臣,各自用自己的腰围做标准,测量同一块布的长度,瘦子说13围,胖子说7围,两人争执不下请想一想,他们争吵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你从中想到了什么?5、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先
7、后4次的测量数据分别记录为26.02cm,25.98cm,26.12cm,26.00cm,其中有一次数据记录是错误的,哪一数据有误?物理课本的长度为多少cm?-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D【详解】A误差是不可避免的,通过使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也不能避免误差的产生,故A错误;B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多次实验的目的是得到光反射实验的普遍规律,故B错误;C误差总是存在的,误差是真实值与测量值的偏差,由于测量者操作错误而产生的是错误,不是误差,故C错误; D测量时,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由于测量者估读而产生的误差,故D正确。故选D。2、A【详解】A在测量中,错误是不允许的,但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8、,是一定存在的,故A错误,符合题意;B选用更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误差,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会产生实验错误,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在测量时,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3、B【详解】A托勒密提出了“地心说”,故A不符合题意;B近代波兰科学家哥白尼提出以太阳为中心的宇宙模型,简称“日心说”,故B符合题意;C物理学家牛顿创立的万有引力理论,则使人们能用统一的理论来认识天体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D多普勒发现了多普勒效应,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4、B【详解】A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A不符合题意;
9、B中学生平均质量为50kg,52kg接近50kg,故B符合题意;C人们常用“眨眼之间”形容时间短,所以眨一次眼睛的时间不到0.5s,故C不符合题意;D中学生手掌宽度在6cm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5、B【详解】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一支2B铅笔的长度略小于18cm,在15.0cm左右。故选B。6、B【详解】一支粉笔的长度大约是10cm,而10cm=1dm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7、C【详解】人的身高约1.7m,由图可知,图中冰墩墩(包括底座)的高度与人体身高接近,约为1.7m,故ABD不符合题意;故C符合题意。故选C。8、C【详解】A铅笔
10、没有紧靠刻度尺有刻线的一侧,故A错误;B刻度尺没有与铅笔平行,故B错误;C铅笔左侧与刻度尺0刻度线对齐,并且紧靠刻线,故C正确;D铅笔左侧没有与0刻度线或其它整格刻线对齐,故D错误。故选C。9、D【详解】直接相信,不属于获取证据,属于提出假设,去求证,都属于获取证据,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10、D【详解】26.25cm与26.08cm、26.09cm、26.10cm、26.08cm这4个数相比,测量结果偏差大,属于读数错误,应该去掉;物理课本的长度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二、填空题1、2.90【详解】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的左边所对刻度值为2.
11、00cm,物体的右边所对刻度值为4.90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4.90cm-2.00cm=2.90cm2、8.50【详解】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读数为8.50cm,铅笔的长度为8.50cm。3、220.5【详解】停表中间小表盘显示分钟,1min之间分为2个小格,故分度值为0.5min,由图可知,指针指在“3”和“4”中间靠近“4”的位置,所以分针指示时间为3min=180s;大表盘上显示秒,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由于分针超过中间的半格,所以秒针按大值读数,为40.5s处,即停表的读数为t=180s+40.5s=220.5s4、 误差 2.69cm 2.48cm【详解
12、】1测量值 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多次测量可以减小误差。2观察4个测量值数据可知,数据2.69cm与其余3次记录的数值中的准确值不同,偏差太大,此测量数据是错误,要把该数据去掉。3物体的长度为5、 1 3.40【详解】12由图可知,该刻度尺1cm间有10小格,所以每小格为0.1cm,即分度值为1mm;物体A的初始位置在原点,终点位置刻度为3.40cm,所以该物体长度为3.40cm。6、 4.50 99.5【详解】1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铅笔左侧与1.0cm刻度线对齐,读作1.00cm,右侧与5.5cm刻度线
13、对齐,读作5.50cm,所以铅笔的长度为2在停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1”和“2”之间,偏向“2”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1min,秒针读30s以上的示数;在停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39.5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9.5s,即停表的读数为7、3.10【详解】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3.00cm对齐,右侧与6.10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6.10cm-3.00cm=3.10cm8、 2.8cm 偏小【详解】1甲尺的分度值为
14、1cm,测量结果为2.8cm。2用被拉长了的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物体的真实值不变,被拉长的刻度尺上的分度值的真实长度变大,但分度值的示数没有变化,因此其测得的结果比真实值偏小。9、 3.2 乙【详解】1图甲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物体左侧与2.0cm刻度线对齐,右侧与5.2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2图乙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刻度尺的分度值越小,测量结果越精确,故乙刻度尺的测量结果精确。10、2.70【详解】由图知,刻度尺上每大格表示1cm,平均分成了10小格,
15、分度值为0.1cm;木块左侧与1.00cm对齐,右侧与3.70cm对齐,所以木块的长度为三、简答题1、先用刻度尺测出正常行走一步的长度L,然后从教学楼向校门口行走,记下走过的步数n,则教学楼到校门口的距离s=nL【详解】先用刻度尺测出正常行走一步的长度L,然后从教学楼向校门口行走,记下走过的步数n,则教学楼到校门口的距离snL【点睛】由于从教学楼到校门口的距离过大,远远超过了刻度尺的最大测量值,所以要用“量小求大法”(可先选取一个小物体或一小部分,用刻度尺测取其长度,然后设法测出大物体与小物体(或小部分)的倍数关系,最后根据这一倍数关系求得大物体的长度)测量2、见解析【详解】古代的时间测量工具
16、有:日晷(太阳钟)、沙漏(沙钟)、滴漏(水钟)、香(香钟)。现代的时间测量工具有:钟、表(摆钟、机械表、电子表)、停表、电子钟、原子钟。3、无论要测出什么量,都要先确定一个标准(即确定出单位),由此可见,在长度、体积、时间等的测量中确定出国际单位是多么重要【详解】从题意中分析,此题的核心是“以什么为单位”的问题,为了不给别人留下“阿凡提”那样“狡辩”的机会,记录数据一定要注明单位4、 根本原因是选择的“尺”的标准不同 从中想到了:测量物体时,度量标准要统一【详解】一胖一瘦两位大臣各用自己的腰围做标准,测量同一段布的长度,由于选择的“尺”的标准不同,所以结果不同故答案为测量物体时,度量标准要统一5、26.12cm【详解】将四个测量结果对比可以发现:26.02cm,25.98cm,26.00cm,都比较接近准确值26.0cm,估读值不同;而26.12cm的准确值是26.1,与其它三个测量值偏差太大,所以此数值是错误的【点睛】使用一把刻度尺多次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时,每次的测量值相差不大,如果所测某一数据与其它数据偏差较大,则该数据是错误的,应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