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考点解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专项训练试卷(含答案详解).docx

上传人:二*** 文档编号:4390075 上传时间:2024-09-1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点解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专项训练试卷(含答案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 透镜专项训练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15分)一、单选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下列光学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海市蜃楼B激光束引导掘进机C水中倒影D光的色散2、有“天空之镜”美誉的茶卡

2、盐湖,平静的白色湖面上会倒映着湛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以及观赏的游客,清晰而又美丽,如图。对图中景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人身后的黑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倒影与黑影都一定与人物等大D拍摄这幅照片时,照相机所成的是正立的虚像3、如图是利用台式放大镜看书的情景,该放大镜的焦距为25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书与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应等于25cmB书与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应小于25cmC看到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D看到的是倒立、放大的虚像4、下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A凿壁偷光B杯弓蛇影C海市蜃楼D长虹饮涧5、我国出土的文物“水晶饼”为中部鼓起的透明圆饼,古籍记载

3、“正午向日,以艾承之,即火燃”。关于“水晶饼”利用太阳光生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是光的反射现象B这是光的色散现象C“水晶饼”对光有会聚作用D“水晶饼”对光有发散作用第卷(非选择题 85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小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将烛焰、凸透镜和屏移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中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跟这一成像原理相同的光学仪器是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若要使光屏上的像变大,则小亮应将蜡烛和光屏都向_(选填“左”或“右”)移动。2、如图所示,一支固定好的激光笔向空水槽底部固定点O打出一束激光。向水槽内加水使水面上升至A点,此时光

4、斑在O点_侧,这是因为发生了_现象。打开水槽底部水龙头缓慢放水,同时观察到水槽底部光斑向_移动。3、星期天,小明约小刚逛公园。在游玩时看见了一些现象,他俩从物理角度议论起了下列问题。(1)阳光下,小明看见自己在地面上留下的影子在自己的西边,则此时是_(填“上午”“下午”)。看见公园中红色的花朵,是因为花朵_(填“反射”或“吸收”)红色光的缘故。(2)来到湖边,小刚看到一只鸟在湖面3m的上空飞行。鸟在湖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_形成的_(填“实”或“虚”)像,该倒影距鸟_m,他们看到鸟的“倒影”紧贴湖底,则湖底的实际深度_(选填“大于”“等于”“小于”)3m。(3)正常情况下,我们的眼睛能看清远处的风

5、景,主要是因为眼球中的晶状体会变_(填“薄”或“厚”),使像落在_上。但是小明看远处的树木时,所成像如图所示,则小明是_眼,应戴_(凸/凹)透镜进行矫正。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焦距为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刻度处,将蜡烛从如图所示位置,移到光具座刻度处,此时物距u满足_(选填“”、“u2f”、“”),需将光屏向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_(选填“实像”或“虚像”),此成像的特点与(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原理相同;这时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仅将蜡烛和光屏位置互换,光屏上_(选填“能”或“不能”)再次得到烛

6、焰清晰的像。5、如图所示,生活中常的手机自拍杆,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在不改变镜头焦距的情况下充分利用自拍杆可以_物距,_像的大小,从而取得满意的拍摄效果。(两空均选填增大/减小)三、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1、王爷爷在看报纸时,不小心把放大镜摔碎了.请你利用身边的物品制作一个简易的放大镜让爷爷看报纸.2、(1)电影或投影仪的银幕都是白色的,而且这些银幕布都是粗糙的,为什么?(2)森林公园附近常设立一个告示牌,牌上写着“禁止随地丢弃透明的装有液体的饮料瓶”,这样做的目的据说是为了防止森林火灾,这是为什么?3、在游泳池边向池底看去,感觉池水并不深,下水后才知道不是这么回事,试分析

7、:为什么池水深度看起来比实际的浅?4、小明为什么抓不到鱼?答:这是因为_现象造成的.小明看到的鱼实际上是鱼的变_(填“浅”或“深”)了的_像,而实际上鱼的位置比看到的要_(填“浅”或“深”),所以小明抓不到鱼.5、在居室养几尾漂亮的金鱼,既能美化环境,又能调节心情。但是今年夏天,小林家摆放在窗台上的球形金鱼缸竟然引燃了附近的窗帘,成为火灾的“纵火犯”,如图,请运用所学光学知识解释火灾形成的原因。四、实验探究(5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1、小明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来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现律”实验。(1)小明将该凸透镜与蜡烛、光屏置于光具座如图位置上,移动光屏可得到清晰的倒立、放大的_(选

8、填“实”或“虚”)像,此成像规律是_的原理(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2)保持蜡烛、光屏位置不动,将凸透镜移到光具座上的_cm处,光屏上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3)小明接着将爷爷的老花眼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将光屏向_移动才能重新得到清晰的像。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不动,移动蜡烛和光屏至如图所示位置时,光屏上承接到清晰的像。(1)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cm;(2)将近视眼镜的镜片放在蜡烛和透镜之间适当位置,此时应将光屏向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再次承接到清晰的像;(3)取走近视眼镜片,

9、将蜡烛移到40cm刻度线上时,此时凸透镜的这一成像规律是生活中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原理,此时观察到的像是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中心、透镜光心和光屏中心在_,这样做的目的是_;(2)如图甲所示,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只移动透镜到_cm刻度处,光屏上可再次成清晰_、倒立的实像,这是因为折射现象中光路是_的;(3)实验一段时间后,原来在光屏中心的像“跑”到光屏上方,如图乙所示位置。能让像重新回到光屏中心的操作是_;(填

10、序号)光屏下调蜡烛上调透镜上调(4)实验中,光屏上成模糊的像,如果蜡烛和透镜位置不变,将光屏往凸透镜方向靠近,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像;如果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位置不变,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放上一个合适的凹透镜,光屏上也能成清晰的像。上述现象说明凹透镜对光具有 _作用,_视眼的矫正与上述成像过程类似。4、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刘同学用此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并用烛焰作光源,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在实验过程中凸透镜位置保持不变,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1)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2)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20cm刻度线

11、处,再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_(选填“照相机”或“放大镜”或“幻灯机”);(3)改变蜡烛,使其位于30cm刻度线处,再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_(选填“放大”或“等大”或“缩小”)的像。5、在学完“生活中的透镜”后,小明发现凸透镜可以成不同性质的像,于是提出了以下问题,其中能用图中器材探究出结论的有_(多选)。A凸透镜成虚像的条件B凸透镜成缩小的像的条件C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和像距的变化关系D凸透镜成实像时,像与物体的大小比值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了探究问题A,他用焦距是10cm的凸透镜做以下实验:(1)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固定到光具座上,并调节烛

12、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_上。(2)将凸透镜固定到光具座的40cm刻度处。将蜡烛从10cm刻度处逐渐靠近凸透镜,发现蜡烛在刻度线30cm右侧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都得不到像,由此可知所成像为_像,成此像的条件是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详解】A海市蜃楼是由于光在密度不均匀的物质中传播时,发生折射而引起的,故A不符合题意;B开凿隧道用激光束引导挖掘机,使挖掘机沿直线前进,是利用光沿直线传播,故B不符合题意;C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D光的色散是由于复色光经过三棱镜时发生折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B【详解】A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

13、,原理是光的反射,故A错误;B影子是由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造成的,故B正确;C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的像与物大小相同,而影子的大小取决于光源到物体的距离、光源大小、被照物体大小等因素,故C错误;D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是,物体位于镜头的两倍焦距以外,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D错误。故选B。3、B【详解】使用台式放大镜看书时,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需满足uf=25cm,即书与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应小于25cm,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4、A【详解】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A凿壁偷光,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符合题意;B杯弓蛇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不符合题意;C

14、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发生偏折所致,属于光的折射现象,不符合题意;D长虹饮涧,属于光的色散现象,不符合题意。故选A。5、C【详解】A“水晶饼”相当于凸透镜,发生的是光的折射现象,故A错误;B光的色散现象是指太阳光(白光)透过三棱镜分解成各种色光的现象,故B错误;CD“水晶饼”相当于凸透镜,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把一束太阳光的能量会聚到焦点上,从而点燃了焦点处的艾草,故C正确,D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1、 照相机 右【详解】1分析图可知,此时物距大于像距,由此判断物体是在该凸透镜的两倍焦距以外,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2当物体离透镜越近时,光屏上的像越大,像离透镜越远,所以要使光

15、屏上的像变大,则小亮应将蜡烛和光屏都向右移动。2、 左 光的折射 右【详解】1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发生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所以光斑左移。3打开水槽底部水龙头缓慢放水,作出高水位和低水位的图。由图可知,水槽底部光斑向右移。3、 上午 反射 反射 虚 6 大于 薄 视网膜 近视 凹透【详解】(1)1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小明看见自己在地面上留下的影子在自己的西边,则太阳在东侧,此时是上午。2看见公园中红色的花朵,是因为花朵反射红色光的缘故。(2)3鸟在湖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其原理是光的反射。4根据平面镜成的像的特点可知所成的像是虚像。5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

16、到镜子的距离等于物体到镜子的距离,由于鸟到湖面的距离是3m,所以像到物的距离是6m。6小鸟的像到水面距离等于小鸟到水面的距离,则小鸟形成的像到水面的距离大于3m。(3)78眼睛正常时即能看清近处的物体,又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当看远处物体时,晶状体变薄,使物体的像会聚在视网膜上。910小明看远处的树木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小明是近视眼,用发散的凹透镜矫正。4、 左 倒立 缩小 能【详解】1234根据题意知道,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的刻度处,将蜡烛移到光具座20cm刻度处,由于焦距为10cm,所以,物距等于50cm-20cm=30cm此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17、所成的像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由图知道,光屏距凸透镜75cm-50cm=25cm大于2倍焦距,所以,应将光屏向左移动,使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此成像的特点与照相机的原理相同。5交换蜡烛和光屏的位置,根据光路具有可逆性知道,此时的物距等于原来的像距,像距等于原来的物距,则成倒立、放大的实像。5、 增大 减小【详解】12手机的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则手机自拍杆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增大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三、简答题1、办法:用塑料袋装水制成凸透镜.理由:凸透镜可以成放大的

18、像,作为放大镜来用.【详解】放大镜的原理是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是凸透镜,所以我们可以:用塑料袋装水制成中间厚边缘薄的凸透镜,用此凸透镜成放大的像,作为放大镜来用.2、 (1)见解析;(2)见解析。【详解】(1) 使用白色的银幕能反射所有色光,使观众能看到真实的画面;粗糙的银幕可以使射向银幕的光发生漫反射,使各个位置的观众都能看到银幕上的画面;(2)装有液体的透明饮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对射来的太阳光具有会聚的作用,使会聚点的温度升高,从而能够点燃周围可燃的物品引发火灾。3、见解析【详解】池底反射的光线穿过水面,折射进入人眼,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看到的是池底经水

19、面折射所形成的虚像,且虚像在实际池底的上方,所以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4、 光的折射 浅 虚 深【详解】1这是因为水里的鱼反射的光线斜射到水面,发生折射造成的;23如图所示:A点的鱼反射的光线斜射到水面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鱼的像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A上,位置在真实鱼的上方;逆着折射光线看上去,看到的是鱼的变浅了的虚像,即A的位置;4实际上鱼的位置比看到的要深,所以小明抓不到鱼5、见解析【详解】球形鱼缸相当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如果热量集中,就会引燃窗帘,造成了火灾事故。四、实验探究1、 实 投影仪 65 左(1)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像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其

20、应用是投影仪;(2)凸透镜成像属于光的折射,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3)远视眼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使原来会聚成像的光线提前会聚,像靠近凸透镜,要用光屏接到清晰的像,判断光屏的移动方向。【详解】(1)12小明将该凸透镜与蜡烛、光屏置于光具座如图位置上,此时的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像距大于二倍焦距,移动光屏可得到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成像规律是投影仪。(2)3保持蜡烛、光屏位置不动,此时的物距为50.0cm35.0cm15.0cm像距为80.0cm50.0cm30.0cm根据光路可逆可知,当物距为30.0cm,像距为15.0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即将凸透镜移到

21、光具座上的65cm处,光屏上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3)4老花眼镜片是远视眼镜,属于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小明将爷爷的老花眼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此时的像会靠近凸透镜,所以应将光屏向左移动才能重新得到清晰的像。2、 15.0 右 放大镜 放大【详解】(1)1当物距等于二倍距时成倒立等大实像,物距等于像距,都等于二倍焦距。分析图可知,物距等于30.0cm时,像距等于30.0cm,所以二倍焦距等于30.0cm,则焦距为15.0cm。(2)2将近视眼镜的镜片放在蜡烛和透镜之间适当位置,此镜片对光线起到发散的作用,则所成的像会远离凸透镜,所以此时应将光屏向右移动,才能再次承接到清晰的像。(3)

22、34将蜡烛移到40cm刻度线上u=50cm-40cm=10cmf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3、 同一高度 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55.0 缩小 可逆 发散 近【详解】(1)12点燃蜡烛,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中心、透镜光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这样才能使像成在光屏中央。(2)345由甲图可知,蜡烛在刻度尺25.0cm处,透镜在40.0cm处,光屏在70.0cm处,即物距为像距为此时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若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根据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当物距和像距对调时,光屏上仍可成清晰的像,此时物距为由上述可知即移动透镜到55.0cm刻度线处,由凸透镜成

23、像规律可知,光屏上可再次成清晰倒立缩小的实像。(3)6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像移动到光屏的上方,根据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可知,要让像重新回到光屏中心,可将蜡烛向上移动、将光屏向上移动、将凸透镜向下移动,故不符合题意,符合题意。故选。(4)78实验中,光屏上成模糊的像,如果蜡烛和透镜位置不变,将光屏往凸透镜方向靠近,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像,如果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位置不变,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放上一个合适的凹透镜,光屏上也能成清晰的像,说明凹透镜可以延迟光线会聚,使成像的位置退后,即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需要佩戴凹透镜使像成在视网膜上,矫正与上述成像过程类似。4、 10.0

24、 照相机 等大【详解】(1)1该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故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2)2由题意可知,此时物距为30cm,大于二倍焦距,所成的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是照相机。(3)3当蜡烛位于30cm刻度线处时,此时物距等于二倍焦距,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此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等大的实像。5、 ABC 高度 虚 物距小于一倍焦距【详解】1 将物体放在物距小于一倍焦距、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物距等于二倍焦距、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观察成像特点,可以得出凸透镜成虚像的条件、凸透镜成缩小的像的条件、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和像距的变化关系。但“凸透镜成实像时,像与物体的大小比值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需要刻度尺测量大小,且影响因素可能有透镜的焦距、直径等,故需要不同规格的透镜,所以现有器材不能完成此实验。故AB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故选ABC。(1)2 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固定到光具座上,并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蜡烛的像成在光屏中央。(2)34透镜焦距为10cm,将蜡烛从10cm刻度处逐渐靠近凸透镜,即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特点,此时成虚像,无法用光屏承接。故成虚像的条件是:物距小于一倍焦距。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物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